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动态政策正文

山西朔州十三五规划:积极规划申报一批新的火电项目 打造千万千瓦级煤电基地(全文)

2016-09-13 08:20来源:北极星电力网关键词:能源十三五规划电力十三五规划山西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增强朔州文化影响力。依托我市丰富历史文化资源,以《杨家将》、《广武传说》、《杀虎口》、《李林》等剧目为重点打造文艺精品。深入挖掘民族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广泛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普及活动。实施戏曲传承保护工程,振兴朔州戏曲事业。积极承办国际性、全国性重大展览、文艺演出和赛事,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办好中国•右玉西口风情生态旅游文化节等优秀文化活动,重点打造右玉冰雪项目、马术项目。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支持推进应县木塔申遗工作。实施“文化走出去”工程,积极参与山西品牌丝路行、山西品牌中华行,提高朔州文化传播力和影响力。

第四节 推动军民融合发展

贯彻落实国家、省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建立健全军民深度融合运行管理体系,探索军地双赢、互促共进、具有时代特点的军民融合发展途径。

建立军民融合运行体系。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深化军民融合发展改革。成立朔州市军民融合深度发展领导小组,统筹市县两级力量,对全市军民融合工作统一部署、综合决策,形成统一领导、军地协调、顺畅高效的组织管理体系。健全军民融合协调机制,建立国防科技协同创新机制,实施军民融合联席会议制度,建立健全市县两级促进军民融合产业深度发展运行体系。

推动重点领域军民融合。强化法治保障,丰富融合形式,拓展融合范围,提升融合层次。以陆上交通设施、信息基础设施、城市基础设施及人防设施为重点,促进基础设施领域融合,加快推进军民融合产业技术升级,努力形成朔州特色的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加快构建国民经济动员新体系,形成以国防动员保障为重点,平时能应急、战时能应战的军民融合物资储备体系,提升综合保障能力。坚持党管武装原则,提高党管武装保障水平。加强全民国防教育和后备力量建设。加强“双拥”工作,进一步加大力度争创国家级“双拥模范城”。

第五章 坚持绿色发展,着力建设生态文明美丽朔州

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区定位发展,严守生态安全红线,基本形成以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的农产品区域、限制开发的重点生态功能区、禁止开发区域为主要类型的主体功能区格局;健全相关配套政策,形成市场统一规范、要素自由流动、主体功能约束有效、基本公共服务均等、资源环境可持续的市域发展机制。

着力构建绿色低碳发展的产业体系,加快形成绿色低碳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实现生产空间高效、生活空间舒适、生态空间宜人、能矿空间集约,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建设“美丽朔州”和“塞上明珠”提供环境保障和生态支撑。

第一节 推行低碳循环生产生活方式

坚持低碳、循环发展基本路径,实施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等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加快形成节约资源与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推进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资源节约与高效利用。

积极推广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坚持集中与分散开发利用并举,以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利用为重点,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优化风电开发布局,有序推进平鲁区、朔城区、右玉县等资源丰富地区风电建设。加快太阳能多元化利用,推进光伏产业优化升级。加快发展建筑一体化太阳能应用,鼓励太阳能发电、采暖和制冷、太阳能中高温工业应用。有序开发生物质能,鼓励利用城市垃圾、大型养殖场废弃物建设沼气或发电项目。因地制宜利用农作物秸秆、林业剩余物发展生物质发电、气化和固体成型燃料。主动控制碳排放,全面实施低碳循环发展战略,倡导低碳循环生活方式。

促进低碳发展。加快构建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大力发展绿色交通,鼓励绿色出行。大力推广绿色建筑和可再生能源建筑。实施重大低碳建设工程、产业减碳计划、企业低碳行动、低碳科技创新行动。加快低碳社会建设,引导推行绿色消费、绿色包装和回收再生利用等消费低碳化,积极开展低碳商业、低碳社区试点。提高资源能源效率、优化产业结构、增强碳汇能力。探索资源型地区高碳产业低碳发展路径,着力推进低碳发展、循环发展。努力打造低碳能源新基地。

倡导节约优先。大幅度降低资源消耗强度,提升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水平。在全社会牢固树立节约优先的理念,培育节约意识,养成行为自觉。强化约束性指标管理,坚持严控增量与减少存量并举,实行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等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加快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实施全民节能行动计划,开展重点用能单位节能低碳行动和重点产业能效提升行动,提高节能、节水、节地、节材、节矿和农村节肥、节药标准。严格控制“两高一资”行业发展。突出抓好工业、建筑、交通运输和公共机构等重点领域节能,在重点耗能行业全面推行能效对标,促进企业节能降耗。强化节水型社会建设,厉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以水定产、以水定城。实施雨洪资源利用和再生水资源利用工程,加快海绵城市建设。坚持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强化土地利用规划管控和用途管制,完善资源环境价格形成机制,建立健全用能权、用水权、排污权、碳排放权初始分配、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推行合同能源和合同集水管理。加强资源环境国情、省情和生态价值观教育,培养公民环境意识,推动全社会形成绿色消费自觉和勤俭节约的生活方式、社会风尚。

加快资源循环再利用发展。坚持“再利用、资源化、减量化”原则,加快建立循环型工业、农业、服务业体系。紧紧抓住我市被列为全国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全国工业绿色转型试点城市和全国资源综合利用“双百工程”示范基地的有利机遇,重点围绕粉煤灰、脱硫石膏、煤矸石三大固废综合利用,全力打造并做大做强四条煤基产业循环链,构建资源综合利用和能源梯级利用的现代循环经济产业体系。着力打造国内一流的固废综合利用新型产业基地。以每个县区的工业园区为基础,以高端化、全循环、链条式发展为主攻方向,推进产业废物综合利用集群式发展,使园区成为综合利用产业集聚、产品上下游链接、企业共生耦合的循环经济承载平台,有力提升产业废物综合利用资源效率和产品竞争力。推进生产和生活系统循环链接,加快构建循环型社会。健全生活垃圾分类回收体系和再生资源循环利用体系,推动废弃物处理方式由无害化处理为主向资源化利用为主转变。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能源十三五规划查看更多>电力十三五规划查看更多>山西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