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能源煤炭政策正文

重庆:加强煤炭清洁利用和煤层气综合利用

2022-08-10 17:19来源:重庆市人民政府关键词:煤炭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燃煤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8月8日,重庆市人民政府印发《重庆市城市更新提升“十四五”行动计划》,《计划》提出,绿色低碳能源体系、产业体系和生活方式初步构建,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达到20%以上。构建绿色低碳能源体系。科学预测化石能源消耗规模,制定能源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严控燃煤发电机组增长速度,淘汰环保、能耗、安全等未达标准的设备,新建耗煤项目实行煤炭减量替代,加强煤炭清洁利用和煤层气综合利用,实现全市煤炭消费总量及结构占比持续下降。开展非化石能源和非碳能源替代方案研究,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因地制宜布局风电场、地热能、农林生物质能发电、光伏发电和水源热泵项目,推广氢燃料、生物柴油、燃料乙醇等替代能源。

详情如下: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城市更新提升“十四五”行动计划的通知

渝府发〔2022〕31号

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

现将《重庆市城市更新提升“十四五”行动计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重庆市人民政府

2022年6月25日

(此件公开发布)

重庆市城市更新提升“十四五”行动计划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对重庆重要指示要求,加快建设独具魅力的国际山水都市,发挥国际门户枢纽、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国家(西部)科技创新中心、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西部金融中心、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区的城市职能,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学笃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落实市第六次党代会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一尊重五统筹”,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态,以建成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新范例为统领,以提升品质为导向,以城市更新为抓手,聚焦国际化、绿色化、智能化、人文化,转变城市发展方式,推动规划建设管理现代化,全面提升城市经济品质、人文品质、生态品质、生活品质,努力建设“近悦远来”的美好城市。

(二)基本原则。

——规划引领,建管并重。融会贯通城市哲学、城市美学和城市科学的前沿知识,以科学规划精准描绘城市成长坐标,以“工匠精神”精心推进城市建设,以“绣花功夫”抓好城市精细化管理,努力实现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把保护城市生态环境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加快建设绿色低碳城市,走集约型、绿色化高质量发展路子。

——尊重规律,凸显特质。遵循城市发展规律,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把功能提升放在首位,注重把握城市有机更新中的“留、改、拆、增”原则,避免过度超前或重复建设。依托山水人文资源,因地制宜,彰显立体式交通、多样式建筑、组团式社区、田园式乡村等山水城市特色。

——紧贴民生,安全为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聚焦老百姓最关心的城市问题,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质。统筹发展和安全,强化底线思维,注重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提升城市安全保障和韧性水平。

——全域统筹,重点推进。聚焦主城都市区,统筹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和渝东南武陵山区城镇群,在功能提升、产业提升、生态提升、人文内涵提升、管理水平提升等方面持续发力,着力提升城市发展水平。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动态评估城市更新提升实施效果,实时增补重点专项,在提升中完善,在完善中提升。

(三)总体目标。围绕建设“山水之城·美丽之地”的总体目标,集中力量推进城市功能与品质再提升、再升级。到2025年,城市更新提升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宜居、绿色、韧性、智慧、人文城市建设取得长足进步,城市人居环境质量、人民生活质量、城市竞争力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走出一条重庆特色的城市更新提升道路。

——生态宜居水平显著提升。区域开发强度、组团规模、人口密度、环境质量符合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要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不低于43%,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2平方米,城镇老旧小区改造达到1亿平方米,新建居住区配套建设养老服务设施达标率实现100%,城市住房供应和公共服务供给更加优质均衡。

——基础设施体系更加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全市高铁通车及在建里程超过2000公里,开工建设高速公路1000公里、建成1200公里,主城都市区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及在建里程达到1000公里,中心城区城市道路达到7000公里、山城步道达到900公里,全市5G基站数量达到15万个。

——绿色低碳转型不断深化。绿色低碳能源体系、产业体系和生活方式初步构建,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达到20%以上,公共交通机动化出行分担率达到55%以上,城镇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达到100%,建设市级绿色示范社区100个以上,全市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38%,市级节水型城市创建率达40%。

——安全韧性能力稳步增强。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和应急管理体制更加健全,城市防洪排涝、消防、人防、基础设施等方面韧性不断增强,城市内涝积水点基本消除,十万人拥有消防救援站达到0.56个,新建防空地下室6级以上人员掩蔽工程占比不低于70%,亿元地区生产总值安全事故死亡率低于0.025。

——智慧城市特征日益明显。市级城市信息模型(CIM)基础平台基本建成,“CIM+”应用体系初步构建,市级智慧校园建设示范学校达到600所,“智慧医院”达到100家,智能产业补链成群,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10%,“智造重镇”“智慧名城”成为响亮名片。

——城市人文魅力不断彰显。城市更加人性化、人文化,更加优美和富有特色,市民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开放利用率达到100%,每万人拥有公共文化设施面积达到800平方米,公共图书馆人均藏书量1.05册,公共数字文化服务覆盖率100%。

展望2035年,重庆“三个作用”发挥更加突出,内陆开放高地全面建成、山清水秀美丽之地基本建成,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充分彰显,基本建成国际化、绿色化、智能化、人文化的现代城市。

二、提升城市规划水平,科学引领城市发展

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规划在城市发展中起着战略引领和刚性控制的重要作用,做好规划,是任何一个城市发展的首要任务”的重要指示精神,高水平编制和实施规划,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科学引领城市发展和品质提升。

(一)坚持规划战略引领。立足世界眼光、国际标准、重庆特色、高点定位,坚持“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紧紧围绕“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发挥“三个作用”和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要要求,精准定位城市发展坐标,加快建设国际门户枢纽、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国家(西部)科技创新中心、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西部金融中心、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区。结合重庆“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特点,精心描绘新重庆美好蓝图,展现大山大江大资源格局、大城大美大人文精神。突出规划对经济社会发展和城乡建设的引领作用,按照“谋划铸魂、策划赋能、规划塑形、计划推动”的思路,构建“穿透式”规划体系。坚持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融入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各环节,提高规划的战略性、科学性、权威性、协调性、操作性。〔牵头单位:市规划自然资源局;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各区县(自治县)政府和两江新区、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万盛经开区管委会(以下统称区县政府)〕

(二)优化空间发展格局。主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深入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促进“一区两群”协调发展,持续释放区域空间布局优化效应。

1.共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坚持一体化发展理念,按照成渝地区“一轴两带、双核三区”空间发展格局,以区域协同发展为导向,突出双城引领,强化双圈互动,优化国土空间布局,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增强协同创新发展能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强化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统筹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形成特色鲜明、布局合理、集约高效的城市群发展格局。促进毗邻地区协同发展,推动川渝高竹新区、遂潼一体化发展先行区、泸永江融合发展示范区和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建设。(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责任单位:市规划自然资源局等部门,各区县政府)

2.构建“一区两群”协调发展格局。坚持做大做强“一区”、做优做特“两群”,推动区域协调发展迈向更高水平。着力提升主城都市区发展能级和综合竞争力,梯次推动中心城区和主城新区功能互补和同城化发展。加快中心城区强核提能级,集聚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现代服务、国际交往等高端功能,在全市率先建成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新范例。加快主城新区扩容提品质,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建设产城融合、职住平衡、生态宜居、交通便利的郊区新城。推动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构建“一心、一廊、五片”带状网络化城镇空间,建设成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示范区、高品质生活宜居区和世界级生态文化旅游康养目的地。推进渝东南武陵山区城镇群文旅融合发展,构建“一心、一堡、四节点”城镇空间,立足生态资源和民族特色,建设具有山地特色和独特魅力的国家级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责任单位:市规划自然资源局、市文化旅游委等部门,各区县政府)

3.优化中心城区空间结构。推动中心城区“瘦身健体”,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形成“一核两江三谷四山五城多名片”的空间结构。强化“两江四岸”城市发展主轴功能,提升中心城区发展能级和综合竞争力,高水平打造长嘉汇、广阳岛、科学城、枢纽港、智慧园、艺术湾、寸滩国际新城、国际生物城等城市功能名片,树立卓越窗口形象。顺应自然地理格局,塑造多中心组团式空间形态,形成若干由“山水、田园、城镇、乡村”组成的群落单元,推动景城乡融合发展,促进功能有机融合和空间复合利用。(牵头单位:市规划自然资源局;责任单位:市住房城乡建委、市交通局、市文化旅游委、市政府口岸物流办等部门,中心城区各区政府,两江新区、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管委会,广阳岛绿色发展公司)

(三)统筹“三生空间”布局。科学编制国土空间规划,加强空间用途管制,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严格控制开发强度,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

1.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对产业发展规划的指导支持和约束作用,加强政策引导,建立与资源、环境、生态相适宜的产业结构,落实各类农业园区、工业园区、科技园区和服务业集聚区布局。做好各类园区规划,明确产业导向,构建产业生态圈,推动产业项目集中布局、集群布局、立体布局、协调布局。加强土地整理和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存量与增量,提高产业空间保障能力。完善产业配套,推动重点项目落地、产业转型升级和产城融合发展。提高工业用地投资强度,加大闲置和低效工业用地再开发力度,淘汰落后产能。创新产业用地供给,逐步推行新增工业用地“标准地”出让,明确固定资产投资强度、产出、税收、容积率等指标。(牵头单位:市规划自然资源局、市经济信息委;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各区县政府)

2.促进生活空间宜居适度。优化调整用地结构布局,统筹优化生产、生活用地空间和建筑总量规模平衡关系,按照职住平衡的要求,优化城市组团和居住用地布局,控制新增居住用地开发强度和人口密度,增加高品质居住空间供给。优先保障公共服务、公共安全等设施用地,完善公共服务配套设施,提高教育、医疗、养老、文化、体育、社区服务、社会救助等民生保障和服务水平。构建由城市公园、社区公园、自然山林、滨水空间等组成的城市绿地系统,提高公园绿地可达性和服务覆盖率。逐步建立灵活高效的居住用地供给机制,有序扩大租赁住房用地供给,加大居住用地保障力度。(牵头单位:市规划自然资源局、市城市管理局;责任单位:各区县政府)

3.促进生态空间山清水秀。构建“三带四屏多廊多点”的生态保护格局,加强水、森林、湿地等自然资源保护,提高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和稳定性。巩固“清水绿岸”长治久清,坚持综合治理,统筹好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地上地下、岸线水体,因地制宜推进水污染防治、水生态修复、水资源保护,推动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建设。优化城市生态格局和功能,加强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城市山水林田湖草系统修复和生态环境治理,构建生态网络,营造和谐自然的生态场景。(牵头单位:市规划自然资源局、市住房城乡建委、市林业局;责任单位:市生态环境局、市水利局、市城市管理局等部门,各区县政府)

(四)加强规划管理。健全规划管理机制,把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贯穿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构建刚性和弹性相结合的规划管控制度,切实保障规划落地实施。

1.统筹推进规划编制。强化规划引领,加快构建全市“三级三类”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按照“精简规划类型、减少内容重叠、避免内容冲突”原则,建立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目录清单和编制审批管理制度,实现“多规合一”。分级建立国土空间规划审查备案制度,提高规划审批效率。加强城市设计,细化城市设计分类,提高城市设计规范化、信息化能力,提高城市设计编制水平和管理效能,建立具有重庆特色的空间形态管控体系。(牵头单位:市规划自然资源局;责任单位:各区县政府)

2.强化规划刚性约束。坚持“远景目标、发展战略、空间布局、指标体系、行动计划、项目生成”规划工作机制,建立规划对城市发展建设时序、范围、内容等的引导和管控机制,科学引导和有序调控城市开发建设。进一步完善空间规划法规体系,确保规划工作全过程有法可依。完善规划考核、督察、审计、修改终身记录、违规处罚的刚性约束机制。完善违法建设查处体制机制,确保规划的严肃性与权威性。(牵头单位:市规划自然资源局;责任单位:市司法局等部门,各区县政府)

3.加强规划实施监督。依托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建设全市统建共享的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系统,建立健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目标等动态监测预警和实施监管机制。建立国土空间规划定期评估制度,结合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规划定期评估结果,对国土空间规划进行动态调整完善。强化规划编制审批、实施监管、体检评估和动态维护的全周期闭环管理,进一步健全规划管理体系。(牵头单位:市规划自然资源局;责任单位:各区县政府)

三、提升城市建设水平,突显立体城市特色

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要提升城市建设水平”“贯彻‘适用、经济、绿色、美观’的建筑方针,着力转变城市发展方式,着力塑造城市特色风貌”“推进城市绿色发展,提高建筑标准和工程质量”等重要指示精神,依托重庆多维地势地貌特征和独特山水人文资源,加强城市形态管控,提升建设品质,打造“建造强市”,彰显“立体城市”优美形态。

(一)加强城市形态管控。充分利用山水城市特色和自然资源禀赋,加强城市与建筑风貌管理,提升建筑设计水平,精心打造城市窗口地区,多维度、多视角突出“立体城市”风貌。

1.塑造山水城市风貌。结合城市山水空间格局、功能布局、空间尺度,对接城市设计,依山就势、随形而变,合理布局建筑群体,严控城市天际线、山脊线、水岸线。开展重庆建筑特色研究,提出建筑立面及城市风貌控制要求。提升城市开敞空间及重要道路沿线的建筑单体与城市环境、城市文脉、建筑美学的契合度,展现重庆显山露江的特色城市轮廓。(牵头单位:市规划自然资源局;责任单位:市住房城乡建委等部门,各区县政府)

2.扮靓窗口地区形象。持续提升中心城区核心商圈、机场、车站、码头、轨道交通站点、高速公路收费站及服务区等重要窗口地区品质,实施标准化管理,打造特色窗口形象。联合整治城区高速公路、快速路、主干道、铁路、轨道交通等两侧可视范围内脏乱差等环境秩序问题,将道路沿线打造成环境优美的风景线。整体提升城市视觉系统,构建系统规范的城市标识、交通标识、文化标识、旅游标识,推广国际化双语标识。(牵头单位:市城市管理局;责任单位:市住房城乡建委、市交通局、市文化旅游委等部门,各区县政府)

3.加强重点建筑管控。提升城市建筑艺术品质,加强市级体育场馆、展览馆、博物馆、大剧院等城市超大体量公共建筑项目管理,打造高品质城市公共建筑。强化对建筑体量、高度、立面、色彩等要素的规划引导和控制,加强涉及自然生态、历史人文、视线敏感等地段的建筑风貌管理。严格限制盲目规划建设超高层地标建筑,加大对区县新建超高层建筑管控力度。持续开展方案征集工作,推动重要建筑、跨江桥梁建筑设计出精品、出亮点,打造城市代表性名片。(牵头单位:市规划自然资源局、市住房城乡建委;责任单位:各区县政府)

(二)着力提升建设品质。强化“精致宜居”理念,对标一流,提升城市建设标准,提高设计水平,强化建设管理,提升建设品质,让建筑可阅读、街区可漫步、城市有温度。

1.提升建设标准。围绕城市定位、发展目标、品质要求,完善标准体系,提升城市建设水平。按远景需求确定重要通道、基础设施等的标准等级,一次性实施到位或者预控到位。加强机场、高铁站、大型桥梁、隧道、重大公共服务设施等建设的前期研究工作,强化科学性,合理确定建设内容、范围、标准、时序,推动各项配套工程与主体工程同步竣工并投入运行,增强建设的整体性。强化技术标准供给,加强基础设施、防洪排涝、生态环保等领域相关技术标准的对接,增强建设的系统性、协同性。(牵头单位:市住房城乡建委;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等部门,各区县政府)

2.加强设计管控。充分发挥设计在工程建设中的“先导”作用,强化使用功能,注重艺术品质。倡导“优质优价”,健全高水平设计队伍比选机制,继续加大国内外高水平设计机构与本地设计机构的交流合作和人才引进。健全优秀设计作品评选机制,强化重要项目设计方案指导及审查机制,提高方案决策水平。强化项目设计及实施过程中的跟踪监管机制,加大对擅自改变规划和建筑设计等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牵头单位:市住房城乡建委;责任单位:市规划自然资源局、市城市管理局等部门,各区县政府)

3.强化工程建设管理。推动建设项目与周边环境同步实施,加强设计与施工协同,完善建筑材料和施工质量监管机制,保证工程实施质量。完善质量安全主体责任体系,落实好建设、勘察、设计、施工和监理五方主体责任,创新工程质量安全监管方式,持续推进落实监理工作“十不准”,提高工程质量安全监管水平。着力提升工地管理水平,加强安全文明施工管理,持续对施工围挡、大门、安全网、外脚手架设置管理以及车辆冲洗、裸土覆盖、扬尘治理等进行规范。全面推广智慧工地建设,建立与大数据智能化发展相适应的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牵头单位:市住房城乡建委;责任单位:市生态环境局、市城市管理局等部门,各区县政府)

(三)聚力打造“建造强市”。以行业高质量发展为目标,转变城市建设方式,建立现代建筑产业体系,发展高端特色新兴建造产业,巩固传统优势建筑产业,提升建造规模能级,推动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响“重庆建造”品牌。

1.提升建造产业能级。大力发展高端特色新兴建造产业,重点培育装配式部品部件、智能施工机械装备、智能家居产品、建筑再生产品生产制造产业,大力建设综合型、特色型产业园和企业级产业基地。巩固提升房屋建筑、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山地城市“路桥隧”建造等传统优势建筑产业,优化建造产业结构,增强建造全产业链的韧性和竞争力。培育现代建筑服务业,大力发展设计咨询、信息化服务、研发检测、教育培训、物流运输等服务业。推动重点建造领域与科技、金融、人才深度融合,促进各建造领域间、高端建造产业与传统建筑业间紧密融合,畅通要素供给渠道,激发现代建筑产业发展潜力。(牵头单位:市住房城乡建委;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信息委等部门,各区县政府)

2.推进绿色智能建造。坚持建造活动与绿色发展同步,大力推进绿色建造、智能建造和工业化建造。以发展装配式建筑为重点,积极推进建筑工业化,推广装配式建筑集成化标准化设计,加快形成标准化、模数化、通用化的部品部件供应体系。推动工业化装修技术应用,发展成品住宅。推进建筑工业化与绿色化融合发展,在绿色建筑中推广成熟装配式技术应用,通过工业化生产、装配化施工推动实施绿色建造。加快智能建造发展,深化工程项目全过程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应用,持续实施数字化建造试点,推进城市信息模型(CIM)基础平台建设,推动智慧基础设施和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建立与大数据智能化发展相适应的制度体系、标准体系、管理体系。(牵头单位:市住房城乡建委;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经济信息委、市大数据发展局等部门,各区县政府)

3.优化工程建设组织模式。加快完善工程总承包(EPC)相关的招标投标制度规定,制定工程总承包评标办法。加大设计牵头的工程总承包实施力度,推动政府投资工程带头推行工程总承包。积极发展设计牵头的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政府投资工程带头推行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鼓励非政府投资工程委托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建立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实施细则和管理体系,加强全过程工程咨询人才队伍建设。(牵头单位:市住房城乡建委、市发展改革委;责任单位:各区县政府)

四、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打造美丽宜居家园

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管理搞得好,社会才能稳定,经济才能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提升城市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健全城市治理体制机制、提升城市公共空间品质,促进建成区及新区协同发展。下足“绣花”功夫,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加快建设山清水秀美丽之地。

(一)提升公共空间环境品质。聚焦群众实际需求,改善城市“硬环境”,提升公共空间环境品质,规范环境秩序,完善服务配套,扮靓城市风貌,提升城市品位。

1.优化道路空间环境。编制城市道路全要素整合设计导则,规范各类道路附属设施设置,科学有序推动“多杆合一”,合理布置地下管线及设施。推进道路平整专项整治和人行道完善提升,实施中心城区隧道口及周边环境提升。完善道路绿化,提升重要节点绿化水平。推动城市家具标准化建设、便民设施系统化建设。加强城市户外广告规划设计,优化布局,提升品质。加快城市绿色照明节能改造,消除城市照明暗盲区,全市道路照明设施完好率达到96%。(牵头单位:市城市管理局;责任单位:市规划自然资源局、市公安局、市交通局等部门,各区县政府)

2.提质城市开敞空间。编制新一轮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提升公园绿地、绿廊绿道、山城步道、滨江岸线、城中山体等绿色生态空间的连接度,构建立体绿色网络体系。推动“山城公园”品牌创建,构建“山城公园”体系。实施城市公园更新提质,开展园林绿化补缺提质,持续强化历史名园保护管理,丰富园林园艺展会活动。推进商圈广场公共服务设施提档升级。重塑“两江四岸”国际化山水都市夜间风貌,擦亮“两江游”“街巷游”等夜间经济名片。(牵头单位:市城市管理局;责任单位:市规划自然资源局、市文化旅游委、市商务委等部门,各区县政府)

3.规整社区空间秩序。持续开展高层建筑“生命通道”集中清障行动,完善消防通道长效管理机制,消除重点隐患,加大违章搭建整治力度。挖潜老旧小区周边路内停车空间,试点建设“小微停车场”,逐步缓解老旧小区、学校、医院、商圈等区域的停车难问题。加强对毁绿占绿等违法行为的监管。重点加强老旧小区的小游园、小运动场地等建设。(牵头单位:市城市管理局、市消防救援总队、市住房城乡建委;责任单位:市规划自然资源局、市交通局等部门,各区县政府)

(二)提升城市环境卫生水平。强化垃圾治理,强化城市管理秩序维护,健全城市环境卫生常态化管理机制,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建设,让城市干净、整洁、清爽,城市运行井然有序。

1.强化城市垃圾治理。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普及垃圾分类知识,推广分类投放模式。完善厨余垃圾收运管理制度,逐步提高厨余垃圾规范收运覆盖比例。规范可回收物管理,实现全市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38%以上。推进以资源化利用和焚烧处理为主、填埋处理为应急保障、其他处理方式并存的生活垃圾分类处置体系建设。健全建筑垃圾源头排放、密闭运输、消纳处置利用的全过程长效管理机制,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到50%。(牵头单位:市城市管理局;责任单位:市规划自然资源局、市住房城乡建委、市商务委、市公安局等部门,各区县政府)

2.提高城市环卫水平。完善保洁作业标准和长效管理制度,提高环卫清扫保洁效率和精细化水平。加强“路桥隧”及附属设施清扫保洁,提升主要道路机械化清扫作业能力。推广新能源环卫车辆,增强城市环境卫生综合应急能力。因地制宜推进环卫市场化改革。加强源头治理,统筹布局清漂设施,完善清漂设备,建立区域清漂联动机制。(牵头单位:市城市管理局;责任单位:市公安局等部门,各区县政府)

3.加强城市环境秩序整治。深化治理违法占道经营、人行道违法停车等突出问题,规范机动车路内停放秩序。开展“蓝天行动”监管执法和露天焚烧等烟尘污染专项整治行动。有效防控扬尘污染,全市扬尘控制示范道路总量达到1200条。常态化抓好建筑垃圾运输车辆监管执法。构建城市违法建设监管执法体系,全力推进违法建设治理由专项治理、集中攻坚阶段转入全面防控、长效治理新阶段。(牵头单位:市城市管理局;责任单位:市公安局、市规划自然资源局、市住房城乡建委、市生态环境局、市交通局等部门,各区县政府)

4.加强小城镇环境治理。配套完善小城镇市政环卫基础设施,有序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健全小城镇清扫保洁机制,强化环卫规范化作业。加大对小城镇中违法占道经营,违法侵占、损坏市政设施,砍伐、移植树木等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加强小城镇庭院绿化、小区绿化、道路绿化,建设小公园、小广场等休闲空间。推进小城镇排水和污水管网建设,完善污水收集处理系统。有效改造小城镇老街巷、老厂房、老院子,塑造街区特色风貌;保持与修复小城镇自然格局、街巷肌理和整体风貌,真正实现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牵头单位:市城市管理局、市住房城乡建委;责任单位:市生态环境局、市规划自然资源局、市乡村振兴局等部门,各区县政府)

(三)提升城市综合管理水平。深化“大城细管、大城众管、大城智管”,着力构建权责明晰、服务为先、管理优化、执法规范、安全有序的城市管理体制机制。强化全周期管理、同标准管理、智能型管理,不断提升城市综合管理精细化、智能化、人性化水平,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1.深化“大城三管”。推动“大城三管”体系化,夯实细管基础、拓宽众管渠道、完善智管体系,促进城市管理实践成果转化为制度标准。推动城市管理和服务重心下移,构建行政综合、法治综合、上下综合、社会综合的城市综合管理体系。强化各级城市综合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统筹作用,健全定期协调机制,落实各部门城市综合管理工作责任,消除管理盲区,推动城市综合管理全域覆盖。(牵头单位:市城市管理局;责任单位:市级有关部门,各区县政府)

2.深化“马路办公”。常态化开展跨部门联合“马路办公”,探索将“马路办公”下沉到社区,进一步贴近市民诉求。坚持问题导向和结果导向,健全“马路办公”长效机制,把分散式、以面上城市管理工作为主的“马路办公”,调整为“解剖麻雀”式的“马路办公”。探索“马路督查”机制,持续推进“马路办公”从城市核心区向背街小巷、城乡结合部等区域延伸。(牵头单位:市城市管理局;责任单位:市交通局、市公安局、市住房城乡建委等部门,各区县政府)

3.推进城市管理智能中枢建设。推进建成区数字化管理全覆盖,加快建设市、区县一体化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构建城市管理智能中枢,丰富智能应用场景,推动城市管理向城市治理、智治升级,实现“一网统管、一屏通览、一键联动、一端服务”,形成集感知、分析、服务、指挥、监察于一体的城市智治体系,提高城市治理智能化、服务人性化、应急快速化、决策科学化水平。(牵头单位:市城市管理局;责任单位:市级有关部门,各区县政府)

五、提升城市交通水平,推进交通强市建设

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建设、经济发展,交通要先行”“要把解决交通拥堵问题放在城市发展的重要位置,加快形成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综合交通体系”等重要指示精神,按照交通强市目标,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多层次、立体复合的现代化交通设施体系。

(一)畅通多向出渝大通道。围绕构建陆海联动、东西互济的对外开放格局,畅通国际国内大通道,着力提升对外运输能力,有力支撑内陆开放高地建设。

1.构建“四向”国际综合运输大通道。强化对外开放通道能力建设,全面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南向做大做强西部陆海新通道,推动形成多路径、多方式的铁海联运、铁路国际联运、公路跨境班车运输网络。西向巩固强化丝绸之路经济带通道,做强做优中欧班列(成渝),强化国际物流陆路运输骨干功能。东向优化提升长江经济带通道,构建以长江黄金水道和铁路、高速公路为主的沿江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全面打通面向太平洋的国际开放通道,推动与沿江省市港口、口岸合作。北向培育壮大中蒙俄通道,加快形成北向高铁通道和高速通道,形成对接蒙古和俄罗斯的渝满俄国际物流双通道。空中强化航空物流大通道,加密重庆至欧洲、北美、南亚全货运航线,支持航空企业“客改货”航空中转业务,大力发展基地货运航空。(牵头单位:市交通局、市政府口岸物流办、市发展改革委;责任单位:市规划自然资源局等部门,各区县政府)

2.构建“三轴六廊”国内综合运输大通道。发挥好重庆承东启西、联通南北、通江达海的优势,畅通重庆—京津冀主轴、重庆—长三角主轴、重庆—粤港澳主轴等3条综合交通主轴;畅通重庆—北部湾西部陆海走廊、重庆—滇中走廊、重庆—成都—拉萨走廊、重庆—兰西—天山北坡走廊、重庆—宁夏沿黄走廊、重庆—海峡西岸走廊等6条综合交通走廊,形成贯通东中西、连接海内外的对外交通格局。(牵头单位:市交通局、市发展改革委;责任单位:市规划自然资源局等部门,各区县政府)

(二)合力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现代综合交通网络。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交通一体化发展,统筹推进航空、铁路、公路、水运等重大交通设施建设,推动形成现代化高质量综合立体交通网络。

1.打造国际航空门户枢纽。加快形成布局完善、保障有力、功能健全的机场体系,基本建成国际航空门户枢纽。有序推进枢纽机场建设,强化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机场协同发展,加强洲际航线班期安排,共同争取国家在航权、时刻方面的政策支持。提升支线机场能级,完成万州机场、黔江机场改扩建,开展万州五桥机场提升为干线机场、黔江机场跑道延长项目前期研究,研究新增万盛、城口等支线机场布点。规划建设一批通用机场,积极拓展应急救援、商务包机、空中摄影、景点观光等服务应用领域,引导新兴航空消费。(牵头单位:市交通局、市政府口岸物流办;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规划自然资源局等部门,各区县政府)

2.构建多层次铁路网络。加快建设“米”字型高铁网,推动成渝地区高铁网络高效融入国家“八横八纵”高铁主通道。加快渝湘高铁重庆至黔江段、渝昆高铁、渝万高铁、成达万高铁等项目建设,新开工成渝中线高铁、渝西高铁、渝宜高铁等项目,加快渝贵高铁、黔江至吉首高铁、兰渝高铁等项目前期工作。完善区域普通铁路网,加快重庆铁路枢纽东环线等项目建设,推进安张铁路、达(开)万铁路扩能改造等项目前期工作,研究论证沿江货运铁路、长垫梁铁路、广垫忠黔铁路、梁忠石货运铁路等。织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城际铁路网,规划研究重庆至自贡至雅安、重庆至广安以及汉中至南充至潼南至铜梁至大足至荣昌至泸州等城际铁路。利用国铁干线开行周边地区与中心城区间的公交化列车,加快成渝铁路重庆站至江津段改扩建工程建设。(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交通局;责任单位:市规划自然资源局等部门,各区县政府)

3.加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公路网络。加快形成“三环十八射多联线”高速公路网,大力实施射线高速公路扩能改造和高速公路联络线、支线、重点区县环线等项目,强化川渝毗邻地区高速公路互联互通,加密连接周边地区的高速公路省际通道。加快推进川渝毗邻地区普通干线公路提质改造,满足普通国道基本达到二级及以上、普通省道基本达到三级及以上技术标准,全面提高既有路网通达效率和通行能力,大力发展干线公路路衍经济。(牵头单位:市交通局、市发展改革委;责任单位:市规划自然资源局等部门,各区县政府)

4.建设长江上游航运中心。健全以长江干线为主通道、重要支流为骨架的航道网络,协同推进长江上游航道整治,全面打通嘉陵江国家高等级航道,加快畅通乌江航道。加快建设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的港口集群,全面建成中心城区果园港、万州新田港和涪陵龙头港3大内河港口。强化长江上游港口分工协作和集约发展,推进港口企业合资合作,促进区域港口码头管理运营一体化。加快智慧长江物流工程建设,推动全市港航智能化改造。推进港口集疏运建设,解决“最后一公里”运输问题,完善铁水联运服务。(牵头单位:市交通局、市政府口岸物流办;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规划自然资源局、市住房城乡建委等部门,各区县政府)

5.构建高标准枢纽体系。加快形成一体化“2+4+6”综合交通示范枢纽港,打造枢纽港城市靓丽新名片。建设2个综合型枢纽,有序推进重庆江北国际机场T3B航站楼及第四跑道建设,力争开工建设重庆新机场。强化4个大型物流枢纽功能,加快完善国际物流枢纽园区功能,全力拓展果园港能力,积极推进重庆公路(南彭)物流基地建设,全力提升江津珞璜港能力。构建6个大型客运枢纽,优化完善重庆北站、重庆西站集疏运体系,建成重庆西站二期工程,加快建成重庆东站站房和配套综合交通枢纽,提升改造重庆站,高标准建设科学城站,建设寸滩国际邮轮母港和游客集散中心。加强综合交通枢纽及集疏运体系建设,建设换乘便捷、设施完备的综合客运枢纽,推动综合货运枢纽与综合立体交通网衔接顺畅,实现客运“零换乘”、货运“零换装”。强化枢纽港区、物流园区、工矿企业集疏运通道建设,降低物流成本,提高运作效率。(牵头单位:市交通局、市政府口岸物流办;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规划自然资源局、市住房城乡建委等部门,各区县政府)

(三)推动市域交通协调发展。树立“轨道交通引领城市发展格局”理念,提速建设“轨道上的都市区”,完善主城都市区快速通道网络,推进主城都市区交通基础设施同城化发展,推动“一区两群”交通互联互通。

1.打造“轨道上的都市区”。完善多层次的轨道交通网络体系和功能服务体系,统筹推进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四网融合”。按照“中心加密、两槽提速、两翼联通、外围辐射”思路,提速实施轨道成网计划,构建“环射+纵横”格局。加速前三期在建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建设,推进轨道交通第四期建设规划的8条、198公里线路建设,推动东中西槽谷内部轨道交通加速成网。推动轨道交通运营线路提质增效,实施轨道交通2号线设备大修和更新改造,加快3号线技术改造工程。深入开展轨道交通运营安全整治工作,提高轨道交通应急处置和保障能力。持续推动中心城区轨道交通与地面公交、步行等换乘接驳,提升轨道交通出行的便捷性与舒适性。到2025年,力争主城都市区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及在建里程达1000公里,高峰日客运量达到600万人次。稳步推进主城都市区城轨快线项目,加快推进璧铜线、江跳线等建设。全力推动已纳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多层次轨道交通规划》的中心城区至主城新区4条、278公里城轨快线尽早开工建设,积极做好尚未纳入国家层面上位规划的主城新区其他城轨快线前期工作。推动综合交通枢纽“站城一体”发展,大力发展枢纽型经济,强化枢纽和配套集疏运交通设施同步建设、同期投入运营。按照“先试点后推广”的原则,分批次组织实施主城都市区轨道交通场站TOD综合开发项目,培育功能复合的城市发展新空间。(牵头单位:市住房城乡建委、市规划自然资源局、市交通局;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各区县政府)

2.加快中心城区与主城新区连接通道建设。按照主城都市区“1小时通勤圈”发展战略,积极开展中心城区与主城新区连接通道研究,梯次构建中心城区与主城新区高速公路、快速路双通道,提升中心城区与主城新区互联互通水平。加快两江新区至长寿快速通道建设,积极推进两江新区至涪陵快速通道、中心城区至永川至荣昌快速通道、中心城区至合川快速通道、中心城区至綦江至万盛快速通道前期工作,力争早日开工建设。(牵头单位:市规划自然资源局、市住房城乡建委、市交通局;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各区县政府)

3.促进“一区两群”交通互联互通。构建“一区”与“两群”1小时通道,主城都市区与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加快形成以渝万高铁、渝万城际为主导的高铁双通道格局。加快补齐主城都市区与渝东南武陵山区城镇群高铁联系短板,实现渝东南高铁“零突破”。强化“两群”间互联互通,加快推进万州经石柱至黔江高铁、恩黔遵昭铁路项目前期工作,通过衔接安张铁路,进一步强化黔江与奉节、巫溪、巫山、城口等三峡库区城市的铁路联系。启动垫江至丰都至武隆高速公路建设,与黔江至石柱高速公路形成“两群”高速公路双通道格局。(牵头单位:市交通局、市发展改革委;责任单位:市规划自然资源局等部门,各区县政府)

(四)强化中心城区交通服务能力。依托中心城区多中心组团式的空间格局,聚焦城市重点区域,系统推进中心城区路网建设和更新改造,推动交通缓堵促畅,提高地面公交、停车设施和交通管理等服务水平。

1.完善城市道路体系建设。大力推进二纵线华岩至跳蹬段、六纵线南段等中心城区快速路网建设,形成“六横七纵一环六联络”快速路网结构体系。完善长嘉汇、广阳岛、科学城、枢纽港、智慧园、艺术湾、国际生物城等片区路网,建设科学大道、茶惠大道、开成路等骨架道路。加快中心城区越江通道、穿山隧道、重要立交节点等建设,大力缓解越江、穿山通道瓶颈。(牵头单位:市住房城乡建委;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规划自然资源局、市交通局等部门,中心城区各区政府,两江新区、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管委会)

2.有序推进城市路网更新。在中心城区交通拥堵严重、秩序混乱及出行环境较差的片区,大力实施路网更新改造,盘活老马路、老街巷等道路资源,打造“马路上的老城区”,提高城市路网运行效率和交通出行品质。推进存量道路挖潜,建设级配合理的路网结构,尽快打通未贯通道路,畅通微循环。加强道路精细化改造,持续开展道路平整行动,动态实施道路交通堵乱点“一点一方案”治理。提升慢行设施品质,推进“山城步道”建设,新建和提档升级人行过街天桥与地下通道。(牵头单位:市住房城乡建委、市城市管理局、市公安局、市规划自然资源局、市交通局;责任单位:中心城区各区政府,两江新区、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管委会)

3.提高地面公交服务能力。提升现有公交优先道利用水平。完善公交枢纽、首末站、停保场等设施,加快智能调度系统、智慧公交站台建设。全面梳理“直线式”公交停靠站,因地制宜实施公交港湾式停靠站改造。对站场用地规划不足的城区,试点推进路边港湾式“微型”公交首末站点建设,中心城区建成区实现公交站点500米全覆盖。优化公交运力结构和线路组织,加强区域公交循环接驳和社区循环小巴穿梭服务。(牵头单位:市交通局、市公安局、市城市管理局、市住房城乡建委;责任单位:市规划自然资源局等部门,中心城区各区政府,两江新区、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管委会)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煤炭查看更多>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查看更多>燃煤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