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日前,工信部发布了汽车动力电池行业规范条件(2017年)征求意见稿(下称“意见稿”),意见稿对电池企业在生产能力、安全要求、研发能力、回收利用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调整和完善。其中对锂离子动力电池单体企业年产能力不低于80亿瓦时的规定在业界引发了极大的争议。
支持者认为,国家非常有序的在出台政策进行调控,集中资源来扶持几家有实力有技术的大企业,淘汰不合格企业和落后产能,提升我国动力电池市场集中度,最终形成优胜劣汰、良币驱逐劣币的局面。
而反对者认为,规定电池企业产能达到80亿瓦时的门槛太高不合理,可能会导致电池行业进一步出现产能过剩。同时也不利于新产业,新产品、新技术的成长与创新。
可以预见,一旦正式落实,国内动力电池行业将会在企业数量、产业投资、产能扩充和市场竞争等方面都发生重大变化,而能够在这场变局中受益的企业注定不会太多。
哪些电池企业能达标?
征求意见稿大幅抬高了锂离子动力电池单体企业产能的门槛。
新版规定,锂离子动力电池单体企业年产能力不低于80亿瓦时,系统企业年产能力不低于80000套或40亿瓦时。生产多种类型的动力电池单体企业、系统企业,其年产能力需分别满足上述要求。
相比与此前锂离子动力电池单体企业的年产能门槛设定在2亿瓦时,此次意见稿将企业动力电池产能门槛提高到80亿瓦时,而能达到这一要求的电池企业却屈指可数。
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调研数据显示,国内目前动力电池企业超过140家(含在建),截止2016年10月,国内动力电池产能不低于8GWh的只有比亚迪一家,预计到今年年底产能不低于8GWh的动力电池企业不超过4家。
若此标准从2017年1月开始实施,国内超过96%的动力电池企业将无法达标,对产业链将造成灾难性打击,直接造成不达标电池企业产品库存,电池供应商不符合标准的主机厂停产、库存等一系列反应,行业发展将迅速降温。
企业达标需要投资多少钱?
为满足新意见稿要求,国内动力电池行业将掀起新一轮产能扩充潮流。
GGII数据显示,当前国内动力电池产能为2-4GWh的企业数量超过20家,这些企业将不得不得在短期内新增2-4GWh的产能,而这批电池企业将直接面临着巨大的资金压力挑战。
根据高工产研出品的《2017动力电池项目可行性报告》显示,建设一个10亿瓦时动力锂离子电池产能项目,电池企业需要在包括土建、设备及安装、流动资金和其它费用方面投入资金中位数为61840~87025万元。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3月31日,蜂巢能源在遂宁基地顺利下线第120万套电池包,其中越野电池下线累计超28万套。继今年1月8日达成百万套里程碑后,蜂巢能源不到三个月便完成20万套产能跨越,全力展现蜂巢速度。开年以来,面对新能源汽车市场订单量的持续增长,蜂巢能源依托产研效能提升与智能制造,实现产能加速释放,充分展现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日,有投资者在互动平台向宁德时代提问:3月29日发生事故的小米SU7汽车是不是用的公司的电池?对此,宁德时代回复称:不是我们的电池。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1日晚间,比亚迪公布2025年3月产销快报,3月公司新能源汽车销量为37.74万辆,同比增长24.76%;本年累计销量为100.08万辆,同比增长59.81%。2025年3月海外销售新能源汽车合计72723辆。2025年3月,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及储能电池装机总量约为20.347GWh,2025年累计装机总量约
在近期举行的2025年欧洲储能峰会上,调研机构WoodMackenzie公司分析师KevinShang和AnnaDarmani接受了行业媒体采访,深入剖析了欧洲电池行业市场格局。FreyrBattery公司计划在挪威莫伊拉纳建设电池生产工厂他们探讨了电池供应链持续变化以及欧洲客户对储能电池供应商和系统集成商日益严格的要求。讨论的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3月31日,珠海冠宇发布关于核心技术人员调整的公告,其中显示新增认定赵伟先生、钟季先生为公司核心技术人员。原核心技术人员邹啸天先生因个人原因离职,公司不再认定其为核心技术人员。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研发团队共有研发人员3632人,占公司总人数的21.79%。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1日消息,天眼查App显示,近日,赛力斯汽车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新增工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交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为股东,同时,注册资本由约100.84亿人民币增至约103.05亿人民币。
据不完全统计,包括小鹏、广汽、小米、比亚迪、奇瑞、上汽、长安、特斯拉、奔驰、宝马、丰田、本田、通用等在内的形成一波车企跨界潮。市场方面,摩根士丹利研报认为,人形机器人将成为未来十年科技投资的最大主题之一。高盛预测,在这场争夺未来产业制高点的竞赛中,凭借电动汽车电池与人形机器人电池
作者:梁毅韦韬殷广达黄德权单位:桂林航天工业学院汽车工程学院引用:梁毅,韦韬,殷广达,等.亲锂Ag-3D-Cu电极的设计及电化学性质[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5,14(2):515-524.DOI:10.19799/j.cnki.2095-4239.2024.0758本文亮点:通过在泡沫铜表面化学镀银的方式制备具有亲锂性的Ag-3D-Cu集流体。(1)银粒
3月29日,中国航空学会飞行汽车分会2025年年会暨飞行汽车标准研讨会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北京亦庄)举办。会上发布行业白皮书,并进行飞行汽车团体标准体系研讨,北京亦庄将为飞行汽车的发展提供肥沃土壤,打造“低空制造示范区”。研讨会现场。以会引智主题演讲+白皮书发布+标准研讨飞行汽车作为一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3月25日,孚能科技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针对飞行汽车定点项目,公司提供的高压动力电池采用了固态电池解决方案,是飞行汽车的核心零部件,可为飞行汽车提供充足、可持续的动力来源。客户充分分析了公司的质量保证体系、技术研发、生产组织能力等诸方综合因素,决定选择公司作为其
2月份,动力电池装车量排名大变脸,多家市占率环比下降,有企业失速,亦有企业超车,新一轮洗牌期开启。近年来,“产能结构性过剩”和“去库存”一直是围绕动力电池产业发展的关键词。根据研究机构EVTank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全产业链的动力电池库存高达164.8GWh,2022年全行业的动力电池库存达到历史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2024年本)》。公告如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告2024年第42号为加强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电池综合利用行业管理,提高废旧动力电池综合利用水平,我部对《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2019年本)》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2月23日,工信部发布《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2024年本)》。为综合利用行业管理,提高废旧动力电池综合利用水平,工信部对《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2019年本)》进行修订,形成《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2024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8月14日,工信部发布《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2024年本)》公开征求意见,明确梯次利用从业要求。文件明确,梯次利用企业应核实废旧动力电池来源,具备废旧动力电池拆分的技术手段和能力与拆分电池自动化重组和梯次产品质量检验的技术手段和能力。并且,应按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2月16日,工信部正式发布第四批《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企业名单。共有41家企业入选,其中包括天津巴特瑞、北汽鹏龙沧州、江苏华友能源、等27家企业从事梯次利用,15家企业从事电池材料回收再生利用。原文如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告2022年第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月27日,工信部发布关于开展第六批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公告申报及有关自查工作的通知。通知中明确提出本地区符合条件的锂离子电池行业(含动力型电池、储能型电池、消费型电池、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企业自愿申报。其中自查内容,包含企业产能、单体和系统能量密度、
共有20家企业入选,其中包括蜂巢能源、江苏欧力特、国轩高科、长沙矿冶研究院等11家企业从事梯次利用,11家企业从事电池材料回收再生利用。
1月2日,工信部印发《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2019年本)》和《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公告管理暂行办法(2019年本)》。1月3日,工信部就退役动力电池综合利用两份新行业规范进行解读,指出适用主体企业业务需包含梯次利用或综合再生利用。且超级电容等其他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工信部发布《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2019年本)》和《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公告管理暂行办法(2019年本)》。《规范条件》鼓励从事梯次利用的综合利用企业在基站备电、储能、充换电等领域应用,提高综合利用经济效益。《规范条件》指出
管理的名单过多,政策多变可能性越大,对于企业来说是不少负担。近日工信部发布了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和公告管理征求意见稿,汽车人整理了与之相关的产业政策,这里与读者分享,理清思路。2015年,在新能源汽车开始高速增长的背景下,为了加大培育锂离子电池产业的发展,工信部发布了《锂离子电池行业规
关于产能的问题其实我比较困惑,我注意到工信部提出这么一个关于产能规模的要求,我也参加过一些讨论,这种产能规模的要求目的是什么?它要分摊什么样的成本?12月17日,比克电池副总裁廖振波在第一电动网主办的第七届全球新能源汽车大会上如是表示。廖振波抛出的这个问题,并不是比克电池一家的疑惑。
本文主要梳理固态电池市场,包含固态电池的主要厂商及量产时间线。(本文来源:微信公众号“InteractAnalysis”ID:Interact_Analysis)谁在布局固态电池?尽管目前仍处于研发及试点阶段,固态电池已经吸引了海内外众多厂家布局(见下表):这些企业大致可分为三类:专注于固态电池的电池制造商;领先
随着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快速扩大,中国动力电池厂商开始走向海外。宁德时代、亿纬锂能、国轩高科等相继宣布获得海外车企电池大单,并加紧开启海外建厂模式。北极星电池网汇总动力电池企业海外建厂规划情况。据不完全统计,电池产能已超600GWh。若有疏漏敬请谅解。宁德时代德国:2022年12月,位于德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据韩国《东亚日报》消息,据悉,现代汽车集团将于4月25日召开董事会会议,讨论与LG新能源和韩国SKInnovation旗下电池公司SKOn在美国建立电动汽车电池合资企业。报道称,现代汽车将与SKOn合建一座年产能20至25吉瓦时的电池厂,计划同LG新能源共同建厂的年产能则为35至40吉瓦时。另有
地方政府在2022年发布了大量的氢能规划。截至目前,在全国有二十余省发布了省级氢能规划中,2025年燃料电池汽车推广量远高于国家设定的目标。但目前来看,国内燃料电池应用市场增长有限,参与玩家却越来越多。为拓展市场份额,2022年企业纷纷走出本地“舒适圈”,提前进行跨区域的布局。据氢云链统计,
当前动力电池头部企业市场份额较为稳定,集中度趋势愈发明显。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快速扩大,2022年动力电池市场呈井喷式发展。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国内动力电池装车总量达到294.6吉瓦时,同比增长90.7%。宁德时代、比亚迪和中创新航三家企业稳居装车量前三,并持续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2022年12月26日,耀宁新能源动力电池项目开工仪式在唐山丰润区顺利举行。12月中旬开工的江苏建湖项目之后,耀宁新能源又一动力电池项目开工。该项目计划总投资约155亿元,分两期建设,其中一期项目计划总产能为12GWh单体大容量锂离子电池,占地面积437亩。
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动力电池企业相继拿下国际客户订单,配合国际客户的全球电动化需求进行本地化的产能部署,开始成为产业发展新阶段的重要命题。出海,成为中国头部动力电池企业2022年的主旋律之一。(本文来源:微信公众号高工锂电ID:weixin-gg-lb)汽车电动化已经进入全球共振的快速增长期,国际车
据韩国《纽西斯》12月6日报道,全球市场调查机构BenchmarkMinerals数据显示,预计到2031年,欧洲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总产能将位居世界第二。其中,中国电池在欧洲的产能将达322GWh,排名第一,韩国电池将以192GWh的产能位居第二,之后依次为法国、瑞典和美国等。
从头部企业投资布局来看,未来动力电池产能仍将集中于华东、西南、华中地区,且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目前,中国现有动力电池产能主要集中在华东、西南、华中地区。随着动力电池市场份额进一步向头部企业集中,头部企业强者恒强的局面逐渐巩固,马太效应越发明显。从头部企业投资布局来看,未来动力电池
电池产能紧张情绪已经蔓延到各应用市场。供货时效违约被拉入3年黑名单北极星储能网获悉,近日,中国铁塔公告,将联动天翼、亿鹏能源两家公司纳入全国级“黑名单”。公告显示,联动天翼、亿鹏能源未按照履约考核要求在红线时间前完成全量交付且交付比例差距较大,因而被中国铁塔纳入全国级“黑名单”,
日前,沃尔沃汽车和Northvolt将会在瑞典哥德堡建立一个新的电池制造厂,据悉,这座新工厂将会在2026年正式投入运营,能够提供多达3000个工作岗位。结合此前的消息,沃尔沃汽车和Northvolt还将共创一个研发中心,上述两个项目的总投资将会达到300亿瑞典克朗。得益于新电池厂以及研发中心的建立,沃尔沃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