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2023年1月11日在河北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河北省人民政府省长 王正谱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省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五年,是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举世瞩目重大成就的五年,也是河北抢抓机遇、砥砺前行的五年。最具战略指引意义的是,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亲临河北视察,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饱含着对河北人民的深情厚意,寄予着对河北发展的殷切期望;最具里程碑意义的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推动的京津冀协同发展硕果累累,雄安新区拔地而起,冬奥盛会载入史册,脱贫攻坚全面胜利,河北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过去的五年,我们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二十大精神,在省委领导下,坚持稳中求进,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经济强省、美丽河北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这五年,是综合经济实力稳步提升的五年。我们始终坚持发展第一要务,着力打基础利长远、提质量增效益,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全省生产总值从2017年的3.06万亿元增长到2022年的4.2万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从3233.8亿元增长到4084亿元,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1484元增长到30880元。粮食连年丰收、总产稳定在740亿斤以上。南水北调中线配套工程、太行山高速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建成投用。新增高速公路1794公里,新改建农村公路4.1万公里,铁路通车总里程达到8050公里、居全国第二位,港口年设计通过能力达到11.6亿吨,发展支撑能力进一步增强。
这五年,是重大国家战略深入实施的五年。我们紧紧扭住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牛鼻子”,在对接京津、服务京津中加快发展。“三区一基地”建设取得积极进展,京津冀协同发展中期目标顺利实现。京张高铁、京雄城际建成投用,京秦高速全线贯通,京津冀交通一体化格局基本成型;承接京津转入基本单位超3万个,一批产业转移项目建成投产;首都“两区”建设成效明显,生态屏障更加坚固。全力办好千年大计、国家大事,雄安新区“1+4+26”规划体系编制实施,重点片区和重点工程建设扎实推进,城市框架全面拉开;首批疏解学校、医院有序落地,140多家央企机构注册新区;白洋淀水质持续提升,千年秀林绿意盎然,雄安壮美画卷徐徐铺展。全面落实“四个办奥”理念,北京携手张家口为世界奉献了一届简约、安全、精彩的奥运盛会,“雪如意”“冰玉环”等标志性工程赢得国际赞誉,冰雪产业与文化旅游加快融合发展。
这五年,是产业结构调整扎实推进的五年。我们坚决去、主动调、加快转,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深化。超额完成6大行业去产能任务,钢铁产能由2.39亿吨减至1.9亿多吨。装备制造业成长为万亿级产业,营业收入超百亿元县域特色产业集群达76个,培育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17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从3174家增长到1.24万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壮大,数字经济发展势头良好,新动能加速成长。
这五年,是改革开放持续深化的五年。我们坚持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发展动力活力不断增强。“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企业设立实现“一网通办、一窗受理、一日办结”,市场主体从470万户增加到791万户;预算绩效管理改革走在全国前列,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全面收官,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整省试点任务圆满完成。坚持“引进来”“走出去”并举,主动融入共建“一带一路”,精心举办系列招商活动,中国(河北)自由贸易试验区获批建设,河北朋友圈和知名度越来越大。
这五年,是生态环境显著改善的五年。我们全面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治理污染、修复生态中加快营造良好人居环境。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省PM2.5平均浓度累计下降40.6%,空气质量创有监测记录以来最好水平;地表水水质优良比例提高42.1个百分点。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累计压减地下水超采量33.1亿立方米、基本实现采补平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1万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从33%提高到35.6%,塞罕坝林场荣获联合国“土地生命奖”。扎实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单位GDP能耗下降22%,绿色转型取得新进展。
这五年,是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五年。我们认真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加大民生投入,连续实施20项民生工程,解决了一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集中力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全省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乡村振兴实现良好开局。五年城镇新增就业445万人。基本养老保险覆盖5431万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健康河北行动深入实施,各类教育质量不断提升,文化体育事业繁荣发展。养老托育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城乡居民住房条件得到改善。平安河北加快建设,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持续增强,一批风险隐患有效化解,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深入开展,社会大局保持稳定。
各位代表,在抗击新冠疫情的日子里,我们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定信心、同舟共济,毫不放松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全力应对处置多轮突发疫情,最大限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广大燕赵儿女顾全大局、守望相助,抗疫人员不畏艰辛、勇毅坚守,全省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要成效。
各位代表,刚刚过去的2022年,是本届政府的收官之年。面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叠加的复杂局面,面对改革发展稳定的繁重任务,我们坚决贯彻党中央“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要求,全面落实省委十届二次、三次全会部署,解放思想、奋发进取,各项事业发展呈现良好势头。预计全省生产总值增长3.8%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可比增长6.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5%左右,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抓投资扩内需,经济运行实现稳中向好。坚持把投资和项目建设作为重中之重,千方百计稳住经济基本盘。项目投资加力提速。突出“实、考、保、包、促、评”,实施项目建设年、重点项目提质提效行动,省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9700亿元,雄安新区、廊坊临空经济区、曹妃甸区、渤海新区等重点区域带动作用显著。积极对接国家部委,争取支持、引进资源,谋划推进抽水蓄能电站等一批重大项目;争取政府债券2785亿元,创历史新高。鼓励支持大宗消费、新型消费,全省网络消费零售额增长20%。惠企助企有力有效。认真落实国家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制定我省“1+20”政策体系,出台巩固经济回升向好18条措施,建立督导服务机制,做好能源电力保供、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等工作,全力为企业纾难解困,退减缓税费超1430亿元、惠及市场主体427万户次。
(二)抓承接办盛会,协同发展取得重要进展。发掘用好北京辐射带动作用,推动机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重大国家战略纵深推进。石家庄至承德高铁开通运营,京唐城际建成投用。深化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潮白河、沙河等入京津水质达到Ⅱ类以上。北京通州区与廊坊北三县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示范区获批建设,廊坊临空经济区完成投资增长20%。雄安新区建设提速。制定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1+10”政策体系,中国星网、中国中化、中国华能总部开工建设,4所高校和2家医院选址落位,20多家央企子公司注册落地。启动区等重点片区加快建设,雄商、雄忻高铁正式开工。生态环境持续改善,青头潜鸭等珍稀鸟类在白洋淀栖息繁育。冬奥会成功举办。精心做好赛事组织、住宿餐饮、交通安保、医疗救治等工作,筑牢赛区疫情防线,为冬奥安全顺利举办作出了河北贡献。制定加快后奥运经济发展意见,加强冬奥遗产综合利用,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建设加速推进。
(三)抓创新强集群,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坚持创新驱动,提升产业质量效益和市场竞争力。科技赋能扎实推进。落实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享受政策户数大幅增长。组建266个科技特派团服务企业,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300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7119家。新建院士合作重点单位34家,与京津共建4家科技平台示范基地,吸纳京津技术合同成交额增长13%以上。制造业扩容提质。出台钢铁、装备、石化、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保定电力及新能源高端装备、京津冀生命健康获批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净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超1000家。培育县域特色产业集群“领跑者”企业,新增“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803家、国家“小巨人”企业135家,县域特色产业集群营业收入增长11%左右。推进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工程,服务业增加值增长3.3%左右。现代农业增产增效。粮食总产773亿斤,实现面积、单产、总产“三增加”。“马兰1号”创我省自主培育小麦品种亩产历史新高。奶业、设施蔬菜等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加速壮大,中央厨房、休闲农业等新业态加快发展。
(四)抓改革促开放,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提升。靠改革破解难题,靠市场积聚要素,靠机制增强动力。重点领域改革不断深化。推进“放管服”改革,投资项目审批提速,省级612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全流程网办。探索开展全域营商环境评价,城市信用监测排名显著提升。开展科技体制改革三年攻坚,完善国有企业研发投入刚性增长机制。高水平开放扎实推进。建立专门招商机构、专业招商队伍,开展央企入冀等招商行动,一批大项目好项目落户河北,全省实际使用外资增长5%。重组成立河北港口集团,加快打造特大型、综合性、现代化世界一流港口。保主体、拓市场,开行中欧班列突破500列,外贸出口增长8%以上。
(五)抓生态治污染,绿色低碳发展成效明显。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强化污染防治。实施工业企业全面达标排放等7个专项行动,全省PM2.5平均浓度降至36.8微克/立方米。深化重点流域精准治理,全省地表水水质优良比例达84%。加强生态修复。压减地下水超采量7.4亿立方米,生态补水53.5亿立方米,完成营造林636万亩、退化草原治理44.6万亩。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两山”实践创新基地5家。邯郸、邢台入选国家森林城市。推进低碳发展。以钢铁企业为突破口,在重点行业开展环保绩效创A,引领企业深度减排、绿色转型。优化能源结构,新增可再生能源装机1400万千瓦。深化降碳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改革,排污权交易量、交易金额居全国前列。
(六)抓民生办实事,各项社会事业加快发展。聚焦群众关切,从具体问题抓起,扎扎实实保障改善民生。疫情防控有力有效。全面落实国家防控政策,密集调度、统筹协调,动态优化防控措施,做好民生保供、保通保畅等工作,努力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乡村振兴扎实推进。加强防止返贫常态化监测帮扶,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拓展。新建省级乡村振兴示范区15个、美丽乡村2265个,4个县区入选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问题厕所“歼灭战”成效显著。20项民生工程全部完成。城镇新增就业89.7万人,完成棚户区改造11.8万套、老旧小区改造3698个,义务教育扩容增位2万个,组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82个。推动托幼机构扩面提质,完成3万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居家适老化改造。孤儿月生活补贴提高300元。平安河北建设深入推进。实施自建房、燃气、矿山、危化等领域专项整治,着力防范化解金融、政府债务、房地产等领域风险,开展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百日行动”,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了安全稳定社会环境。支持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双拥共建扎实推进,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走在全国前列。民族宗教、审计、统计、新闻出版广电、外事侨务、人防海防、史志档案、气象地震、援藏援疆等工作取得新成效,工会、妇女儿童、青少年、老龄、慈善、残疾人、志愿服务等事业取得新进步。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导语】2025年4月15日,江苏国信滨海港2×1000MW高效清洁燃煤发电项目(以下简称“江苏滨海港项目”)4号机组圆满完成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标志着这一江苏省“十四五”期间规划建设的重点能源项目(即2024年江苏省能源电力保供“头号工程”)全面实现“双投”目标,是今年江苏省内首台竣工投产的百万
北极星环大气网获悉,4月29日,阿克苏市人民政府发布2025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意见稿指出,持续优化产业结构,加大重点行业低效和过剩产能压减力度,推动重点行业产能装备升级改造;持续优化能源结构,加快光能、水能、氢能等清洁能源发展,实施绿电替代,优化用能结构,到2025年非化石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五大发电2025年一季度会议陆续召开,部署了二季度重点工作。整理如下:国家能源集团4月21日,国家能源集团召开2025年一季度工作会暨提质增效动员部署会。会议指出,2025年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十四五”收官和“十五五”谋篇布局的关键之年,各部门、各单位要深刻把握生产经营改
能源是国民经济的命脉。2025年一季度,在“双碳”目标和能源安全新战略引领下,我国能源保供扎实有力,产业结构持续优化。记者调研发现,国家能源行业转型升级浪潮下,越来越多民营企业逐“绿”而行,在加速布局能源领域中开辟发展新空间。阳春三月,湖北大冶。特变电工集团自主研发的±800千伏特高压
4月28日,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吕军,董事、总经理、党组副书记张传江在广州拜会广东省委书记黄坤明,省委副书记、省长王伟中。双方就深化战略对接、加强能源合作进行深入交流。广东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张虎,省政府党组成员陈良贤;中国大唐党组成员、副总经理曲波参加会谈。坤明代
在“双碳”目标驱动下,浙江省作为能源消费大省,正加速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推动能源结构从“源随荷动”向“源荷互动”转变。用户侧资源的高效聚合与调控成为关键,而虚拟电厂作为聚合分布式能源的数字化管理平台,被赋予重要使命。浙能集团积极响应国家能源局《2025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以“云—
4月28日,国新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赵辰昕表示:关于能源。我国坚持“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持续推进能源产供储销体系建设,能源供应的弹性和韧性不断增强,能源安全保障能力不断提升。我国已基本形成煤、油、气、核及可再生能源多轮驱动的能源供应保障体
截至4月24日,江苏公司年累计发电200.18亿千瓦时,突破200亿千瓦时,利用小时达1418小时,对标保持区域领先,持续发挥能源保供“稳定器”“压舱石”作用。作为区域能源保供主力军,江苏公司扛牢能源安全首要责任,持续释放保供增效潜力,做优做强能源保供品牌。公司紧抓电力市场改革机遇,深化“电热协
截至4月23日,国华投资年累计发电量完成151.25亿千瓦时,成功突破150亿大关,同比增长18.16%,发电量水平再上新台阶。今年以来,该公司坚持靶向发力,强化生产调度管理、度电必争,多措并举增发抢发电量。针对一季度以来经历的寒潮、大风等极端天气,建立“日常+专项”调度管控机制,实行24小时预警,
4月22日至23日,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江毅到华电辽宁区域调研,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考察时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主动融入和服务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战略,咬定目标不放松,敢闯敢干加实干,为推动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贡献华电力量。中国华电副总经理、党组成员吴敬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4月23日,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江毅在沈阳市与辽宁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郝鹏,省委副书记、省长王新伟举行会谈,双方就进一步深化战略合作、助力辽宁实现全面振兴新突破进行深入交流。郝鹏说,近年来,中国华电与辽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
《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基本规则》(下文简称《规则》)的出台,标志着我国电力体制改革迈出了重要一步。随着新能源占比不断提高,电力系统对调频、备用等资源的需求大幅增加,需要通过市场化手段优化资源配置,提升电网调节能力,确保电力供应的安全与高效。《规则》的实施不仅有助于完善全国统一电力市场
4月29日,内蒙古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布2025年度绿色制造示范单位推荐工作通知。通知指出,本年度绿色制造示范单位推荐包括绿色工厂、绿色工业园区、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满足申报条件的单位按照企业主体、政府引导、标准引领和全面覆盖的原则,采取自评价或委托具备评价能力的第三方服务机构开展评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28日,河南许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许昌市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文件明确,加大金融支持绿色低碳产业园区、智慧岛与现代产业体系构建力度。引导金融机构综合运用信贷、债券和保险等方式,加大对智能电力装备、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产业的资
4月28日,厦门象屿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厦门象屿能源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象屿能源发展”)总经理林超群一行到访明阳集团,与明阳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传卫座谈交流。双方就深化新能源领域合作、风电产业协同、制造业互补及全球化战略等方面进行深入交流,并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张传卫对
4月27日,江苏省发改委发布关于公开征求《零碳园区建设指南(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该指南规定了江苏省零碳园区建设的总体原则、建设内容和绩效评价,适用于指导省级及以上开发区开展零碳园区建设以及省级、设区市级人民政府开展零碳园区认定工作。全文如下:关于公开征求《零碳园区建设指南(征
北极星碳管家网获悉,4月28日,北汽福田首次发布ESG报告。报告披露,福田将在2028年碳达峰,2035年核心工厂实现碳中和,2050年实现全价值链碳中和。2024年福田汽车实现全价值链减少碳排放约1.3万吨,较基准年减少17.71%,相当于为地球种植63万棵树。得益于产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迹管理,福田汽车已有6款车
4月25日,在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的指导下,国际独立第三方检测、检验和认证机构德国莱茵TüV大中华区(简称“TüV莱茵”)联合山东省储能学会、山东省产品质量检验研究院在青岛举办“2025华北区新能源产业先进技术研讨会”。本次研讨会以“探索绿色可持续开创能源新未来”为主题,汇聚了专家学者和行
为加快推广节能降碳先进技术,加强重点行业领域技术改造升级和大规模设备更新,现组织开展2025年度工业和信息化领域节能降碳技术装备推荐工作。以支撑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为导向,择优推荐节能降碳效果明显、技术成熟可靠、具备经济效益和推广潜力,能够实现全流程系统节能降碳或跨行业、领域融合创新的技
4月28日,工信部发布组织开展2025年度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领域节能降碳技术装备推荐工作的通知,推荐范围有五大方面,其中用能低碳转型技术包括清洁低碳氢制备及应用、高效储能、工业绿色微电网等可再生能源消纳技术;余热余压高效利用、系统能量梯级利用、电能替代等多能高效互补技术等。原文如下:工业
交通运输和能源行业都是国家战略性和基础性产业,也是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的重点领域。推动交通运输与能源深度融合发展,对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率先实现交通运输现代化,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率先建成交通强国具有十分重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28日,国家能源局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一季度能源形势、一季度可再生能源并网运行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发布会上,国家能源局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备司副司长徐继林解读《中国氢能发展报告(2025)》。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备司副司长徐继林:发展氢能产业对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
近日,南京市宏观经济研究中心公布《2025年度南京市瞪羚企业名单》,林洋储能凭借在新型储能领域的持续创新与高质量发展,荣获南京市“瞪羚企业”称号!作为具有高成长性、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特征的创新型企业群体,瞪羚企业已成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代表。2025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支持
2025《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明确提出“发展海上风电”。预示着我国海上风电产业即将迈入新一轮高速增长与全面升级的阶段。目前我国沿海各地政府纷纷释放出强烈信号,全力支持海上风电产业发展,广东、福建、浙江、山东、河北等多个沿海省区市已公布的2025年海上风电重点建设项目清单近百个,规模超4500万
4月6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如何加快“沙戈荒”新能源基地建设”的报道。据报道,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完善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政策和标准体系,营造绿色低碳产业健康发展生态。由国家林草局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等编制的《三北沙漠戈壁荒漠地区光伏治沙规划(2024—2030年)》(以下简
近几年,以ChatGPT、DeepSeek等为代表的大模型取得显著进展,人工智能逐渐从感知向认知、从分析判断向生成式、从专用向通用转变,进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当人工智能发展进入热潮,我们或许也需要一些观察与思考,关于人工智能+电网,也关于电网转型发展。浪潮之下的起与落1897年爱迪生“点燃了”世界上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7日,古浪县人民政府发布如何持续优化调整能源结构(政策问答·加紧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原文如下:如何持续优化调整能源结构(政策问答·加紧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紧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今年的《政府
2025年4月10-12日,第十三届储能国际峰会及展览会(ESIE2025)在北京·首都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召开。本届峰会由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中国能源研究会、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主办,以“数智赋能产业变革,储能重塑能源格局”为主题,展览面积16万平米,近800家参展商,吸引近10万名国内外专业观
2025年4月23-2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在江西省南昌市组织召开2025年全国工业和信息化系统规划投资工作座谈会,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型工业化的重要论述,研究分析当前推进新型工业化面临的形势,推动工业和信息化规划投资年度重点任务落地见效。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辛国斌出席会议
中国电动低空飞行领域开启“载人时代”,产业链企业正合力加速构建电动“飞天”大生态。近期,亿航智能及其EH216-S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终于“集齐”了产品型号合格证(TC)、标准适航证(AC)、生产许可证(PC)和运营合格证(OC),也即“低空四证”。至此,亿航智能成为全球首家具备无人驾驶载人eVT
4月18日,国务院国资委召开视频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政府工作报告》部署,分析当前形势,研究部署下一阶段工作,压紧压实责任推动中央企业坚决完成全年生产经营目标任务。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张玉卓代表国务院国资委与中央企业负责人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着力抓好“三农”工作,深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当前,广西正以真抓实干的姿态,锚定农业现代化目标稳步前行。近日,笔者走访南宁宾阳、玉林博白等地发现,智能化、自动化设备广泛融入农业生产,车间育苗、自动喷灌、智慧种植等技术已在田间地头“扎根”,而支撑这些技术落地的关
加强党的建设,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高质量发展;落实国家重大战略,全力保障经济社会用电需求;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全面提高服务品质,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用电需要;深化改革创新,不断激发动力活力……一季度,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坚持干字当头、开拓进取,推动各项工作开局良好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