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火电火电动态政策正文

上海市科技创新“十三五”规划:加快新一代燃气轮机样机研制及试验电厂建设(全文)

2016-08-17 08:21来源:北极星电力网关键词:科技创新十三五规划电力十三五规划燃气轮机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三)总体部署

——以培育良好创新生态为核心,激发创新创业活力。加快完善政府、市场和社会多元主体积极参与、相互配合、协调一致的创新治理体系。以良好的创新治理、公平的市场环境、完善的创新功能型平台等,吸引和集聚创新资源,提升创新效率,推进上海建设创新创业之都。

——以原始创新为重点,提升创新策源能力。聚焦世界科学发展前沿,通过原创性研究和重点突破,提升科学研究影响力,开辟新领域、新方向,增强发展的主动权和话语权,提升上海在全球知识创造中的贡献度。

——以产业需求为导向,培育高附加值产业。面向传统产业升级改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等重大战略需求,掌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关键技术,向全球产业价值链高端跃升,加快提升上海产业技术创新能级。

——以惠民利民为根本,支撑城市和谐发展。注重城市高品质生活,着眼民生需求和重大社会挑战,加快科技成果集成应用,为超大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创新型解决方案,推动上海成为宜居宜业与人文荟萃之城。

三、培育良好创新生态,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

(一)引导多元主体共生发展

创新创业活跃,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主体协同创新、合作共赢,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繁荣局面,汇聚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1.助推科技创业大量涌现

着力完善创业政策和孵化服务,便利各类人才创业,为科技创业企业竞相生长提供良好条件。

大幅降低创业成本,支持各类人才自主创业。支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科研人员在职或离岗创业。倡导有条件的企业内部创业。鼓励大企业高管、连续创业者和留学归国人员等人才创新创业。做好留学人员“创业首站”服务,为海外创业人才和创业项目提供“一站式”落地对接服务。实施“青年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积极落实创业贷款担保贴息、房租补贴、初创期社会保险费补贴、创业培训见习补贴等政策措施。实施“创业浦江”行动计划,办好“上海国际创客大赛”、“上海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为有志创业者提供发展机会。

发展众创空间,提升创业孵化服务能级。鼓励战略性新兴产业骨干企业及其他有条件企业设立产业驱动型孵化器。发挥众创空间联盟作用,培育一批集聚国际资源的创业品牌服务,支持创业服务机构在海外自建、收购、合作设立跨国创业孵化平台,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众创空间。引导孵化器服务溢出,推进特色化、专业化的创业服务向全市覆盖。在孵化载体、科技服务机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周边及其生活配套齐全区域,创建一批“创业社区”。引导社会资源参与建设开源硬件平台、开放实验室、加工车间、产品设计和创意平台,打造全球顶级创客产品路演与展销平台,为广大创新创业者提供良好的工作空间、网络空间、社交空间和资源共享空间。

2.协助企业提升创新能力

着力培育量大面广的小微企业,涌现一批具有行业竞争力的“隐形冠军”和若干具有全球性或区域性市场优势地位的企业。

实施“小微企业成长计划”。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吸引和带动社会资本参与小微企业创新发展,建立健全面向小微企业的市场化投融资渠道以及“利益让渡”等激励机制,支持小微企业开展股本融资、股份转让、资产重组等活动。加强面向小微企业的公共服务平台和科技服务机构建设,通过“科技创新券”等财政补贴方式,鼓励和引导科技服务机构、大中型企业更好带动和服务小微企业的技术创新。

实施“企业创新能力提升计划”。深化“科技小巨人工程”的实施,引导企业围绕自身长远发展需求,加强创新管理能力建设,提升资源整合、研发组织、战略管理等能力,实现从“封闭式研发”向“开放式创新”转变。鼓励企业建设高水平企业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研发机构,建立自主技术创新体系。鼓励推动有条件的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设立海外研发机构,利用海外资源,建立全球研发与创新合作伙伴关系。支持高成长型企业上市、重组和并购,助推企业做大做强。

3.完善各类主体协同创新的平台条件

促进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创新主体间协作更畅通、高效、可持续,大中小微企业共生发展,社会组织协同作用充分发挥。

推动产学研各类创新主体协同发展。以学研平台、产研平台和产学研联盟等为载体,探索建立各类创新主体参与协同创新的信用机制、责任机制、统筹协调机制。发挥产学研联盟在承担实施产业技术研发创新重大项目、制定技术标准、编制产业技术路线图、专利共享和成果转化推广等方面的作用,为联盟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支撑。引导企业通过共建研发机构、组织合作研发等方式,不断完善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协同的技术创新体系。积极推动产学研各方围绕产业链、价值链开展合作,加快创新集群发展。

发挥社会组织的协同服务作用。大力发展科技类民办非企业、社团、基金会等科技类社会组织。鼓励科技类社会组织围绕创新服务进行多方协作、资源整合和网络延伸,不断提升服务能力。探索后补助、政府购买服务等机制,更好地发挥社会组织在政府与市场间的桥梁纽带作用,为各类群体和组织的创新创业活动提供服务。

(二)构建创新要素集聚和活力迸发的良好环境

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优化创新要素的供给,高效配置技术、人才、资本等创新要素,有效支撑创新创业活动蓬勃发展。

4.优化人才集聚与培养成长支撑体系

充分激发科技人才的创新活力和主动性,使上海成为亚太地区对科技创新人才最具吸引力、人才发展环境最优越、人才创新贡献最突出的区域之一。

创新并落实好人才引进政策。吸引世界一流领军人才领衔承担上海重大科学研究任务,完善与国际一流团队交流合作机制,试点实施外籍留学生毕业后直接留沪就业等制度。进一步完善户籍、居转户和居住证积分制度,优化人才业绩、实际贡献、薪酬水平等市场评价标准。通过中央和上海“千人计划”“浦江人才计划”等人才引进计划,积极引入一批海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

完善各类创新人才发现与成长机制。尊重人才发展规律,为人才发展提供各类舞台,促进杰出科技人才脱颖而出。加大对青年科技人才的支持,完善后备人才培养机制,为青年人才参与重大战略任务、加快成长创造更多机会。鼓励企业培育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培育扶持一批具有全球视野的高水平科技创新和创新服务人才。集中开展紧缺急需和骨干专业技术人员专项培训,逐步构建科学合理的人才队伍结构。

优化人才激励、评价和流动机制。依托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破除身份壁垒,推动企事业单位科技人才双向流动。鼓励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改革岗位聘用机制,突破编制和职称约束,灵活引进高层次人才和团队。支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建立符合人才特点和市场规律的科技创新人才评价、激励机制和薪酬体系。探索年薪制和协议工资制、股权、期权、分红等激励措施。加强人才激励相关法规、制度建设,保障创新人才分享创新收益等合法权益。

相关阅读:

上海十三五规划:全面实施小燃煤机组的清洁能源替代 合理控制发电用煤(全文)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科技创新十三五规划查看更多>电力十三五规划查看更多>燃气轮机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