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11月22-24日,“2017全国大型风能设备行业年会暨产业发展论坛” 在浙江杭州市召开,本届年会以“绿色制造 绿色发展 绿色未来”为主题。大会设:主题报告、主题对话、专题论坛等;共邀请来自业内的四十余位专家、主题对话与分享,参会人数超500人。
在主题报告环节,世界风能协会副主席、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秦海岩秘书长做主题报告,他发言的题目是《风电行业所面临的问题和机遇》。
秦秘书长指出由于弃风限电影响,西部可能下降为去年装机量一半,2017年全国总装机或不足2000万千瓦。此外针对今年开始的绿色证书自愿认购,秦秘书长表示“不要对绿色证书交易制度产生更多的恐惧,或者认为会受到很大的影响,还是要通过政策的措施、限价比例保证发展。”。澳大利亚以前配额指标低,绿证价格下降,但是现在配额比例高,证书价格非常高。同时表示分散式风电前景非常光明。
世界风能协会副主席、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秦海岩
以下为演讲内容:
秦海岩:各位领导,各位来宾,风能行业的朋友们,大家上午好!
现在风电发展进入了新的时期,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到今年装机1.7亿千瓦,国家的“十三五”规划是2.1亿,现在看实现2.1亿没有大问题。原来提的目标是2020年是2.5亿,现在出现了2.1亿之后,说行业目标低了。如果按照现在的发展态势看,真的可能到2020年不能实现2.5亿的装机。我认为今年的装机会降下来,今年2000万千瓦就不错了,有可能是1800万千瓦到1900万千瓦,去年是2300万千瓦。下降很大的原因是西部装机受到弃风限电的影响,今年下降比较快,西部可能只有去年的一半,去年是600万千瓦,今年有300万千瓦就不错。但装机难度的速度还不能弥补西部减缓的速度,中部难度也在增长,但中南部还有很多现实问题:一是开发周期比较长,二是从西部向中南部市场转移过程中,也存在认识的问题和因为开发模式转变不适应的问题。未来真的要保持一定的发展速度,整个行业应该有新的认识、新的思路。
有些风电的问题是老生常谈了,首先是弃风限电。我认为弃风限电不是根本上解决不了的问题,首先它不是技术上的制约。但今年的弃风限电有所好转,和政府出台了很多措施,领导的重视,国网也想了很多办法,今年弃风率大规模下降。但现在量上去了,另一个问题出现了,就是价格无法保证。现在宁夏、新疆等地方,要上网可以,但价格要降低,甚至有的地方是零电价。零电价是火电从电网拿的标杆电价,有的是两毛多,有的是三毛多,现在让降到零。保障小时数可以有效的降低弃风限电,但现在不给价格了,甚至在有些地方最低保证小时数成为了最高保障小时数。归根到底,这是利益的博弈问题。
为什么降了电价,电就可以发了,要求维持标杆就不能发?这是利益问题还是技术问题?我认为,随着电力市场化的改革,弃风限电问题不是根本上的制约。现在有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就是补贴,可再生能源附加严重不够了,今年缺口有600多亿,如果到2020年,还是维持电力附加1分9,当年就要近千亿,累计下来会有两三千亿的缺口。所以,国家也在想办法用绿色证书交易的方式,代替补贴,走市场化形式。绿证还取决于强制性交易政策能不能出台呢。现在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强制性措施没有出台。
但上周两部委已经发文,列了很多条,就是把里面的措施进行了总结和汇总,里面关键就是要启动配额制。配额制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驱动绿色售电交易,提到了要售电公司配额。这个政策出来以后,配额制马上就要实行了。这就带来一个问题,未来就不是固定的电价的交易,而是考虑如何出售绿色证书,这是对财务模式是很大的挑战。绿色证书会不会影响收益?确实,这种方式没有固定电价,它提高了不确定性,因为拿到市场上卖,不知道卖多少钱。未来如果额度控制得好,可再生能源的收益有保障。
现在的绿证交是为了促进更多人自愿消纳绿色电力,购买绿色电力证书,为了保障可再生能源的利益,会给最低的定价。所以,不要对绿色证书交易制度产生更多的恐惧,或者认为会受到很大的影响,还是要通过政策的措施、限价比例保证发展。澳大利亚也是如此,前几年配额指标比较低,装机比较多,导致绿证价格大幅度下降。但现在由于配额的比例高了,证书的价格非常高。现在零电价只要卖证书就可以取得很好的收益。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可再生能源就到了新的发展时期,到了怎么提高整个能源系统中可再生能源的比例。现在已经不是结构的改变,而是生活方式和认识的改变。这时候要凝聚共识,让全社会共同认识为什么要每年可再生能源、为什么要消费更多的可再生能源,消费更多的绿色可再生能源。我们希望社会上都可以凝聚共识,支持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否则这条路很难走通。
本来绿色电力证书是虚拟经济,本来就是荣誉证书,这样虚拟的东西为什么有价值?实际上国家做背书,证明绿色证书有价值,是一种环保象征。我们就要通过环保行业的营销手段,让消费者去买。但在营销上,它是一个新的商品。要通过绿色证书的营销,让消费者接受绿色证书,消费绿色证书。全行业要站得高一点,看得远一点,希望全社会接受绿色证书,让更多的人来消费。
还有未来发展空间的问题。未来五到八年,西部的发展间绝对受到限制,因为那个地方的火电装机很多,用电负荷很少。不是说西部没有潜力了,西部照样有潜力,最多就是20%,新疆是10%左右,但远远比丹麦42%、德国43%的可再生能源差得远。但西部的火电太多了,火电已经到4000小时了,让它发到3000小时,这是巨大的差距。所以,未来不能只盯着西部,一定要把东、中、南部的市场建设起来。为什么说现在中西部可以呢?因为技术有很大的进步。
三四年前,我说中国的风电可以到5米/秒的时候,很多人质疑,很多人说我被企业骗了。前不久,我们和气象局做了中东南部,算上山东,进行了风资源详查,比如说不能装机的地方湖泊、保护区都去除。我们算的是90米高度风速达到5米/秒以上,按照这个考察,中东南部的开发达到了10亿千瓦。中东南部工业聚集,是不是有巨大的开发空间?我说这又是认识上的误区,去德国,德国没有像这样五万、十万的集中风电场,都是三台、两台,去德国也看到三五台装机在农田、在路边。德国风电装机是134千瓦/平方公里,很多地方达到了200千瓦/平方公里,而我们的湖北这样的地区基本上都是20千瓦/平方公里,比人家差10倍。所以,不要认为没有发展空间,发展空间巨大。
一定要改变思路,一定要像德国一样做分散式,分散式一定是下一个希望。两个月前能源局发了风电的实施意见,发了以后,我们一直希望可以掀起开发者的热潮。最近,为了解决分散式风电的问题,已经起草了开发方案。核心就是要减少审批和流程程序,比如说我们希望省里放到地市县局,把省里的核准变成备案,就是一个县可以做一百来台、几十台,打包核准,减少审批核程序。
人类总是会对现实的误判,现在我们装机1.7亿了,在一些区域完全可以和火电竞争了,还有很多人阻挠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但这是技术的潮流,是不能阻挡的。唯一的出路就是顺应潮流,如果不顺应潮流一定会被淘汰。去年到今年我们去国外参加会议,和以前不一样了。以前都在讨论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发展成本怎么办等等,现在讨论的问题是肯定能实现100%的可再生能源,但实现100%可再生能源要解决什么问题。我认为,现在实现100%的可再生能源已经不是天方夜谭,事实已经摆在面前了,要突破知识结构和信念体系才能看到未来,才能发财,才能抓住机会。
所以,未来已经到来了,只是未流行,希望在座的风能行业同仁大家坚定信心,风电和可再生能源一定有美好的未来,我们一定可以实现100%可再生能源。谢谢!
(本文根据发言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4月21日,国家能源局发布《中国绿色电力证书发展报告(2024)》。以下为原文:
4月21日,国家能源局发布了《中国绿色电力证书发展报告(2024)》(以下简称《发展报告》)。《发展报告》全面诠释了我国绿证事业发展脉络,介绍了2024年我国绿证核发交易、市场培育、应用场景拓展、国际互认等方面的主要进展和成效,阐明了绿证与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能耗双控、碳排放核算等
4月21日,国家能源局公布2024年度中国绿色电力证书发展报告,报告详细介绍了2024年绿证市场活力及需求等事项。总体上看,2024年绿证核发范围全面拓展。对已建档立卡的集中式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基本实现全覆盖,全年核发绿证47.34亿个,同比增长超28倍,其中云南省、内蒙古自治区、四川省等8省(自治区)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近日,全国首个地市级绿证绿电碳业务服务中心在浙江杭州揭牌成立。该中心由杭州市发改委批复同意,依托国网杭州供电公司和国网(杭州)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组建和实体化运营。据了解,近些年,杭州鼓励新上项目、存量高耗能项目、外向型企业通过购买绿证提升可再生能源消费比例。20
文/赵云灏作者供职于华北电力大学国家能源发展战略研究院崔正湃姚冬作者供职于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推动新能源参与电力市场成为完善全国电力统一大市场,支撑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2024年7月2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电力中长期交易基本规则—绿色电力交易专章》(发改能源〔2024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21日,国家能源局发布了《中国绿色电力证书发展报告(2024)》(以下简称《发展报告》)。《发展报告》全面诠释了我国绿证事业发展脉络,介绍了2024年我国绿证核发交易、市场培育、应用场景拓展、国际互认等方面的主要进展和成效,阐明了绿证与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能耗
国家能源局4月18日发布一季度绿色电力证书相关数据,共核发绿证6.62亿个,相当于6620亿千瓦时的清洁电力取得“身份证”。其中3月份核发绿证1.74亿个,同比增长9.39倍。截至2025年3月底,累计核发绿证56.17亿个。绿电是风电、光伏、水电等可再生能源发电的统称。它如同能源领域的“纯净水源”,通过特高
4月18日,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发布一周要闻回顾(2025年4月14日-4月18日)。政策篇广西、重庆、广东、江苏……6地工商业分布式光伏上网比例敲定日前,广西、重庆就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实施细则征求意见。据北极星统计,截至目前,已有6个省区市出台相关文件,对分布式光伏上网电量比例作出规定。
自2024年7月,哈密绿电绿证交易服务站在中心营业厅正式挂牌成立以来,这个占地不足200平方米的服务站,便肩负起推动区域能源结构转型、撬动新能源产业升级的重要使命。作为西北重要的新能源基地,哈密正通过绿电绿证交易机制的创新实践,在戈壁滩上书写着绿色发展的新篇章。截至今年4月15日,服务站累
一、绿证核发情况2025年3月,国家能源局核发绿证1.74亿个,同比增长9.39倍,其中可交易绿证1.44亿个,占比82.26%,涉及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7.07万个,本期核发2025年2月可再生能源电量对应绿证1.60亿个,占比91.66%。2025年1-3月,国家能源局共计核发绿证6.62亿个,其中可交易绿证4.56亿个。截至2025年3
4月17日,国家能源局发布2025年3月全国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核发及交易数据,3月,国家能源局核发绿证1.74亿个,同比增长9.39倍,其中可交易绿证1.44亿个,占比82.26%,涉及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7.07万个。原文如下:一、绿证核发情况2025年3月,国家能源局核发绿证1.74亿个,同比增长9.39倍,其中可交
上周,德国候任总理弗里德里希·默茨(FriedrichMerz)领导的基民盟/基社盟(CDU/CSU)与社民党(SPD)达成联合执政协议,标志着德国能源转型(Energiewende)从绿党主导的“激进脱碳”转向“平衡务实”的新阶段。在执政协议中,气候能源政策以“技术中立、市场导向”为核心,在坚守2045年气候中和目标
AI的能源悖论——是“耗电巨兽”还是“转型利器”?过去两年,ChatGPT和DeepSeek的爆火让全球见证了人工智能(AI)的颠覆性潜力。但鲜少有人意识到,每一次AI对话、视频生成或自动驾驶的背后,都是海量电力在支撑。国际能源署(IEA)最新发布的《能源与人工智能》特别报告首次全面揭示:AI既是能源消耗
北极星储能网讯:近期,各大上市企业陆续开始披露2024年度财报,值得注意的是,“储能技术”已经不仅是能源企业业绩亮点,更开始高频出现在各类高耗能企业财报。尤其在数字化高速发展、建材产能淘汰面临困境时,储能已经成为这些企业节能减排、降低用能成本的重要手段。钢铁行业——南钢股份行业下行周
4月1日,宁波市镇海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镇海区关于进一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的通知,通知指出,全面保障重大项目用能。严格落实国家关于原料用能和新增可再生能源消费不纳入总量、重大项目能耗单列、绿证抵扣能耗等政策,实现重大产业项目和新上项目能耗要素应保尽保,保障全社会电量供给
当前,面对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紧迫性日益增强,以及各国政府对低碳经济的承诺,电力市场与电碳协同的议题变得尤为重要。本研究旨在深入理解电力市场机制如何通过与碳排放权交易的有效结合,以实现电力系统经济性与环保目标的双重提升。在这样的背景下,探讨电力市场与电碳协同的理论基础,构建电力系统
导语2024年以来,从国家发布水泥和铝冶炼行业的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指南的征求意见稿,明确外购非化石能源电力可以核减碳排放,到发布发电行业配额分配方案和水泥、钢铁、电解铝行业工作方案的征求意见稿,明确不再将电力间接排放纳入全国碳市场管控范围,行业上对电碳市场协同的预期变化可谓是“过山车式
3月26日,生态环境部正式发布《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工作方案》,标志着我国碳市场建设进入新阶段。此次扩容将钢铁、水泥、铝冶炼三大高耗能行业纳入全国碳市场管控体系,预计新增重点排放单位约1500家,覆盖排放量增加约30亿吨,使碳市场管控范围扩大至全国工业领域碳排放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目前,我国已建成全球最大、最完整的新能源产业链,为全球提供了70%的光伏组件和60%的风电装备。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多年位居全球第一,保有量占全球一半以上。清洁能源消费比重由2012年的14.5%提高至2024年的2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3月7日消息,在意大利里米尼国际可再生能源展(K.EY)现场,赢科数能与意大利、罗马尼亚多家行业领军企业达成战略合作,总签约规模超过1.1GWh,预计订单额超10亿元,覆盖工商业储能等多个领域。同日,赢科数能与罗马尼亚知名EPC及建筑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同开发罗马尼亚
2025年3月5日,济南——第二十届中国(济南)太阳能利用大会(SUCE)在山东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启幕。作为全球领先的智慧能源解决方案服务商,固德威以"数智融合·光储共生"为主题,携覆盖户用、工商业、地面、光电建材及智慧能源管理平台的全场景产品矩阵惊艳亮相,全面展现其在新能源领域的创新实力与场
在全球气候变化和“双碳”目标的背景下,高耗能行业作为碳排放的主要来源,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减排压力。钢铁、水泥、化工、电力等行业不仅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也是碳减排的主战场。高耗能企业对待碳减排的态度、进展、技术难点是当前的行业关注的重点,而碳交易市场则成为高耗能行业跃跃欲试的主战
秦海岩:贯彻落实“136号文件”,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可持续发展2025年2月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发改价格〔2025〕136号)(以下简称“136号文件”),这是新形势下推动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实现能源转型和碳达峰、碳中和
1月11日,2025中国风能新春茶话会在北京召开,来自政府部门、行业协会、风电产业链、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800多人欢聚一堂,回顾过去一年的创新成果和高光时刻,畅谈中国风电产业高质量发展之路,致敬那些为风电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人。发现美好,汇聚砥砺前行的磅礴力量一年一度的新春茶话会,已经成为
2025年1月11日,一年一度的中国风能新春茶话会在京成功举行。会上,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CWEA)秘书长秦海岩做了近100分钟的主题演讲,其中,就国内风电行业面临的“内卷式”竞争和风机价格问题再次发表了观点。*注:综合自专家现场发言和演讲材料,未经本人审核。从2019年抢装之后,风
2025年1月11日,一年一度的中国风能新春茶话会在北京成功召开,会议回顾了2024年风电产业的创新成果与高光时刻,致敬所有为风电事业做出贡献的群体,并聚焦新形势下风电质量提升、有序竞争、国际化挑战机遇等热点话题。茶话会上,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秦海岩表示,2024年中国风电新
汇聚全球智慧引领产业风向——风电技术创新发展论坛暨第二届国际海上风电技术创新大会成功举办12月4日-5日,以“探索风电发展新模式拓展国际合作新空间”为主题的2024汕头国际风电技术创新大会召开。大会由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CWEA)和全球风能理事会(GWEC)主办,汕头市风能协会、汕
11月15日,由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主办、华润电力控股有限公司承办的“2024风能企业领导人座谈会”在北京召开。座谈会由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秦海岩主持。华润电力控股有限公司副总裁后永杰表示,希望大家能够借着此次座谈会,分享智慧,碰撞思想,凝聚共识,集思广益,
在风机价格持续低迷,内卷不断升级的背景下,中国12家风电整机企业达成共识,联合签署《中国风电行业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环境自律公约》,呼吁企业自律,抵制低价恶性竞争。新起点,向新生截至今年10月,我国风电累计装机容量突破5亿千瓦,成为我国风电发展历程的重要里程碑,风电技术也从“跟跑”走向“
秦海岩:打破“技术锁定”,加快绿色电力燃料发展,助力碳中和目标——在第二届中丹航运脱碳峰会上的发言当前,实现碳中和已成为国际社会的主流价值观。终端用能电气化,电力来自风光等可再生能源,是实现碳中和的现实路径。而电力系统零碳化则是其他部门及全社会实现碳中和的基础。在此背景下,电力系
10月16日—18日,2024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在北京举行,明阳智能携其创新场景解决方案等革新技术与方案亮相,尽显创新“风”采。其中,在10月17日的创新剧场发布会上,明阳智能展示了针对多种复杂应用场景的风电解决方案,方案涵盖了平原高切变、超低风速区域,沙戈荒大基地,东南沿海台风区域,海
10月16日,2024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CWP2024)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正式拉开帷幕。继9月份闪耀亮相汉堡国际风能展后,中国中车风能“天团”以“碳世界、链未来”为主题,携“风电机组解决方案、风电部件产业链供应解决方案、风光氢储一体化解决方案”三大解决方案和亮点纷呈的技术演讲再次闪耀北京
10月10日,中国中车“启航号”20MW漂浮式海上风电机组在江苏射阳中车时代绿色装备产业园成功下线。“启航号”作为全球最大功率海上漂浮式风电机组,打破了地域限制,将风力发电的疆域拓展到更为广阔的深蓝远海,展现了中国中车“双赛道双集群”发展新格局的最新智慧。中国中车副总裁余卫平、首席科学家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