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储能储能电池评论正文

【报告】锂电正极:技术路线愈显清晰 三元材料正当其时

2017-07-07 09:30来源:新能源趋势投资作者:新能源刘强团队关键词:三元材料正极材料新能源汽车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四、关注

关注政策变动

行业发展前景巨大。新能源汽车被列为十大重点发展领域之一,拥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而作为其核心部件动力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极材料的需求相应的快速增加,市场前景好。但新能源汽车产业仍属于政策拉动型行业,受政策影响较大。因此要把握政策长期趋势,兼顾短期具体变动。

关注行业有积淀公司

行业内有积淀的公司拥有领先的技术优势和良好的产品质量,客户开发能力更好。能够依托高技术和研发实力,争取技术优势,抢占高端高镍三元电池市场,有更多可能获取客户的忠诚度。为了追求产品质量,追求更高的安全性、稳定性、一致性,下游厂商更愿意与技术水平高、质量把控能力优良的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因此具有更强的品牌优势和稳固的市场地位。

同时考虑到其对上游有着更高的把控能力,也将拥有一定的成本优势。未来行业面临洗牌,有积淀的企业将厚积薄发。

关注上下游布局企业

产品价格受原材料价格影响较大,在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和上游原材料价格尤其是钴价持续上涨的趋势下,正极材料厂商面临双重夹击,因此上下游布局企业能够更稳定地把控成本与销售渠道,面对冲击的抵抗能力较好。

同时,由于正极材料技术水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前驱体质量,对于三元材料而言,前驱体成本占比在一半以上,动力用三元材料对前驱体要求更为严格,因此具有前驱体产能的厂商将对自身产品的质量和成本把控能力更高。尤其对于高镍三元材料来说,前驱体纯度、烧结温度都有较高要求。

五、建议关注

综上所述,随着汽车电动化的深入发展,高端三元材料需求持续提升,我们从产业链、研发等角度分析,主板上市公司建议关注:

当升科技

公司是国内技术领先的正极材料生产厂商,其锂离子电池材料业务主要产品包括多元材料、钴酸锂、锰酸锂等正极材料以及四氧化三钴、多元材料前驱体等前驱体材料,主要围绕小型、动力、储能三大市场。公司在多方面具有巨大竞争优势:

1)产能持续扩充,布局高镍三元。公司预计2017年动力材料总产能达万吨,其中新增4000吨高镍多元材料产能。在动力电池领域,公司积极布局多元产品,已经进入一线品牌新能源汽车供应链。

2)技术卓越,龙头地位稳固。其产品性能优异、技术领先;开发了NCM523干法包覆工艺,大大降低生产成本;NCM622实现了双层轨道窑工艺,产能得以增加两倍;NCM811已经进入中试阶段,公司计划2017年内实现批量生产。高镍三元材料目前仍处于布局阶段,我们认为当升科技的技术优势能够继续保持。

3)中鼎高科协同发展,横向纵向多方布局。模切设备、智能装备领域不断扩展,率先开发出激光圆刀模切技术,推出14座、16座大功率机型。持续降低运营财富成本,推行零部件通用化、标准化,保持较高毛利率。锂电领域着重考虑上游资源整合。争取实现双主业双力驱动;针对应收账款,设置专门风控流程。行情波动时与下游客户进行调整制议价模式。同时在钴矿石、氧化钴等材料采购方面加大与国际供应商的合作。

杉杉股份

公司在锂电材料领域是行业龙头,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的多个方面具有多重优势:

1)锂电业务强劲,布局高端打通产业链。2016年占总营收70%以上,业务稳定增长,正极材料、负极材料和电解液业务产能持续增加。正极材料方面布局高端正极材料,包括高电压钴酸锂、高镍三元材料等。负极材料方面加快产能扩张,2016年产能达2.8万吨;持续进行产品研发创新,启停项目、硅基负极项目以及与华为合作的快充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电解液业务方面,部分高端新产品已批量进入市场;已完成对浙江巨化凯蓝新材料有限公司的增资入股,打造全面合作。

2)新能源汽车长远布局,上下游连通发展。依托锂电材料行业地位,逐步落实动力电池PACK业务以及新能源汽车运营业务,同时利用新能源汽车市场进一步带动上游锂电业务,打造产业链闭环。新能源汽车运营业务初期完整布局,已完成19个城市的充电桩布局,在上海、广州、深圳进行新能源汽车租赁试点,为了加快打造新能源汽车智能出行综合服务平台,子公司云杉智慧已经启动A轮融资。

3)储能业务快速发展,打造“光储结合”整体解决方案。储能业务定位工商业企业,提供优化的能源管理解决方案。已开展大型削峰填谷储能项目及售电业务,通过产业合作模式开展应用于铁塔通信基站的动力电池梯次利用。同时,收购尤利卡来为用户配套相应光伏发电项目,打造“光储结合”解决方案。

科恒股份

公司主营业务主要为稀土发光材料、锂电正极材料、锂离子电池自动化生产设备等。

1)产销同增,业绩保持高速增长。公司锂电产品主要是锂电正极材料,包括钴酸锂和三元材料。钴酸锂主要应用于消费类电子锂电池。公司2013年锂电正极材料钴酸锂开始量产,产销量、收入等一直保持高速增长。同时公司三元材料也逐步放量,主要应用于小动力电池方面,目前车用动力高镍多元材料也已取得突破,开始量产。

2)双龙头业务布局,锂电设备客户优质。2016年公司通过重大资产重组,在现有业务基础上,拓展在新能源、新材料自动化生产设备领域的业务,优化公司的业务结构,形成“设备+材料”的双龙头业务布局。锂电设备主要客户为珠海格力、ATL、CATL、力神、力信等。

3)高端产品持续扩产,推广力度进一步提升,公司的英德生产基地主要规划都为高端正极材料,包括动力三元532、622及磷酸铁锂和高电压钴酸锂;7月份英德基地将建成3000吨/年的高端动力三元产能;后续9月份左右会建成部分动力磷酸铁锂和高电压钴酸锂产能。随着英德高端动力三元产能进一步提升,可以进一步凭借批量产品加大推广力度。

厦门钨业

公司锂电材料业务不断扩张,建设了锂电正极材料和镍氢电池负极材料(贮氢合金)两大产品线,其中锂电正极材料包括了钴酸锂、三元材料、锰酸锂和磷酸铁锂等产品。2016年公司锂电材料营业收入同比增长89.02%,销量达万吨以上,其中三元材料销量占35%以上,位于国内先列。目前有锂电材料扩产项目正在逐步推进,未来将进一步提高市场份额。2016年公司新设成立厦钨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将公司所属的锂电业务资产、负债和业务相关人员整体划转或出资给厦钨新能源,实现电池材料业务的独立运作,后续将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

格林美

公司是中国规模最大的采用废弃资源循环再造超细钴镍粉体的企业,国际上采用废弃钴镍资源生产超细钴镍粉体材料的先进企业,中国钴镍粉体材料与循环技术的产业基地之一。公司新能源材料方面围绕打造“电池回收—原料再造—材料再造—电池包再造—新能源汽车服务”新能源全生命周期循环价值链,通过与三星、东风等电池厂、车厂合作,构建了新能源绿色供应链。以荆门为中心,围绕建设世界最大的三元前驱体原料基地,建成15000吨产能,通过三星供应链多产品论证,NCA前驱体批量供应三星供应链,NCM批量供应国内主流市场,成为国内外前驱体制造的主流厂家。

富临精工

公司专业从事汽车发动机精密零部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已成为国内具有较高影响力的主要汽车发动机精密零部件供应商之一。2016年,公司收购湖南升华科技有限公司100%的股份,主营业务切入到了新能源锂电池正极材料研发、制造和销售。升华科技主要从事新能源锂电池正极材料的研发、制造和销售,其产品为磷酸铁锂和三元材料,主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生产。升华科技是我国主要的锂电正极材料供应商之一。2016年底,升华科技已经拥有10000吨磷酸铁锂产能,随着江西宜春锂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铁锂产业化项目的陆续投产,将在2017年内形成22000吨的产能。升华科技在磷酸铁锂的市场占有率及行业地位还将稳步提升,规模优势进一步凸显。升华科技与沃特玛、南都电源以及中航锂电等大型锂离子电池生产企业已经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下游客户优质。

非主板公司建议关注:

宁波金和

公司前身是宁波金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始创于1996年。公司建有锂电材料研发及锂电研发两大工程技术中心,在增强自身研发实力的同时,又与清华、浙大、宁波材料所等知名院校建立了紧密的协作关系。公司现已形成以钴盐及正极前驱体(硫酸钴、氯化钴、碳酸钴、球形四氧化三钴)、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钴酸锂、镍钴锰酸锂、氢氧化镍钴锰)等产品为主导的多层次产品结构,主要产品包括数码方面523和111,车用动力电池方面622、811、NCA。目前公司正极材料年产能在1万吨/年,已在湖北开始建设正极材料项目,2017年底可实现1.5万吨产能,2018年可实现3万吨产能;规划在贵州省遵义市建设10万吨高端动力锂电正极材料超大型生产基地。项目占地面积300亩,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2018年可实现产能3万吨。公司客户有三星SDI、ATL、比亚迪、CATL、比克、力神等国内外动力电池龙头企业,2016年三元材料市场总销量54300吨,金和锂电销量8800吨,市场占有率达16%。

长远锂科

公司是中国五矿集团公司直属企业长沙矿冶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与金瑞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出资组建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从事高效电池材料的研究与生产,目前主要产品有钴酸锂、锰酸锂和三元复合锂离子正极材料。公司现拥有16000吨/年的正极材料产能,并且依托中国五矿集团丰富的矿产资源和资金优势,实施“三年扩产”计划,开辟新的建设项目,继续扩产,发掘新的产值增长点。根据扩产计划,2017年上半年即可实现1.2万吨,到2018年,产能将迅速释放,达到3万吨。公司拥有一支高素质的研发生产队伍,现有职工近300人,其中高级职称9人,中级职称21人;博士研究生4人,硕士研究生17人,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科技人员超过半数。

北大先行

公司产业链全面布局,成本把控能力优异。全面打造新能源电池行业全产业链布局,子公司有涉及上游锂矿资源的青海东台吉乃尔锂资源股份有限公司,主营电池材料的青海泰丰先行锂能科技有限公司、北大先行泰安科技产业有限公司、青海普瑞昂先行科技有限公司、黑龙江普莱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等,打通锂电行业上下游,拥有良好的成本把控能力。公司研发团队经验丰富,人才优势突出。依托北京大学的技术优势,凭借良好的研究设备和科研环境,打造了一个技术优异、研发人员经验丰富的研发团队。同时还有挂靠北大化学院的博士后流动站,现有博士16人、硕士30人,以及一批学术思想活跃的博士后、博士生及硕士生参与公司材料研究项目,这些人员在多年的产品研发及量产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贝特瑞

公司专注于磷酸铁锂材料的生产与研发,10000吨/年的新生产线于2016年7月实现投产,为进一步拓展产品业务市场、提升企业竞争实力打下坚实基础。公司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打造技术优势。2016年研发费用投入同比增长40%以上,2016年末研发人员占总人数19.04%,已获得授权专利165件,主导或参与国家标准的编制,研发的多项产品获得过国家级、省、市重点新产品称号。开发了适用于超高容量的锂离子电池、适用于超高容量型的各类型电池的硅基负极材料和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容量型、倍率型锂离子动力电池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主要客户包括三星、松下、LG、天津力神、比亚迪、ATL、国轩等多家多内外领先电池厂商,未来随着动力电池行业不断集聚,领先厂商将有更多优势,对电池材料的需求也将更加稳定。

德方纳米

公司研发体系完善,产品性能卓越。公司是我国第一家将纳米技术应用到制备电池正极材料的企业,主产品纳米磷酸铁锂现已实现千吨级规模生产能力。下游行业形成集中趋势,公司两大主要客户为比亚迪与宁德时代,是国内排名前二的领先动力电池厂商,在行业集中趋势下,打造稳定下游需求。

天津巴莫

公司主要从事高科技绿色环保电池系列材料的研制,开发和规模化生产,主要产品有锂离子电池用正极材料等。目前现有生产能力为氧化钴锂1200吨/年四氧化三钴1500吨/年,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工艺。公司坚持“科技兴企”的方针不断开拓电池材料的新领域,推动绿色环保电池产业的发展。公司氧化钴锂材料制备及专用四氧化三钴材料制备项目,2004年获得了国家发改委,信息产业部及天津市多个科研及产业化项目,目前产品主要供给深圳BYD、天津力神、哈尔滨光宇、韩国SKC等国内外知名锂电公司,客户优质。

天津斯特兰

公司专注于高端新能源材料的研发及应用,是目前国际上少数几家专业生产磷酸盐系列锂电正极材料的公司之一。公司在磷酸盐正极材料领域已深耕十数年,目前磷酸铁锂动力电池呈现高速增长的态势。2016年公司正极材料总出货量近6000吨,其中磷酸铁锂材料为5000多吨,总销售额近六亿元,目前天津工厂已具备年产1万吨的产能。预计公司华中生产基地2017年底设备进行调试试生产,一期为2万吨产能。

相关阅读:

行业解读:能源革命中各种储能技术市场切入点解析

储能调频 被低估的市场!

上半年锂电界19起兼并购 三大类资本涉及金额达268亿元

原标题:锂电正极:技术路线愈显清晰,三元材料正当其时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三元材料查看更多>正极材料查看更多>新能源汽车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