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2016年11月2日,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召集国内动力电池产业链相关企业举行“动力电池材料及材料综合利用研讨会”,会上,针对动力电池企业对当前国家有关部门对电池比能量不同要求的困惑,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八研究所主任肖成伟解释说:动力电池比能量350 Wh/kg 是目标, 300 Wh/kg 是指标。
据了解,科技部部长万钢2016年在公开场合表示,今后五年内电池能量要达到300瓦时/公斤以上,而10月份下发的“科技部关于发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新能源汽车等重点专项2017年度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详细说明了此项要求。但工信部2015年起草的《中国制造2025》及其相关解读中,关于动力电池比能量要求2020年达到350 Wh/kg。
不同的要求,对业内造成一定困惑,此次会议上,不少动力电池厂家对此提出疑问,并表示在实际工作当中,300 Wh/kg已经是一个比较高的任务,需要企业在技术、人力、时间和经费方面做出巨大投入,要想在5年达到350 Wh/kg,企业感到力不从心。对此,肖成伟说:“动力电池比容量350 Wh/kg 是目标, 300 Wh/kg 是指标。指标必须达成,目标是要努力的。”
会上,肖成伟还做了“动力电池材料及材料综合利用概况的研究”的报告,具体内容如下:
关于“动力电池材料和材料的综合利用”,最主要关心电池关键的核心原材料,就是正极、负极、隔膜、电解液等等,加上电池在车上使用寿命终止之后的梯级利用和资源回收的内容。
其实从材料的角度去看,对动力电池这个产业来说归结到最后还是材料技术的进步,我想这是现在关注的一个焦点了,因为原来从车到电池,从电池到材料,实际上对材料我个人的看法,最主要涉及到这么几个方面,实际跟电池还是相关的。对电池来说,有高功率的、有高能量的、有能量功率兼顾的,这三大类,所以对材料的开发也是针对这三大应用领域来做的。比如像正极,目前用的在国内最多的应该是磷酸铁锂,现在无论是科技部牵头制定的《电动汽车重点研发专项》,还是《中国制造2025》,包括现在已经执行完成的工信部牵头做的《创新工程》,这些方面的项目设计的内容来看,还是向着高比能的方向去发展。所以说,对材料来说,目前关注的热点还是高比能的材料,无论是正极材料还是负极材料。正极材料里边还是以三元材料为主,尤其是以高镍的三元材料为主,包括高镍+高电压的三元材料为主。我想这是现在和目前今后一段时间研发和产业化的一个热点。
负极材料方面,现在应用多的还是石墨类的材料,像人造石墨、天然石墨等等。后面大家研发产业化的一个热点就是硅炭材料,无论是纯硅的还是氧化亚硅的,跟高功率相结合的还有硬碳的材料,我想这是今后一段时间大家开展技术研究和产业化的热点。
隔膜方面,从目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来看,还是以聚烯烃的材料为主,这里面无论是聚丙烯还是聚乙烯,在动力电池都会有应用。有可能是这么样一个发展的趋势,针对着能量密度高的这样一个发展的趋势和要求,聚烯烃的隔膜是研发的一个热点和产业化的一个热点,就是说在聚乙烯薄型化的基础上,在表面做一个陶瓷涂层,来做电池安全性提升,这样一个对隔膜研究的内容,包括一些产业化的内容,是一个热点和焦点。
对电解液来说,目前还是以六氟磷酸锂为主,现在新的一些电解质,像锂FSI、锂TFSI,目前来看还是以添加剂的形式在里面进行应用。
我再多说一个,隔膜现在一些新型的隔膜也在去做,比如高温的一些隔膜,像方龙(音)等等这样一些隔膜,也在动力电池里边去应用。
电池,前边已经说了一下,像高功率的、高比能的,能量密度高的,用在纯电动车的,有一个插电式用的,能量、功率兼顾型的,我想前面说的材料都可以在不同的电池体系里边进行应用。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日前,上汽通用五菱在上海召开技术沟通会。上汽通用五菱技术中心智能平台首席技术官邵杰在会上透露,公司新能源汽车实验室做了钠电、锂电等、半固态、固态等前瞻性的研究。对于固态电池,邵杰表示,上汽通用五菱一直在坚持做相关研究,并在广西建立了固态电池实验室,目前整体进展比较顺利,预计2027年
瑞浦兰钧旗下PHEV系列问顶54Ah电芯产品率先通过新国标认证(《GB38031-2025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瑞浦兰钧成为行业首批达标企业。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消息,我国将于2026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新的强制性国家标准。作为新能源行业领跑者,瑞浦兰钧率先通过了GB38031-2025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3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四川省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暂行办法》。其中提出,经济和信息化厅会同财政厅支持符合条件的综合利用企业(项目)申请省级工业发展资金,支持省级先进制造业综合基金投向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利用领域。各级税务部门负责落实综合利用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8日,振华新材发布关于2024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的评估报告暨2025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专项行动方案。其中指出,多元化产品矩阵及前瞻性技术储备为公司在大增程电池、半固态/固态电池、低空经济、电动两轮车、UPS启停电池、重型商用电动车及储能等市场奠定了坚实的基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5月7日,安徽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布关于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第0708号、第0317号提案会办意见的函,对省政协委员杜本硕提出的《关于加强江淮运河航运水道提质增效的提案》、九三学社安徽省委会提出的《关于助推安徽水运高质量发展的提案》下发会办意见。意见表示,在绿色动力技术领域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8日,吉利汽车与深势科技签约开启战略合作,双方将共建“新能源+AI”联合实验室。据悉,该实验室聚焦云端电池数字孪生、AI代理模型及电池新材料智能研发三大领域。双方将分别依托吉利自研大模型矩阵和深势科技“AIforScience”技术矩阵,开创动力电池“靶向药级”研发新范式。其
尽管磷酸铁锂电池在全球动力市场高歌猛进,三元正极材料产业并未沉寂,反而正经历一场深刻的“转型”。GGII数据显示,今年1-2月,全球磷酸铁锂动力电池的装机份额首次达到49.9%,以微弱优势领先于三元动力电池。尽管如此,两者差距极小,市场竞争格局依然胶着。在此背景下,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三元正
2025年5月7日-9日,德国慕尼黑国际太阳能技术博览会(IntersolarEurope)举行,瑞浦兰钧携392Ah全新储能电芯以及全场景储能解决方案亮相本次展会;5月7日上午,瑞浦兰钧海外首发新一代PowtrixTM6.26MWh储能系统,其中4h长时储能版本能效可达95%以上,行业领先;瑞浦兰钧坚守安全底线,储能系统大规模燃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30日,LG新能源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报告,显示,公司第一季度整体营收为6.3万亿韩元,环比下降2.9%,同比增长2.2%;营业利润为3,750亿韩元,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率为20%,实现扭亏为盈。本季度营业利润包含了4,580亿韩元的《通胀削减法案》(IRA)税收抵免额。按照5月8日汇率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为落实国家、自治区碳达峰碳中和部署,结合锡林浩特市实际,锡林浩特发改委牵头制定并印发《锡林浩特市落实内蒙古自治区碳达峰碳中和2025年重点工作安排任务分工清单》,明确年度重点任务和实施路径,确保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清单》围绕能源转型、节能
自从被纳入国家级规划以来,以eVTOL为代表的低空经济就成为市场追逐的热点,业内对该领域的布局不断加码。5月1日,由贵旅集团携手亿航智能举办的“贵州文旅观光飞行展演首飞活动”,在贵州黄果树瀑布正式启动。这是全国首次在大型瀑布景观区开展eVTOL低空观光飞行活动,也是贵州低空经济在低空旅游领域
固态钠电池兼具资源丰富、安全性高、比能量高等优势,被认为是最有应用前景的新型储能技术之一。然而,固态钠电池中在应用中面临诸多挑战,Na金属负极与固态电解质之间的固-固接触导致高界面电阻和Na枝晶的形成,降低了Na的利用率,并损害了电池的循环稳定性;商业化制造的钠箔的厚度一般在50m以上,较
“(未来几年)新一代动力全固态电池将实现产业化。从战略全局看,当前重点要防范的是全固态电池技术路线带来的颠覆性风险。”在日前举行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5)上,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再次向行业发出警告。△图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作主旨发言中国电池产业又走到了关键的节点。“这
“全固态电池有可能2030年左右实现产业化……,产品性能上具有技术颠覆的潜力……,我们要居安思危。”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欧阳明高在谈及中国为何要发展全固态电池时说到。欧阳明高认为,对于汽车技术而言,1%是很重要的市场份额,所以不需要替代到50%,替代1%就已经具有突破性意义。2024年1
2023年4月26日-27日,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2023年度会议在常州金坛举行,会上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秘书长发布了《动力电池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白皮书(2023-2025)》,白皮书中提出了到2025年的主要发展目标。一是大幅提升产品水平。到2025年,液态电池比能量高于350Wh/kg,循环次数高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6日,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发布了动力电池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白皮书,其中提出了到2025年的主要发展目标,主要包括提升电池比能量、降低电池成本,以及建设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生态体系等等。一是大幅提升产品水平。到2025年,液态电池比能量高于350Wh/kg,循环次数高于100
2023年2月24日,在第二届中国电气化发展高峰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欧阳明高发表了题为《交通电动化探索与实践——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三个阶段》的演讲。欧阳明高表示,在“双碳”目标的引领下,需稳步推进新能源革命,构建新能源占比逐步提升的新型电力系统。第三次能源革命以可再生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2月15日,亿纬锂能总部研发中心在惠州正式落成。同时,发布关于大圆柱电池、“π”电池系统、锂金属二次电池,固态及钠离子电池、氢能技术的相关技术与产品。据悉,亿纬锂能总部研发中心投入资金20余亿元,建筑面积14.5万平方米。中心内设动力电池研究院、电池系统研究院,内设电性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储能技术研究部(DNL17)李先锋研究员、郑琼副研究员团队自主研制出48V/10Ah磷酸盐基钠离子电池储能系统,并作为中低速电动车的动力电源成功开展应用示范。根据实测数据,在6至7℃环境温度下,该动力电池系统续航里程达到35km,系统比能量为90Wh/Kg。该系统由32个5A
天齐锂业昨日公告,1月10日收到参股公司SESHoldingsPte.Ltd(SES)通知,其与IVANHOECapitalAcquisitionCorp(艾芬豪资本收购公司)的业务合并已获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批准。(本文来源:微信公众号“电池工业网”ID:dcgyw2018)资料显示,SES是电动汽车及交通应用领域全球领先的高性能锂金属电池开发
单体比能量超过180Wh/kg将成为动力电池产品技术新的分水岭?
9月16日上午,在2021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主论坛“碳中和愿景下的新能源汽车全面市场化战略”上,科学技术部副部长相里斌发表了专题演讲,并对新能源汽车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提出四点重要建议,其中包括要把大力发展动力电池作为主攻方向。相里斌表示,“十四五”期间,科技部将全力支持全固态动力电池的研究和动力电池热扩散安全等瓶颈技术的研发。
2024年4月27日,由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主办,天津中电新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承办的第十六届重庆国际电池技术交流会/展览会(CIBF2024)先进电池前沿技术研讨会在重庆悦来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开幕。本次研讨会以“绿色能源驱动未来”为主题,来自政府主管部门、科研院所、车企、电池产业链龙头企业等
在“双碳”目标引领下,我国动力电池的材料和新技术应用不断取得突破,形成了从材料研发、电池生产、回收利用到设备支撑的全球产业链最全、规模最大的动力电池产业体系,以行业高质量发展服务生态文明构建,助推中国式现代化伟大事业不断走向纵深。规模与利润双双大增来自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消息显示,
“新能源汽车数据采集新国标有望年底出台。届时,新能源汽车各平台的数据将全面升级,提升数据采集频率,并增加动力电池、氢燃料电池项目内容。”在近日召开的新能源汽车国家大数据联盟五周年暨大数据应用高端研讨会上,新能源汽车国家大数据联盟执行秘书长李阳向记者透露,新国标能更好地评估动力电池
北极星碳管家网获悉,2022年4月22日《动力蓄电池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评价规范》团体标准工作组会议以线上方式在北京成功召开。该团体标准由通用技术中国汽研、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共同起草,并于2022年3月25日,获中国节能协会批准立项。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资源与环境分院院长林翎指出,当前我国实现“双碳”目
4月23日,《江苏省纯电动重型卡车换电电池包系统技术规范》通过团体标准评审,江苏由此成为全国较早统一纯电动重卡换电电池包标准的省份。江苏省加快推动新能源汽车换电相关标准建设。3月1日,江苏出台《江苏省新能源汽车充(换)电设施建设运营管理办法》,实现了换电设施规划、建设、运营、监管、通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3月28日,江苏市场监管局发布关于对拟成立江苏省动力及储能电池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进行公示的通知。通知中提出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拟成立江苏省动力及储能电池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要负责动力及储能电池领域相关标准化工作。原文如下:关于对拟成立江苏省动力及储能电池标准化技术委员
日前,美国商用电动汽车制造商ElectricLastMileSolutions(以下简称ELMS)宣布与宁德时代签署电池供应协议,后者将为其电动商用车提供动力电池并确保产能,同时有望推进两家公司在美国本土化合作。
作为新能源汽车三大核心部件,动力电池的重要性堪比人体心脏。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逐步进入规模化发展的新阶段,前期装载的动力电池已基本走完阶段性生命周期,2020年后,废旧动力电池迎来集中退役的高峰。
产业规模处于领先地位、海外市场布局不断加速、核心技术能力显著增强……江苏通过提前布局抓住契机,动力电池产业得以高质量快速发展。在对产业链的调查和企业走访中,记者梳理出了这背后的三个“关键词”,其对全省动力电池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堪称举足轻重。关键词一:产业链专班去年12月,江苏省政
随着国家政策的不断推进加码,我国新能源汽车的保有量正不断提升,对于“新能源心脏”——动力电池的需求量也在不断提升。江苏是企业大省、产业大省,动力电池产业真正大规模进入省内不过5年有余,但对于这个新兴产业而言,江苏排在全国前列的智能制造水平和配套保障能力,促成了企业和产业的飞速发展
对动力电池而言,需要具有高的能量密度、功率密度、安全性、长的循环寿命、快速充电和低成本等等要求。9月4日-6日,由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以及中国汽车报社共同主办的第十六届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国际论坛隆重召开。9月6日,在以“动力电池竞争格局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