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火电火电动态政策正文

广东江门十三五规划:建设高新区、鹤山、开平、台山等热电联产项目 建设分布式能源站(全文)

2016-07-12 08:28来源:北极星电力网关键词:能源十三五规划电力十三五规划广东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八、建设重大产业载体

做实做大做强重大发展平台、重点产业园区,建设承接“珠西战略”尤其是先进装备制造产业的大载体,力争到2020年“1+6”核心园区产值规模占全市比重达到60%以上。

巩固提升“1+6”核心园区。江门高新区加快发展总部科技园,建设国家创新型特色园区,统筹打造大健康产业集群,做实做强绿色光源、新材料、生物健康等新兴产业,积极培植物联网及北斗应用产业。蓬江加快建设滨江新城尤其是江沙示范园,统筹打造教育装备产业集群,大力发展先进装备、智能制造、生命科学等产业。新会加快大广海湾经济区银洲湖先导区的产业规划发展,统筹打造广东轨道交通产业集群,引导船舶、海洋装备、精细化工、健康食品等产业集约发展。鹤山以鹤山工业城为主体推动建设中欧(江门)中小企业国际合作区,统筹打造中欧(江门)中小企业国际合作区主基地,着力在机械装备、电力设备、专用车、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寻求突破。台山加快工业新城建设,统筹打造重卡和商用车、新材料新能源及装备产业集群。开平推进翠山湖新区园镇整合,打造五金机械、电子信息、新型材料和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基地。恩平推动一园三区联动发展,建设广东机械装备产业园。

创新园区开发管理模式。推动园区发展从以行政区划为主向以产业分工为主转变,着重围绕三大平台、五大重点产业集群,实施重点园区提升的“七个一”专项行动,探索引进专业园区服务商开展综合运营合作,提高园区建设水平和服务能力。

第二节实施创新驱动战略

落实《江门市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意见》,加快提升科技创新能力,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环境氛围,提高研究与开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

一、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建设珠三角(江门)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着力推进“珠西创城”、“珠西智谷”、“冈州创客”等创新载体建设,打造“环五邑大学创新经济圈”。推动专业镇转型升级,形成一批创新型产业集群。引进培育综合性研究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等研发机构,推动建立省级以上研发机构,加快江门中微子实验站项目建设,推进重大科技专项突破。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建立高新企业政策扶持机制,设立市级金融、科技、产业融合发展扶持基金,引导中小型科技企业做大做强。营造优越的创新环境,启动编制“江门创新地图”,为“双引双创”提供形象直观服务平台;完善创新机制,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完善科技投入机制,培育发展科技型服务业,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依法保护知识产权,建成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强化创业教育,倡导鼓励创新、宽容失败、追求卓越的现代创新文化。

二、强化小微双创引领

全面实施“雏鹰计划”,打造“江门特色、广东标杆、全国示范、国际平台”的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城市。打造小微企业创业创新载体,推进核心基地、重点基地等示范基地项目加快建设;以“一心+一区+N基地”模式建设中欧(江门)中小企业国际合作区。培育创业创新公共平台,构筑“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专业园区”孵化链条,推进“青创汇”、全国博士后创新(江门)示范中心建设,大力发展科技孵化器、创客街区和创客中心等创客空间,为创业项目(团队、企业)提供众创、众包、众扶、众筹服务,促进科技型小微企业倍增,推动江门市省级大学生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升级,抓好全国小微企业信用体系建设试验区建设。推动全国“小微双创”示范城市联盟建设,探索建立中欧(美)“小微双创”城市联盟,培育和扶持各类青年创新人才和创业团队,吸引海外华侨资金返乡对接“小微双创”。力争全市新登记注册的初创企业户数年均增长10%以上。

专栏5: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工程

珠三角(江门)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工程:蓬江“珠西智谷”、高新区“珠西创城”;完善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建设,建设国家级孵化器,在绿色光源、新材料等领域培育组建新型研发机构。

创新平台建设工程:江门中微子实验站、高新创智城、“珠西智谷”智能装备协同创新基地;鹤山科技创新中心、天津大学华南研究院。建设一批“小微双创”公共服务平台。

“雏鹰计划”基地建设工程:建成2-5个小微企业创业创新核心基地、20-25个重点基地、6-10个众创空间、3-5个电子商务基地,着力打造珠西先进产业优秀人才创业创新园、“珠西数谷”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珠西智谷”小微企业创新创业基地;高新区创新创业园区、新会中科创新广场、台山工业新城、开平翠山湖产业园、恩平工业城、恩平现代农业基地等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

重大科技专项突破工程:可见光通信技术及标准光组件、新能源汽车电池及动力系统、智能工业机器人、增材制造(3D打印)等领域争取技术突破。

三、建设新型智慧城市

打造珠西信息枢纽,在全市域建设“全光网城市”,将江门打造成大带宽覆盖的全省乃至全国先进城市。加快“江门信息大道”建设,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融合建设,推动光纤网络、新一代通讯网络、公共场所免费WiFi网络城乡全覆盖工程。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积极培育新一代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新兴产业,打造江门大数据产业基地。推广线上线下联动的新消费模式,加快发展共享经济。大力发展互联网金融,探索建设互联网金融服务专区。促进互联网与传统产业融合发展,建设“工业云”创新服务平台,支持骨干企业开展线下制造与线上商务相结合的制造模式。建设支撑农业现代化的信息数据库,推动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加快建设网上农资交易平台。发展公共服务领域大数据产业,推进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支持便民服务信息化发展。完善信息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安全、和谐、绿色网络环境。

专栏6:智慧城市建设重点工程

通讯网络建设:宽带城市建设工程,公共免费WiFi网络工程,新一代通讯网络建设工程;发展物联网;三网融合工程;光纤普及工程。

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市电子政务数据中心,“珠西数谷”云计算中心、“珠西智谷”电商服务平台、小微企业云服务平台; “邑门式”综合服务平台、“邑网通”、“江门微市长”;试点建设“智慧社区”,建设社区信息综合信息平台。

“互联网+”行动:力争建成1-2个小微企业规模100家以上的互联网创业创新孵化基地,形成3-5个产值超100亿元的智能制造产业集聚区,全市电子商务交易额超850亿元,培育年营业收入超亿元的互联网骨干企业达到10家。重点推进:

互联网+创业创新:创业、创新领域;

互联网+先进制造:工业设计、技术研发、生产制造、管理服务、质量监督领域;

互联网+现代农业:农业生产、农产品流通领域;

互联网+现代金融:金融服务、股权众筹、金融监管领域;

互联网+商务物流:电子商务、商务创新、跨境贸易、物流平台、物流服务、供应链管理领域;

互联网+政务惠民:公共政务、惠民服务(智慧教育、智慧社保、创意文化、智慧旅游、智慧交通)领域;

互联网+公共管理:社会治理、应急管理、城市管理、便捷通关领域;

互联网+绿色节能:城乡规划、绿色建设、节能、环保领域;

互联网+大数据等:政务数据、信息公开、云基础设施、信息安全领域。

第三节推进经济体制改革

加快构建促进创新的经济体制架构,形成有利于创新发展的市场环境、财政体制和投融资体制,激活市场,释放活力。

一、完善现代市场体系

分类推进国资国企改革,调整优化国有资本结构,提高资产收益率和资产证券化水平,完善国资监管体制。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政府重大项目面向民间投资开放,完善公平竞争的政策和制度,引导民营企业进入更多领域,培育一批具有自主品牌、竞争力强的民营骨干企业。引导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鼓励国有经济和其他所有制经济交叉持股、相互融合。营造国际化营商环境,深入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全面推行“多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推进电子营业执照系统建设,建立宽进严管的市场准入和市场监管制度,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依法保护各类市场主体的产权和合法利益,落实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深化公用公益事业服务、资源性产品等价格改革,发挥市场决定价格机制作用,维护市场价格秩序,强化价格调控机制、市场价格监管机制和价格监测预警体系;健全优胜劣汰市场化退出机制,完善企业破产制度。打造“信用江门”,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深化公共资源交易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体系。

二、推进财政体制改革

完善预算管理制度,加强全口径预算,建立财政收入增长有效机制和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实施中期财政规划管理。增强市本级财政统筹能力,建立完善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运行机制,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强化财政监督和绩效管理。规范政府债务管理,在政府债务限额下,建立政府债务风险预警执行机制。健全优先使用创新产品、绿色产品的政府采购政策。

三、深化投融资体制创新

规范政府投资管理,加强项目规划调控。深化企业投资管理体制改革,对企业投资项目实行准入负面清单、行政审批清单、政府监管清单管理。发展多样化融资工具,加强政府投资基金管理,设立创业投资基金、产业投资基金、股权投资基金及城市发展基金,以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为重点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支持重点领域建设项目开展股权和债券融资。建立企业融资信息资源共享机制,搭建政银企合作平台。推进海域使用权证融资贷款试点工作。

第四节深化行政体制改革

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提高政府效能。

一、提升政府服务效能

深化全市统一、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政务体制改革,市级强化统筹、协调、监督,县级重在建设、管理、服务,深化乡镇行政体制改革,完善基层治理体系。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分期分批下放行政审批事项,严格控制新设审批事项,全面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完善行政审批目录管理制度,推行标准化审批。推广和深化“邑门式”服务,进一步创新“互联网+政务服务”,全面推动行政审批和服务事项网上办理,完善政务网站、微博群和微信公众号等政务新媒体服务平台。扩大政府购买服务范围,加大基本公共服务领域购买力度。

二、推进事业单位改革

推进政事分开、管办分离,理顺事业单位与主管部门关系。推动有条件的事业单位转为企业或社会组织。重点推进教育、卫生、文化领域事业单位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按照中央、省部署,落实各类事业单位统一登记管理制度。

相关阅读:

广东江门“十三五”重大项目公布:9个火电 3个核电等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能源十三五规划查看更多>电力十三五规划查看更多>广东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