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火电火电产业政策正文

官方解读二十大报告 | 逐步转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

2022-10-24 13:39来源:北极星电力网关键词:碳排放双控二十大报告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江金权

二是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赢脱贫攻坚战,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进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使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备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

江金权

三是使中国人民更加自信自立自强。新时代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极大增强了中国人民的“四个自信”,前进动力更加强大、奋斗精神更加昂扬、必胜信念更加坚定,焕发出更为强烈的历史自觉和主动精神。现在,中国人民自信自强、平视世界,创造新的历史伟业的志气、骨气、底气更加充盈。

江金权

四是为世界和平与发展注入了强大正能量。10年来,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年均30%左右,贡献了70%的全球减贫份额,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赞扬,“一带一路”等公共产品为全球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所有这些对全球发展格局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江金权

五是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充分彰显了这一科学理论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极大增强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也极大增强了世界人民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人民对中国模式、对社会主义运动的信心。谢谢。

日本朝日新闻社记者

二十大报告提出的“中国式现代化”,我们认为是贵国未来方向的关键词,它的核心意义是什么?报告还指出,“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这是否意味着贵国有意向把自己的发展模式出口到国外?谢谢。

孙业礼

谢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你能够关注到中国式现代化这个关键词,说明你对我们的报告作了很认真的研究。实现现代化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追求,但各国的现代化道路不尽相同,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模式,也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现代化标准。中国的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我们称为“中国式现代化”。

孙业礼

二十大报告系统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五大特征。第一,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十四亿多人口的规模,资源环境条件约束很大,这是中国突出的国情,这也决定了中国的现代化不能照搬外国模式,发展途径与推进方式必然有自己的特点。这么大规模人口的现代化,其艰巨性和复杂性是前所未有的,同时其意义和影响也是前所未有的,推进这样规模的现代化也是对人类社会的巨大贡献,我们也感到责任很大。

孙业礼

第二,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决定的,我们不能接受两极分化的格局。我们要让全体人民都过上好日子,都有机会凭自己的能力参与现代化进程,凭自己的贡献分享国家发展的成果,不能把哪个群体甩出去不管。当然共同富裕不是平均主义,更不是劫富济贫,这里面有一个先富后富、先富带后富的问题;同时,共同富裕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我们会坚定地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十八大以来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全部成功脱贫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孙业礼

第三,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以往一些国家的现代化一个重大弊端就是物质主义过度膨胀;强大的物质基础、人的物质生活资料丰富当然是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但如果人只追求物质享受、没有健康的精神追求和丰富的精神生活,成为社会学家描述的那种“单向度的人”,丰富多彩的人性蜕变为单一的物质欲望,那也是人类的悲剧。这个为我们所不取,我们追求的是既物质富足又精神富有,是人的全面发展。

孙业礼

第四,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纵观世界现代化史,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是一个通病。我们之前也走过不少弯路,十八大后我们坚决遏制住了生态环境破坏的势头,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的变化,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并融入了我们的制度、政策和文化之中。我们今后还要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孙业礼

第五,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我们不走一些国家通过战争、殖民、掠夺等方式实现现代化的老路,我们的旗帜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这是我们制度决定的,也是我们文化决定的。走和平发展道路符合中国的根本利益,我们将继续沿着这条道路走下去,我们也希望其他国家都走和平发展道路。

孙业礼

至于刚才你问到的中国是不是有意向把自己的发展模式出口到国外,我想,我们的立场和态度也是一贯的,非常明确。我们不输入别国模式,坚决反对其他国家将自己的模式强加给中国,我们也不输出中国模式,不会要求别国复制中国的做法。每个国家自主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的努力,都应该受到尊重。我们说“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这是一种对人类多样性的主张,是不同文明、不同国家交流互鉴的态度。如果国际社会愿意了解借鉴中国的经验和做法,我们会敞开心扉,客观介绍,同时我们也诚心诚意地了解、研究、借鉴别国的经验。谢谢。

总台央视记者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的人才支撑。在内容安排上,这与以往的党代会报告有所不同,它把教育、科技、人才放在了同一个部分去讲。对此大家都很关注,请问这样的安排体现了什么样的战略意图?谢谢。

穆虹

谢谢您的提问。的确,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都是党中央提出的需要长期坚持的国家重大战略,也都是事关现代化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问题。立足新时代新征程党的历史使命,党中央从突出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出发,将科技、教育、人才放在二十大报告第五部分进行统筹部署,集中表达。

穆虹

如您所说,过去党代会的报告中,科技一般安排在经济建设中,教育一般是安排在社会建设中,人才安排在党的建设中。党的二十大报告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加强系统观念的要求,第一次把三大战略摆放在一起,是一个创新,有其深义。这一新的摆布,既坚持了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又强调了三者之间的有机联系,通过协同配合、系统集成,共同塑造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

穆虹

这三大战略共同服务于创新型国家的建设。一是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促进教育公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高国民整体素质。二是坚持创新驱动。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加强基础研究,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自主创新,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三是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完善人才战略布局,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谢谢。

美国全国广播公司记者

中国一方面提倡“共同富裕”、反对“资本无序扩张”,但同时我们也看到了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势头似乎有停止的迹象,有报道称中国失业率特别是青年失业率高,美国不断升级贸易和技术措施将进一步阻碍中国的发展。根据各位对二十大报告的理解,哪方面将是中国首先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更快地做大经济蛋糕,还是确保经济蛋糕的公平分配?在两者都很重要的前提下,哪一个更应该被优先考虑?谢谢。

江金权

谢谢这位记者先生。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应该讲,共同富裕是全人类的梦想,但是要真正实现有难度。刚才你讲到,是要先做大蛋糕然后再分配蛋糕,我个人理解,解决这个问题还有一个社会制度问题。资本主义制度是以资为本,它追求资本利益最大化,不可能真正实现共同富裕,而社会主义制度是有条件、有可能解决这个问题的。结合你刚才提的问题,我想从五个方面回答:

江金权

第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一方面是由中国共产党性质宗旨决定的,我们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另一方面也是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决定的,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显著特色。中国式现代化五个特征,其中一个就是共同富裕,这也是我们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就是为了让人民群众过上更加幸福的日子。这是党的初心使命、理想信念、性质宗旨所决定的。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对这个问题作出了阐述。

江金权

第二,共同富裕这个路怎么走,我们一直在探索。改革开放以来,我们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鼓励先富带后富,目的是要实现共同富裕。新时代十年,我们解决了近一亿人口的贫困问题,在中华大地上解决了困扰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就是在推进共同富裕。所以,我们的共同富裕是实实在在地推进、在取得进展,而且通过全面脱贫,为进一步推进共同富裕奠定了一个坚实基础,积累了宝贵经验。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碳排放查看更多>双控查看更多>二十大报告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