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火电火电动态政策正文

上海市科技创新“十三五”规划:加快新一代燃气轮机样机研制及试验电厂建设(全文)

2016-08-17 08:21来源:北极星电力网关键词:科技创新十三五规划电力十三五规划燃气轮机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四、夯实科技基础,建设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一)迈向世界级创新重镇

聚焦张江,以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国家(上海)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联动(以下简称“三区联动”)为契机,探索体制机制创新,打造世界级大科学设施集群和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研发机构与大学,使上海成为全球认同的创新重镇。

1.建设世界级大科学设施集群

在能源、材料、物理、生物医学等若干前沿领域,建设支持多学科、多领域、多主体交叉融合的国际前沿科学综合性研究试验基地。推进上海光源二期、转化医学、软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超强超短激光、活细胞成像平台、海底长期观测网等大科学设施建设,积极争取承担燃气轮机、超级计算等领域的新一批国家大科学设施建设任务,探索多种类大科学设施群的集聚和运行机制,打造高度集聚、综合性、世界先进的大科学设施集群。

2.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研发机构和大学

加快上海高水平实验室、研发机构与大学建设,为在若干领域形成全球领先优势奠定基础。建设微技术工业研究院、量子信息技术中心与产业基地、集成电路研发中心、药物创新研究院、大数据技术研究院、类脑智能技术产业研究院、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SKA)科学中心等一批具有世界级水平的新型研发机构,建设教育、科研、创业深度融合的高水平、国际化创新型大学。支持本土跨国企业在沪设立全球研发中心、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鼓励有实力的研发机构在基础研究和全球性重大科技领域,积极参与和发起国际科技合作与国际大科学计划,增强科技创新国际话语权。

3.发挥“三区联动”效应,加快先行先试

发挥“三区联动”优势,以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为主攻方向,加强多部门协同,加快推进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在本市科研院所改革、科研经费管理、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等方面的政策先行先试。探索实施科研组织新体制,研究设立全国性科学基金会,推进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探索开展药品审评审批制度改革,试点实施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推进集成电路全产业链保税监管模式试点。开展投贷联动、张江科技银行等金融改革试点。优化人才集聚制度、人才管理机制和人才生活环境,建设国家级人才改革试验区。探索科技创新领域的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建立符合国际惯例的科技创新型企业培育机制,鼓励发展国际科技服务业,加快推进跨境研发活动便利化。

(二)推进战略方向重大突破

坚持战略和前沿导向,围绕未来通信、未来诊疗、未来人工智能和极端制造等必争的国际前沿领域,集聚优势,加快原始创新突破,培育若干科学研究领域的国际“领跑者”和未来产业变革核心技术的“贡献者”。

4.脑科学与类脑人工智能

围绕认识脑、保护脑、模拟脑的主线,聚焦脑认知神经基础的核心科学问题,开展大脑工作机理、重大脑疾病智能诊断、类脑智能算法及硬件等研究,在基础理论与研究方法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引领相关学科发展,实现重大技术突破和产品创新,推动脑疾病诊疗方式和类脑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促进上海成为国际脑科学与类脑人工智能研究中心。

5.国际人类表型组

围绕基因、环境、表型的互作机制等核心科学问题,全面获取基因与环境互作产生的人体表征,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表型组测量分析技术系统及标准体系,系统解析基因组与表型组的关联,建立标准统一的人类表型组大数据库,形成人类表型全面测量与系统遗传分析技术平台,实现遗传与发育基础研究和健康管理及医疗应用的接轨,发展个性化健康调控策略和个体化预防诊断治疗方案,主导人类表型组国际标准研究。

6.干细胞与组织功能修复

围绕组织功能修复,聚焦干细胞属性、干细胞获取、细胞命运决定、干细胞与疾病、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等重大科学问题开展研究和攻关,在干细胞基础理论与应用方面取得具有国际影响的研究成果,实现干细胞在一些重大疾病治疗中的率先突破,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干细胞技术与产品,在上海形成国内领先的再生医学产业链,推动以干细胞治疗为核心的再生医学成为继药物、手术治疗后的第三种治疗途径。

7.纳米科学与微纳制造

培育产学研用一体化的纳米生态群落,构建多模式融合的纳米检测表征平台,开展纳米尺度及纳米制造的重大基础科学问题研究,发展新型纳米材料与结构的制备及其器件化与工程化技术,在纳米材料与结构、超微器件与系统集成和检测表征等方面取得若干国际一流的原创性成果,推动纳米技术在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和环保等产业领域的融合应用,推进微纳制造产业发展。

8.材料基因组

瞄准具有重大应用需求的关键材料,聚焦微观、介观、宏观多尺度材料设计关键科学问题,系统开展“数据库——材料计算——高通量制备与表征——服役与失效”全链条材料基因工程研究,构建统一规划、立体分布、共享共建的材料数据库,打造国际一流的材料设计、材料数据与智能制造研究基础平台,在材料计算模拟与设计、材料数据库和表征体系方面形成核心优势,实现新材料设计理论和方法、关键材料研究和应用开发的重大突破,带动新材料产业技术进步。

9.合成科学与生物创制

遴选若干极具应用前景的重要产品,促进合成化学与合成生物学的深度交叉融合,建立合成酶库和生物合成元件库,解析生物合成机制,设计生物转化途径,创制具有重要功能和价值的分子,构建可操控的人造细胞工厂,发展基于细胞工厂理念的高效化学合成方法和策略,在复杂药用天然产物、高效化学催化剂、生物酶、新型催化工艺等方面取得突破,推动上海成为世界重要的合成科学与工程研究中心,引领新兴合成产业发展。

10.量子材料与量子通信

研究揭示新型量子材料、新界面的构效关系,通过可控材料生长制备新型量子材料,突破高性能探测与量子信息等应用量子效应的基础核心技术,掌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灵敏探测、超导量子器件与电路、量子存储、量子模拟、量子计算等关键技术,在以量子通信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中实现应用,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量子材料与器件研制与应用技术高地。

相关阅读:

上海十三五规划:全面实施小燃煤机组的清洁能源替代 合理控制发电用煤(全文)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科技创新十三五规划查看更多>电力十三五规划查看更多>燃气轮机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