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火电煤气能源报道正文

关注|现代煤化工项目又热了 为啥专家不看好?

2017-06-28 10:30来源:中国化工报作者:陈丹江关键词:煤化工煤制油煤制天然气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近期,不断从各地传来煤化工项目或投产、或开工、或核准的消息,令人目不暇接,我国现代煤化工再次升温。

但是,专家指出,煤化工项目还有许多问题没有解决,市场环境也不好,如果一哄而上,后果难料。

上得有点猛

最近,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就陆续传来了众多煤化工项目的消息。如青海60万吨煤制烯烃环保部正式批复环评、神华榆林循环经济煤炭综合利用千亿元煤化工项目一期工程开工、兖矿集团陕西未来能源化工有限公司100万吨/年高温费托合煤间接液化项目举行开工仪式、陕煤集团123亿元煤化工项目签约榆林、900亿元煤化工项目落户山西临汾、榆能集团年产30万吨煤制乙二醇联产高端化学品项目签约、贵州荜节200万吨/年煤制清洁燃料项目水资源论证获批、中安联合170万吨煤制烯烃项目总体统筹控制、鄂尔多斯大路区五个大型煤化工项目全部开复工……

“不仅项目多,而且建成及规划项目的单个规模越来越大。”中讯化工信息研究院分析师崔军介绍说,比如单个煤制烯烃项目的规模达到140万吨/年、单个煤制油项目的规模达到400万吨/年、单个煤制天然气项目规模达到260亿立方米、单个煤制乙二醇项目的规模达到70万吨。投资数百亿、甚至上千亿的项目已陆续出现。这些项目放在前些年还是无法想象的,放在国际上更是没有先例。

“据我们跟踪发现,我国煤化工项目的确有点热。”崔军表示,截至今年5月底,我国已建、在建及规划的煤制天然气项目为70个,产能达到2000亿立方米,而根据国家《煤炭深加工产业示范“十三五”规划》,国家规划的新建项目只有182亿立方米;已建、在建及规划的煤制油项目为19个,总产能超过3000万吨,而国家“十三五”规划中新建项目规模只有680万吨;已建、在建及规划的煤制烯烃项目72个,总产能超过3385万吨;已建、在建及推进的煤制乙二醇项目81个,产能超过2040万吨。粗略估算,如果这些煤化工项目全部建成,资产总体量将达到数万亿级规模。

记者梳理发现,我国上马煤化工项目涉及的省份达到23个,多数集中在煤炭富集的内蒙古、新疆、山西、陕西、宁夏、甘肃等地区,但也有一些煤化工项目在煤炭资源不甚丰富甚至无煤的地区出现。

中科合成油公司技术顾问、高级工程师唐宏青认为,受市场、环保、资金、技术等因素影响,不少项目虽然获得了核准和许可,但真正动工的并没有那么多,一些项目还处于观望状态,逐渐趋于理性,也让人感到了一丝欣慰。

赚钱有点难

“现在,市场上80%以上的烯烃是石油路径生产,因此,烯烃和国际原油价格挂钩比较紧密。由于原料煤炭价格的大幅上涨,烯烃价格一直低位徘徊,受两头挤压,煤制烯烃盈利变得越来越难。虽然有些煤制烯烃项目能够获得一定利润,但这主要是由于一些企业拥有自己的煤炭资源,可以通过内部交易方式将原料煤以较低的价格用于煤制烯烃,实际上是通过产业链转移了一部分煤炭的利润到烯烃上。但并非所有的煤制烯烃项目都有这种优势。”崔军分析说。

唐宏青认为,前期投产的煤制油项目,眼下受累于国际油价,加之消费税过高、产量过低、生产稳定性不好等因素的影响,包括神华、伊泰、潞安等已投产煤制油项目,除个别小项目转产化学品略有盈利外,大项目基本没有赚钱的,有的已陷入转产其他煤基化工产品或适度减少产能的尴尬境地。

新疆庆华集团总经理孟令江介绍说,新疆庆华的55亿立方米/年煤制气项目一期工程生产负荷达到80%以上,月产量近1亿立方米。然而目前,受天然气价格影响,公司发展日益艰难。据中国化工报记者对已投产的4个煤制气项目逐家了解,由于价格过低,加之项目均未达到设计产能,目前这4个项目全部亏损。

煤制乙二醇项目由于受到下游企业用量的限制,生产负荷不高,也难以实现盈利。

记者了解到这样一个案例:某地一家煤化工企业投产以来产量虽已达到设计规模,但仍旧连年亏损。最近上级公司要求其编制未来5年的扭亏增盈方案,但这家企业使出浑身解数,也未能“编”出一个能够盈利的方案。其根本原因,是项目建设时投资成本过高,导致如今财务成本居高不下,加之项目属产能严重过剩产业,价格上不去,这“一高一低”,使企业无论如何努力都难以实现盈利。类似的煤化工企业还有不少。

“据我们掌握的情况,在现有的国际原油价格环境下,我国已投产的煤化工项目除了少数煤制烯烃项目及个别煤制乙二醇项目略有盈利外,绝大多数煤化工项目都处于亏损状态。”崔军告诉中国化工报记者。

问题有点多

“按照《现代煤化工十三五发展指南》的要求,项目示范仍是煤化工今后一个时期的主要任务。”煤化工行业专家黄新平认为,从煤化工示范项目暴露出来的问题看,煤化工项目还有较多的问题没有完全解决好。

黄新平表示,目前来看,不少煤化工项目设计方案不优化的问题还比较突出。就国内已建成投产的煤化工项目而言,不少项目之所以缺乏竞争力,问题在设计上。这其中的原因很多,既有设计单位设计能力不足、设计经验不够、设计方案不优化的问题,也有业主急于求成,不顾煤化工项目建设客观规律的问题。

黄新平举例说,比如系统配置问题,现代煤化工规模大,大都采用多系列配置方案,而一些项目的系统优化考虑欠充分,总图和公用工程方案不够优化。这些问题导致的结果是,由于设计的不优化和不周全,项目建成后生产不稳定,能耗物耗浪费惊人,使得产品成本难以控制,这在已建成的项目中几乎普遍存在,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行业专家告诉记者,我国煤化工“煤头水尾”问题也比较突出。唐宏清认为,我国不少业已投产的煤化工项目受到“煤头”困扰而头痛不已,至今仍在探索攻关。所谓“煤头”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煤化工项目的气化技术还没有完全过关。比如,有的项目因气化炉与项目所在地的煤种不能完全匹配,造成气化过程不稳定、不充分,合成气产量无法满足后续生产需要,使项目产能无法有效释放。

二是局部煤源供求失衡的现象已经出现。比如蒙东地区现有核准的煤炭总产能为3580万吨,除去煤电、其他工业项目用煤之外,留给煤化工项目的煤炭资源仅为1700万吨,但该地区现有的两大煤化工项目按设计产能计,年需煤炭3200万吨以上,已经出现用煤失衡的情况;在一些煤化工项目的集中地,煤资源不够用的问题已陆续显现,而这个问题还没有引起行业应有的重视。

所谓水尾问题,是指项目的废水处理成为不少项目的瓶颈。一位行业环保工程师告诉中国化工报记者,国家在核准煤化工项目时,要求项目实现废水零排放,但现实情况却是,由于煤化工项目废水处理量过大,以现有的废水处理技术,废水处理的成本会很高。另外,煤化工项目废水处理流程普遍较长,真正实现废水零排放需要系统性统筹分析、研究解决,在项目规划、可研和设计阶段引入清洁生产、文明生产、节能减排理念,系统性研究“水气渣”和“声光味”等各类环保问题。

原标题:【头条】现代煤化工项目又热了,为啥专家不看好?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煤化工查看更多>煤制油查看更多>煤制天然气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