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火电火电动态政策正文

广东江门十三五规划:建设高新区、鹤山、开平、台山等热电联产项目 建设分布式能源站(全文)

2016-07-12 08:28来源:北极星电力网关键词:能源十三五规划电力十三五规划广东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二、推进清洁安全能源体系建设

强化能源保障,完善能源供应设施体系建设,推动能源产业安全、经济、高效、清洁发展,打造珠西能源枢纽。

提升能源供应能力。安全高效发展核电,推进台山核电建设;大力发展太阳能、天然气等清洁能源,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加快实施产业园区和产业集聚区集中供热,因地制宜推进地热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利用,着力打造广东省绿色能源产业基地。推进常规能源清洁化生产,加速煤电升级改造,提高能源效率和资源综合利用率,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模式转变。

建设现代化能源输配网络。优化输变电网络,加强城乡配电网络建设,建设智能电网,开展智能用电小区和微电网供电系统试点。推进LNG接收站项目建设,加快建设天然气输送管网、输配场站及城市燃气管网,构建全市统一的天然气输配网络。

专栏9:能源枢纽和能源体系建设重点工程

电源建设:建成台山核电一期、新会双水发电厂热电联产项目、华电江沙分布式能源站、粤电新会天然气热电联产项目;推进煤电机组改造,高新区、鹤山、开平、台山等天然气热电联产项目;建设各市(区)分布式光伏项目;规划建设IGCC(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机组)示范工程项目;启动台山核电二期、三期规划建设工作。

能源配送:推进城市燃气管网、台山LNG接收站项目;建成220千伏输变电工程12项,110千伏输变电工程27项;新建亦马(鹤山)500千伏、阳江核电二期500千伏等输变电线路;加快农村电网改造;建设电动车充电基础设施网络。

三、推进现代水利综合保障体系

专栏10:水利保障体系建设

堤围加固工程。推进大江大河治理,开展潭江河流治理工程。新会沙堆东堤加固达标工程,台山老李围、北陡围、赤溪围海堤达标加固工程。

水库、水闸除险加固工程。台山桂南水库,新会梅阁水库、开平大沙河水库等除险加固工程;合山水闸,新会睦洲水闸,台山烽火角船闸,开平交流渡水闸、桥溪水闸,恩平塘洲水闸等水闸建设工程。

灌区节水改造。大隆洞灌区、狮山灌区、立新灌区、大沙河灌区、塘田水库灌区等灌区节水改造工程。

排涝整治。江新联围会城涝区排涝综合整治工程;新会龙泉滘水闸重建工程。

增强城乡水利防灾减灾能力,继续开展河堤海堤达标加固、病险水库水闸加固等工程,加强山洪灾害防治工程建设,重点推进受洪潮威胁较大地区的水利工程安全达标加固工程。提升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保障能力,推进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工程,加快建设小农水工程,完成农村机电排灌达标工程建设。创新水利建设投入方式,拓展水利资金筹集渠道,提高水利工程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

第三节探索城镇化新模式

全面实施新型城镇化规划,优化城镇空间布局,增强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引导人口相对集中分布,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加快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建设,创建新型城镇化示范市。

一、优化城镇发展体系

建立覆盖城乡、功能齐全的公共服务网络,构建“区域级(区域综合服务)—城市级(城市综合服务)—片区级(专门化新兴服务)—社区级(生活服务)”四级城镇服务体系,打造15分钟服务圈。做大做强江门中心城区及城市副中心,建设区域性综合服务中心;提升鹤山市、恩平市等县级中心城区,建设城市级综合服务中心;依托中心镇、专业镇,建设片区级专门化服务中心;打造一批聚集旅游、生态、农业等产业的特色小镇。形成“网络化、多中心”城镇体系,以各级中心城区为重心,逐步推进城镇资源整合,提升人口集聚能力,引导本地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县城和中心镇集聚。

二、打造城乡宜居社区

推进宜居社区示范建设,编制完善全域规划,促进生产、生活、生态一体化发展。构建功能复合的城市社区,围绕公共交通枢纽,建设“一站式”服务综合体,配置完善公共服务和十分钟步行可达的公交站、社区公园。建设望山见水记乡愁的秀美村庄,推进省级、市级新农村示范片建设,加大历史文化名镇、历史文化名村、历史建筑和传统村落保护力度;推进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向农村延伸,打造功能完善的农民生活服务圈,实施村内道路硬化、快递下乡工程,开展新一轮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加强村庄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加快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农村生活垃圾污染和水体污染治理。建设产城融合的园区,促进城市与产业园区公共交通、市政、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无缝对接,推动城市文化、教育、医疗、社会服务等覆盖到园区,引进民间资本以多种合作方式提供园区开发建设全过程综合运营服务。

三、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推进“村改居”和户籍制度改革,推行“一元化”户籍管理,全面放开城镇落户限制,健全流动人口居住证“一证通”制度。将异地务工人员及随迁家属纳入城镇就业、教育、医疗、社会保障服务体系,逐步将在城镇稳定就业的异地务工人员纳入住房保障体系。推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切实保障农业转移人口合法权益。

第三章坚持绿色发展,建设秀美家园

统筹优化主体功能区与强化红线意识,实施《江门市生态强市建设工作纲要(2016-2020年)》,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强化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努力改善生态环境,建设天蓝、地绿、水净的秀美家园。

第一节强化国土空间管控

全面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推进土地利用精细化管理,强化分区管控,严格执行差别化配套政策,实施各有侧重的绩效考核评价办法,推动形成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发展格局。

一、合理引导优化开发区

以提升综合服务水平、发展现代服务业、打造“江门服务”为主体功能,重点推进“三旧”改造,建立低效土地市场化退出机制,着力推进“蓬会”结合部、甘化片区等功能区块优化提质。加强公园绿地、公共服务及市政基础设施的用地预留和管理。提高地下空间利用效率,统筹推进市政综合管廊、地下停车场等建设。

二、科学建设重点开发区

以拓展城市空间、承载产业发展、打造“江门制造”为主体功能,重点加强新城区和重要产业功能区的规划建设,推进一批支撑产业和人口集聚的市政项目建设。优先安排土地规模和用地指标,支持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重大项目建设。推进中欧(江门)中小企业国际合作区、新会银洲湖、台山工业新城、开平翠山湖新区、恩平工业园等功能区块产城融合发展,整合零散村镇工业向核心园区集聚。

三、大力保护生态发展区

合理划定农业、城镇发展空间,限制开发强度,确保农产品生产安全和区域生态稳定。严格保护现有耕地,开展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强化生态控制区的保护和生态修复,因地制宜发展资源环境可承载的特色产业。落实重点生态功能区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探索实施飞地共享财政政策。

四、严格管理禁止开发区

强化各级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重要水源地、湿地公园以及世界文化自然遗产等的强制性保护和分类管制,建立健全禁止开发区管理法规,严格控制不符合功能定位的开发活动,探索区内旧村转移迁出和补偿机制。

图4 江门主体功能区规划图

相关阅读:

广东江门“十三五”重大项目公布:9个火电 3个核电等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能源十三五规划查看更多>电力十三五规划查看更多>广东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