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储能充换电站市场正文

电动汽车产业与配套充电基础设施的发展前景如何

2016-10-21 12:03来源:《电气技术》杂志关键词:充电基础设施电动汽车电动汽车产业发展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小结

1)非交通领域:发达国家该领域的“电能替代”和“石油替代”进程已进入后半段,潜力空间有限;发展中国家“电能替代”仍有很大潜力。

2)从能源消费结构看,交通领域,尤其是发展中国家交通用能是增长最快和空间最大的领域,该领域“电能替代”与“石油替代”进程未真正起步,使全球电能占比整体被拉低10个百分点,原油占比整体被抬高了27.5个百分点。

3)交通领域是未来几十年能源和电力消费结构变革的“重头戏”,将有力带动全球能源供应向电气化、清洁化和低碳化转型。

推演1:传统燃油车路径

按照传统燃油汽车路径发展,全球电能替代空间有限

OECD国家:在非交通用能领域的电能替代已经进入“增速换挡期”,若不能在交通领域取得突破,未来电能占比提升和化石能源替代空间较小。

非OECD国家:非交通用能领域的电能替代仍有很大空间,但边际效应呈现递减趋势,传统模式下,交通领域的石油消费将持续快速增长。

初步测算,如果交通领域没有突破,照2013年能源结构,即使非OECD国家在非交通领域达到OECD同样电能占比水平,全社会电能在终端能源的占比也仅能够提高6个百分点,达到24%。

推演2:电动汽车路径

电动汽车推动交通领域电气化转型有望使全社会电能占比提升至30-40%,对应未来一个长期历史进程。

按照2013年消费结构,假定交通领域电能占比达到非交通领域相当水平(28%),对应交通领域的石油消费总量下降62%,全社会石油消费总量下降37%,全社会石油消费占比由40%下降至29%。

达到当前非交通领域相当水平意味着电动汽车在汽车总保有量的占比要超过60%,必然要经历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过去40年非交通领域电气化快速提升与电力“供给侧的规模发展(广泛联网)+需求侧的驱动控制技术进步”的发展模式密不可分;包括铁路等交通领域的电能替代进展明显。

在电力存储的经济性和便捷性上没有突破,无法解决“移动中供能”是制约交通电气化深入推进的根本原因。

二、如何判断电动汽车产业发展前景?

核心关键还是电池技术

回顾历史:电动汽车先后两次在电池上“败走麦城”。

1890-1920:初期受欢迎,1900年1/3市场份额,但在后续主流市场竞争中失败。

内因:动力电池技术停滞,不能规模进入大众市场(Ford考虑过量产电动汽车)。

爱迪生镍铁电池:能量密度:19-25Wh/kg;效率:65%–80%;价格昂贵。

外因:电气化和城镇化水平低,电力成本和便利性都不如燃油。

1加仑燃油5美分,而1度电要20美分,

很多便利店、市场和铁匠店都储备大桶石油提供加油服务,到2020年已经形成全国性的加油站网络,电气化覆盖不足,17年才有第一条输电线路。

延伸阅读:2016年中国互联网新能源汽车出行市场研究报告

2016年17家电动汽车充电桩企业中报一览

原标题:李立理:从能源电力角度,看电动汽车与充电设施的发展趋势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充电基础设施查看更多>电动汽车查看更多>电动汽车产业发展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