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动态政策正文

山西朔州十三五规划:积极规划申报一批新的火电项目 打造千万千瓦级煤电基地(全文)

2016-09-13 08:20来源:北极星电力网关键词:能源十三五规划电力十三五规划山西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第六节 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坚持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健全科学的工资水平决定机制、正常增长机制、支付保障机制,完善最低工资增长机制,完善市场评价要素贡献并按贡献分配的机制。促进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生活质量与全市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实现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体收入中高速增长,保障劳动者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实施职工工资增长计划,真正做到效益增加和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全面推行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强化企业工资指导线作用,着力提高企业一线职工工资收入水平;加大最低工资标准调整和落实力度,完善工资支付保障机制;逐步健全工资增长机制,不断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以更多的投入加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的力度,积极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在“多予少取”上做足文章,加大补贴、转移支付力度,继续落实好提高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买补贴等政策,不断扩大农业补贴范围,促使农民转移性收入不断增长;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确保特色农业收入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不断提升;进一步拓展农民就业渠道,提高农民工资性收入。

逐步缩小收入差距。加强收入分配的宏观调节,不断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着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逐步缩小城乡、区域、行业和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进一步规范公共资源领域的分配秩序,通过征收资源税、补偿税等措施消除垄断行业的超额利润和行业间的收入分配差距。依照法律法规,规范国有企业特别是垄断国企的利润分配,不断缩小收入差距。

第七节 促进人口均衡发展

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提高生殖健康、妇幼保健、托幼等公共服务水平,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促进人口发展与经济、资源、环境的协调,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完善人口生育政策。把稳定适度的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纳入改善民生和我市发展的总体布局,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提高人口出生素质,提高人口受教育水平,统筹规划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发展,优化人口结构与分布。推进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改革,促使社会公共政策、民生普惠政策、扶贫开发政策向实行计划生育家庭倾斜,优先优待符合条件的计划生育扶贫对象,推动普惠性政策与人口计生政策的有效衔接。落实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和失独家庭的扶助关怀政策,提高奖励扶助资金比例。

保障妇女儿童残疾人群体基本权益。坚持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坚持妇女和儿童优先原则,加大对妇女儿童权利保护力度。不断提高妇女受教育、就业、社会参与的水平,保障妇女儿童各项权益。开展基层医疗机构规范化妇儿保健门诊的建设工作,整合卫生、计生服务资源,不断拓展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服务内容和范围。建成以儿童福利机构为载体、社区福利服务为依托、家庭养育为基础的儿童福利服务网络。通过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项目,为空巢和失独老人、残疾人、寄养孤儿、流浪未成年人、单亲家庭和离异家庭子女等特殊群体提供专业化社会工作服务。健全残疾人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体系,完善残疾人基本救助、社会福利、康复服务、教育就业等制度,全面提升残疾人事业发展水平。

加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建设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和医养结合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基本实现90%的老年人在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支持下通过家庭照顾养老,7%左右的老年人由社区(村)提供日间照料和托老服务,3%以上的老人入住养老机构。引导社会力量投资养老服务业,积极采取公建民营、民办公助、政府补贴等多种方式大力支持社会力量投资举办养老机构。建立健全老年人高龄津贴制度。建立全市经济困难的高龄与失能老年人补贴制度,严格执行补贴范围和要求,并随当地经济发展水平逐步提高。建立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制度。到2020年,市级建成1所医养结合型示范性养老服务机构;各县(区)要建成1所以养老为主,兼顾为残疾人、孤残儿童等提供服务的综合性社会福利机构,全市养老机构床位数达到每千名老人35张以上;城市社区和农村千人以上行政村全部建成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

第八章 坚持廉洁和安全发展,着力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扎实推进“六权治本”,构建边界清晰、权责一致、运行公开、依法保障、监督到位的权力运行机制,切实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培育廉洁发展的社会氛围。持续加强安全生产,健全公共安全保障体系,促进廉洁安全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着力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第一节 深入推进“六权治本”

扎实推进“六权治本”,从源头上把制度的“笼子”织密、编牢、扎紧,更多用制度治党、管权、治吏,努力形成不能腐、不敢腐、不想腐的长效机制,做到制度面前没有特权、纪律约束没有例外。全面推行市县政府部门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制度、负面清单制度,以“三清单、2+1平台、两张图、一监督”为载体,抓住关键、健全机制,确保“六权治本”在市县全覆盖。按照“全面覆盖、全程到位、制度束权”要求,对失效空置的制度取消废止,对没有覆盖到位的空白职位和环节予以弥补新建。找准权力运行关键点,查实监督薄弱点,深挖腐败易发风险点,绘制权力运行风险防控图,构建相互衔接、覆盖全局的制约监督权力运行的立体式制度体系。全面落实公开制度,阳光行使权力,构建统一的政务服务平台和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实现权力运行网上公开。规范完善政务服务平台和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运行,全部交易进平台,平台之外无交易。对权力运行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监督。加大专门机构监督力度,落实人大政协监督,加强和改进司法监督,强化舆论监督,扩展和畅通社会监督和服务对象监督渠道。围绕农村资金资产资源管理,推动“六权治本”向乡村两级延伸,向群众身边延伸,切实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坚决纠治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现象。

第二节 创新廉洁发展体制机制

把改革创新作为推动廉洁发展的动力,全力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建立健全防贪腐促廉洁的工作机制,靠制度制衡减少权力寻租空间、消释腐败风险。

厘清市场和政府权力边界,结合政府职能转变、机构改革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依法清理职权。结合简政放权和审批制度改革搞好分级授权,依法合理分解过于集中在市政府及部门的职权。市、县两级政府部门加快开展清理行政职权和编制权责清单工作,加强对权责两个清单的动态管理。优化制度运行,抓住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和掌握权力的重点对象、重点岗位,特别是抓住公共服务事项最集中、与群众利益最密切、服务面最广,且腐败易发多发的行政审批领域和公共资源交易领域,完善决策机制,健全完善权力行使制度体系。构建资源共享、分工协作、衔接严密、防控严格的合力监督体系,全领域、全过程合力监督权力,实现监督全覆盖、无空白。聚焦突出问题,深化专项整治,严查“四风”问题反弹回潮。充分发挥反腐败协调小组作用,发挥检察机关作用,积极预防职务犯罪。

第三节 营造廉洁发展社会环境

把廉洁发展作为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和决定性因素高度重视、深入谋划、全力推动。充分挖掘、继承和弘扬优秀廉政文化、法治文化和红色文化,进一步传承和弘扬“右玉精神”,广泛宣传廉洁发展典型,营造良好舆论环境。加大正风肃纪力度,紧盯“四风”新形式、新动向,聚焦突出问题,深化专项整治,始终保持狠刹“四风”高压态势,完善相关制度规定,构建从严治吏的长效机制,使作风建设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不断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环境。倡导廉洁文明新风尚,弘扬以廉立身、以廉治家、以廉教子的文化传统,革除铺张浪费、婚丧嫁娶大操大办等社会陋习,促进社会风气不断好转。创新推动廉洁发展体制机制。把改革作为推动廉洁发展重要动力,建立健全防贪腐促廉洁工作机制,畅通群众诉求通道,营造公平公正经济发展环境。自觉把廉洁、法治、效能的理念贯穿到各项工作中,在按制度办事、按规矩办事、按程序办事中推动决策执行,在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中推进改革发展。

第四节 全面加强安全生产

牢固树立大安全的发展理念,时刻绷紧安全生产弦,从战略高度加强对安全工作的领导。强化安全生产“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强化安全监管人才和队伍建设,大力推进“互联网+”信息化、网格化监管体系建设,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认真履行安全监管职责,坚决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坚决落实“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必须管安全”要求,做到“操到心、说到话、跑到腿、盯到人”,把安全责任落实到岗位、落实到人头。监督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严格履行法定责任和义务,切实做到安全生产责任到位、投入到位、培训到位、基础管理到位和应急救援到位。强化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严格安全生产目标考核和责任追究,严格查处非法违法或违规违章生产经营建设行为。深入开展煤矿、道路交通、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油气管道、建筑施工等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治理,坚决杜绝重特大事故发生。提高全社会安全意识,夯实安全生产基础。

第五节 健全公共安全保障体系

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的总体思路,一手抓专项打击整治,一手抓源头性、基础性工作,创新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优化公共安全治理社会环境,着力解决影响社会安定的深层次问题。

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加快完善统一权威高效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和制度,基本实现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由部门监管向社会综合治理的转变,由传统粗放监管向科学精细监管的转变,食品药品安全工作落实到位,食品药品安全治理能力显著提高,食品药品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向好,群众食品药品安全满意度明显提升。整合县级检验检测资源,建设朔州市食品药品安全综合监管信息化平台,将食品、药品、保健食品、化妆品、药械、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纳入日常监管,突出对高风险品种和环节的监管。加快实施食品药品安全治理现代化工程,显著提升食品药品安全治理能力。完善从农田到餐桌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健全县级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专门机构,配备村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协管员;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覆盖产地环境、投入品、农产品及其生产全过程;建立市级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并覆盖至县、乡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投入品监管系统,实现对农资生产、流通、使用环节全流程信息化监管;加强标准体系建设,大力发展“三品一标”,加强无公害、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管理,推动形成一批安全优质的农产品地域品牌。落实生产经营主体责任,严惩各类农产品安全违法犯罪。加强基层监管机构能力建设,培育职业化检查员,扩大抽检覆盖面,加大抽检密度,加强日常检查。

提升减灾救灾能力。提高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食品安全、社会安全事件的预防预警和处置能力,修订完善市、县、乡、村(社区)四级应急预案,落实预案修订机制和演练制度,不断提高预案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加快仓储设施建设,到2020年,市、县两级均有符合标准的救灾物资储备库。

创新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在全市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综治协调、部门联动、社会力量参与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工作格局,织密贯通“六张防控网”,建立健全“六项机制”,做实做强“六个基础”,建成覆盖全面、指挥高效、打击精确、防范严密、管理规范、控制有力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全面提升驾驭社会治安局势的能力。建成覆盖全面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推动大数据资源共享,“技防入户”工程覆盖到80%以上的村(社区),村(社区)网格化、信息化服务管理覆盖率达到100%,村(社区)警务室覆盖率达到100%,社区民警占到派出所警力达到40%以上。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能源十三五规划查看更多>电力十三五规划查看更多>山西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