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大力发展供应链金融。深入实施“互联网+”普惠金融行动计划,支持区块链与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深度融合,创新金融服务模式。鼓励广西金融机构发展“区块链+供应链金融”金融产品和服务,依靠供应链核心企业提供仓单质押贷款、担保票据融资和担保应收款等,利用区块链技术整合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真实背景信息及贸易信息,向需求企业提供融资服务,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难题,促进广西中小微企业稳健发展。
专栏1 供应链金融服务优先突破工程
区块链+数字金融公共服务平台。依托区块链技术建立广西数字金融公共服务平台,融合政府授权数据、企业运营数据、互联网数据等多维数据,基于“数据沙箱”技术实现数据授权、流转、计算和销毁过程全记录,实现金融服务线下模式向线上模式转变。重点推进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在自治区农畜牧业、证据交易等领域的应用,解决小微企业和农户的融资难题。
广西区块链征信共享平台。面向传统征信数据采集成本高、隐私难保证、征信机构信息不流通等问题,建立广西区块链征信共享平台,充分整合征信机构、科技公司、有关行业协会等各方优势资源,在小贷行业率先试点。积极推动区块链征信共享平台与数字金融公共服务平台对接,实现资产穿透式跟踪与管理,提升金融行业运行监控和预警能力。
供应链金融资金融通平台。立足广西,面向全国及东盟,通过推进区块链与金融互动,结合产业场景,搭建“产业+区块链+金融”供应链金融平台,打造供应链金融资金融通生态,为企业客户提供数字普惠金融服务超市,为金融机构提供场景+数据+风控+信用的一站式金融科技解决方案,为监管机构提供交易过程监管和风险预警监测,让金融科技赋能于产业、服务于产业,引导更多资金回归实体、服务实体,反哺实体经济。
2.助力智慧农业
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以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及农产品地理标志为重点,鼓励企业使用食用农产品“一品一码”追溯管理体系,深入推进农产品身份信息核查监管平台建设,构建以可信数据为支撑的全程品牌质量保障体系。推动农产品从农田到货架的全生命周期信息上链,建立质量有保障、责任可追究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透明服务提供高效手段。构建以可信数据为支撑的全程质量品牌服务体系,深入实施“广西好嘢”品牌强农战略。
专栏2 特色农产品溯源优先突破工程
基于区块链的“广西好嘢”质量追溯体系。优先以上林大米、横县茉莉花茶、南宁香蕉、横县甜玉米、隆安火龙果、融安金桔等广西农业区域公用品牌为主,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和品牌打造中引入区块链技术,真实记录商品产地、种苗、施肥、农药使用、加工过程、运输流通过程等信息,通过生产方、加工商、分销商、监管机构、零售商等链上主体对商品进行共识确认,保障记录数据真实可信,建立一物一码的农业商品身份认证体系。
推动农业生产管理精细化。鼓励区块链技术在“双高”糖料蔗基地、高标准农田、特色水果基地、“南菜北运”蔬菜基地等生产基地中的商业应用,助推农业数据可信采集融合互通、农业生产精准高效。利用区块链建立去中心化的物联网设备管控能力,推动农业物联网的规模化应用,提高农业设备的智能化管理和维护水平。支持向东盟国家输出农业区块链技术服务,以中国—东盟农作物优良品种试验站为示范,打造中国—东盟区块链+现代农业产业基地。
发展农村保险金融。基于气象监测、企业诚信等链上数据,通过智能合约推进农业灾害事件的自动化赔付,简化农业保险流程,缩短理赔周期。鼓励金融机构基于区块链上的资产数据,优化农业放贷的风险评估流程,开发丰富的农村金融产品,降低农村金融服务门槛,优化农村创业环境。
推广区块链+农产品流通交易。推进区块链技术在全区以及中国—东盟、粤港澳大湾区农产品流通和交易过程中的应用。通过农产品商品信息数据上链,促进农产品资产数字化,优化东盟区域农产品流通效率,积极主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消费市场。积极发展基于农业企业诚信的区块链服务体系,完善种植户、采购商的信用评级,利用智能合约建立种植户和采购商之间的公平交易,全面提升农产品交易便捷度和回款速度。
专栏3 区块链+智慧农业重点工程
区块链+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基地。以广西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为载体,建设区块链+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基地。推广区块链技术在气象信息、土壤质量、水质量等农业环境的信息可信采集应用,在种植、灌溉、畜禽水产饲养等农业生产过程的数据可溯记录。通过区块链实时、可靠记录农业设备的身份标识、工况、操作、维护等数据,实现对农业生产过程的准确管控,为农业智能设备的互联互通、在线管理提供安全可靠的数据和历史追踪。
3.深化智能制造
推动区块链在智能制造领域的应用。以南宁、柳州、桂林、北海、贵港等智能制造城市建设为引领,围绕制糖、石化、有色金属、汽车、钢铁等传统优势制造业,推动区块链与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深度集成应用,推进智能制造生产信息、设备信息实时上链、互通共享,促进生产过程精准化、可追溯化、敏捷化。培育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协同设计制造、供应链管理、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等应用新模式。
推进区块链与工业互联网平台深度融合。发挥广西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优势,建设一批行业特色工业互联网平台,利用区块链加密技术和不可篡改特性,推动平台内和平台间的数据安全流动,提升数据集成、平台管理、微服务框架等能力,形成覆盖设备管理、访问控制、平台运营的安全可信机制。鼓励龙头企业运用区块链技术加强工业大数据安全技术产品研发,加快数据安全监测、加密传输、数据脱敏等安全技术攻关,提升防篡改、防窃取、防泄漏能力。
深化区块链在供应链管理领域的应用。围绕食品、石化、有色金属、纺织服装等重点行业,支持龙头企业利用区块链技术,探索“一链+一码”模式,建设广西智慧供应链服务平台,深化区块链在供应链可视化、产品追溯、物流运输等领域应用,提升工艺制造、质量管理、物流采购、经营管理、市场营销等方面供应链管理的智能化水平。
专栏4 区块链+智能制造重点工程
广西工业云平台优化升级。积极依托中国—东盟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节点(广西)、柳州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等,推动区块链与5G、工业互联网等融合应用,推进广西工业云平台升级。运用区块链技术建设云链混合的协同制造网络平台,支撑网络协同设计、众包研发设计、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等应用,助力中小企业数字化、智能化改造。
广西智慧供应链服务平台。依托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打通生产、经营、流通、消费、市场监管等供应链各环节,建立信息流、商流、资金流、物流“四流合一”的广西智慧供应链服务平台,推动商品及供应链节点人员、设备的唯一标识码管理,促进供应链上下游仓储、物流、营销、服务等环节信息流通共享,实现供应链全程数字化及可信数字存证,推动企业供应链管理升级。
区块链+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示范项目。以中国—东盟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节点(广西)、柳州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为基础,结合区块链等新一代数字技术,根据各产业工业体系标准及生产流程,通过对广西优势产业及先进产业资源的数字化链接、汇聚与赋能,建设中国—东盟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节点北海分中心,打造中国—东盟产业互联网平台,服务广西、面向东盟,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新动能。
4.提升文旅服务
创新智慧文旅监管。构建以区块链技术为支撑的境内、跨境文旅大数据平台,推动建立包含政府、企业、游客多节点的共识机制,实现文旅行业监管链上的跨地域、跨部门、跨行业数据多方共享。搭建区块链旅游信用管理系统,完善游客和企业失信黑名单机制,强化失信违约处置力度,营造公平便捷、诚信透明的全域旅游生态。
完善智慧文旅服务。积极推动区块链技术与企业运营、游客需求等旅游环节融合,鼓励旅游企业利用区块链构建用户身份识别、用户敏感数据保护等机制,整合旅行社、酒店、民宿、景区管理部门、旅游监管部门等多方资源,打造广西旅游链,为游客提供真实可信的信息资源和个性精准的文化旅游服务。培育“区块链”+旅游金融、旅游保险、旅游评价和旅游认证等旅游产业新业态,打通智慧旅游“最后一公里”。
专栏5 区块链+文旅服务重点工程
区块链跨境旅游信息服务平台。依托广西防城港边境旅游试验区,探索建立包含中越两国旅游、海关、公安等政府部门跨境旅游联盟链,搭建面向双方游客的区块链跨境旅游信息服务平台,优化跨境自驾游通关手续等服务,建立旅游应急响应及指挥体系,提高突发旅游事件的实时沟通及快速响应处理能力。
区块链旅游信用管理系统。以“一键游桂林”等优质旅游项目为试点,建立基于区块链的旅游信用管理系统,依托居民身份证和企业社会信用统一代码,构建可信信用评分体系,形成全区统一的游客和企业信用积分管理制度,将游客和企业行为换算成积分并上链存储。对信用良好用户优先提供公共服务便利,例如优惠折扣、优先办理、先享后付等服务。
区块链+全域旅游标杆示范区项目。以北海等市为“区块链+全域旅游标杆示范区”试点城市,整合全域旅游行业资源,采集旅游基础数据,打造一站式旅游产业信息服务平台,实现“一脸通游、一键畅游”,为政府、景区、游客等提供基于全流程服务和管理的智慧旅游应用体系,推动旅游服务、旅游体验、旅游管理、旅游营销、资源利用、产业促进等方面的协同式发展。
(二)发挥区块链在信息惠民领域作用
1.探索区块链在医疗医保等领域应用
发展基于区块链的智慧医疗服务。推进各级人口健康信息平台与医院信息平台对接,运用区块链技术实现患者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临床医疗等关键信息上链,实现跨机构的医疗病例存证、医疗检测数据共享,并建立完整的健康档案。探索建立包含政府、医院、医生、患者、药厂等多方共识机制,实现就医、影像、检验、诊断、用药、医养结合等环节全程留痕,完善市场监管,缓解医患矛盾。探索区块链技术在公共卫生、疫情防控方面的应用,提升疫情防控、物资调配等工作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支持区块链在健康养老等领域实现便民服务。搭建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养老服务数据共享和联动平台,促进养老服务信息与人口健康档案、社会保障、医疗保险等数据资源多方互通。探索建立连通政府监管部门、服务企业/机构、全区老年人群体的智慧养老联盟机制,打造涵盖养老服务供给、服务保障、政策支撑、需求评估、行业监管“五位一体”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支持养老服务机构利用区块链技术丰富养老服务产品,培育智慧健康养老服务新业态。
专栏6 医养健康优先突破工程
医养健康信息共享工程。依托南宁市、贺州市、百色市等国家医养结合试点城市,打造覆盖自治区、市、县、乡四级政府部门、医疗卫生机构、社区、医养服务机构/企业、金融机构的区块链医养健康信息共享平台,推动养老服务、医疗保障、健康管理等信息上链共享,为全区医养健康服务提供数据支持。依托共识机制,探索建立包含周边省市医养健康服务联盟链,实现跨区域电子健康档案共享、电子票据、医保数据交换等便利服务。
区块链处方流转工程。推进区块链“院外处方流转”服务落地,建立包含政府、医院、药厂、药店、保险企业等联盟链,搭建区块链处方流转共享平台,实现诊疗环节、购药决策、支付配送等信息全部上链,推进处方药全流程监管,方便患者院内开处方、院外购药以及在线购买药品服务。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22日,江苏电力交易中心发布2025年3月份江苏电力市场经营主体目录。截至2025年3月31日,江苏电力市场经营主体共计145791家,其中发电企业1880家,售电公司231家,分布式聚合商33家,独立储能企业46家,虚拟电厂19家,电力用户143582家(一类用户41家,二类用户143541家)。市场经
甘肃电力交易中心发布甘肃电力市场运营报告(2025年2月),全文如下:
2025年,中国分布式能源市场迎来历史性拐点。国家能源局与发改委连发两条“光伏新政”。光伏行业正经历从政策哺育到市场淬炼的剧烈转身。新政叠加新的产业周期,让身处其中的光伏企业充满了变数。这场以市场为名的成人礼,正在重塑百万家光伏企业的生存法则。曾经依靠固定电价托底的盈利模式轰然瓦解,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22日,广东东莞市发展和改革局发布关于印发《东莞市推进分布式光伏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方案》指出,探索新型分布式光伏发展模式。开展“源网荷储、光伏+绿电、光伏+低碳”等新应用研究,探索建设源网荷储一体化绿色供电园区。鼓励光伏项目开发碳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21日,江西电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关于发布经营主体目录的公告。文件明确,截至目前,江西电力交易平台注册生效经营主体共计15855家,其中发电企业3956家(直购发电企业239家,非直购发电企业3717家)、电网企业1家、售电公司61家、电力用户11837家。其中本月市场注册(注销)生效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22日,上海电力交易中心发布2025年3月上海电网煤电容量电费相关结果公示。详情如下:2025年3月上海电网煤电容量电费相关结果公示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建立煤电容量电价机制的通知》(发改价格〔2023〕1501号)、《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明确煤电容量电价适用范围有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21日,上海电力交易中心发布关于公示受理注册的售电公司相关信息的公告。根据《售电公司管理办法》(发改体改规〔2021〕1595号)和《售电公司市场注册及运营服务规范指引》(京电交市〔2022〕25号)的要求,上海电力交易中心受理了下列售电公司的注册申请,对售电公司提交的市场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21日,山西电力交易中心发布关于拟参与山西电力市场发电企业名单(2025年第六批)的公示。山西电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受理了下列售电公司的注册申请,对售电公司提交的市场注册相关申请材料进行了完整性检验,现将企业名单及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5年4月22日至2025年5月21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21日,上海电力交易中心转发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通知-关于上海电力现货市场建设推进计划,文件明确,拟于2025年5月开展电力现货市场整月结算试运行。4月22日,上海电力交易中心发布关于2025年5月开展电力现货市场整月结算试运行的工作提示。文件明确,根据上海市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22日,国家能源局发布2024年分布式光伏备案接网推进情况专项监管典型案例。关于分布式光伏交易、结算方面的案例如下:湖北省黄石市某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购售电合同、并网验收意见单、供电企业营销系统中并网容量不一致,分别为1260千瓦、1600千瓦、1600千瓦;某分布式光伏发电
4月17日,新疆电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统计数据显示,一季度疆电外送电量达到32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创下自2010年实施疆电外送以来首季最高纪录。其中,新能源外送电量达到79亿千瓦时,占总外送电量的24%,相当于减少燃烧标准煤218万吨,减少排放二氧化碳588万吨,为全国能源保供和绿色转型注入强劲动
2015年电改9号文出台开启的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已历经十年,处于改革潮头的南方区域从独具特色的省级市场发展为创新融合的区域市场,走过了一条破冰、融合、发展的电力市场化改革之路。正可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让我们重温十年改革历程,总结经验教训,在新的历史起点再出发。(来源:电联新媒作者:梁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20日,国家能源局新疆监管办发布关于公开征求《新疆电力辅助服务市场运营规则(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文件明确,本规则适用于新疆电力辅助服务市场交易,新疆电力辅助服务市场所有成员必须遵守本规则。新疆电力辅助服务市场主体具体指新疆省调直调、参与疆内电力电量平衡,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20日,国家能源局新疆监管办发布关于公开征求《新疆电力中长期交易实施细则部分条款修订稿》意见的通知。文件明确,《新疆电力中长期交易实施细则》(新监能市场〔2022〕93号)第一章第四条修改为:规则所称电力中长期交易主要是指符合注册基本条件的发电企业、售电企业、电力用
自2015年3月《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发〔2015〕9号)(以下简称“电改9号文”)发布以来,我国电力体制改革已走过十载峥嵘岁月。这份被誉为“新电改”纲领的文件,系统提出了“全面实施国家能源战略,加快构建有效竞争的市场结构和市场体系,形成主要由市场决定能源价格的机制”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甘肃能源公告,2024年,公司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购买控股股东甘肃省电力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持有的甘肃电投常乐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常乐公司”)66.00%股权,主营业务新增火力发电业务,已发电控股装机容量达到753.97万千瓦,同比增加113%。同时,不断强化对电力中
加强党的建设,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高质量发展;落实国家重大战略,全力保障经济社会用电需求;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全面提高服务品质,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用电需要;深化改革创新,不断激发动力活力……一季度,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坚持干字当头、开拓进取,推动各项工作开局良好
市场主体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一头连着民生福祉。作为社会生产力的基本载体,市场主体是经济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技术进步的主要推动者、就业机会的主要提供者,作用举足轻重。人才是最活跃的先进生产力,市场的基石则在于培育先进的市场主体。当发电企业开始研究负荷曲线,当售电公司开始重视天气预测,当
“2024年,山东电力交易中心完成市场化电量421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8%。服务经营主体数量超过4万家。绿电交易电量22.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7%。”3月26日,在山东电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召开的公司“三会”上,山东电力交易中心董事长、党委书记李锋全面总结2024年工作时,一组组亮眼数据,勾勒出其蓬勃
自2015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将贵州列为全国第一批电力体制改革综合试点省份以来,经过近9年的探索与实践,贵州电力市场建设和市场化交易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已经基本构建了体系完备、竞争充分、健康有序的中长期电力市场。同时,圆满完成7轮次现货市场结算试运行。贵州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有序推进,为贵州能源
在山西电力交易大厅里,一场“春天的交易”正在进行——山西电力市场正式启动2025年3月至8月连续电力交易,这是全国首次开展的中长期多月连续撮合交易,标志着山西电力市场化建设又实现重要突破。“市场经营主体可提前6个月锁定电价,高频次博弈让价格发现更透明。”山西电力交易中心交易部主任弓建华
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10年来,广东电力市场实现了从“价差传导”向“顺价联动”、从“只降不升”向“能升能降”、从现货“间断运行”向“连续运行”等根本性突破,从2015年全国第一个实现中长期集中交易,到2019年全国第一个开展现货结算试运行,再到2021年全国第一批现货市场“转正”,广东电力市场为电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22日,广西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印发2025年二季度推动工业经济稳增长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文件明确,健全完善绿色制造体系。组织开展2025年度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申报,对获得国家级绿色工厂、绿色工业园区和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的企业和园区进行奖励,其
一季度,南方电网经营区域全社会用电量380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增速高于全国1.5个百分点,较1-2月累计增速提高1个百分点,体现南方区域经济运行起步平稳、开局良好,高质量发展态势持续巩固。从分产业看,一季度,南方电网经营区域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用电量和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同比分别增长7.4%
今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4月22日是第56个世界地球日。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近年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指引下,南方电网公司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加快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充分发挥电网平台优势和核心枢纽
中国华电集团贵港发电有限公司燃煤电厂启动炉环保节能综合改造项目招标公告(招标编号:CHDTDZ087/17-QT-028)一、招标条件中国华电集团贵港发电有限公司燃煤电厂启动炉环保节能综合改造项目项目已批准,招标人为中国华电集团贵港发电有限公司,项目资金为自筹。本项目已具备招标条件,现进行公开招标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14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美丽广西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以下简称《计划》)的通知。《计划》指出,加快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建设源网荷储一体化试点,完善煤炭油气产供储销体系,积极安全有序推动白龙核电一期项目建设,开展柳城北页岩气区块开
“十四五”期间,我国光伏投资开发狂飙突进。2021-2024四年时间里,光伏新增装机规模达到636.33GW,是此前十数年累计装机规模的2.5倍。在装机规模大幅攀升的同时,光伏投资商阵营也出现多轮转换,从2024年各企业风光装机数据中,可以看到哪些新变化?最新装机数据五大发电集团曾是光伏项目开发主力,尤
2015年电改9号文出台开启的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已历经十年,处于改革潮头的南方区域从独具特色的省级市场发展为创新融合的区域市场,走过了一条破冰、融合、发展的电力市场化改革之路。正可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让我们重温十年改革历程,总结经验教训,在新的历史起点再出发。(来源:电联新媒作者:梁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创维爱旭(百色)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9亿人民币,经营范围包括太阳能发电技术服务、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光伏设备及元器件销售、化工产品生产、化工产品销售、新兴能源技术研发等。股权全景穿透图显示,该公司由创维光伏旗下广西创维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爱旭股份
北极星氢能网整理了4月14日~4月18日的一周氢能项目动态。全程1150公里!我国首条跨区域氢能重卡干线正式贯通中国石化14日宣布,我国首条跨区域氢能重卡干线当日正式贯通,并将开始常态化运营。这条西部陆海“氢走廊”始于重庆,最终抵达广西钦州港,全程约1150公里,中途设有4座加氢站,将带动重庆、贵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18日,合山索英鑫能共模300MW/900MWh储能电站项目工程EPC总承包中标候选人公示。第一中标候选人为中建四局(雄安)建设有限公司、智城建科设计有限公司、重庆国网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广东信科机电工程有限公司联合体,投标报价130500.81303万元,折合单价1.450元/Wh;第二中标候选
近日,中节能风电广西贺州昭平县九十九顶100兆瓦风电项目、山秀120兆瓦风电项目获得核准批复。九十九顶风电项目坐落于贺州市昭平县北陀镇、富罗镇、马江镇、五将镇等,山秀风电项目则位于贺州市昭平县走马镇。两个项目建成并网后,中节能风电西南区域公司风电项目矩阵初步成型,中节能风电在西南市场的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