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动态政策正文

上海市科技创新“十三五”规划:加快新一代燃气轮机样机研制及试验电厂建设(全文)

2016-08-17 08:21来源:北极星电力网关键词:科技创新十三五规划电力十三五规划燃气轮机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促进各区之间协同发展。借助联席会议、联动平台等,促进各区之间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与功能辐射,为形成中心城区发展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城区外围发展轻资产、高附加值的创新创业基地,郊区发展先进制造业的功能布局,提供各类创新要素支撑。

10.凸显上海科技创新辐射带动能力

以落实长三角区域一体化、长江经济带战略为契机,发挥上海科技创新的辐射、引领、示范、服务功能,拓展区域科技创新合作新局面。

推进长三角协同创新。发挥长三角区域协调发展的体制和机制优势,强化区域间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促进功能互补和协同联动。围绕长三角区域共同关注的公共管理、环境保护、医疗卫生服务等议题,聚焦一批重大科技创新工程和产业创新项目,加强区域科技协同创新、技术转移链接、产业配套合作,力争在基础研究领域取得原创性突破,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具备自主掌控能力,形成基于产业链和创新链的长三角城市群分工与协作体系。

积极服务长江经济带战略。依托长江经济带协同创新工作机制,支持上海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与长江经济带区域内的相关机构建立产学研合作联盟。发挥长三角协同创新联席会议等协同机制的辐射作用,支持资金、信息、技术、人才等创新要素跨区域流动,联合长三角创新资源主动服务中西部、东北部、东部沿海等地区的科技产业发展,进一步提升上海创新辐射效应。

11.融入全球化创新

积极参与高端领域国际合作,成为我国融入全球化创新的深度参与者和主导者,进一步提升上海科技创新的国际影响力。

进一步深化国际科技创新合作。服务“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代表国家参与全球重大科技问题的国际合作。结合自身需求,建立和完善跨国科技创新对话机制,加强与国外高水平研究机构的交流合作,积极发起和参与国际间的科技创新合作。大力吸引知名科技组织和企业来沪设立分支机构、区域总部,鼓励在沪外资研发中心升级成为参与其母公司核心技术研发的大区域研发中心和开放式创新平台,支持外资企业承接本市政府科研项目。支持有条件的上海企业参与跨国创新投资、并购,赴境外设立研发中心,主动融入全球创新网络。

充分展示上海科技创新影响力。依托浦江创新论坛、中国(上海)国际技术进出口交易会、上海国际工业博览会等重大国际性科技交流活动,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思想交流互动平台和科技创新成果展示、发布、交易平台。鼓励相关机构承办各类高水平的国际学术会议、展览会等,丰富与拓展各类国际交流活动,进一步彰显上海科技创新影响力。

(五)加强科学普及,弘扬创新文化

以服务科技创新、服务人的全面发展为导向,以提升公民科学素质为宗旨,促进科普国际化、社会化、市场化和精品化发展,推进科技融入生活,使市民切身感受“科技在我身边,我和科技同进步”。营造崇尚创新、勇于创业、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氛围,推进创新无所不在,鼓励创业成就梦想。

12.加强科普能力建设

着眼于科普可持续发展,聚焦科普设施、科普活动、科普内容开发、科技传播载体建设等重点工作,提升科普公共服务的能力。

完善科普基础设施。加快上海天文馆等建设,推进科普场馆“一馆一品”特色建设。推动“互联网+”、虚拟现实等技术在科技场馆展览教育等方面的应用,丰富和深化科普场馆的内涵与功能。创新科普服务模式,优化“社区创新屋”运行机制,推进大学生科学商店、青少年科技创新实践站建设,建成配置均衡、结构合理、门类齐全的科普设施体系。

培育品牌科普活动。创新科普活动的内容、形式和组织动员机制,搭建多层次活动平台,吸引市民参与体验。推进重点科普活动的国际化,提升上海科技节的国际水准。进一步办好“全国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普日”“上海国际青少年科技博览会”“上海国际自然保护周”“上海国际科普产品博览会”“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评选等活动,增强上海科普活动的品牌效应。

丰富科普原创内容。加强科普创作人才队伍和科普内容创制基地建设。面向职前、职中、职后不同人群的实际需求和特点,鼓励和引导各类机构和科技工作者围绕公众关心的日常生产生活知识、国家创新战略、新兴科技成果等,开发原创性科普展教具、课件、图书、影视、动漫、游戏等精品。

拓展科技传播渠道。持续推进“科普云”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健全线上线下有机联动的科普服务配送网络。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促进科普与艺术、旅游、体育等融合,丰富科普推送内容。依托大众传媒打造“少年爱迪生”“科普大讲坛”等一批精品科技(普)节(栏)目。加强公共场所科普宣传,推动科普机器人进社区、场馆等,扩大科普受众面。推动社会科普组织的发展,繁荣科普市场。

13.弘扬创新创业文化

加强科研诚信建设,大力培育和弘扬创新创业精神,营造敢为人先、包容多元、宽容失败的创新创业文化氛围,倡导创新创业基因植入城市文化。

加强科学道德和诚信建设。坚持制度规范和道德自律并举,建设教育、自律、监督、惩治于一体的科研诚信体系。探索建立多层次的科技创新信用管理平台,形成跨部门的科研信用共建联动机制,鼓励社会参与科研诚信体系建设,监督、惩戒科研失信行为,提高失信成本,强化科研诚信的约束力。加强科研诚信教育,以科学道德、科学伦理、科研价值观教育培训为重点,引导广大科研工作者在科学探索的过程中自我约束,形成良好的科研文化氛围。

大力宣传创新创业精神。围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发现和挖掘优秀科学家、企业家和创新型企业等典型案例,宣讲创新创业故事,鼓励敢于冒险、开放合作、相互包容,倡导科学家精神、企业家精神,引导全社会更多地关注创新、理解创新、参与创新,使创新创业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相关阅读:

上海十三五规划:全面实施小燃煤机组的清洁能源替代 合理控制发电用煤(全文)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科技创新十三五规划查看更多>电力十三五规划查看更多>燃气轮机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