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2016年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可以用一波三折,先抑后扬来形容,其中的滋味,酸甜苦辣,百味杂陈。
2014年和2015年的高速增长,其实是一种不太正常的现象,是典型的“虚火过旺”。看起来风风火火,产销量节节攀升,初步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成绩可喜可贺。但在浮华的背后,掩藏了大量的问题,如产品性能不佳,可靠性差,安全问题频发,产业集中度低,骗补行为花样百出,投机取巧之风盛行等。如果在十三五期间继续这种靠补贴刺激的发展模式,可以想象,不等新能源汽车产业真正走向成熟,就会因为问题集中爆发而毁于一旦。
一、 新能源汽车市场先抑后扬
我们能够看到的问题,政府主管部门不可能看不到,所以从2016年新年伊始,整个产业就开始了一轮矫枉过正的拉网式行动。首先是查骗补,一查就是大半年,直接导致2015年补贴发放的延迟和未来补贴标准的巨大不确定性,使得大多数企业都陷入资金链极其紧张的状态,也使得很多投机型的企业陷入困境并萌生退意。其次是废除原有车型目录,建立新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目录,要求按照国标进行检测,严控车型准入。再次是建立动力电池企业白名单,把车辆补贴和电池企业白名单挂钩,试图改变动力电池产业小散乱的局面。最后,建立整车运行的监控平台,所有已售车辆的运行数据都要上传到监控中心,改变劣质产品充斥市场的情况,同时对车辆闲置情况进行有效监督。
运动式整治,历来是政府的常用手段,从治安、运输、到产业和经济发展,我们总是习惯于等问题积累到足够多的时候,来一场运动,一扫积弊,至于这种手段的弊端,常常被选择性的忽视。由此带来的问题是,其兴也勃焉,其衰也忽焉,一个产业往往爆发式增长之后面临断崖式下跌,继而引发系统性的风险,留下一地鸡毛,LED、光伏等产业的殷鉴不远。
好在此时矫枉过正,虽然也会带来阵痛,但还不至于伤筋动骨,一蹶不振。随着政府主管部门在年末陆续出台一些政策,意味着拉网式的清查工作即将过去,产业又将迎来一轮向上的小周期,并有可能在2018开始新一轮的爆发式增长。
从全年看,预计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应该在50万辆左右,与去年相比,约有50%的增幅,虽然较年初预测的70万辆想去甚远,但总体上还算是景气的指数。从细分市场看,乘用车几乎占据了全部的增量市场,说明新能源乘用车市场的确定性是比较明确的,也符合政府规划的2020年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7%的目标。新能源商用车和专用车市场(主要是物流车),应该与去年大体持平,这主要是受补贴延迟发放和具体政策的不确定性所致,大多数企业在上半年不敢激进的备料和生产,到了下半年才有所好转。
随着补贴政策的明朗,大多数新能源整车企业,在今年都会有比较明确的目标和方向。可以预见,2017年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不会出现去年的大起大落,而是保持一种较为平稳的增长状态。
但是,新的补贴政策需要时间来消化,产品和技术也需要重新规划,预计今年上半年将是产销的淡季,大家会忙着研发新的产品,突破一些技术瓶颈,完成新产品的公告,真正的增长应该发生在下半年,预计全年的增幅可能保持在40%~50%,新一轮的增长高潮发生在2018~2020年。
二、 动力电池产业格局初定 领先优势难以撼动
由于2016年12月份的车辆销售数据还没有出来,因此笔者很难准确的统计全年的动力电池出货规模,仅根据50万辆销量的粗略数据测算,2016年国内动力电池市场的总体规模应该在21GWh左右,相比于2015年,约有35%的增长。
在2015年12月和2016年1月,笔者写过两篇文章,分析了中国的动力电池市场,分别是《并非危言耸听! 2016年动力电池市场将进入局部过剩时代》和《2016年动力电池产业:你必须了解的风险与机遇》,当时做出预警,动力电池市场将进入结构性过剩时代,即高端三元的产能严重不足,磷酸铁锂和低端三元将会严重过剩。时间过去一年了,市场上高端三元严重缺货,CATL某款方形三元电芯严重供不应求,而市场上还没有其他企业大批量供应同样规格的电芯。另外一方面,商用车市场与2015年基本持平,导致大量新增的磷酸铁锂电池产能无处释放,这将导致从2017年开始,磷酸铁锂电芯严重过剩。此外,受到物流车市场增长乏力的影响,大量做18650圆柱电芯的企业,面临很大的销售压力,产品同质化严重,没有足够的竞争力。
笔者认为,从2016年的动力电池市场行情看,有以下几个趋势需要慎重对待:
1. 竞争格局已经很难打破
笔者在2016年5月份写过一篇文章《动力电池市场激战正酣,谁执牛耳笑傲江湖?》,分析认为比亚迪和CATL将成为国内动力电池市场的第一梯队,其领先优势将逐步扩大,跟随者无法撼动。现在看来,形势正如笔者预测的那样发展,独角兽型的企业已经形成,跟随者很难超越。
第一梯队:CATL、比亚迪,动力电池产值100~150亿
比亚迪并不对外销售动力电池,所以无法准确统计其动力电池的产值,只能根据其在售车型来推测,应该在100~150亿之间。CATL的动力电池国内主要供给宇通,金龙,北汽,吉利等主流车企,预计全年的销售额应该在120亿以上。从未来的成长性来说,笔者更看好CATL,理由有三点:1)其人才储备之深厚,在国内无其他电池企业可以比肩;2)三元的技术储备超前国内竞争对手,产品领先1~2年;3)客户群广泛,商用车的龙头宇通,乘用车的龙头北汽和吉利,国外的宝马和大众等等,都在它的客户名单上,国内国外遍地开花。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发布《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GB380312025),首次将“动力电池系统热失控时不起火、不爆炸”列为强制性标准。蜂巢能源作为重要起草单位之一,其以堡垒越野、蜂行短刀为核心产品的电池均达标,且提前实现国标全项达标。其中,面对国标规定的150J底部抗冲击基准,蜂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2日,派能科技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的业绩报告,显示其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9,219.95万元,同比增长1.7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817.32万元,同比下降1,054.23%。报告称,报告期内,公司实现销售量401MWh,同比增长60.28%。销售量增长的核心驱动因素主
2025年4月1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堪称“史上最严电池安全令”的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GB38031-2025),该标准将于2026年7月1日起正式施行。新国标首次明确电池在因内短路引发热失控后不得起火爆炸,这一严苛要求不仅将成为电池行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更将对兼具动力电
作为广东省唯一且全国首批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产业园区,南沙开发区近年来将协同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着力点,充分结合自身产业特色、减污降碳工作基础、重大战略平台优势以及气候投融资等多试点融合发展,在产业变革、能源转型、政策优化与能力提升、绿色金融等关键领域精准施策、持续发力,不断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15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了一项名为一种全固态电池及其制备方法的专利,申请人为广州巨湾技研有限公司,专利内容涉及一种全固态电池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电池技术领域,该全固态电池包括共烧结的正极层、固态电解质层和负极层;正极层包括正极活性材料和第一固态电解质;固态电解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9日,宜宾这座能源之城、动力之都,又迎大事、喜事——2025宜宾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在多方推动下,在包括众多央企在内的各方企业家代表大力支持下,会上签约8个储能产业合作项目,签约总金额28.7亿元。会后,2025宜宾市新能源应用场景暨储能产业园重点项目集中开工,现
圆柱应用多点开花。全球圆柱电池市场正经历结构性变革,其核心驱动力首先来自技术进步和制造效率的提升。而随着圆柱电池制造商竞相布局从电动汽车到航空、人形机器人等多元化应用场景,一场围绕终端应用的争夺战已经打响,以上均预示着行业洗牌正在酝酿。大圆柱借力高端车型破局,制造效率与标准化优势
中国电动低空飞行领域开启“载人时代”,产业链企业正合力加速构建电动“飞天”大生态。近期,亿航智能及其EH216-S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终于“集齐”了产品型号合格证(TC)、标准适航证(AC)、生产许可证(PC)和运营合格证(OC),也即“低空四证”。至此,亿航智能成为全球首家具备无人驾驶载人eVT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17日,现代汽车因电动车海外需求走缓及美国加征进口车关税影响,计划再度暂停部分产线。据悉,该公司将自4月24日至30日,暂停位于蔚山厂区第1工厂第12产线的运作,该产线主要负责生产Ioniq5与Kona两款电动车。这是现代汽车今年以来第二次暂时停产电动车,先前2月已因全球EV需求放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16日,宁波方正汽车模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宁波方正”)披露公告称,公司正在筹划以现金方式购买福建省鹏鑫创展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鹏鑫创展”)持有的福建骏鹏通信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骏鹏通信”)60%股权。骏鹏通信由宁波方正实际控制人方永杰、王亚萍之
今年以来,碳酸锂价格持续下跌。近日,在特朗普关税冲击下,碳酸锂价格一举跌破7万元/吨,其中碳酸锂期货LC2505价格最低跌至6.8万元/吨。此前,高工锂电对于碳酸锂价格走势有过分析,随着下游去库存调整,以及上游原材料产能释放,碳酸锂价格呈现的波动性逐步收窄,旺季带动的涨幅也逐渐缩小。相比于过
2025年4月1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堪称“史上最严电池安全令”的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GB38031-2025),该标准将于2026年7月1日起正式施行。新国标首次明确电池在因内短路引发热失控后不得起火爆炸,这一严苛要求不仅将成为电池行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更将对兼具动力电
宁德时代手中的磷酸铁锂产能进入爆发阶段。日前,宜昌市2025年二季度全市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暨邦普新一代电池正极材料项目开工活动举行。据介绍,邦普新一代电池正极材料项目总投资56亿元,采用行业领先的第四代磷酸铁锂技术,拟建设3条国内单体产能最大的磷酸铁锂车间,全部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145亿元,
磷酸铁锂电池当“大哥”,三元电池做“小弟”的局面,在中国市场已经持续了三年。而且,磷酸铁锂相对三元的市场优势还在进一步扩大。今年6月,磷酸铁锂动力电池装机量所占市场份额更是高达近70%,已经是三元电池的两倍有余。而在海外市场,中国企业主导的磷酸铁锂技术路线,也在不断蚕食三元的阵地。以
在历经发展颓势后,随着近期锂电企业排产积极性的提升,积极信号正在涌现。锂电池产业链的向上拐点来了吗?7月以来,锂电产业链多环节产线排产率上升,且项目开工、投产消息频出。日前,山东极电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极电电动电池总成项目开工投产;徐州经开区推动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加快产能爬坡,其中
曾经“红极一时”的4680电池(直径46毫米,高度80毫米的大圆柱电池),随着近期特斯拉或停产这类电池的传闻不断发酵,关于46系电池是否将成为头部主机厂、电池企业“弃子”的讨论不绝于耳。业界许多人曾提出质疑:“46系电池量产良率、制造效率能否实现突破?从而使大圆柱电池在性能、成本上可以媲美,
曾被认为是“锂电之光”的大圆柱电池,近年来鲜有规模量产的消息传出,产业化似乎坐上了“冷板凳”。然而,最近业界的一则消息,又将大圆柱电池迅速拉回到技术竞争已经白热化的锂电赛场上,甚至在液态锂离子电池范畴,在相同材料体系下,大圆柱电池呈现出对当前主流电池发起挑战之势。据媒体消息,近日
小米SU7的“鲶鱼效应”,使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变得更加激烈,所有新能源品牌都无法置身事外,难逃今年车市“血战”,这其中也包括在中国汽车行业占据重要地位的三家汽车央企。2024年3月,国资委提出要对一汽集团、东风汽车和长安汽车的新能源汽车业务实施单独考核,为三家汽车央企向新能源转型升级按
当前,中国、欧洲、北美等全球电动汽车主要增量市场纯电动汽车(BEV)增速有所放缓,而插电混合动力汽车(PHEV)却呈现放量之势,或将搅动全球动力电池产业格局。01欧美插混市场扩容欧洲汽车工业协会(ACEA)数据显示,2024年2月,欧洲市场PHEV汽车销量为72,376辆,同比增长12%,高于10.3%的BEV汽车销量增幅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2月5日,贵州省新型工业化工作领导小组发布印发《关于加快建设贵州新能源动力电池及材料研发生产基地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通知。《意见》指出,打造储能电池产业新赛道。着力培育电化学储能电池产业体系,围绕电化学储能电池上游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月9日,河南工信厅回应政协代表“打造‘郑洛焦新’新能源电池材料产业谷”的建议。文件明确,下一步将开展以下工作。(一)加强规划引领。根据省委、省政府加快培育新能源产业链要求,省发展改革委会同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研究制定了全省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培育行动方案(2023-2025年)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大获成功,如近日在比亚迪第5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之际,比亚迪总裁王传福感慨地表示,等到了“新能源的春天”。实际上,在这背后,锂电池产业对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支持和推动作用也功不可没。目前,我国拥有全球最成熟的锂电产业链,随着锂电池技术的快速发展,其商业化
2025年4月1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堪称“史上最严电池安全令”的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GB38031-2025),该标准将于2026年7月1日起正式施行。新国标首次明确电池在因内短路引发热失控后不得起火爆炸,这一严苛要求不仅将成为电池行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更将对兼具动力电
2025年3月动力电池月度信息产量方面:3月,我国动力和其他电池合计产量为118.3GWh,环比增长18.0%,同比增长54.3%。1-3月,我国动力和其他电池累计产量为326.3GWh,累计同比增长74.9%。销量方面:3月,我国动力和其他电池销量为115.4GWh,环比增长28.3%,同比增长64.9%。其中动力电池销量为87.5GWh,占
4月10日,蚂蚁集团、哈啰与宁德时代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三方将基于数字科技、新能源技术与共享出行生态等核心优势,围绕绿色智能出行、数字科技、绿色运营及绿色投资四大方向展开深度合作,共同推动新能源产业智能化升级和生态体系建设。蚂蚁集团董事长井贤栋、首席执行官韩歆毅;哈啰联合创始人、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3月28日,比亚迪旗下全资子公司西咸新区比亚迪实业有限公司以约3.75亿元的价格,竞得位于西咸新区秦汉新城周陵片区的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西咸新区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挂牌出让公告》显示,该地块土地面积约80.7万平方米(约1210.5亩),含原宝能汽车用地。公开消息显示,原宝能汽
关税大棒如期而至。4月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正式签署“对等关税”的行政令,宣布对所有贸易伙伴设立10%的“最低基准关税”,并对多个贸易伙伴征收更高关税。其中对中国实施34%的对等关税,对欧盟实施的对等关税为20%,对巴西、英国实施10%的对等关税,对瑞士实施31%的对等关税,对印度实施26%的对等关税
随着全球能源转型的加速推进,尤其是2021年我国首次提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以来,新型储能作为新能源和电力系统产业链中的关键环节,其重要性日益凸显,装机规模迅猛扩张,吸引大量资本和企业纷纷涌入,导致整个储能市场迅速从无限商机的蓝海转变为汹涌波涛的红海,新型储能一方面面临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2月份,动力电池装车量排名大变脸,多家市占率环比下降,有企业失速,亦有企业超车,新一轮洗牌期开启。近年来,“产能结构性过剩”和“去库存”一直是围绕动力电池产业发展的关键词。根据研究机构EVTank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全产业链的动力电池库存高达164.8GWh,2022年全行业的动力电池库存达到历史
船舶电池需求升级。由于缺乏新的强预期引导,投资者的目光也重新聚焦于具备扎实基本面支撑的领域。在此背景下,锂电池行业,特别是其在传统应用场景电动化进程中的价值提升潜力,正重获市场关注。其中,船舶电动化因其巨大的市场渗透空间和对大容量电池的显著需求,正成为新的焦点。船舶电动化被视为锂
钴镍铜等电池金属供应及价格震荡,产业链影响几何?电池金属供应及价格震荡,正在引发新一轮的市场担忧。刚果(金)的钴出口禁令、印尼的镍矿政策收紧、美国铜关税预期等事件接连冲击市场,不仅会推高电池制造成本,也或影响企业重新审视技术路径与供应链布局。从目前情况来看,钴与镍仍处供应过剩、库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天能电池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2024年度报告期内,该公司实现销售收入450.42亿元,同比下降5.6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55亿元,同比下降32.54%。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规模为442.88亿元,同比增长23.60%,净资产规模为158.89亿元,同比增长3.03%。2024
在全球能源结构加速向低碳化、智能化转型的背景下,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能源生产与消费国,正以前瞻性战略眼光系统布局未来能源产业,构建“传统能源清洁化+新兴能源规模化+跨界融合创新化”的三维发展体系。截至2023年底,我国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升至17.9%,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突破12亿千瓦,新能源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