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动态政策正文

山西太原十三五规划:加快建设大容量、高参数和低热值燃料大型坑口火力发电机组等(全文)

2016-08-10 08:20来源:北极星电力网关键词:能源十三五规划电力十三五规划山西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第三节 加快开放平台建设

加快开放口岸、保税物流、跨境电子商务、国际化会展、对外交流“五大开放平台”建设,发展外向型经济新业态,开辟对外开放新渠道。

完善开放口岸平台。加快提升太原航空口岸开放水平,增开国际客货运航线,发展临空经济。大力推进太原铁路口岸建设,重点做好与相关省市港口对接,提升外贸物流直达服务能力,打造畅通便利出海通道。

健全保税物流平台。推进太原武宿综合保税区建设,推动符合条件的进出口企业申建保税仓库、保税物流中心等海关特殊监管场所,培育大型物流企业,构建全市保税物流平台体系。切实发挥太原综合保税区功能政策优势,积极申报汽车平行进口试点、肉类进口指定查验场所,大力发展新型保税服务,推动3-5家大型加工贸易企业项目落地,建设全省面向丝绸之路沿线及东南亚国家和地区商品出口的重要集散地。

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平台。鼓励传统行业、企业实施创新驱动、智能转型、跨界融合,推动形成“互联网+外贸”新模式、新业态,实施外贸企业入驻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三年全覆盖工程。推进国家跨境贸易电子商务试点申报与建设工作,搭建完善的跨境电子商务交易平台、综合服务平台、通关管理平台,加快建设综合保税区跨境电商产业孵化基地,培育外向型商贸企业,完善跨境电商产业链。加快建设综合保税区跨境电子商务展示中心,完善跨境电商的线下体验功能,将综合保税区打造成为跨境电商平台、第三方支付企业、物流企业、外贸企业等各类主体汇聚的跨境电商产业集聚区。

打造国际化会展平台。建立常态化、国际化、专业化投资贸易平台,依托中国(太原)煤炭交易中心等会展设施,举办好重点展会。借助“低碳发展高峰论坛”,打造世界低碳经济开放交流高地。引进举办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大型活动、品牌展会及文化旅游、新能源、新材料等专业性展会和国际性、国家级会议,努力将我市打造成为具有较强影响力和辐射带动力的展会中心城市。鼓励企业借助“山西品牌丝路行”、境外展览会等活动提升国际化经营能力。组织参加好投洽会、中博会、西洽会、中国—东盟博览会、广交会等境内国家级重点展会,支持企业参加国际知名展会。建立对外交流平台。进一步完善国际友城布局,创新国际友城合作模式,建立城市高层互访协调机制,引领多领域、多层次、多形式对接交流。丰富对外开放内涵,深挖外事侨务资源潜力,整合民间外事资源,充实和提升我市对外交流平台,建立完善海内外晋商机构信息互联互通机制,加强与国外友好团体的交流和联系。依托太原特色优势资源,不断深化国际经贸、文化、科教、资源型经济转型、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等方面的务实合作,为引进国际先进项目、资金、技术和人才牵线搭桥。

第四节 提高招商引资质量和水平

完善招商引资政策,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强化招商职能与招商能力,吸引更多项目和投资落户太原。

优化招商服务与管理机制。建立招商引资项目综合协调机制,完善招商引资鼓励政策,制定重大产业招商项目认定标准,严格招商项目合同管理。创新招商项目跟踪服务机制,建立项目督查考核激励制度,推动重大项目引进和落地。统筹对内对外招商平台,推动市、县两级建立高水平、专业化的招商队伍,指导县区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强化主动服务意识,严格执行政务公开制、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和过错追究制等各项制度。

创新招商引资方式。深入开展产业链招商,围绕我市主导产业及相关配套产业,有针对性地引进缺失链条、补强薄弱链条、提升关键链条,引领我市产业向产业链、价值链高端提升。大力开展园区招商,依托高新区、经开区、民营区、不锈钢园区及武宿综合保税区等开放平台,吸引资本、技术、人才等高端要素集聚,促进项目深度合作、产业互动发展。积极开展精准化招商,紧盯沿海地区产业发展、产业转移新动向,针对各县(市、区)特点和重点产业选准目标,精准有效承接优势产业转移。探索股权招商,积极引进国内外风险投资、创业投资等股权投资机构,发展太原本土化创业投资基金、产业投资基金和园区投资基金,推动产业与资本市场对接。坚持以商引商,做好现有外来企业的跟踪服务,促进企业技改扩能、增资扩股。探索招商引资企业化、市场化运作新模式,按照“巩固港澳台、拓展欧美韩”的思路,适时在境外试点开展委托招商。坚持引资、引智、引技并重,积极引进海内外高层次领军人才、创新创业团队和先进技术。

突出招商引资重点。以谋划和推进“五个一批”为重点,紧紧围绕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结合城中村改造、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以及重大产业项目、重大基础设施项目、重大民生项目,科学确定招商引资和承接产业转移的方向和重点,助力我市加快改造提升煤化工、冶金、电力等传统产业,做优做强装备制造、医药化工、新材料等优势产业,培育发展新能源、节能环保、软件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和电子商务、文化创意、科技研发、金融保险、现代物流等现代服务业。大力引进战略投资者,推动大企业大集团在太原设立区域总部、研发中心、营销中心、采购中心、结算中心和制造中心。充分发挥太原新晋商联盟、驻外办事机构、商会等各类组织作用,形成多元招商力量,瞄准世界和中国500强、实力央企、知名民企、中国驰名商标和名牌产品企业以及行业领军企业、科技先导企业,吸引企业家来并投资创业,着力引进一批投资额大、带动力强、支撑性好的大项目好项目,以大项目支撑大产业,以大产业促进大发展。“十三五”期间,全市招商引资签约项目总投资力争达到17000亿元。

扩大外资利用规模。通过引入竞争机制,规范市场竞争行为,鼓励建立产业转移承接基地,努力扩大外资利用规模,提高外资利用效率。“十三五”期间,实际引进外来投资累计达到5000亿元,实际引进外资累计达到50亿美元;全市外商投资企业达到400家以上,进出口总额占全市外贸总量的比重达到60%以上。

第五节 推动对外贸易提质扩容发展

以国际视野谋划外贸转型,优化贸易结构,提升贸易层次,提高出口产品核心竞争力,推动太原开放型经济向优质优价方向转变,保持外贸进出口总额持续稳定增长,促进对外贸易优质均衡发展。

发展壮大对外贸易力量。引导民营企业开展自营进出口业务,支持有条件的企业通过重组、股份制改造、上市等方式做大做强,培育一批外贸骨干龙头企业。按照突出重点、龙头带动、统筹兼顾、分层推进的原则,围绕太原市传统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通过实施项目带动、资本整合、品牌建设、人才培育、市场开拓等强企战略,着力培育10户外向度高、特色鲜明的骨干外贸企业,6户有稳定产品支撑的重点企业,17户具有较强发展优势的潜力企业,培育产业国际竞争新优势。到2020年,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124亿美元。

加快推进科技兴贸和品牌建设。积极引导和鼓励我市出口企业加大科研投入,加强新产品研发、专利申报和国际认证等工作,扶持有条件和有实力的企业尽快建立研发中心和产品检测中心,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产品档次和质量。加大太原自主品牌培育力度,鼓励支持企业进行境内外商标注册、创建自主出口品牌,对重点培育发展的出口名牌企业进行跟踪帮扶,进一步扩大自主品牌产品出口。加大太原出口品牌的宣传培训、境外推介、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为品牌发展创造良好的法律环境和社会环境。

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巩固旅游、建筑等行业传统服务贸易,引导和支持我市企业与央企、省内外企业联合承揽境外工程,开拓境外劳务市场及工程设计、监理等建筑服务市场。深度挖掘商务会展、科技研发、高新技术、仓储物流等领域服务贸易增长点,培育软件和信息技术、金融、保险、文化创意、出版传媒、动漫游戏等新兴服务贸易,扩大服务贸易规模,打造山西服务贸易多边合作的窗口,带动全省服务贸易发展。加强与欧美、日本、印度等国家和地区服务外包企业的合作,积极打造国家服务外包示范城市,促进我市服务外包由低端出口向高端高速增长转变。

第六节 全面融入国家发展战略深化区域合作

抢抓国家推进“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环渤海经济圈、中部崛起等重大机遇,充分利用国际国内市场,深化区域合作,在优势互补中实现合作共赢。

积极参与国家“一带一路”建设。主动对接、积极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依托“山西品牌丝路行”开放新名片,推动太原品牌产品和优势产业“走出去”。充分利用欧亚大陆桥、大西高铁等便利交通条件,发挥不锈钢、煤化工、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文化旅游等领域的优势和潜力,促进国际产能合作、区域合作和产业开发,助力优势外贸企业开拓“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市场,鼓励优势企业到境外开展投资合作,探索“走出去”转移太原过剩产能新途径,谋求发展新空间。依托区位交通和经济资源要素条件,推进与西安、兰州、银川等丝绸之路经济带重点区域互动与合作。积极对接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参与亚欧大陆桥经济合作。深化与东盟国家、港澳台地区及境外友好城市的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提升太原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

深化与京津冀、环渤海经济圈协同发展。充分利用环渤海区域合作市长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多领域、多形式合作互动,加强与北京、天津等地资源要素与产业协作,有序承接产业转移,对接发展新兴产业,借力构建多元化现代产业体系,努力把太原打造成为环渤海经济圈西翼的战略支撑点。

强化与周边区域合作。积极对接长江经济带战略,推进与长三角、珠三角等东部城市群协作,加大面向长三角、珠三角等沿海地区招商及产业承接力度。抓好新十年促进中部崛起战略发展规划的落实,强化与中部省市协同发展。加强与沿海地区交通衔接,强化晋冀鲁经济联系。密切与晋陕豫黄河“金三角”、蒙晋冀长城“金三角”“黄河几字湾”等区域的协作联系,加强文化、旅游等资源协作开发,形成区域整体合力,为太原赢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推动太原城市群发展。发挥太原省会城市功能,破除壁垒障碍,叠加发展优势,推进地区资源整合,加快太原城市群发展,全面提高太原对全省的辐射带动能力,进一步提升太原城市群在全国经济布局中的战略地位。加快推进太原晋中同城化步伐,科学编制规划,实现规划建设无缝对接。加快太原率先发展,促进与吕梁、忻州、阳泉等省内城市的联动发展。

第七章 推动共享发展着力增进人民福祉

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切实做好就业、医疗、教育、社会保障、扶贫等民生工作,使全市人民在共建共享中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第一节 增加公共服务供给

坚持普惠性、保基本、均等化、可持续方向,进一步提高公共服务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

加强基本公共服务。加大资源投入,优化资源配置,切实加强义务教育、就业服务、社会保障、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公共文化、环境保护等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提高服务和保障能力;加快健全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鼓励和引导城镇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积极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努力实现全覆盖。

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责。重点做好规划设计、标准制定、促进竞争、强化监管和财力保障等工作,在落实每年财政用于公共服务支出增幅高于一般性财政预算收入增幅的同时,尽可能利用社会力量增加公共服务供给。加大对革命老区和贫困地区的转移支付,实行精准兜底保障。加强对特定人群特殊困难的帮扶,保障老年人、残疾人、孤儿等特殊群体有尊严地生活和平等参与社会发展,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人关爱服务体系。

创新公共服务提供方式。通过委托、承包、采购等途径,在能源、交通运输、水利、环境保护、农业、林业、科技、保障性安居工程、医疗、卫生、养老、教育、文化等投资规模较大、需求长期稳定、价格调整机制灵活、市场化程度较高的领域,积极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形成政府与社会力量互联、互补、互动的公共产品供给与服务体系,提高供给能力与效率。

第二节 办好一批民生实事

突出以人为核心和问题导向,坚持每年办好一批群众要求强烈、感受明显,针对性、实效性强的民生实事。

抓好背街小巷改造和过街天桥、公共交通、停车场建设,全力解决群众出行难的问题。结合城市综合整治和主次干道建设,着力抓好背街小巷改造,重点解决好安全隐患突出、配套设施不全、路面损毁严重、排水设施淤塞不畅以及脏乱差等问题,“以线带面”带动周边环境质量和交通条件整体提升。以人车分离、步行安全和交通高效为目标,重点在学校、医院、交通枢纽等人流密集区域设置人行立体过街设施,在新建快速路、轨道交通站点设置人行立体过街设施的基础上,新增人行立体过街设施60处。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新开公交线路40条以上,中心城区公共交通站点500米覆盖率达到100%,积极推进公交停保场及枢纽、公交专用道建设,公交专用道达到200公里以上。加快公共停车系统建设,力争中心城区新增10万个公共停车位,切实缓解停车难问题。

加快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供热计量收费、生活用电户表和老旧建筑加装电梯改造,维护群众切身利益。完成全市约4000万平方米既有非节能居住建筑节能改造,继续开展公共建筑节能改造。逐步开展供热计量收费和热源管网平衡改造,同步推进生活用电户表和老旧建筑加装电梯改造。

大力推进公园游园、公共厕所和地下管沟建设,进一步完善民生公共设施。按照500米见绿的要求,加快小游园建设,建设一批规模适宜、功能齐全、景观优美的城市绿地。以城市主干道为中轴,实施连片整治,对既有道路实施管沟建设,到2017年完成中环范围内、小店、柴村、尖草坪、西山地区、民营区、经开区架空线缆入地,到2020年建成区范围内架空线缆全部入地。加强重点地区、环境薄弱地区环境建设与整治,提高公共厕所、垃圾桶密度和覆盖率。

继续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和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保障农村群众饮水和出行安全。进一步改善农村居民饮用水条件,解决全市250个自然村、20万人饮用水水质、水量、方便程度、保证率等问题,村镇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5%以上。加大农村公路安全隐患排查和治理力度,到2020年基本完成乡道及以上行政等级农村公路安全隐患治理。

健全民生实事项目决策和投融资体制机制。建立健全民生项目咨询评估、专家评议、社会公示和政府投资项目决策追究机制,加强对民生建设项目的监督管理。强化财政资金保障,加大统筹力度,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民生项目建设,多渠道增加民生投入。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能源十三五规划查看更多>电力十三五规划查看更多>山西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