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在陈乐伍的带领下,这家昔日锂电巨头最终以退市收场了。
(本文来源:微信公众号“能见”ID:Eknower 作者:冯优)
5月30日,*ST猛狮(002684.SZ)发布收到股票终止上市决定的公告。股票终止上市后,将转入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进行股份转让。
对于这一结果,业内戏称:这场闹剧终于落幕了!
其实为了避免退市,陈乐伍已经使劲“浑身解数”,但不仅仍无力回天,还为业内一众吃瓜群众增加了无数“谈资”:
34亿元债务一笔勾销?深交所就债务问题反复发出灵魂拷问;律所扛不住问询跑路?深交所给董事长在内6位董事公开谴责处分;4年没有专职董秘、董事长代劳;财务会计对业绩报表“无法表示意见”……
事实上,陈乐伍的保壳攻坚战也曾取得过阶段性胜利。2020年6月猛狮科技发布2019年报,实现转亏为盈,股票自2020年11月2日起撤销退市风险警示,证券简称由“*ST猛狮”变更为“ST猛狮”。
艰难保壳后,猛狮科技的业绩并未有所改善。财报数据显示,该公司2017年-2021年扣非净利润分别为-1.984亿、-25.54亿、-5.257亿、-12.76亿、-11.18亿,5年共亏损56.71亿。
尽管现在败局已定,但执掌猛狮科技后,这位海归二代也曾梦想在2020年带领公司站上千亿市值行列。为此,他进行了一连串令人眼花缭乱的资本运作,成功在3年内将公司市值从11亿做到100亿。
可惜,猛狮科技的神话并没有维持多久。由于战略失误,这家锂电黑马又在3年内陷入债务危机、业绩暴跌、戴上*ST泥潭......市值只剩12.8亿。
曾“摘星未脱帽”
为挽救危局,早在2018年,陈乐伍已开始对公司发展战略及管理结构进行重大调整。一方面主动收缩经营,剥离部分非核心资产加快回流资金;另一方面积极开展战略合作,推进资产重组事项。
转折出现在2019年年底。「能见」统计发现,自2019年11月14日至12月25日,短短一个多月内,猛狮科技股价从每股2.7元飙涨至最高每股7.05元,上涨幅度高达161.1%。
背后原因或与多方国资驰援有关。
2018年12月,猛狮科技曾获得凯盛科技集团、漳州交通集团、福建诏安金都资产3家国企驰援,出资助力猛狮科技全资子公司福建猛狮复产和新项目的建设。
次年8月,猛狮科技还与三门峡市投资集团、河南高创两家国企联手打造三门峡示范区新能源产业基地,同时就其在三门峡市投资25亿元,建设5GWh高端锂电池生产项目达成具体合作意向。
三个月后,陈乐伍又与北京致云及中联盟能源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而这两家国企均表示将参与、支持、协助猛狮科技推进自身债权债务重组、资产重组等工作。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猛狮科技终于转亏为盈。2020年6月20日,猛狮科技发布2019年财报,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517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8042万元。
随后猛狮科技于2020年9月11日向深交所提交了撤销退市风险警示的申请,并审核通过。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2019年归母净利润为正,但其2019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归母净利润为负,非经常性损益来源于政府补助、债务重组损益、应收账款减值准备转回等。且从业绩情况来看,其经营状况并未根本好转。
当年财报数据显示,猛狮科技前三季度总资产65.5亿元,负债合计71.99亿元,资不抵债。
对此,猛狮科技表示,公司主营业务未实现盈利,逾期债务尚未能全部解决,产生的罚息及违约金等财务负担较重,导致公司产生大额亏损。因此,猛狮科技股票撤销退市风险警示后被深交所实行其他风险警示即摘星未脱帽。
彼时,猛狮科技就曾指出,2020年年报披露后,公司股票存在因2020年末净资产为负而再次被实行退市风险警示的风险。
从“黑马”变“黑洞”
没想到一语成谶。在退市边缘挣扎了一年多以后,随着重组失败和国资增持变减持后,猛狮科技终于由从此前的“黑马”彻底变成“黑洞”。
不过,猛狮科技也曾有过高光时刻。
该公司成立于2001年,由陈乐伍一手创立,前身是成立于1986年的汕头澄海沪美电池厂,主要产品为摩托车启动用铅酸蓄电池,后者的创始人是陈乐伍的父亲陈再喜。
陈再喜推崇一生的经营信条就是“不求最大、但求最优”。
正是在这种高质量理念的指导下,猛狮科技才创下了行业辉煌。2010年,其摩托车电池出口销量位居全国首位,当年的行业地位绝不亚于今天的宁德时代。
其实,从2001年陈乐伍发起成立猛狮科技以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陈乐伍一直都谨记父亲教诲,经营风格较为稳健。
直到2015年,新能源之风在神州大地吹起。这位从美国乔治亚大学学成归来的家族二代掌门人从中看到巨大商机。
这一年,猛狮科技发布指向2020年的“2351”战略,除两大市场机遇外,3是指高端电池制造、新能源车辆运营和清洁电力三大业务板块,5是指先进铅电池、高端锂电、新能源汽车、清洁电力和电商五大事业部,1则是2020年实现“千亿市值”。
对于当时营收不过5.5亿,利润只有数百万的猛狮而言,这似乎是一个过于宏大和激进的战略构想。
为早日实现“千亿市值”,原本稳健的陈乐伍发起了疾风骤雨般的并购。
数据显示,2015年、2016年和2017年猛狮用在增资并购上的资金分别达到1.83亿、18.89亿和20.49亿元,三年累计增资、并购、新设子公司超过60家。
看上去,猛狮科技犹如希腊神话中的尼米亚雄狮,皮如金铁,刀枪不入,凭借锋利的爪牙四处掠食。
在政策利好及市场红利等诸多因素加持下,通过一系列并购,猛狮科技2015年后业绩暴增,净利润同比增长3276.11%,股价也达到23元每股,市值一度过百亿。
随着急速扩张,这头猛狮的体量不断膨胀,但在内部,资金链也随之全线告急。
2012-2016年,猛狮科技实现归属上市公司净利润合计为1.31亿元。但2017年猛狮科技出现1.34亿元亏损,仅一年亏掉过去数年利润总和。
更为严重的是,亏损还在加剧,2018年其归母净利润为-27.7亿。此外,该公司旗下子公司部分银行账户开始被冻结、募集资金及募资账户等都出现异常。
负债率同样飙升。数据显示,2015年,猛狮科技资产负债率为32.26%,至2020年,这一数据已高达128.32%,2021年也在98.03%。
颇为尴尬的是,陈乐伍原本借债收购的目的,是为将标的迅速转化成即战力,以带来业绩提升及布局补强。但被收购企业非但没有变成利润“奶牛”,反成亏损“包袱”。
据媒体报道,猛狮科技包括台州台鹰电动汽车有限公司、郑州达喀尔汽车租赁等9家主要子公司中,有6家处于亏损状态。
利空之下,这头猛狮威风不再。
扩张之祸
从黑马到黑洞,系因该公司2015年以来的激进扩张所致。
2012年上市之初,猛狮科技仅有柳州动力宝电源科技等3家子公司,而到2017年底时,其通过收购、新设等方式的控股、参股子公司已达73家。
这大多是“2351”战略下的产物。它们叠床架屋,被指徒有虚名。其中,有平庸无奇的风电场,有连年亏损的动力系统控制,还有几乎找不到存在感的光伏逆变器商。
在猛狮科技盲目狂奔途中,不甘平庸的陈乐伍还入局新能源整车领域,这为公司埋下巨亏隐患。
2016年3月,猛狮科技通过《关于收购台州台鹰电动汽车有限公司80%股权的议案》,填补其在新能源产业链中新能源汽车整车部分的空白。
但是,三年这项造车计划却造出更多的是麻烦。2018年8月,猛狮科技发布公告称,其关于新能源汽车业务的合同纠纷多达四起。
此外,资金与技术门槛过高也是掣肘造车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电池厂商切入整车制造会比较困难,整车的技术门槛和资金门槛都很高。按照沃尔沃SPA平台举例,一条生产线从研发、建设、投产至少需要约700亿,这不是猛狮科技的体量玩得起的”一位资深传统车企从业人员对「能见」说。
对于借钱做生意这件事,陈乐伍在接受媒体专访时曾透露,他父亲时常教导,做生意若需10元钱,必须自己有6元,才能向别人借4元,这样哪怕生意做亏了也能从6元自有资金中找出4元来还给人家。
但有着海归经验的陈乐伍并没有奉行父辈的谨慎经营之道。根据2020年年报数据,猛狮科技资产为62.74亿元,但背负80.50亿的巨额负债,已资不抵债。
累卵之下,陈乐伍开始收缩战线。“2018年猛狮会聚焦动力电池产业链,一些无关紧要的业务,比如新能源汽车,会大刀阔斧的砍掉。”他在一次演讲中说。
一位已离职的猛狮高管如此评价陈乐伍:“即使按最苛刻的标准,陈乐伍都足够努力。他不仅是富二代,更是创二代。正式加入家族企业20余年,能带领公司上市,其靠的可不单单是家底。”
但这位现年51岁的海归被指赌性过大,甚至缺乏对产业属性的深度了解。猛狮科技所涉足的电池、风光新能源、汽车制造等均属风口产业,但同时受政策影响巨大。
如今,猛狮科技所涉足的产业政策早已转向。当站在下风口时,陈乐伍发现,这头瘦骨嶙峋的猛狮早已不复当年之勇。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2024年11月26日,郧西猛狮清洁电力有限公司总经理姜兴均、总经理助理陈宇赴正泰安能数字能源有限公司武汉事业部洽谈战略合作事宜,双方就户用光伏项目的开发建设及电站运维业务达成深度战略合作意向。此次合作,旨在整合双方各自的资源优势,共同开拓武汉周边户用光伏市场,提升项目建设与运维的效率与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10日,猛狮科技发布企业公告称,近日获悉公司及公司全资子公司福建猛狮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部分募集资金账户存在新增被冻结,被冻结金额约1.03亿元。募集资金账户新增被冻结的原因如下:(1)中国银行镇江丁卯桥支行冻结原因江苏峰谷源储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原为公司控股子公
北极星储能网观察到,昔日锂电巨头——猛狮科技的股权、所持子公司股权、名下房产等总估价近8亿元的财产,自2020年起,共经历33起司法拍卖事件。多次大幅折价却无人问津在这33起拍卖事件中,猛狮科技三门峡子公司90%的股权,预估价值为8886.43万元,经历两次流拍后,起拍价降至4976.4万元;猛狮科技董
日前,洛阳发布《洛阳市“十四五”招商引资和承接产业转移规划》。《规划》提出,洛阳将坚持“项目为王”鲜明导向,锚定打造国家创新高地、全国重要先进制造业基地、全国沉浸式文旅目的地“三大目标”,聚焦新能源电池产业等十大优势产业的关键领域招引承接,引进一批“风口”项目、高成长性项目,打造
2月8日,新疆发改委发布关于2023年新疆电网优先购电优先发电计划的通知。2023年优先发电计划中提出,非平价光伏项目优先小时数1220小时。其中,列入第一批发电侧光伏储能联合运行试点的项目再增加100小时。第一批发电侧光伏储能联合运行试点的项目5个项目分别为:阿瓦提粤水电能源有限公司7.5MW/15MWh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6月26日,猛狮退发布公告,公司股票已被深交所决定终止上市,于2022年6月27日被摘牌。此前,由于2020年度经审计的期末净资产为负值,猛狮退股票交易自2021年4月30日起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5月29日,猛狮科技发布《关于收到股票终止上市决定的公告》,公司将于2022年6月6日进入退市整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26日,深交所发布公告,猛狮新能源科技(河南)股份有限公司6月6日起进入退市整理期,股票予以摘牌。猛狮新能源科技(河南)股份有限公司,原名广东猛狮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由汕头市沪美蓄电池有限公司发起设立,2012年在深交所上市。原本主营业务为研发生产铅蓄电池、
*ST猛狮,这家传奇的企业,终于要以一场闹剧迎来退市?34亿元债务一笔勾销?深交所就债务问题反复发出灵魂拷问;律所扛不住问询跑路?深交所给董事长在内6位董事公开谴责处分;4年没有专职董秘、董事长代劳;财务会计对业绩报表“无法表示意见”;4月30日,*ST猛狮发布2021年度业绩报告,同时发布了公
1月10日,昔日摩托车电池巨头猛狮新能源科技(河南)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ST猛狮”)股东杭州凭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杭州凭德”)因违规减持收到中国证监会河南监管局警示函。2019年,杭州凭德通过债权投资、股权投资等方式参与主导*ST猛狮的债务重组工作,不仅豁免*ST猛狮20亿元债务,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1月23日,*ST猛狮发布公告鉴于公司截至2020年12月31日经审计的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负值,公司也已向广东省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提交对公司进行重整的申请且已于8月进入预重整程序,公司可能进入破产重整程序,公司的情况发生了较大变化,不再具备继续推进重大资产重组的条件,决定终止筹划重大资产重组。公司与中建材蚌埠、中建材浚鑫分别签订了解除协议。
《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基本规则》出台全国统一电力市场落下“关键一子”作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1+N”规则体系的关键“一子”,《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基本规则》(以下简称《规则》)日前出台,标志电力中长期、现货、辅助服务三大主要交易品种的规则顶层设计基本建立,也标志着我国电力市场改革迈出系统性突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30日,中航储能发布5GWh锂电池电芯集中采购,用于2025年储能订单交付。据了解,集采分三个标段,采购规模分别为1GWh、2GWh、2GWh。电芯规格要求≥314Ah。原文如下:
4月2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的《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基本规则》(以下简称《基本规则》)正式发布。《基本规则》的制定旨在加快推进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规范电力辅助服务市场运营管理,维护市场运营主体合法权益。电力辅助服务是指为维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保证电能质量,除正常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天眼查APP显示,近日,江门公用储能技术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杨慧,注册资本5000万元,经营范围包含:节能管理服务;风力发电技术服务;太阳能发电技术服务等。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该公司由越秀资本旗下南网越秀双碳股权投资基金(广州)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江门公用新能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29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基本规则》(以下简称《规则》),与《电力中长期交易基本规则》《电力现货市场基本规则(试行)》共同构筑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三个主要交易品种,标志着三大交易品种的规则顶层设计基本建立。通知提到,电力现货市场连续运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9日,昇辉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昇辉科技”)发布公告,拟通过发行股份收购赫普能源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赫普能源”)85%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剩余15%股权拟使用1.65亿元(暂定价)自有资金及/或自筹资金通过股份受让方式取得。此次收购旨在整合双方资源
北极星储能网讯:4月29日,珠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发布组织开展珠海市新型储能产业链链主企业遴选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申报企业依法在珠海市登记设立,具有独立企业法人资格;规模实力:制造业产业集群链主企业年营业收入原则上不低于10亿元。具备市场影响力,主导产品(服务)在国内市场占有率排名前列;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28日,四川电力交易中心发布关于印发《四川电力零售市场交易管理实施细则(暂行)》的通知。四川电力零售市场成员包括零售用户、售电公司、新型储能企业、虚拟电厂、电网企业、市场运营机构等。零售交易方式分为挂牌交易、邀约交易、双边协商交易。在四川电力交易中心完成注册的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近期发布《关于印发〈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基本规则〉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国家能源局有关负责同志接受采访,回答记者提问。问:《通知》印发的背景和目的是什么?答:电力辅助服务是指除正常电能生产、输送、使用外,发用两侧主体提供的系统调节服务,是保持系统稳定
2025年4月26日,在清华大学建校114周年之际,张剑辉校友向清华大学捐赠仪式在清华大学丙所会议室举行,该捐赠将用于支持清华大学国际会议中心的建设与维护。清华大学1995级校友、北京海博思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首席执行官张剑辉,清华大学党委书记、教育基金会理事长邱勇等出席仪式。清
海南首个独立共享储能站——南网储能公司临高珍金储能站4月28日投入使用。该储能站将丰富海南新型电力系统的储能发展形态,助力清洁能源岛建设。临高珍金储能站规模为20兆瓦/40兆瓦时,2月下旬全容量并网运行,4月下旬通过性能试验正式投用,安装4套可独立接受电网调度的储能系统。按照每天“两充两放
2024年,由于此前产能迅速扩张导致的阶段性、结构性过剩问题仍未解决,锂电产业产能建设进入“理性期”,主要表现为投资放缓,产能扩张减速。进入2025年一季度,各领域的产能投建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少数头部企业扩产态势不减,更多的企业则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削减项目,回笼资金。四巨头“悬崖勒马”去年
4月21日以来,碳酸锂期货价格再次连续大跌!21日跌破7万元/吨心理防线,22日跌破6.9万元/吨,23日一度跌破6.8万元/吨。海外矿价下跌,美国关税带来的需求增量担忧,以及宁德时代“钠电池”的量产与技术替代,这三大因素的叠加导致碳酸锂市场接连遭遇成本坍塌、需求未卜、技术替代的“打击”。下一步,
作为推进能源向清洁化转型的关键产品之一,锂电池本身需要做到低碳、零碳,既有政策的迫切性要求,也是企业自身社会责任的重要体现。据电池中国不完全统计,目前中国动力、储能电池主流企业,都已经在积极推进零碳产品、零碳工厂、零碳园区的构建或规划。与此同时,部分头部企业,已经制定了明确的碳中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1日,科力远披露2025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草案。科力远表示,随着锂电材料和大储能业务加速推进,公司为吸引和留住核心优秀人才,加快技术创新与业务拓展,特制定并推出激励计划。根据业绩考核目标,2027年度,科力远营业收入不低于100亿元或净利润不低于3.50亿元。据了解,科力远
4月2日,自特朗普关税对等政策出台以来,引发全球关贸海啸。这一被视为美国历史上第三次向全球发动的贸易“战争”,不仅在商品贸易,也在金融、资本乃至技术层面影响全球市场。而这其中,电动汽车产业链便是关键一环。对于电动汽车产业链的关贸敌视,不仅是因为其从拜登时期便层层叠加关税壁垒,到特朗
关税大棒如期而至。4月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正式签署“对等关税”的行政令,宣布对所有贸易伙伴设立10%的“最低基准关税”,并对多个贸易伙伴征收更高关税。其中对中国实施34%的对等关税,对欧盟实施的对等关税为20%,对巴西、英国实施10%的对等关税,对瑞士实施31%的对等关税,对印度实施26%的对等关税
据不完全统计,包括小鹏、广汽、小米、比亚迪、奇瑞、上汽、长安、特斯拉、奔驰、宝马、丰田、本田、通用等在内的形成一波车企跨界潮。市场方面,摩根士丹利研报认为,人形机器人将成为未来十年科技投资的最大主题之一。高盛预测,在这场争夺未来产业制高点的竞赛中,凭借电动汽车电池与人形机器人电池
数据中心用锂电池正在崛起成为新的市场增量。近日,宁德时代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数据中心及配储需求较大将成为未来优质的增量市场,大型项目带动的数据中心储能电池出货也将快速增长。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热潮,带动了云计算、大模型、AI智能体的发展,相应的对于算力需求也越来越高,根据市场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2025年3月7日,在布达佩斯多瑙河岸的匈牙利对外贸易及外交部大楼内,昆仑新材正式举行了匈牙利投资项目的官宣仪式。董事长郭营军表示,电动汽车的发展是全球的大势所趋。当前,尽管欧洲电动汽车市场受到价格较高、基础设施薄弱(如充电桩数量不足)等因素的影响,发展相对缓慢,但智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3月8日,全国人大代表、中创新航董事长刘静瑜在两会提案中建议,应警惕专利“武器化”破坏产业创新生态、加剧行业“内卷”。由于供应增加、行业竞争激烈,锂电池企业间的知识产权诉讼现象越来越常见,专利也成为锂电企业巩固自身技术和产品研发壁垒的主流方式。刘静瑜在建议中表示,
多个圆柱电池海外投扩产放量。近期,亿纬锂能、海四达、冠宇集团等海外圆柱电池项目接连传来消息。其中,亿纬锂能位于马来西亚的首个海外大型圆柱电池基地在2月16日正式投产,目标年产能达6.8亿只;普利特2月18日宣布,旗下控股子公司海四达将在马来西亚投建2.5GWh圆柱电池基地,投资额达7.5亿元。此外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