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动态政策正文

山西朔州十三五规划:积极规划申报一批新的火电项目 打造千万千瓦级煤电基地(全文)

2016-09-13 08:20来源:北极星电力网关键词:能源十三五规划电力十三五规划山西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第二节 加快开发区和园区建设

加大开发区开发建设力度,探索“一区多园”模式,努力打造全市高新技术、新兴产业集聚区和示范区,形成产业分明、梯次分布、区域平衡、以点带面的对外开放平台格局。鼓励开发区积极参与区域合作,发展“飞地经济”,承接产业转移。建立开发区、园区与区县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提升开放型经济承载能力。

以园区打造对外开放窗口。根据各县区优势、产业特点,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集聚区,按照高效、低碳、生态、循环发展要求高起点规划,突出重点优化布局,明确园区主导产业。加快完善固废工业园区基础设施,继续支持北大研发中心建设,建设成为全国粉煤灰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强化朔城区富甲工业园装备制造、新材料产业的主导地位,加强与中煤等大企业合作,建设以煤机装备为重点的制造业集聚区;完善东露天循环经济园区、平鲁北坪工业园区、山阴北周庄工业园区建设,以高端化、全循环、链条式发展为主攻方向,打造全省煤基循环产业示范园区;做强陶瓷工业园区,引导企业联合整合,推动产品提档升级,把“山西省日用陶瓷出口基地”变为“中国日用陶瓷出口基地”,乃至“世界日用陶瓷基地”;加快应县新型产业科技园区的高新技术引进,重点发展新能源、高端陶瓷等产业;右玉梁威工业园区要突出生态绿色,重点建设一批特色农产品深加工项目,形成全市特色农产品加工示范区。

提升园区承载力。加快建设产业园区承载平台,推进产业集聚,打造集约利用土地、保护生态环境的示范区和发展开放型体制创新的先行区。加强口岸、电子商务等功能性开放平台建设,推进全方位、立体式对外开放。打造国际化会展平台,构建多元会展合作交流体系,建立国际交流合作联运机制,形成我市外向型经济新业态。以提高园区承载和吸纳能力为主线,把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优化营商环境统筹结合,着力打造朔州工业产业集聚的高地。探索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鼓励民间资本、驻园企业参与园区建设与运营,提高园区管理水平,提升园区集聚外来人才、技术、资本、产业的功能,提升园区承载力。采取优惠政策鼓励、吸引国内外科技和管理等领域高素质人才进入园区,园区管理部门主动加强与省内外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进行人才交流、合作。

第三节 提高招商引资质量和水平

以企业为重点开发可行性项目,推广多种招商引资新模式,改革招商引资体制机制,不断提高招商引资质量和水平。

以企业为重点开发可行性项目。认真做好项目引进、筛选、储备等工作,完善项目库建设,以企业为重点开发可行性项目。充分利用平朔非煤产业的厂房、设施、设备、技术等优质资源,积极争取我市在非煤产业的招商引资项目。充分考虑朔州煤炭资源特点和平朔在建劣质煤项目,引进国内外顶级化肥生产企业,将平朔劣质煤项目年产60万吨的多孔硝铵转化为硝基复合肥,并借助亚美洛巴(瑞士)和运安公司(美国)等国际贸易公司的销售网络,将朔州建成国际硝基复合肥的生产基地。引进中国兵器集团北方爆破公司和葛洲坝易普力公司,拓展晋、陕、蒙乃至国际的民爆市场。利用平朔土地复垦区日照时间长、土地资源丰富、基础设施完善等优势,引进国内无锡尚德、常州天合、南京中电以及上海林洋等知名企业,共同开发光伏产业。协同平朔公司在复垦区共同开发创建国家5A级矿山公园和创意农耕文化产业园,构建雁门关外生态文化旅游共享经济带。

推广多种招商引资新模式。实施精准化招商、积极推动股权招商、大力开展主题招商,提高招商引资能力,推广多种招商引资新模式。要激活社会资本,大力推广PPP等模式,鼓励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合理引导煤炭企业家资金及社会闲散资金,通过鼓励自主投资、自主选项、招商引资等方式吸引其资金留在当地,为其创造良好投资环境,既要自己筑巢,也要吸引外地资金来做巢。落实国家鼓励引导民间投资“新36条”政策和42项实施细则,进一步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鼓励民间投资以独资、控股、参股、合作或参与国企改制等方式,进入朔州基础建设、公用事业、社会事业等领域。通过建立产业发展基金等方式吸引民间投资进入能源、电力、煤化工等国有资本为主的领域,减少民间投资可能遇到的隐性阻力。引导民间资本投向旅游、固废综合利用产业、光伏产业等领域。

改革招商引资体制机制。积极组织搭建多种招商引资平台,充分利用各种国际国内展会、各种商协会、社会中介组织及省市驻外机构,建立与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企业家定期会商沟通联络机制;将“走出去”与“请进来”紧密结合,推动市县联动,建立项目引进落地协调机制,不断提高招商引资的成功率。强化招商力量,组建专业化招商公司,实行公司化运作,错位招商,统一负责全市的招商工作。通过企业化运作模式充分吸引社会机构、人员为招商引资工作服务,并根据社会机构、人员推介项目的质量情况,给予相应数额的资金奖励,不断开创招大引强的招商格局。主动出击,根据主导产业发展需求,有针对性的上门招商。围绕发展定位,开展产业链招商。制定一系列招商引资优惠政策,针对重大企业、项目实际需求,敢于让利,活用政策、制定政策让利企业。对政策鼓励行业在税收、设备购置方面给予税费减免、补贴。

第四节 积极扩大外贸规模

不断巩固扩大现有出口市场份额,扩大出口贸易规模,稳定进口增长,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寻求新的增长点,提高经济的外向度。

扩大出口贸易规模。落实稳定外贸增长各项政策,支持外向型重点企业提高传统产品竞争力,不断巩固扩大现有出口市场份额,寻求新的增长点,提高经济的外向度。在特色农产品加工(绿色小杂粮、高钙羊肉等)、陶瓷、机电产品、矿产资源等传统优势产业中提升竞争力,特别要鼓励陶瓷企业自营出口。

稳定进口增长。落实全省鼓励进口各项政策,扩大先进技术设备、关键零部件进口。加强银企合作,规范利用企业大宗商品贸易融资,鼓励区内进口分拨中心加强与省内重点流通企业合作,整合营销渠道,扩大大宗商品和有需求的消费品进口。

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积极培育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加快推进外贸平台建设,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加大对东南沿海地区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纺织、食品加工和新材料等项目招商引资和承接产业转移力度,创新加工贸易发展模式。积极推进朔州海关机构的设立,提高报关、报检、外汇、物流、退税和融资等综合服务能力。积极推动“互联网+外贸”模式,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和跨境电子商务。探索建立综合保税仓库。

第五节 提升对外开放水平

用发展新空间培育发展新动力,用发展新动力开拓发展新空间。依靠技术、体制、机制创新促进产业空间拓展,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朔州对外交流、开放。

拓展产业发展空间。加快传统产业优化升级,从人才政策、资金政策、土地政策等多方面拓展产业发展空间。围绕传统优势产业的创新发展和新兴产业的培育壮大,依托企业、科研机构,坚持“吸收创新与自主创新相结合,以自主创新为主”的原则,重点加强以煤为基的煤炭、煤电、煤化工“三大强势”产业、以工业固废综合利用材料为主的新材料产业和包括新能源在内的战略新兴产业、陶瓷产业、节能环保产业、生物医药和中草药产业、高效生态农业、边塞文化和社会旅游产业以及教育培训产业等八大产业创新,按照围绕产业链配置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完善资金链的总体思路,通过招标、委托和自发等方式,组织引导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合作共同体联合攻关,开发具有重大影响的关键共性技术和产品,搭建创新平台,培育创新团队,建设产业化示范工程和基地,全面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拓展基础设施建设空间。加快完善交通网络、城市管网、环境生态和信息网络建设,为对外开放和区域协作提供基础和支撑。完善综合交通网络,发挥交通运输的先行引导作用,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西部资源转运提供基础支撑。重点推进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力争建成内联两区四县,外接陕、蒙和京津冀都市圈,辐射全国主要城市的区域枢纽城市。进一步完善区际公路网络,加快建设以高速公路为主骨架,以国省干线公路网为支撑的公路网,重点发展高密度农村公路网。加快西纵高速公路右玉—平鲁段建设进度,建成东北环高速公路,启动应县—繁峙、化庄—广武高速公路项目,协调推进西纵高速公路朔城—神池段项目前期工作,使我市“两纵两横一环三连接”的高速公路网及早形成,实施雁门关—阳方口公路改建工程、高铁站(机场)快速通道工程、另山—照十八庄公路改建工程。到2020年,完成新建高速公路160公里,完成新建其他公路180公里,完成公路改建升级300公里,完成建制村通返不通改造工程850公里,全市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10500公里,高速公路和二级以上公路占比大幅提高,补齐我市西部的交通短板,对西部周边的辐射带动作用明显提升。加快朔州机场建设,起草并完善《山西省新建朔州民用机场预可行性研究报告》,尽早完成上报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审核批复工作。力争在“十三五”期间完成朔州机场建设,基本完善机场运营所需的生产、生活配套设施。推进大西高铁客运专线朔州段建设,确保线路走向和站址设置更科学、更合理、更长远、更实用,最大限度地发挥高铁的辐射带动作用。完成“一环九纵九横”的主干道路网格局,形成飞机、高铁、公路立体交通网络。加强管网建设,高标准稳步推进管网新项目建设,加强老旧管线的改造、维护,重点拓展城市管网覆盖范围、提升输送质量、优化生态环境、加快信息网络建设,使城市发展承载力得到大幅提升。

拓展网络经济空间。依托互联网、移动通讯、高速光纤网络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加快完善移动通讯覆盖范围、提高互联网带宽,以电子政务发展为先导,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做好平鲁区和怀仁县创建智慧城市试点工作。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发展物联网技术和应用,发展分享经济,促进互联网和经济社会融合发展。实施大数据战略,推进数据资源开放共享。完善电信普遍服务机制,开展网络提速降费行动,超前布局下一代互联网。推进产业组织、商业模式、供应链、物流链创新,支持基于互联网的各类创新。全面落实网络强国战略、“互联网+”行动计划、分享经济、国家大数据等重大举措,利用数据和互联网的规模优势和应用优势,加快我市信息化和新兴工业化进程。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发展,以高速网络、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基础,以持续创新为动力,以智能制造为抓手,全面提升制造业与信息化融合应用水平,带动传统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加快提升整体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第六节 优化对外开放环境

完善对外开放政策,搭建招商引资平台,创新招商引资方式,面向国内外广泛招商。着眼于发展传统优势产业和新兴支柱产业,最大限度放宽投资准入限制,加大招商引资与产业升级的对接力度。健全服务体系,完善招商引资的工作机制和考核评价机制。继续加大奖励政策扶持力度,创优政务环境,推进政务服务平台和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建设,全面推行政务公开,打造透明高效政务环境。加快营造开放透明的法律环境、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和稳定有序的经营环境,在全社会形成亲商、安商、容商、富商的良好环境氛围。加快各类开放平台建设,构建多元交流体系,形成外向型经济新业态。继续组织举办亚洲粉煤灰及脱硫石膏处理与利用技术国际交流大会。.“十三五”期间,建设朔州会展中心,集会展、朔州特色商品展销、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创业创新示范平台于一体,辐射晋陕、蒙甘、对接京津冀,营造开放发展、带动经济增长,提升对外开放新窗口。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能源十三五规划查看更多>电力十三五规划查看更多>山西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