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动态报道正文

中国燃气轮机研究成果获国际最高学术组织认可

2016-06-30 09:16来源:北京时间关键词:燃气轮机论坛燃气轮机峰会燃气轮机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左:李淑英教授,中:闻雪友院士,右:赵宁波)

闻雪友院士,男,1940年出生,浙江慈溪人,1962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2005年12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闻雪友院士是我国舰船燃气轮机的著名专家,四十多年来一直活跃在研制工作的第一线,见证经历了我国舰船燃气轮机发展的全过程,走过多个从设计到应用的大循环,并身体力行地将创新技术向燃气轮机民用领域应用推广,其担任主任设计师的我国第一台航空涡轮喷气发动机舰用化改装的大马力舰用燃气轮机获全国科学大会奖;担任主任设计师的航空涡轮风扇发动机改为我国第一台具有第二代性能的舰用燃气轮机,其低压压气机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一等奖;担任课题组长研制的燃气轮机回注蒸汽新技术获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二等奖;燃气轮机回注蒸汽热电联供装置获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闻院士重视科技成果应用,其研究的燃气轮机回注蒸汽新技术,在试验室刚取得成功后,就在国内燃气轮机电站首次应用获得成功,达到上世纪80年代后期国际先进水平,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填补了这项技术在国内的空白。其本人曾被评为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有突出贡献专家,荣获第二届中国军转民优秀企业家银奖。

李淑英,女,1963年10月2日出生,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2002年2月至2003年1月在香港理工大学合作研究;2004年5月哈工业大学博士后出站。主要从事燃气轮机动力装置总体性能与控制策略的仿真与实验技术研究;燃气轮机总体性能及性能改进技术的仿真、故障诊断与实验技术的研究;闭式氦气轮机压气机特性的仿真与实验研究。在先进循环技术领域先后承担了“燃气轮机动力装置装置系统半物理仿真”、“双工质(蒸汽回注)燃气轮机技术研究”、“燃气轮机湿压缩技术研究”等国防基础、海军预研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在燃气轮机实验台、压气机实验台及小型燃气轮机联合动力装置试验台(燃气轮机、蒸汽轮机、余热锅炉)进行大量实验研究工作。在国内率先开展了蒸汽回注技术、级间喷水湿压缩技术、闭式氦气压气机特性及联合动力装置主机切换过程动态特性的理论和实验研究工作,发表论文70余篇,多篇被EI检索。研究成果获国家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防科工委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船舶工业总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船舶工业总公司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省科委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任英国轮机工程协会会员。

赵宁波,2016年3月博士毕业于哈尔滨工程大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专业,师从闻雪友院士,同年留校任教于动力与能源工程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为纳米功能流体热质输运理论、爆轰燃烧推进技术、燃气轮机热力性能优化与健康管理。近年来,作为骨干成员参与完成科研任务多项,荣获2015年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t and Mass Transfer》、《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s in Heat and Mass Transfer》、《Powder Technology》、《Journal of Engineering for Gas Turbines and Power》等国内外知名学术期刊发表高水平SCI、EI论文20余篇,现任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ASME)会员,担任《Energy》、《Journal of Heat Transfer》、《Powder Technology》、《Journal of the Taiwan Institute of Chemical Engineers》等十余个国际SCI学术期刊审稿人,荣获2015年度ASME IGTI “Best Paper Award”。

    相关阅读:燃气轮机中国论坛2016

相关阅读:中国制造2025:燃气轮机实施方案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燃气轮机论坛查看更多>燃气轮机峰会查看更多>燃气轮机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