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⑰发展趋势:整车企业为分时租赁定制专用车辆
未来整车企业将与分时租赁运营商进行合作,车企为分时租赁定制专用车辆,使得车辆在出厂前更加适应分时租赁业务模式,车辆更加智能化,更易操控,提升运营企业抗风险能力,降低分时租赁厂商的硬件及软件成本。
新能源分时租赁业务作为新能源汽车的重要商用场景,是新能源汽车的新型营销方式。开展该项业务有利于让消费者体验、了解新能源车辆,弱化新能源汽车充电时间长、续航里程短等问题的影响,进一步提升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认可,成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助推器。
未来随着新能源分时租赁市场的进一步发展,新能源汽车技术水平的提升,整车企业会为分时租赁定制专用车辆,出厂前嵌入智能硬件,进行车联网软件升级及个性化外形设计,使得车辆在出厂前更加适应分时租赁模式,降低分时租赁运营商的硬件及软件成本。
(三)新能源互联网充电市场分析
➀中国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市场仍处于探索期,商业模式不成熟
当前,中国充电设施市场仍处于探索期,商业模式不成熟,各类国企、上市民企及创新型企业参与其中,试图探索成熟商业模式,抢占充电设施市场蛋糕。受新国标出台及骗补风波的影响,行业开始整合,充电设施市场有望在2017年进入市场启动期。
➁新能源汽车互联网充电行业虽面临诸多挑战,但用户需求的增长是行业根本推动力
中国新能源汽车互联网充电设施市场正处于探索期,发展不成熟,行业标准不统一,不同建设主体建设的充电桩之间互联互通难实现;行业涉及电力企业、土地业主方、充电设施运营商等,涉及利益主体多,协调难度大;上游新能源汽车市场不稳定;充电设施运营领域商业模式不成熟等因素制约了中国互联网充电设施市场的发展。
同时,充电设施作为新能源汽车必不可少的能源补给设施,中国为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实现汽车产业弯道超车,从建设规划、奖励补贴、行业监管等方面制定一系列利好政策,助推新能源互联网充电设施行业发展;随着用户对新能源汽车认可的提升,充电需求进一步加大;新能源分时租赁市场的发展,进一步拉动充电设施发展。
➂“设备制造商+设施运营商+互联网平台”成为产业链核心环节
Analysys易观分析认为,以充电设备制造商、充电设施运营商及互联网平台为核心的“互联网+充电设施”环节,已经成为当前中国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产业链的最大价值来源;
电力企业、土地业主方分别掌握电网及土建核心资源,成为充电设施市场发展的重要辅助方;
解决方案商能够为充电设备制造商、充电设施运营商及用户提供前期咨询、建设及运营整体解决方案,成为中国充电设施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近日,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在长春市新湖镇榆树村完成“构网型车网互动(V2G)充电桩”离网运行试验。该试验以一辆民用新能源汽车作为移动储能电源,“构网型V2G充电桩”作为核心设备,成功为12千瓦农用水泵连续供电3.1个小时,满足了4亩水田的当日排灌用电需求。此次试验探索了主网故障时台区主动离
中新网广州7月21日电(记者蔡敏婕)广东省新能源循环经济零碳智慧产业园广州总部项目21日在广州花都奠基,预计2027年6月前投产,预计为大湾区提供不少于40%的动力电池再生材料。该项目由中恒源集团与花都汽车城发展有限公司合资成立的中恒智联(广州)能源发展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是广东省2025年重点建设项
人形机器人实际订单频繁出现,近期,智元、宇树中标中国移动1.24亿元人形机器人订单,优必选天工行者机器人累计订单超300台。2025人形机器人规模起势,此前FigureAI、优必选机器人WalkerS1走进工厂“打工”,开启人形机器人工业级商用探索。特斯拉Optimus早在年初设定2025年产5000台的目标。而小鹏、小
走进美的集团旗下佛山市威灵洗涤电机制造有限公司园区,5万平方米的屋顶光伏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屋顶光伏每年可产生约870万千瓦时清洁电能,约占园区总用电量的27%,相当于每年减少8500吨碳排放。”该企业负责人肖先生表示,“利用光伏发电不仅让产品获得了国际低碳认证,每年还可节省电费超390万元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6日,山东发改委发布《山东省零碳园区建设方案》。到2027年,全省建成15个左右省级零碳园区。文件明确零碳园区主要包括以下10方面内容:(一)大力实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电力替代。强化园区与周边光伏、光热、风电、生物质能等发电资源匹配对接,积极有序推进园区及周边新能源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9日晚间,安孚科技发布公告称,因合作方高能时代(广东横琴)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控股股东股份遭冻结,经营稳定性存重大不确定性,经协商一致,公司控股子公司福建南平南孚电池有限公司(简称“南孚电池”)与南平市绿色产业投资基金有限公司、高能时代共同决定终止新型电池中试
当今世界,最稀缺的资源是市场。拥有超大规模且极具增长潜力的市场,是我国发展的巨大优势。近日,2025年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数据发布。面对更趋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中国经济顶住压力、迎难而上,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3%,内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68.8%,中国大市场展现强大韧性,成为支撑高质量发展
7月16-20日,以“链接世界、共创未来”为主题,由中国贸促会主办的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在北京盛大召开。75个国家和地区651家企业和机构参展,集中展示各链条上中下游关键环节的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亨通携电力、通信、新材料领域全链路产品矩阵精彩亮相本次展会。在电力领域,亨通此次
节能降碳是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的重要抓手。“十四五”以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各地区、各部门持续提升重点领域能源利用效率,大力推进能源结构绿色低碳转型,节能降碳取得新成效。2024年,全国能耗强度和碳排放强度同比分别降低3.8%、3.4%,“十四五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8日,工信部公示了第397批《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新产品,包括一款特斯拉新能源汽车,应该为Model3+“最长”续航版,预计最早9月上市。公告显示,该款车搭载的储能装置种类为三元锂离子电池,生产企业为爱尔集新能源(南京)有限公司。据了解,2019年8月,特斯拉曾
7月16日,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在北京开幕,会上,亨通集团新材料产业以其强大的创新实力成为焦点,展示了包括低氧/无氧铜材质的铜杆、铜丝、导体及电磁线等在内的一系列前沿产品。这些产品广泛应用于新能源、电子、电力、5G、通讯、汽车和半导体等多个领域,充分体现了“中国智造”在新材料
2025年3月,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继续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各大车企纷纷交出了亮眼的销量成绩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传统车企与新势力品牌均展现出了强劲的增长势头,而零跑汽车更是凭借其卓越的市场表现,一举夺得3月国产造车新势力交付量冠军。传统车企方面,比亚迪以37.74万辆的月销量继续稳居行
2025年3月17日,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再次迎来历史性时刻。比亚迪(002594.SZ)市值在这一天首次超过了宁德时代(300750.SZ),结束了宁德时代长达七年的市值领先地位。截至当日收盘,比亚迪A股股价上涨1.15%,报收于380.25元,总市值攀升至1.16万亿元。与此同时,宁德时代股价下跌2.29%,报收于256元,
宁德时代正积极扩大其在电池回收领域的布局。其投资超过56亿元人民币、年产能达45万吨的磷酸铁锂回收项目近期进入环评公示阶段。此举正值中国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即将迎来“规模化退役阶段”的关键时期,预示着宁德时代正加速抢滩潜力巨大的退役电池回收市场。中国国务院常务会议近期审议通过了《健全新
所谓渗透率,是对于潜在市场的一种比较,50%渗透率也就意味着中国每卖出2辆车就有1辆是新能源汽车,购买燃油车的人首次成为“少数派”,新能源转型赛事过半已成事实。自新能源汽车问世,淘汰燃油车的说法就持续发酵。当然,褒贬不一。有人说是弯道超车,改变内燃机被垄断的时代,是好事;有人说是新型
据中工汽车网获悉,7月31日,美股上市公司、全球出行平台优步科技(UberTechnologies)发布公告称,公司与中国电动汽车领头羊比亚迪签署了一项战略合作协议。此次两家公司将携手合作,共同推动电动汽车的普及。(本文来源:微信公众号中工汽车网ID:zgqcw2018作者:韩梅梅)其中,包括两个重点内容:1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6月13日,住友电工(苏州)电子线制品有限公司电子线三期厂房落成投产仪式在苏州高新区举行,将加大新能源汽车领域电线产品投入,带动全区新能源汽车行业上下游产业的发展壮大。为满足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快速发展需求,公司投资建设三期厂房,导入先进技术产品,扩大新能源汽车领域
5月30日上午,中国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下称“创新联盟”)常务副秘书长马小利在创新联盟2024年度大会上发布《2023-2024年中国汽车动力电池及氢燃料电池产业发展年度报告》,深入分析了当前新能源汽车和动力电池产业的运行特点,并展望了2024年的发展趋势。随着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中国汽
◎比亚迪2023年的年报体现了其在全球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持续成长势头,尽管面临外部挑战,但仍通过产品创新、市场扩张和成本控制策略,实现了财务指标的积极增长。其23年的毛利率达到20.21%,较前一年度增长了18.66%,这也反映出了比亚迪成本控制和产品定价策略的有效性。◎中国中车2023年的年报展示了中
数据显示,2024年一季度,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PHEV(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量为79.7万辆,同比高增76.6%;销量为78.4万辆,同比高增81.2%;BEV(纯电)汽车产量131.7万辆,同比仅增长9.9%;销量130.5万辆,同比增长13.3%。当期,PHEV汽车产量增速超BEV车型7.7倍,销量增速也超BEV的6.1倍,显示出强劲的增长
3月28日晚7点小米汽车发布会,小米旗下第一款车——小米SU7价格正式发布,小米SU7标准版对标特斯拉,目前特斯拉model3售价24.59,小米配置更高价格仅有21.59万元!小米汽车SU7Pro价格:24.59万元!小米SU7Max,定位全面对标保时捷TaycanTurbo,价格29.99万!并且发布会上,雷军宣布小米SU7首发搭载宁德
根据公告显示,2023年,比亚迪集团营业额为人民币602315百万元,(约为6023亿)同比提升42.04%。其中汽车、汽车相关产品及其他产品业务的收入约人民币4834亿元左右,同比增长48.90%。2023年,比亚迪汽车销量强势领跑,实现同比超60%的大幅增长,持续创历史新高,蝉联中国车企乘用车销量第一。去年11月
当今世界,最稀缺的资源是市场。拥有超大规模且极具增长潜力的市场,是我国发展的巨大优势。近日,2025年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数据发布。面对更趋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中国经济顶住压力、迎难而上,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3%,内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68.8%,中国大市场展现强大韧性,成为支撑高质量发展
2月3日,日本经济新闻报道,中国汽车连续2年的出口量超越日本,成为全世界最大的汽车出口国。2024年的中国汽车出口量为585万辆,比2023年增长了19%,排在第二的日本则下降5%,出口量为421万辆,此举进一步拉大了领先的优势。同时,2024年的日本国内纯电动汽车新车销量为5.97万辆,较上年减少32.5%,4年
11月14日,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1000万辆达成活动,在湖北武汉举行。此次活动是在工信部指导下,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主办。随着10余家车企的整车下线,中国新能源汽车迎来年产1000万辆的荣耀时刻。我国是全球首个新能源汽车年度达产1000万辆的国家。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是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纳入统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0月4日,欧盟投票通过了欧盟电动汽车反补贴案终裁草案,决定10月31日起对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征收关税。中国商务部对此回应表示:中方坚决反对欧方在此案中不公平、不合规、不合理的保护主义做法,坚决反对欧方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反补贴税。电动汽车已成为一场更广泛的贸易争端的一
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曾言,“中国不能从被石油的卡脖子,转变到被金属镍、钴卡脖子”。但是,王传福可能没有意识到,中国电池企业或有可能被磷矿卡脖子。近几年,不含钴金属的磷酸铁锂电池在中国市场大放异彩,当前在动力电池的市场渗透率已达70%。不过,作为制造磷酸铁锂材料的磷矿资源,中国却并不丰裕
在日前举办的2024世界品牌莫干山大会上,重庆两江新区与工信部装备中心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国际新能源汽车品牌中心揭牌并落户重庆两江新区。据悉,国际新能源汽车品牌中心将在两江新区打造新能源汽车检测认证基地和进出口交易基地,聚焦新能源汽车品牌展示、品牌活动、品牌研究咨询和品牌交流,通过制定
最近,江苏省电力公司总工程师王肃来盐城供电公司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监测中心调研,指出要持续保障绿色能源就地消纳,通过开展线下运营活动和灵活运用峰平谷电价调整机制,主动让用户享受到更优惠的电价和更优质的服务。读来笔者生出许多感慨来。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综合
过去“10年来动力电池能量密度提升3倍,成本下降80%以上。”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表示。实际上,对于300Wh/kg能量密度的动力电池,行业目前已经司空见惯。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指出,到2025年动力电池单体比能量达到400Wh/kg,2030年能量密度达到500Wh/kg。随
近期,欧盟发布通知,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进行海关登记,未来可能对相关车辆征收“追溯性关税”;英国、美国准备对中国电动汽车进行反补贴调查或国家安全风险调查。中国电动汽车出海遭遇“逆风”,一方面反映了有关国家以“公平竞争”“国家安全”为名搞保护主义、贸易壁垒,违背市场经济原则和世贸
最近汽车行业有一条新闻被广泛报道:比亚迪2023年全年新能源汽车累计销售超过302万辆,刷新了中国汽车市场销售记录。而在最新销量数据出炉的背后,众多国际媒体则更多把关注点放在了头部企业销量排名的里程碑式换位上:2023年第四季度,比亚迪纯电动乘用车的全球销量首次超过了特斯拉,跃居全球首位。
10月23日,据国创中心官微消息,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与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近日在深圳坪山比亚迪全球总部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根据战略协议,双方合作的领域包括汽车芯片测试验证、创新技术(如整车能量流、电驱动技术、动力电池安全评估、智能座舱场景测试评价等)、人才培养、品牌赋能以及技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