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截至8月18日,据同花顺统计数据显示,共计有92家锂电池上市公司公布了2016年半年报业绩预告。其中,72家公司预告净利润盈利,达到总数的近八成。按照预告净利润的最大变动幅度来看,净利润同比上涨前三名为当升科技、多氟多和天齐锂业,其增长幅度分别达到了3869.91%、2550%和1730.31%。
值得一提的是,据中汽协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累计销售仅17万辆,这与中汽协曾在年初预测全年70万辆的销售目标相比,完成额度不足四分之一。最新数据显示,7月份新能源汽车销量出现环比下滑,特别是新能源乘用车,较6月份减少近4000辆。新能源汽车销量上的波动也或多或少的体现在了各家锂电池公司2016年的半年报预报中。
对此,有业内人士表示,锂电池类上市公司业绩涨幅过大,继续上涨需要新的亮点。过快的涨幅背后,一旦中期调整和行业拐点得到市场认同,驻扎在锂电池板块的融资盘可能就会杀出,对相关个股股价带来极大冲击。
有券商机构认为,2016年国内动力锂电池产能需求将达到30GWh左右,随着锂电企业纷纷扩产,动力电池市场将出现低端过剩、高端短缺的局面。
近40倍净利增幅
当升科技领跑锂电池板块
随着深港通的获批,A股反弹趋势进一步明朗化,锂电池等有业绩支撑的热门题材板块更是受到市场的持续追捧。
据同花顺统计数据显示,在92家已经公布2016年半年报业绩预告的企业中,有72家公司预告净利润盈利,达到总数的近八成。其中,净利润同比上涨前三名为当升科技、多氟多和天齐锂业,其增长幅度分别达到了3869.91%、2532.78%和1730.31%。
对此,当升科技方面表示,随着新能源汽车锂电正极材料需求的持续扩大,公司车用动力多元材料实现满负荷生产,正极材料业务收入同比增长约60%,销量同比增长约46%,其中多元材料销量同比增长约150%,毛利大幅上升。同时,报告期内,公司合并范围增加了北京中鼎高科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合并报表收入及利润较去年同期同比增加。
新能源汽车黑马多氟多,8月17日晚间发布半年报,公司2016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2.73亿元,同比增长29.21%;实现净利润2.5亿元,同比增长2532.78%。公司同时称,公司以自有资金向控股子公司河北红星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增资2亿元。增资完成后,红星汽车的注册资本由1.43亿元增加至2.98亿元,多氟多出资比例升至85.29%。
记者了解到,多氟多近年来始终专注于六氟磷酸锂和电解液方面的研究,其中包括新型锂盐、溶剂、添加剂,增强电解液。由于六氟磷酸锂作为一个高技术产品,本身存在扩产周期,决定了未来供应紧张情况将持续存在。2016年上半年由于六氟磷酸锂进入新景气周期,价格回升较快,从而支持了公司盈利能力的走强。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近日,又一投资近200亿的锂电池项目走上了“破产”的道路。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电池公司FREYRBattery宣布,取消了在佐治亚州考维塔县建造一座价值2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89亿元)的电池工厂的计划,该项目占地368英亩的场地被以5000万美元的价格出售给了未公开的一方。01中国龙头企业参与时间回溯至2023
1月国内动力电池产量、装机数据双双飘红,装机量同比增长20.1%至38.8GWh,多项锂电材料价格也迎来反弹,锂电需求端拐点似乎已然明确。年初之际,市场普遍展望全年,锂电需求是否已进入上行周期?要解答这一问题,不妨从两个维度切入。量化层面,市场机构对锂电行业未来市场规模和增速均给出乐观预测。G
2025年1月动力电池月度信息产量方面:1月,我国动力和其他电池合计产量为107.8GWh,环比下降13.4%,同比增长63.2%。销量方面:1月,我国动力和其他电池销量为80.4GWh,环比下降36.5%,同比增长40.8%。其中,动力电池销量为62.9GWh,占总销量78.3%,环比下降34.7%,同比增长24.6%;其他电池销量为17.5GW
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年产已突破1000万辆,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第一大市场,且2024年7月以来连续4个月国内新能源乘用车零售渗透率超50%。其中,动力电池技术进步作用关键。产业共识是,未来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还将朝着更高比例方向发展。与此同时,锂电池的应用边界仍在不断拓宽,包括储能、船舶、eVTOL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月20日,博世科发布系列公告,公司控股股东宁国市国有资本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与创始团队将持有的公司股份合计1.23亿股对应的表决权不可撤销地全权委托给南宁化工集团有限公司行使,公司实控人变更为广西国资委。这意味着广西又一例国资收购上市公司宣告完成。据了解,博世科控股股东
摘要锂电产业十大变化。2024年,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在消费补贴政策的强力推动下,展现出迅猛的发展势头。以旧换新、税收优惠、购车补贴等一系列政策的实施提振动力电池产业链。根据市场数据,2024年12月新能源汽车国内零售渗透率为49.4%,相比去年提升9个百分点。展望2025年,市场预计2025年新能源乘用
2024年12月动力电池月度信息产量方面:12月,我国动力和其他电池合计产量为124.5GWh,环比增长5.7%,同比增长60.2%。1-12月,我国动力和其他电池累计产量为1,096.8GWh,累计同比增长41.0%。销量方面:12月,我国动力和其他电池销量为126.6GWh,环比增长7.0%,同比增长40.4%。其中,动力电池销量为96.4G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月13日,国务院举行“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系列新闻发布会,海关总署副署长王令浚介绍2024年全年进出口情况。王令浚介绍称,2024年,我国外贸进出口规模再创历史新高,源源不断的新动能为外贸发展持续注入澎湃动力,其中绿色贸易领跑全球。这些绿色产品不仅丰富了全球供给,也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发布2024年1-12月动力电池数据,显示,2024年度我国动力电池累计装车量548.4GWh,累计同比增长41.5%。其中三元电池累计装车量139.0GWh,占总装车量25.3%,累计同比增长10.2%;磷酸铁锂电池累计装车量409.0GWh,占总装车量74.6%,累计同比增长56.7%。简要
近日,美国国防部将宁德时代列入1260H涉军名单引发行业轰动。宁德时代方面回应,从未参与过任何涉及军事的业务或活动,美国国防部的这项决定实属错误。该清单并不限制公司与美国国防部以外的其他主体展开合作,对公司业务基本没有影响。在这样的行业摩擦下,2025年中国锂电企业能够叩开美国市场大门?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近日,江西龙晟新材料有限公司年处理18万吨废旧三元锂电池综合利用项目重大变动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获批。赣州市行政审批局将拟作出审批意见的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基本情况予以公示。01项目突现重大调整环评信息显示,项目位于江西省龙南市,由江西龙晟新材料有限公司进行建设,总投资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2月10日,当升科技与中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一致同意就动力、储能、低空及AI、机器人等领域锂电池用三元材料、钴酸锂、磷酸(锰)铁锂、钠电材料、固态锂电材料、半固态锂电材料、富锂锰基等产品的原材料供应链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未来3—5年,双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1月27日,当升科技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作为新能源正极材料行业的技术引领者,已系统布局氧化物、硫化物等固态电解质和双相复合高能量固态正极材料关键技术路线,解决了正极与电解质固固界面难题,相关固态锂电产品技术性能指标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已批量导入清陶、辉能、卫蓝
提前布局“出海”的锂电企业或将率先享受全球化战略的红利。近日,锂电板块多家头部企业发布2024年三季度报告,“产品出海”“技术出海”成效显著。与此同时,多家锂电产业链企业近期相继宣布落子海外,或透露其海外产能建设进展,我国锂电产业链企业又迎来一波出海潮。实际上,除了“出口”产品和技术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当升科技5月17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受新能源行业周期性调整、市场竞争加剧等因素的影响,磷酸(锰)铁锂行业面临结构性产能过剩的风险,但其长期发展前景良好。磷酸锰铁锂作为新一代正极材料,产品性能更优、成本更低,在动力及储能等领域具有显著优势及广阔应用前景。公司磷酸
当升科技4月19日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已针对电动汽车市场开发出固态电池用关键正极材料,产品已成功导入辉能、清陶、卫蓝新能源、赣锋锂电等固态电池客户,并实现批量销售。
当升科技近期在接受调研时表示,目前国内固态电解质侧重于氧化物体系,日韩侧重于硫化物体系。公司在电池材料产品性能、制造技术、品质管理、市场开拓和供应链管理等方面具有突出综合优势,已系统布局氧化物、硫化物、聚合物等主流固态电解质技术路线。同时,公司固态锂电正极材料主要性能优势在于安全
当升科技7月28日晚间公告,公司拟在芬兰规划建成年产6万吨欧洲新材料产业基地一期项目,总投资计划为7.74亿欧元。公司拟设立香港投资公司、卢森堡SPV公司并通过其与FinnishBatteryChemicalsOy成立合资公司当升科技(芬兰)新材料有限公司,负责欧洲新材料产业基地一期项目的建设及运营。一期项目计划建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9日,当升科技发布2022年度业绩报告。2022年,当升科技实现营业收入212.64亿元,同比增长157.5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2.59亿元,同比增长107.0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3.25亿元,同比增长182.23%。报告期内当升科技从事锂离子电池产业链相关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月13日,当升科技发布公告称,联合蜀道新材料与攀枝花钒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于2022年12月2日签订了《30万吨/年磷酸(锰)铁锂项目合作协议》,拟在四川省攀枝花市钒钛高新区建设当升科技(攀枝花)新材料产业基地项目。该基地规划建成年产30万吨磷酸(锰)铁锂产能,首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月11日,当升科技发布2022年度业绩预告。预告中显示,当升科技2022年实现净利润22亿元-23亿元,同比增长101.65%-110.82%,扣非净利润23亿元-24亿元,同比增长179.16%-191.29%。公告中提到,当升科技2022年业绩同比大幅上升的主要原因是在报告期内,当升科技国际、国内市场进一步扩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当升科技10月23日披露三季度报告,公司2022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40.87亿元,同比增长172.40%;归母净利润14.78亿元,同比增长103.18%。其中,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9.74亿元,同比增长127.88%;归母净利润5.66亿元,同比增长101.78%。公告称,受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公司锂电正极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1月14日晚间,佛塑科技发布重组预案,公司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向袁海朝、华浩世纪等108名交易对方购买其合计所持有的金力股份100%股份,并向公司控股股东广新集团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这是今年9月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深化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市场改革的意见》以来,广东
3月9日,上海普利特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普利特”)发布公告称,公司拟以现金收购江苏海四达电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四达电源”)约80%股权,涉足锂电池。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新能源汽车、储能等产业迎来投资热潮,A股上市公司纷纷通过收购、定增、首次公开募股、签订战略投资协
日前,宁德时代、国轩高科、亿纬锂能等锂电池领域头部上市企业陆续公布今年第三季度业绩报告。与今年上半年相比,在我国经济复苏的情况下,锂电行业龙头企业营业收入出现回暖,整体业绩有所回调。■行业回暖趋势明显10月的最后一周,国轩高科、宁德时代、亿纬锂能等锂电池头部企业相继发布第三季度报告
毛利代表了公司主营业务经营实力的体现,毛利越高说明公司可用于日常经营的空间越大,在锂电池行业,正常毛利率处于20%—45%之间。(来源:微信公众号“起点锂电大数据”ID:weixin-lddsj作者:刘苗苗)起点锂电大数据整理了70家锂电上市公司毛利率发现,锂电池行业近几年综合毛利率为21.5%、四大材料
摘要:起点锂电大数据统计了48家上市公司业绩情况,整理发现,有38家企业实现盈利,占比79%,有10家企业亏损,另外,有23家企业业绩出现不同程度下滑,占比48%。(来源:微信公众号“起点锂电大数据”ID:weixin-lddsj作者:刘苗苗)近期,多家锂电池产业链上市公司发布了2019年业绩快报,起点锂电大数
近期,比克电池因为“踩雷”华泰汽车和众泰汽车,导致其下游供货商高额应收款无法收回的事件引得业内广泛关注,据了解,目前比克供应商当升科技、容百科技、新宙邦、杭可科技等都提计了坏账准备,比克涉及的买卖合同纠纷案件已多达十余起。(来源:微信公众号“起点锂电大数据”ID:weixin-lddsj作者:
介绍钴行业优质企业——寒锐钴业的发展状况。尽管主业都是钴,但发展侧重点却不相同,华友钴业以钴盐为重点,下游需求与电池正极材料联系紧密;寒锐钴业专注于钴粉的生产,其他钴产品为补充,下游以高温合金、硬质合金、金刚石需求为主。本文来源:深圳修能资本管理有限公司微信号基本信息表1:公司基
进入7月,锂电池PACK知名企业宁德时代、坚瑞沃能、欣旺达,锂电设备领先企业先导智能、金银河、赢合科技,正极材料及上游原材料领先企业当升科技、合众科技、寒锐钴业等发布了2018年上半年业绩预告,净利润数据均表现亮眼,其中宁德时代8.849.38亿元最高,寒锐钴业282%-312%涨幅最大。锂电行业作为备受
4月底,国内主要三元材料上市公司相继出台了2018年一季度季报,从它们的业绩情况来看,总体较去年同比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但也有个别厂家出现了下滑情况,这其中有很多原因,下面小编主要带大家来盘点一下这些企业一季度三元材料生产情况。1、厦门钨业厦门钨业4月17日晚间披露一季度业绩快报,今年
继众多ldquo;独角兽rdquo;概念股你方唱罢之后,近期,动力锂电ldquo;巨无霸rdquo;宁德时代因加速IPO也宣告登场,这一消息使得锂电池上游原材料钴、锂,中游电池材料正极、负极、电解液等板块纷纷被引爆。与此同时,在新能源车产销两旺且混动汽车市场占比目标提升、补贴政策落地、双积分制度即将实施、
近日,多家锂电池上市公司披露2017前三季度业绩预告,从披露情况来看,企业利润出现好转,业绩普遍增幅明显,但高端产能供给不足、低端产能过剩,电池成本难降及资金压力等问题愈发严重,呈现典型的冰火两重天局面。1业绩普遍增幅明显第三季度以来,电动汽车逐渐开始回暖放量,销量大幅提升,对电池的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