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火电火电动态政策正文

上海市科技创新“十三五”规划:加快新一代燃气轮机样机研制及试验电厂建设(全文)

2016-08-17 08:21来源:北极星电力网关键词:科技创新十三五规划电力十三五规划燃气轮机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二)支撑智慧服务发展

顺应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工作和生活需求,以大数据为战略资源,以信息安全为保障,建立以自主核心技术及产品为支撑的“云、网、端”智慧服务,助推智慧城市建设跨入“万物互联”新阶段,为市民便捷享受到高质量的定制服务提供支撑。

8.导航与遥感

开展新一代导航卫星、厘米级广域增强、亚米级室内定位、高精度三维地图、高分辨率三维影像定位、高分数据应用中心快速生成与更新等前沿技术攻关,掌握未来高精度导航产业技术制高点。突破低功耗高精度北斗系统级芯片、智能位置服务软件与解决方案、位置大数据分析等关键共性技术,加强米级/厘米级高精度定位网络与位置服务系统、多源实时导航控制等应用基础技术研发,掌控国际主流技术,加快影像定位导航系统和高分专项成果应用转化,为导航产业规模化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创建未来都市和大众北斗智慧应用综合试验区,形成具有国际水平的高精度位置服务的创新优势和新型商业模式的策源能力,推进上海成为北斗导航产业走向国际化的重要引领者。

9.网络安全

结合信息产业发展和安全技术演进趋势,在网络安全基础性、前瞻性的理论和技术方面开展深入研究,重点研究基于动态异构冗余机制的拟态安全防御架构等前沿技术,推动建立拟态安全从总体框架、基础标准到应用标准的标准体系。研究拟态数据库、操作系统、应用支撑平台等关键共性技术,研制拟态路由交换等关键基础设备,研究拟态安全测试方法和工具。搭建拟态安全网络国家试验床,对关键技术与设备开展试验验证,推进面向专门部门和专门领域的应用示范,构建拟态安全第三方检测评估平台。推动新型光纤保密通信等自主网络安全技术的工程化与产业化,引领我国网络空间安全自主创新技术与产业的发展。

10.大数据及云计算

研究大数据统一表示、建模和组织技术以及测度和可计算性理论,建立大数据技术和理论体系,研究数据资源存储、清洗、分析、可视化、安全与隐私保护等关键共性技术。研究软件定义云计算平台的结构、管理与服务以及虚拟化的软硬件协同、大规模分布式存储等技术,搭建创新应用开发和验证环境,形成若干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大数据和云计算产品,推动大数据和云计算服务与应用在政府治理、交通、金融、健康和教育等领域的创新应用。研究大数据交易的标准、规则、机制、市场体系、运营模式和风险管控,推进上海大数据交易市场的形成,保障数据资源有序流通,推动构建大数据产业生态体系,为我国成为全球数据大国和数据强国提供有力支撑。

11.先进传感器及物联网

开展8英寸微机电系统(MEMS)及传感器先导技术研发和中试,提升整体研发、设计和加工技术水平和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突破运动传感器、图像传感器、环境传感器、生物传感器等关键器件量产设计与制造技术,先进传感器综合性研发能力保持全国领先水平,支撑可穿戴设备、生物医学检测、精准农业、环境监测、食品安全、智能汽车等新兴领域的产业发展。面向物联网整体方案解决能力和水平提升,突破关键核心器件、硬件集成封装及测试、软件及算法融合、无线通信、低功耗和微能源等共性支撑技术,大力推进物联网技术与产品在上海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应用示范,使上海成为我国物联网创新应用的主要策源地。

12.下一代移动智能终端

研究高分辨及柔性主动式有机发光显示(AMOLED)、超低功耗应用处理器与微控制单元芯片、超长续航电源与新型充电方式等关键共性技术,提升面向下一代移动智能终端的关键核心器件研发及硬件解决方案能力。研究“人、物、环境、服务”智能互联的数据传输与控制框架体系,在人工智能、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等领域开展技术攻关,培育智能互联产品与服务的区域知名品牌。基于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形成下一代移动智能终端“创意设计——研发设计——硬件生产——内容服务”的完整创新链,推动其在教育、医疗、文化等领域的应用创新与示范,使上海成为国内最活跃的智能移动终端产品与应用服务创新的发源地之一。

13.高端核心芯片

面向战略新兴产业对自主核心芯片的需求,重点研究高端处理器、片上系统、千万门级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高性能功率半导体器件、汽车电子芯片的设计及制造工艺,形成自主芯片开发、升级及应用的核心能力和生态环境,研究相关的操作系统、存储、信号传输与处理、超低功耗设计、硬件架构、算法开发等共性技术、软硬件协同设计技术和量产测试技术,推动芯片设计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开展10纳米先导工艺技术研发。

(三)培育发展绿色产业

围绕环境友好和资源节约的城市生产生活需求,以效率、和谐、持续为目标,研究未来能源体系、未来交通工具、未来都市农业等领域的关键技术与产品,推进城市能源的多元互补和高效清洁利用,实现城市交通的低排放,加快农业向生态、智慧、服务等多功能、多模式方向发展。

14.智能电网

开展光伏和风电高效友好并网控制和智能运维新技术的研究,有效提高可再生能源发电并网效率,降低运维成本。开展钠离子电池等高效储能技术的研究,促进可再生能源的消纳,保障电网安全经济运行。重点开展智能电网用户端综合能源服务云平台技术的研发,基于大数据分析技术开展精细化用电、高效节能和需求侧响应等增值服务研究,为大用户直购电、新能源和节能改造及售电服务等提供技术支撑,推动商业模式创新。研发能源互联网中能源微网节点相关技术和产品,开发燃气内燃机、微小型燃气轮机等分布式能源生产设备,推动多种能源的互补高效利用。

15.新能源汽车和智能汽车

以燃料电池汽车、纯电动汽车和强混合动力汽车等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技术为主攻方向,重点开展高比能量电池正负极材料、高功率密度燃料电池电堆等技术研究,进一步提高动力电池/燃料电池等关键零部件安全性、可靠性和耐久性,加大燃料电池汽车技术突破和示范应用力度,保持动力电池/燃料电池、电驱动和动力系统等技术在国内的领先优势。围绕主动安全及车联网技术,重点推动车用环境感知与信息融合、智能驾驶决策、汽车与设施(V2X)信息交互、动力能源监测、动力系统控制与整车集成等关键技术取得突破,率先开展特种车辆无人驾驶试验示范。重点支持国家智能网联汽车试点示范区建设,搭建服务汽车、通讯和交通的公共检测认证和标准研究测试平台。支持相关传感器、芯片关键技术突破和国产化。

16.新一代核能

围绕钍基熔盐堆核能系统(TMSR)关键材料、主要装备及核心部件制造的关键技术开展研究,实现关键材料和设备产业化,建立TMSR研发与实验条件(研究基地和实验室),形成研发、设计、取证、建造能力。建成世界首座TMSR综合仿真实验平台、10兆瓦固态燃料熔盐实验堆、具有在线(示踪级)后处理功能的2兆瓦液态燃料熔盐实验堆,完成示范堆工程设计方案,钍基熔盐堆核能系统技术和总体进展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深入开展堆安全特性和燃料闭式循环输运过程等关键科学问题研究,加强小型模块化多用途反应堆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开展高温气冷堆、快堆等先进的四代堆型技术研发和设备制造,为示范堆建设和钍资源高效利用打下坚实基础。

17.都市农业

围绕现代种业、智慧农业、生态农业等重点领域,推进上海都市农业转型发展、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全面提升上海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水平。发展现代种业,重点突破分子表型育种、分子设计育种等核心技术,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市场竞争力的新品种。发展智慧农业,开展农业生产智能机械装备、农业专家系统、农业大数据和农业物联网等领域关键技术研发,大力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实现对农作物生长环境、农作物耕种收和农产品流通全过程的智能控制和机械化。发展生态农业,开展绿色生产技术、农业生物技术、生态高效种养、农业农村废弃物综合利用、农业面源污染防控、农田环境污染修复、农业生物制品(生物农药、肥料、饲料、疫苗等)等共性关键技术的研究与集成应用,推动农药化肥减量化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关阅读:

上海十三五规划:全面实施小燃煤机组的清洁能源替代 合理控制发电用煤(全文)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科技创新十三五规划查看更多>电力十三五规划查看更多>燃气轮机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