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B 我国电力弹性系数波动规律分析
我国电力弹性系数波动也随着经济增长而呈现不同的特点。1978~2001年,我国消费增长对GDP增长的贡献率持续较高,大多数年份GDP增速高于电力消费增速,电力弹性系数基本小于1。
2002~2010年,我国消费结构升级,进入以住房和汽车消费为主导的新阶段,汽车、住房及基础设施建设增长带动钢铁、有色、石化、建材等重化工业部门快速增长,重工业用电比重明显提高,GDP年均增速为10.8%,全社会用电量年均增长12.4%,电力消费弹性系数达到1.15。在2000~2007年的经济上升期,重化工业拉动电力消费需求快速增长,各年电力消费弹性系数均超过1.0,2003和2004年达到1.5,但在2008、2009年的经济下行期,重化工业下滑更快,导致用电量增速下降明显,用电量增速低于GDP增速,电力消费弹性系数小于1。
2011年以来,在“三期叠加”的背景下,经济发展面临着增速下滑、新的增长动力尚未形成、资源环境约束加大,劳动力等要素成本上升等挑战,这是新常态下我国经济的基本特征。国家统筹推进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部分工业行业尤其是重化工业在产能过剩、国家加大节能减排力度以及加快节能技术应用等因素影响下增长放缓,对用电量增长的贡献作用减弱,GDP在第三产业稳定增长的支撑作用下,回落幅度小于用电量增速回落,2015年电力弹性系数更是下降至0.07。
C 电力弹性系数波动规律总结
通过分析部分国家以及我国多年来经济电力发展情况,可以发现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电力弹性系数具有不同的波动性特征,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对电力弹性系数波动的影响较为明显:
1)电力弹性系数的长期波动相对平稳;短期存在大幅波动现象,部分国家甚至出现为负值的情况。1961~2010约50年间,考察每十年年均电力弹性系数波动区间美国为0.5~1.7,韩国为1.1~1.7。在1980~2010年间,我国为0.8~1.1。整体来看,电力弹性系数的长期波动均相对平稳。
而短期来看,电力弹性系数波动幅度则较大,规律性不强,例如1970~1975年,美国的年度电力弹性系数波动区间为-12.0~29.9;1990~1992年,英国的年度电力弹性系数波动区间为-2.9~2.4;1999~2002年,日本的年度电力弹性系数波动区间为-12.2~7.8;1978~1980年韩国的年度电力弹性系数波动区间为-3.0~1.8。由历史数据可以看出,短期内美国、英国、日本、韩国等国的电力弹性系数均存在大幅波动现象,甚至会出现负值。
2)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对电力弹性系数波动的影响较为明显。工业化中期,电力弹性系数相对平稳;进入工业化后期,电力弹性系数波动幅度呈放大趋势。从工业化中期国家来看,1973~1989年日本电力弹性系数波动区间为-0.6~2.0,波动均相对平稳。2002~2010年中国电力弹性系数波动区间为0.6~1.5,也较为平稳。从工业化后期国家数据看,1990~2012年日本电力弹性系数波动区间为-12.2~7.9(工业经济占比从1973~1989年间最高的43.5%下降至26.0%),波动幅度较前期明显放大。我国2011~2015年电力弹性系数波动区间也扩大为0.07~1.3(工业经济占比从2002年~2010年45%左右降至2015年的34%)。
初步分析认为,这种规律主要是由于工业占经济比重的变化造成的。处于工业化中期的国家,工业经济特别是重工业占比相对较高,工业用电量占全部用电量的比重也较高,经济结构与用电结构特点较为匹配,经济发展与用电增长的相关性较强;而进入工业化后期的国家,工业经济占比逐步降低,与用电量相关性较弱的其他产业逐步成为经济结构中的主体,导致经济发展与用电增长的相关性减弱,弹性系数波动幅度往往呈放大趋势。
3)电力弹性系数长期来看波动较为平稳,但不同国家间稳定区间存在差异。1961~2010年间,剔除异常值后,各典型国家每十年电力弹性系数波动区间美国为0.5~1.7,英国为0.5~2.2,韩国为1.1~1.7,日本为0.9~2.2,我国1980~2010年间为0.8~1.1。初步分析,各典型国家由于其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方式不同,电力需求增长与经济发展的相关程度各不相同,因而长期来看,电力弹性系数波动虽然都相对平稳,但稳定区间存在差异。
D 电力弹性系数应用建议
通过部分国家电力弹性系数波动规律分析和总结,可以初步得出以下应用建议:
1)电力弹性系数可用于较长时期电力需求预测,而不适用于短期电力需求预测。如前所述,长期来看,我国电力弹性系数波动较为平稳,而短期电力弹性系数具有大幅波动现象,波动的规律性不强,短期电力弹性系数难以预测,将电力弹性系数法用于短期电力需求预测的误差将会增大。
2)电力弹性系数适用于工业化中期的电力需求分析预测,工业化后期则预测误差增大。因此电力弹性系数法不宜用于工业化后期的电力需求预测。
3)电力弹性系数可用于产业结构较为稳定时期的电力需求分析预测,不适用于产业结构调整时期的电力需求预测。2002~2010年,我国工业经济占比基本稳定在45%以上,产业结构较为稳定,重工业用电量保持高速发展态势,弹性系数基本稳定。近年来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工业经济占比明显下降,高载能行业增速显著放缓,产值单耗下降明显。多种效应叠加导致电力弹性系数波动幅度增大,因此在产业结构调整期,不宜用电力弹性系数法进行电力需求预测。(本文刊发时有删节)
(作者:陈政 谢育新 张翔 冷媛)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当地时间7月19日,开发商SkybornRenewables宣布,西门子歌美飒(SiemensGamesa)已被正式确认为Gennaker海上风电场的风机供应商。该项目总装机容量达945兆瓦,将采用63台SG14-236DD海上风机,单机功率通过功率提升模式可达15兆瓦,预计2028年初启动安装,建成后将成为德国波罗的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7日,国家能源局河南监管办发布河南省2025年6月份电力供需情况通报。2025年6月,全省全社会用电量403.19亿千瓦时,同比增加1.79%;年累计用电量2134.75亿千瓦时,同比增加2.27%。全省发电量335.31亿千瓦时,同比下降0.53%;年累计发电量1872.93亿千瓦时,同比增加3.39%。一、电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5日,广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市十六届人大五次会议第20252856号建议答复的函。答复文件明确,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国家外汇局、广东省人民政府联合印发的《关于金融支持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的意见》发布,意见第9条“创新服务
绿证核发是推动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举措,《关于做好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全覆盖工作促进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的通知》印发以来,云南能源监管办认真发挥派出机构牵头作用,全力助推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全覆盖。在集中式可再生能源项目全面完成建档立卡的基础上,今年以来,云南能源监管办通
7月16日,青海省能源局发布关于印发《青海省绿电直连实施方案》的通知。文件明确,有序推进以下4种类型的绿电直连项目:1.新增负荷可配套建设新能源项目。2.存量负荷在已有燃煤燃气自备电厂足额清缴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的前提下开展绿电直连,通过压减自备电厂出力,实现清洁能源替代。3.有降碳刚性需求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6日,青海省能源局发布关于印发《青海省绿电直连实施方案》的通知。文件明确,有序推进以下4种类型的绿电直连项目:1.新增负荷可配套建设新能源项目。2.存量负荷在已有燃煤燃气自备电厂足额清缴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的前提下开展绿电直连,通过压减自备电厂出力,实现清洁能源替代
为了推动建立符合内蒙古产业发展特色的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制度,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日前发布了《关于推进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工作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实施意见》指出,内蒙古将以市场需求迫切、减排贡献突出、产业链供应链带动作用明显的产品为重点,在电解铝、纺织品(山
绿证作为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凭证,用于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量核算、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认证等,1个绿证对应1000千瓦时可再生能源电量。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能源局《关于做好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全覆盖工作促进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的通知》(发改能源〔2023〕1044号)明确,绿证是我国可再生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近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6981号建议的答复摘要。答复文件明确,“十四五”以来,能源行业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锚定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不断夯实能源工作法治保障体系。推动电力行业绿色发展法治保障,对于促进电力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实现
四川正加快建设国家清洁能源示范省和碳排放双控先行探索示范区。国网四川电力深入推进电力数据共享共用,开发系列能源电力大数据产品,提升负荷预测准确率和碳排放量测算精准度,服务公共机构、重点企业等节能降碳。7月2日,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数字化工作部员工应用四川省碳排放监测分析服务平台的“电
新能源主导地位凸显——中电联电力行业年度发展报告解读7月10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以下简称“中电联”)发布《中国电力行业年度发展报告2025》(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在2024年电力行业发展中,新能源主导地位持续凸显,绿色低碳转型加速推进。新能源参与市场化交易电量突破万亿千瓦
广东灵活调节能力现状及提升路径分析——《新型电力系统下广东灵活调节能力分析及提升举措》摘编王雪辰/整理(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进程中,电力系统的运行特性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新能源大规模接入电网,导致电力系统的灵活调节需求急剧攀升,传统电力系统的灵活调节能
为积极推动省级节约用电助力电力保供支持政策落地,最近,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营销部推动省工信厅、省发改委、省住建厅、省级机关等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做好2025年迎峰度夏节约用电助力电力保供的通知》,共绘节电保供的美好蓝图。此政策方案精准聚焦工业、建筑、公共机构、居民等重点领域,打出了
AI技术的蓬勃发展引发了对算力的极致追求,进而推动电力需求急速飙升。国际能源署数据表明,ChatGPT响应一次查询所需的电力消耗量,约为谷歌搜索的10倍之多。迫切的电能需求使核能再一次迎来机遇,展现出新的发展潜力。其中,核能领域的新星——小型模块化反应堆(以下简称“小型堆”)尤其引人关注。
今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公布首批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的通知》,正式确定上海市、常州市、广州市等9个城市为首批试点城市,同步公布30个试点项目。《能源评论》派出多路记者,前往济南、成都、广州、深圳等地,实地探访车网互动项目,了解规模化试点的进展。在济南,我们来到
2025年6月3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发改环资〔2025〕910号。(来源:微信公众号“鱼眼看电改”作者:俞庆)相比于之前各地建设的零碳园区,这次是从中央政府层面顶层规划和推动,并且给出了具体的细则,比如申报条件,核算方法等。这
作者:樊慧敏1彭浩鸿1孟辉1唐梦宏1易昊昊1丁静1刘金成1徐成善2冯旭宁2单位:1.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2.清华大学引用本文:樊慧敏,彭浩鸿,孟辉,等.储能电池模组膨胀力特性研究及仿真分析[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5,14(6):2488-2497.DOI:10.19799/j.cnki.2095-4239.2024.1210本文亮点:1.对模组全SOC的
新一代火电厂,“新”在哪里?——探访国家能源集团江苏常州电厂二期扩建工程七月的常州暑气灼人,“苏超”赛事带火了商圈消费,也让全市文旅商业用电量激增5%,电网最高负荷更是冲破1199.1万千瓦,四创新高。恰逢“苏超”赛事与迎峰度夏关键期,中能传媒记者来到国家能源集团江苏常州电厂(以下简称“
云南奔腾的江河之水、广西的好“风光”化身为电能,穿越山河,点亮上海外滩的夜色、驱动浙江轰鸣的生产线、保障安徽实验室的精密仪器用电;广东富余的电能送入福建,变为寻常人家的空调凉风。这场千里奔赴,源于一场电力“全国购”。近日,我国规模最大跨经营区市场化电力交易落地。在北京电力交易中心
电力工业关系国计民生,电力行业统计分析是监测电力工业发展的重要工作。其中,电力生产消费统计数据不仅反映电力需求和供应情况本身,也反映电力供需平衡的基本状态,结合历史统计数据还能反映电力供需波动变化的总体趋势。同时,分行业的用电需求及其变化情况,在反映各行业用电需求的同时也反映行业
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建立一批零碳园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次作出明确部署。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等部门印发《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发改环资〔2025〕910号,以下简称《通知》),启动国家级零碳园区建设工作,为统筹有序开展零碳园区建设提供重要工
当前,我国新能源发电领域发展势头迅猛,正加速重塑能源格局。2025年上半年,全国新增并网风电和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1.28亿千瓦,占新增总装机容量的84%,清洁能源正逐步向“主力电源”跃迁。在电力市场化改革持续深化、新型能源体系加快构建的宏伟蓝图下,“源网荷储一体化”正从示范性项目迈向规模化
“十四五”以来,我国电力发展面临的内外部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电力—经济关系也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新形势下中长期电力需求预测需紧密捕捉新旧动能转换特征,为电力供需分析和保供方案制定打下坚实基础。电力需求面临的新形势及新要求从全球视角来看,当前全球经济和贸易增长面临严峻挑战,技术封锁
主要观点:从长期趋势看,我国电力弹性系数将逐步降低。长期而言,我国宏观产业结构转型和内部升级将极大重塑用电结构,经济增长对电力的依赖程度持续降低。进入后工业阶段,电力消费增速与GDP增速比值降至1以下。随着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工业比重下降、服务业比重上升,以及技术进步和环保意识增强,能
一、我国经济与用电增长的历史变化趋势我国用电总量与经济总量长期高度相关,用电的变化趋势与我国经济发展的大周期基本一致。电力弹性系数(同一时期用电增速与经济增速的比值)是表征经济与用电量增长关系、反映我国产业和用电结构发展变化趋势的重要指标。“十五”末至“十二五”,随着我国由重化工
用电量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晴雨表,能够反映经济运行特点,其增速常常与经济增速走势一致。但近年全国用电量增速持续高于GDP增速。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全社会用电量98521亿千瓦时,增速6.8%;全国GDP1349084亿元,增速5.0%。同期,浙江省全社会用电量6780亿千瓦时,增长9.5%;浙江GDP90131亿元,增速5.
深入谋划“十五五”能源发展推动新型能源体系建设迈出新步伐国家能源局发展规划司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作出部署,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明确了2025年有关重点任务。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全国能源工作会议从高标准践行能源安全新战略、纵深推进能源改革和法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中国电力作者:国网能源院)(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电力消费弹性系数变化特点短期内电力消费弹性系数波动较大。1978-2023年,我国年度电力弹性系数最大值为1.79(1989年),最小值为0.14(2015年),年度之间波动较大,主要是产业结构调整、市场环境变化、气候波动等因素,对电
2023年,电力行业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新型电力系统。电力投资总量和增速均创历史新高,电源投资占比大幅增长,非化石能源发电投资占电源投资比重达九成,非化石能源装机和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均首次过半。全年发电量同比增长6.9%,新能源年发电量已超过同期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突
摘要:十多年来,中国电力增速均低于GDP增速,即电力弹性系数小于1。为何最近三年,全社会的用电量增长幅度连续高于GDP的增长幅度?这背后反映了中国碳中和的一个新趋势。用电量,是中国经济的晴雨表。英国知名政经杂志《经济学人》曾推出一个“克强指数”(Likeqiangindex),用于评估中国GDP增长的指标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20—2025年)》,明确了未来深圳开展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南方电网公司将逐条研究、做好落实,充分发挥“国家队”作用,紧密结合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高点定位谋划深
十月的深圳,风清气朗。走在深圳地理坐标轴的深南大道上,车辆川流不息,摩天大楼比比皆是。道路两侧,经济产业GDP贡献早已占深圳全市的30%,世界500强企业中有140多家总部落户于此。这条大道宛如深圳的大动脉,电力的血液奔流其中,为城市注入强劲动能。深圳经济特区40年,从边陲小镇到如今的超大城市
经济发展,电力先行。电力需求预测结果是指导后续电力规划、建设和运行的重要基础。为做好上述工作,首先要深入挖掘历史用电数据,掌握经济增长、产业调整、行业发展以及气温变化等与用电量、用电增速变化的规律;其次要选用合理的预测方法,当前弹性系数法仍是电力需求预测的重要方法,电力弹性系数的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