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火电火电动态政策正文

上海市科技创新“十三五”规划:加快新一代燃气轮机样机研制及试验电厂建设(全文)

2016-08-17 08:21来源:北极星电力网关键词:科技创新十三五规划电力十三五规划燃气轮机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三)鼓励科学研究自由探索

遵循科研活动内在规律,鼓励好奇心驱动的科学探索,推动上海成为科学家潜心研究的乐园、原创成果持续涌现的热土,为培育新领域、新方向,构建新优势提供源动力。

11.稳定增加投入,支持广泛探索

持续增加基础研究的政府投入,逐步提高基础研究经费支出占全社会R&D经费支出的比例。探索基础研究的多元投入机制,提高资助率和资助强度。鼓励多学科交叉的科学研究,支持自由探索,培育新兴研究方向。

12.优化评价机制,强化持续跟踪

引入更多国内外专家,完善同行评议机制。注重原创性,优化评价指标体系。探索应用大数据分析等方法,建立多维度、多层次、多渠道的趋势判断和团队发现机制,针对具有重大前景的领域方向、更具创新能力的优秀团队,建立长期跟踪和持续支持机制。

13.着力打造交叉融合的创新群体

设立战略方向推进平台,集聚多学科力量,共同凝练研究方向,协同攻关,加快突破。构筑前沿方向探索平台,鼓励研究人员从不同角度、不同思路开展研究,拓展新领域。搭建学科交叉促进平台,组织跨单位、跨领域科研人员深入交流,开展合作,促进形成学科交叉、有机融合的创新局面。

五、打造发展新动能,形成高端产业策源

(一)构筑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高地

推动制造业与互联网技术融合发展,突破一批高端智能装备和产品关键技术,支撑智能生产线、智能车间、智能工厂建设,加快形成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能力,为实现开放、协同、个性化、柔性化智能制造奠定基础。着眼国家战略需求,为航空航天、集成电路、深海和极地探测等领域的国家重大装备“飞得高、行得远、探得深”提供核心技术支撑。

1.智能制造集成

研究信息传输、新型传感器、工业控制系统、伺服驱动等智能制造核心共性关键技术。推进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PS)、工业互联网集成应用、大数据智能解析等关键技术突破,建立智能制造标准体系。推进智能制造关键技术综合示范应用,培育行业性专业化系统集成商和解决方案服务商。打造区域性智能制造产业集群,全方位支撑和引领上海市以及长三角地区的智能制造产业发展。

2.高端智能装备与测试设备

研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光刻机、刻蚀机等重大集成电路装备及关键零部件产品,开发中高端集成电路测试设备及测试关键技术,满足国际主流制造工艺要求。突破高端装备的感知、分析、推理、决策、控制等智能化关键核心技术,研制高端数控、增材/减材制造一体化装备、复合材料加工装备等智能制造装备产品,提升自主供应能力,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优势产业向柔性化、智能化生产转型。研制支撑产业发展、满足民生保障和科学研究需求的检测设备。

3.机器人

围绕未来机器人“人机共融”的发展方向,推进结构设计、非结构化环境表示与学习、感知与机器视觉、开放式智能操作系统、人机接口等领域应用基础技术攻关,提升本市机器人整体研发能力。重点推进面向传统产业升级改造的新一代工业机器人集成应用示范,提升企业生产效率,降低成本。重点推进面向医疗、康复、老人陪护等服务机器人研制,为提升民生领域服务品质提供技术支撑。

4.深远海洋工程装备

聚焦新型深海资源探测与开发装备,重点开展深海浮式天然气生产储卸装置(FLNG)、集钻、采、储、运等功能于一体的新型平台、深海采矿重载作业装备的总体设计与关键系统研发。开展海水淡化工程装备、深海工程材料、海洋新能源等关键技术研究,构建深远海工程装备总体性能分析与测试公共研发平台,增强海洋工程装备自主研发与设计能力。开展新概念、新原理潜水器的前瞻性研究,研制极深水无人遥控潜水器、载人深潜器、极区低温深冰探测装备,为实现全海深与极地海洋资源的探测科考提供支撑。大力发展高附加值、绿色环保的高端船舶产品,提升船舶制造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术的应用水平,推进船舶配套设备及其关键零部件自主研发,加快带动船舶产业发展。

5.民用航空发动机与燃气轮机

开展单通道干线客机发动机原型机研制、适时启动双通道干线客机发动机验证机核心机研制,突破复合材料风扇部件制备、高温陶瓷基复合材料等关键技术并实现工程化应用,建立航空发动机基础研究平台和发动机验证平台。开展H级燃气轮机关键前沿技术预研,加快新一代高效F级燃气轮机样机研制及试验电厂建设,完成整机试验验证,建立健全供应链,研究和优化远程运维、监测服务系统,实现新一代F级燃气轮机产品的产业化。形成单通道干线客机民用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的自主设计、制造、验证能力。

6.大飞机及核心子系统

构建民机制造工艺、设计、验证及标准体系,建设民用航空材料与部件检测和认证支撑环境。推进大型客机数字化总装集成测试线建设。加快数控定位器、自动化钻铆机等高端制造装备的国产化。突破液体成型工艺技术,形成宽体客机复合材料机身、翼面类主承力构件制造能力。实现大型客机制造、装配、测试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初步形成大型客机制造产业集群。推进大型客机航空电子系统(IMA)、通信导航和综合监视装备的研制。加快机载设备及系统的研制,推进国产化进程。

7.重点新材料

推进高性价比高温超导带材在大型科学装置、高端医疗装备、电力设施等领域的应用示范。突破氮化镓(GaN)和碳化硅(SiC)制备及器件设计关键技术,推进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在半导体照明、激光显示、电力电子等领域的产业化应用。以应用为牵引,加快大直径高端硅片材料、光刻胶、石墨烯、储氢材料、三维(3D)打印材料、新型等离子体、高比能锂离子电池在能源、环境、信息、医疗等领域的应用。在超导电子、自旋电子、硅光子等领域开展前沿技术探索。显著提升新材料核心技术研发水平和产业创新能级。

相关阅读:

上海十三五规划:全面实施小燃煤机组的清洁能源替代 合理控制发电用煤(全文)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科技创新十三五规划查看更多>电力十三五规划查看更多>燃气轮机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