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环保企业正文

能源企业急缺涉“碳”岗位人才 与碳相关的岗位用人需求旺盛

2022-07-01 08:56来源:中国能源报作者:朱妍关键词:碳排放碳市场电力企业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五花八门的培训机构,鱼龙混杂的考证市场,其实也从另一角度反映出,与碳相关的岗位非常热门,背后存在大量的用人缺口。

近日,“人社部拟发布18个新职业”的话题冲上热搜。

记者从人社部官网获悉,截至6月20日,这批职业信息已完成公示。其中,包括碳汇计量评估师、建筑节能减排咨询师、综合能源服务员等职业,与“节能降碳”直接或间接相关。“碳达峰、碳中和是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必经路径,正在悄然改变能源与经济结构,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碳汇计量评估师’‘综合能源服务员’等新职业应运而生。”人社部将其归结于“在碳达峰碳中和的发展目标下涌现的绿色职业”。

这已是第二次公布与“碳”相关的新职业。去年1月,“碳排放管理员”一经官宣便引发热议,电力、化工等能源细分领域的多位人士,纷纷向记者表达过迫切的用人诉求。但据了解,要想胜任这些新职业也非易事。

几千、上万元换来“一张废纸”

想上岗、先学习。“电力、钢铁、水泥等行业都急缺,哪里有二氧化碳排放,哪里就需要人”“这是关于碳排放管理的唯一证书,你打算入行,这个证书必备”“快人一步在碳中和领域分一杯羹,年轻人提前实现月薪几万”……记者在某短视频平台搜索“碳排放管理”,类似培训宣传比比皆是。

记者随机挑了一位获赞较多的刘老师进行咨询。“我们推荐国资委发的证书,性价比最好。培训费1580元,在线学满3个小时课程,然后会安排考试,没有其他要求,包过。”对方发来证书样图,上面写着专业名称“碳排放管理师(高级)”,类型“专业技能证书”,落款为商业国际交流合作培训中心,“这是国资委下属单位。”

刘老师又发来几张学员缴费截图,催促记者报名:“专业技能证书就是资格证,咱报高级的,出去月薪8000+,我还能给你介绍证书挂靠单位。”

没有多余要求,刷课程包拿证,靠谱吗?记者了解得知,刘老师所在的名为北京十方普请教育的私营机构,其与国资委并无关联。“市面上培训价格从几百元到几万元不等,但不管价格多少,拿证就能挣高薪、挂靠之类的说法都是虚假宣传。”一位长期从事碳业务培训的人员杨某告诉记者。

记者查询消费者服务平台“黑猫投诉”发现,已有不少报考此类证书引发的投诉。“报了碳排放管理师和交易师,涉及金额12000元,说4月份下证、5月份兼职,现在人都找不到了”“花费38200元报北京沐学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的碳交易、碳监测、碳咨询、PMP国家认证管理师,承诺证书考过给挂靠,现在公司对此不认可”——花费几千甚至上万元,最终换来“一张废纸”的学员大有人在。

与碳相关的岗位用人需求旺盛

“五花八门的培训机构,其实也从另一角度反映出,与碳相关的岗位有多热门,背后存在大量的用人缺口。”杨某坦言,很多能源企业的碳排放管理岗位缺人是不争事实,尤其是电力、石化化工等高碳排放行业,企业甚至愿意“组团”给员工报名上课。“大家越来越认识到节能降碳的重要性,大型能源集团通常有自己的专业部门,甚至专门成立碳资产管理公司,中小企业往往没有这个实力,自己也没什么管理经验,需要从外部招聘‘碳管家’。但要知道,绝不是某些机构所谓的没有门槛、有证就行。恰恰相反,这类岗位对人员素质、能力要求很高。”

龙源碳资产公司碳资产业务部负责人姚艳霞证实,碳排放管理岗位需求旺盛。“特别是近两年,公司业务扩张,我们自己也会开展培训。比如,结合主营业务之一电力企业碳资产管理,除了专业碳资产管理员,我们会招一些有基础、有经验的火电行业人员,通过再培训补充缺口、积累人才队伍。”

“高碳排放企业最缺人,但风电、光伏企业同样看重这类人才。”某新能源企业负责碳业务的侯某举例,云南曲靖今年招标一批光伏项目,不同于过去主要考评度电收益、发电量承诺等指标,现在把碳资产收益加了进来,并作为利益分配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碳资产怎么管得好?这就需要专业人员出手。”

侯某告诉记者,自己参加过北京绿色交易所组织的培训,系统了解碳资产管理,加上长期深耕新能源领域的经验,上手还比较快。“除了出钱送人参加培训,公司也在积极招聘熟手。”采访中,侯某一再叮嘱记者隐去个人信息,“没办法,竞争太激烈了,毕竟大家现在都缺人。”

要培养跨领域解决问题的能力

究竟如何培养真正有用的人?多位人士一致认为,与碳相关的岗位,要求从业者具有跨领域解决问题的能力,既要掌握节能降碳相关理论,也要积累碳监测、统计核算等实践经验,同时具备能源、金融等细分行业知识。

有着10余年环保从业经历的杨晴告诉记者,自己多次参加此类培训,明显感觉到教学水平、效果参差不齐。“好的培训不但传授理论,讲解很多可借鉴的案例,还带着我们实操。给每人一个碳账户进行模拟交易,亲身参与交易全过程,这是很多野鸡机构做不到的。”

即便通过培训也不是一劳永逸。“与碳相关的政策、热点频出,个人还要具备很强的自学能力。比如,一项节能减排新政出来了,你没法结合企业实际提出落地方案,后续在碳市场很可能吃亏。”姚艳霞直言,人员能力跟不上趟,甚至会直接影响企业效益。“简单说,企业排多少碳,数据核算不准,必然影响下一步交易。碳配额本来可有盈余,实际算成短缺,这就是真金白银的损失。”

姚艳霞同时表示,做好培训有助于填补用人缺口。但培训机构鱼龙混杂,难以保证人员素质,无形中给用人企业带来风险。“一方面,行业要有准入门槛及其规则;另一方面,企业内部也可建立自己的人才培养机制。”

“你仔细看,人社部发布的新职业名是’碳排放管理员’,但机构发证无一例外都写‘碳排放管理师’。一字之别相差千里,因为目前并不存在官方认可的资格证。开设培训本身没有问题,但这类证书只能证明你参加过学习,不可夸大其词。”杨某坦言,随着又一轮新职业公布,预计将持续带动培训市场。但缺乏标准与规范,培训机构“怎么说了怎么算、教你什么全随缘”的乱象,应该管管了。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碳排放查看更多>碳市场查看更多>电力企业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