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2023年1月11日在河北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河北省人民政府省长 王正谱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省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五年,是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举世瞩目重大成就的五年,也是河北抢抓机遇、砥砺前行的五年。最具战略指引意义的是,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亲临河北视察,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饱含着对河北人民的深情厚意,寄予着对河北发展的殷切期望;最具里程碑意义的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推动的京津冀协同发展硕果累累,雄安新区拔地而起,冬奥盛会载入史册,脱贫攻坚全面胜利,河北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过去的五年,我们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二十大精神,在省委领导下,坚持稳中求进,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经济强省、美丽河北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这五年,是综合经济实力稳步提升的五年。我们始终坚持发展第一要务,着力打基础利长远、提质量增效益,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全省生产总值从2017年的3.06万亿元增长到2022年的4.2万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从3233.8亿元增长到4084亿元,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1484元增长到30880元。粮食连年丰收、总产稳定在740亿斤以上。南水北调中线配套工程、太行山高速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建成投用。新增高速公路1794公里,新改建农村公路4.1万公里,铁路通车总里程达到8050公里、居全国第二位,港口年设计通过能力达到11.6亿吨,发展支撑能力进一步增强。
这五年,是重大国家战略深入实施的五年。我们紧紧扭住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牛鼻子”,在对接京津、服务京津中加快发展。“三区一基地”建设取得积极进展,京津冀协同发展中期目标顺利实现。京张高铁、京雄城际建成投用,京秦高速全线贯通,京津冀交通一体化格局基本成型;承接京津转入基本单位超3万个,一批产业转移项目建成投产;首都“两区”建设成效明显,生态屏障更加坚固。全力办好千年大计、国家大事,雄安新区“1+4+26”规划体系编制实施,重点片区和重点工程建设扎实推进,城市框架全面拉开;首批疏解学校、医院有序落地,140多家央企机构注册新区;白洋淀水质持续提升,千年秀林绿意盎然,雄安壮美画卷徐徐铺展。全面落实“四个办奥”理念,北京携手张家口为世界奉献了一届简约、安全、精彩的奥运盛会,“雪如意”“冰玉环”等标志性工程赢得国际赞誉,冰雪产业与文化旅游加快融合发展。
这五年,是产业结构调整扎实推进的五年。我们坚决去、主动调、加快转,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深化。超额完成6大行业去产能任务,钢铁产能由2.39亿吨减至1.9亿多吨。装备制造业成长为万亿级产业,营业收入超百亿元县域特色产业集群达76个,培育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17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从3174家增长到1.24万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壮大,数字经济发展势头良好,新动能加速成长。
这五年,是改革开放持续深化的五年。我们坚持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发展动力活力不断增强。“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企业设立实现“一网通办、一窗受理、一日办结”,市场主体从470万户增加到791万户;预算绩效管理改革走在全国前列,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全面收官,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整省试点任务圆满完成。坚持“引进来”“走出去”并举,主动融入共建“一带一路”,精心举办系列招商活动,中国(河北)自由贸易试验区获批建设,河北朋友圈和知名度越来越大。
这五年,是生态环境显著改善的五年。我们全面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治理污染、修复生态中加快营造良好人居环境。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省PM2.5平均浓度累计下降40.6%,空气质量创有监测记录以来最好水平;地表水水质优良比例提高42.1个百分点。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累计压减地下水超采量33.1亿立方米、基本实现采补平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1万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从33%提高到35.6%,塞罕坝林场荣获联合国“土地生命奖”。扎实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单位GDP能耗下降22%,绿色转型取得新进展。
这五年,是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五年。我们认真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加大民生投入,连续实施20项民生工程,解决了一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集中力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全省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乡村振兴实现良好开局。五年城镇新增就业445万人。基本养老保险覆盖5431万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健康河北行动深入实施,各类教育质量不断提升,文化体育事业繁荣发展。养老托育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城乡居民住房条件得到改善。平安河北加快建设,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持续增强,一批风险隐患有效化解,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深入开展,社会大局保持稳定。
各位代表,在抗击新冠疫情的日子里,我们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定信心、同舟共济,毫不放松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全力应对处置多轮突发疫情,最大限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广大燕赵儿女顾全大局、守望相助,抗疫人员不畏艰辛、勇毅坚守,全省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要成效。
各位代表,刚刚过去的2022年,是本届政府的收官之年。面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叠加的复杂局面,面对改革发展稳定的繁重任务,我们坚决贯彻党中央“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要求,全面落实省委十届二次、三次全会部署,解放思想、奋发进取,各项事业发展呈现良好势头。预计全省生产总值增长3.8%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可比增长6.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5%左右,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抓投资扩内需,经济运行实现稳中向好。坚持把投资和项目建设作为重中之重,千方百计稳住经济基本盘。项目投资加力提速。突出“实、考、保、包、促、评”,实施项目建设年、重点项目提质提效行动,省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9700亿元,雄安新区、廊坊临空经济区、曹妃甸区、渤海新区等重点区域带动作用显著。积极对接国家部委,争取支持、引进资源,谋划推进抽水蓄能电站等一批重大项目;争取政府债券2785亿元,创历史新高。鼓励支持大宗消费、新型消费,全省网络消费零售额增长20%。惠企助企有力有效。认真落实国家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制定我省“1+20”政策体系,出台巩固经济回升向好18条措施,建立督导服务机制,做好能源电力保供、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等工作,全力为企业纾难解困,退减缓税费超1430亿元、惠及市场主体427万户次。
(二)抓承接办盛会,协同发展取得重要进展。发掘用好北京辐射带动作用,推动机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重大国家战略纵深推进。石家庄至承德高铁开通运营,京唐城际建成投用。深化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潮白河、沙河等入京津水质达到Ⅱ类以上。北京通州区与廊坊北三县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示范区获批建设,廊坊临空经济区完成投资增长20%。雄安新区建设提速。制定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1+10”政策体系,中国星网、中国中化、中国华能总部开工建设,4所高校和2家医院选址落位,20多家央企子公司注册落地。启动区等重点片区加快建设,雄商、雄忻高铁正式开工。生态环境持续改善,青头潜鸭等珍稀鸟类在白洋淀栖息繁育。冬奥会成功举办。精心做好赛事组织、住宿餐饮、交通安保、医疗救治等工作,筑牢赛区疫情防线,为冬奥安全顺利举办作出了河北贡献。制定加快后奥运经济发展意见,加强冬奥遗产综合利用,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建设加速推进。
(三)抓创新强集群,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坚持创新驱动,提升产业质量效益和市场竞争力。科技赋能扎实推进。落实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享受政策户数大幅增长。组建266个科技特派团服务企业,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300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7119家。新建院士合作重点单位34家,与京津共建4家科技平台示范基地,吸纳京津技术合同成交额增长13%以上。制造业扩容提质。出台钢铁、装备、石化、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保定电力及新能源高端装备、京津冀生命健康获批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净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超1000家。培育县域特色产业集群“领跑者”企业,新增“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803家、国家“小巨人”企业135家,县域特色产业集群营业收入增长11%左右。推进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工程,服务业增加值增长3.3%左右。现代农业增产增效。粮食总产773亿斤,实现面积、单产、总产“三增加”。“马兰1号”创我省自主培育小麦品种亩产历史新高。奶业、设施蔬菜等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加速壮大,中央厨房、休闲农业等新业态加快发展。
(四)抓改革促开放,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提升。靠改革破解难题,靠市场积聚要素,靠机制增强动力。重点领域改革不断深化。推进“放管服”改革,投资项目审批提速,省级612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全流程网办。探索开展全域营商环境评价,城市信用监测排名显著提升。开展科技体制改革三年攻坚,完善国有企业研发投入刚性增长机制。高水平开放扎实推进。建立专门招商机构、专业招商队伍,开展央企入冀等招商行动,一批大项目好项目落户河北,全省实际使用外资增长5%。重组成立河北港口集团,加快打造特大型、综合性、现代化世界一流港口。保主体、拓市场,开行中欧班列突破500列,外贸出口增长8%以上。
(五)抓生态治污染,绿色低碳发展成效明显。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强化污染防治。实施工业企业全面达标排放等7个专项行动,全省PM2.5平均浓度降至36.8微克/立方米。深化重点流域精准治理,全省地表水水质优良比例达84%。加强生态修复。压减地下水超采量7.4亿立方米,生态补水53.5亿立方米,完成营造林636万亩、退化草原治理44.6万亩。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两山”实践创新基地5家。邯郸、邢台入选国家森林城市。推进低碳发展。以钢铁企业为突破口,在重点行业开展环保绩效创A,引领企业深度减排、绿色转型。优化能源结构,新增可再生能源装机1400万千瓦。深化降碳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改革,排污权交易量、交易金额居全国前列。
(六)抓民生办实事,各项社会事业加快发展。聚焦群众关切,从具体问题抓起,扎扎实实保障改善民生。疫情防控有力有效。全面落实国家防控政策,密集调度、统筹协调,动态优化防控措施,做好民生保供、保通保畅等工作,努力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乡村振兴扎实推进。加强防止返贫常态化监测帮扶,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拓展。新建省级乡村振兴示范区15个、美丽乡村2265个,4个县区入选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问题厕所“歼灭战”成效显著。20项民生工程全部完成。城镇新增就业89.7万人,完成棚户区改造11.8万套、老旧小区改造3698个,义务教育扩容增位2万个,组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82个。推动托幼机构扩面提质,完成3万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居家适老化改造。孤儿月生活补贴提高300元。平安河北建设深入推进。实施自建房、燃气、矿山、危化等领域专项整治,着力防范化解金融、政府债务、房地产等领域风险,开展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百日行动”,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了安全稳定社会环境。支持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双拥共建扎实推进,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走在全国前列。民族宗教、审计、统计、新闻出版广电、外事侨务、人防海防、史志档案、气象地震、援藏援疆等工作取得新成效,工会、妇女儿童、青少年、老龄、慈善、残疾人、志愿服务等事业取得新进步。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4月10日,中国华电召开2025年一季度经济活动分析会,总结一季度工作,研判形势问题,部署下一阶段重点任务。董事长、党组书记江毅出席会议并讲话,动员全体干部员工坚定信心、干字当头,以扎扎实实的工作成效保障全年工作任务和“十四五”规划目标高质量完成。总经理、董事、党组副书记叶向东主持会议
今年以来,大唐国际扩围升级制定落实成本领先攻坚行动方案,统筹抓好生产提质、降本增效、改革发展、管理优化等重点工作。一季度,京津冀区域安全生产总体稳定,发展建设稳步推进,实现同比增利,圆满完成全国两会等政治保电任务,各项工作均取得积极进展。大唐国际系统企业同心聚力、实干争春,跑出首
近日,安徽省能源局数据公布1—2月全省能源运行情况。1—2月,全省用能需求总体平稳,电力、天然气供应较为充裕,迎峰度冬能源保供工作顺利完成,能源运行实现良好开局。电力消费增速同比放缓。1—2月,全社会累计用电量560亿千瓦时、同比下降1.5%,增速较去年同期放缓19.3个百分点。电力装机规模稳步
4月8日,盂县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局发布关于面向社会公众征求《盂县2025年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行动计划(征求意见稿)》意见建议的公告。《行动计划》指出,立足打造新型综合能源输出示范基地,完善“先进煤电+新能源+储能”发展机制,打造“风光水火储”一体化新能源基地。扛牢能源保供政
2025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提出,要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做好服务保障。江西省能源局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领会全国能源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能源安全新战略,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江西篇章提供坚强能源保障
记者从三峡集团长江电力获悉,今年一季度,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以下简称“大走廊”)安全精益运行,向长江中下游补水超120亿立方米,完成生态调度3次,累计发电约576.8亿千瓦时,其中发电量同比增长约9.4%,创历史同期新高,大走廊综合效益充分发挥。由乌东德、白鹤滩、溪洛渡、向家坝、三峡和葛洲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8日,安徽省能源局发布1—2月全省能源运行情况。文件明确,1—2月,全省用能需求总体平稳,电力、天然气供应较为充裕,迎峰度冬能源保供工作顺利完成,能源运行实现良好开局。电力消费增速同比放缓。1—2月,全社会累计用电量560亿千瓦时、同比下降1.5%,增速较去年同期放缓19.3
热火朝天的1号机组C修现场无疑是南京发电厂这个春天的“主战场”,即将退居二线的维护党支部副书记(主持工作)、维护部副主任李俊穿梭于各个检修区域,身形隐没在周遭忙碌的人群里。回首三十七载漫漫征途,汽机出身的他总是风尘仆仆又步伐坚定,对这份事业的热爱,以及心底那份不容动摇的责任,奏响了他
一季度,南京电厂发电量同比增长6.82%,利润总额同比增加2293万元,同比增利91%,实现首季“开门红”。该厂深入贯彻落实集团公司、江苏公司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高质量党建为引领,加速推进能源保供与经营发展“双线攻坚”。以“治本攻坚、强基固本”为主线,深入推进安全监督网格化管理,强化1号机组C
在万物复苏的春季,华电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湖南分公司上下将追风逐日的誓言刻进477台转动的风机和33万块光伏板,在三湘大地镌刻下“风光无限”的奋进篇章。一季度,完成年发电量8.75亿kwh,同比增长3.07亿kwh,完成年度利润目标的34.46%,实现连续安全生产5410天,顺利实现了首季“开门红”。筑牢
4月1日,国家电投河北公司沧州公司海兴新型储能项目正式转入商业运营。该项目是河北公司首个、沧州区域首个独立储能项目,也是公司落实集团传统产业和创新业态均衡发展的具体实践,为区域能源安全和新能源发展注入强劲动力。该项目位于沧州市海兴县,装机容量200兆瓦/400兆瓦时,新建一座220千伏升压站
抓住海洋能发展新机遇助力海洋经济绿色高质量发展来源:中国能源观察作者:中海油研究总院规划信息首席工程师檀国荣在全球能源转型和“双碳”目标的大背景下,海洋能作为一种绿色可再生能源,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2月24日,自然资源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六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动海洋能规模化利用的指
4月9日,山东省济南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济南市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文件指出,2025年,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实施碳达峰“十大工程”,夯实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基础。调整优化能源结构,加快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推动光伏、储能、氢能等新型能源发展,加快建设新型电力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9日,济南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济南市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文件指出,2025年,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实施碳达峰“十大工程”,夯实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基础。调整优化能源结构,加快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推动光伏、储能、氢能等新型能源发展,加快
4月8日,广东省阳江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阳江市绿色建筑管理办法》的通知。文件提出,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从事绿色建筑的规划、建设、运行、改造及其监督管理等活动。新建民用建筑应当按照绿色建筑标准进行建设。大型公共建筑和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国有资金参与投资建设的其他公共建筑应当按
2025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提出,要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做好服务保障。江西省能源局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领会全国能源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能源安全新战略,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江西篇章提供坚强能源保障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9日,安徽合肥新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发布关于《新站高新区关于推进新型储能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的通知。文件提出,鼓励用电量大且对供电可靠性要求高的工商业企业、产业园区、大数据中心等电力用户,按需配建用户侧新型储能,进行削峰填谷和需量管理。在大
4月8日,湖南省怀化市会同县发展和改革局发布关于向社会公开征求《会同县碳达峰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方案提出,积极探索开展微风发电落地试点,启动前期测风等研究。推动水电与风电、太阳能发电协同互补,统筹水电开发和生态保护。以整县户用光伏开发、绿电转化、新能源产业发展和零碳乡村建设为
近日,中核集团旗下南京中核能源工程有限公司主导建设的江苏泰州俞垛镇、江苏徐州沙集镇两个总装机容量达100兆瓦的渔光互补项目正式并网。作为江苏省新型能源体系示范的重点实践,沙集项目深度契合《徐州市新型能源体系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出的能源布局,有力推动了新能源与渔业养殖绿色环保等产业的
近日,由黄河鑫业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沈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EPC)总承包、攀钢集团工科工程咨询有限公司监理的“电解及炭素系统脱硫改造项目”正式开工。作为国家绿色制造战略的重要实践,该项目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环保减排为核心,不仅标志着铝工业领域低碳转型的又一里程碑,也为区域经济高
北极星碳管家网获悉,福建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等七部门印发关于推动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通知明确,鼓励制造业企业开展节能降碳技术改造,组织实施年节能量达500吨标准煤的节能改造项目,省级工业节能降碳和循环经济专项资金对投用(投产)的项目,按项目年节能量最高给予每吨标准煤500元补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8日,湖南省怀化市会同县发展和改革局发布关于向社会公开征求《会同县碳达峰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和《会同县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其中《会同县碳达峰实施方案》提出,积极探索开展微风发电落地试点,启动前期测风等研究。推动水
本周,产地市场价格震荡偏强运行,主产区大部分煤矿维持正常生产销售,整体供应稳定。下游终端补库需求较弱,多以刚需拉运为主,产地市场相对平稳,大部分煤矿拉运维持常态化,少量热销煤矿面煤价格出现小幅探涨,涨幅在5-10元/吨。(来源:鄂尔多斯煤炭网作者:吴婧琳)四月份,春季集中检修期间,大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前沿性、颠覆性技术研发”。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认真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持续加大创新力度,以首台(套)示范应用为突破口,加强关键技术攻关,畅通技术攻关和工程应用渠道,推动科技创新
4月10日,第23届中国国际环保展在北京开幕。海尔新能源携具备数智创新力的源网荷储一体化解决方案参展,致力于为用户提供最佳电站运营质量、最优智慧调度方案、最高资产服务保障,并与北京绿电荷储、港华能源投资等十余家生态合作伙伴达成战略签约,助力橡胶、电子等十二类高耗能行业实现绿色低碳转型
4月8日,安徽宿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宿州市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5年计划草案的报告。报告指出,2025年有序规划风电、光伏发电项目,加快“乡村振兴风电”、皖能褚兰风电等项目建设进度,力争到2025年底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量达到570万千瓦。大力引育新能源产业“链主”企
美国关税战对中国风电影响如何?美国自2018年起对中国部分产品加征关税,试图遏制中国制造业发展,早期阶段,对中风电产业确实带来了一定的影响。近期,美国特朗普政府变本加厉,在全球实施所谓的“对等关税”,挑起关税战,令全球股市“哀鸿遍野”,很多人因此担心中国风电产业会不会受到关税战的直接
4月8日,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关于开展2025年度中央财政支持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的通知》。根据通知,2025年,中央财政支持实施城市更新工作的范围为大城市及以上城市,共评选不超过20个城市,主要向超大特大城市以及黄河、珠江等重点流域沿线大城市倾斜。中央财政按区域对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城市给
4月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提出,推动乡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加强农村交通运输网、供水设施、能源体系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来源:能源评论•首席能源观作者:王伟)2025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5年过渡期的最后一年,夯实“三农”
4月7日,南方电网在粤重大项目建设动员大会在广州举行。广东省委副书记、省长王伟中,南方电网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孟振平出席会议并讲话。广东省政府党组成员、秘书长陈敏,国家能源局南方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郑毅出席会议。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王绍武主持会议。王伟中代表广东省委、省政府对项目
加紧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是关键。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完善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政策和标准体系,营造绿色低碳产业健康发展生态。去年底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推动“三北”工程标志性战役取得重要成果,加快“沙戈荒”新能源基地建设。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加快实施一批重点项目,推动‘十四五’规划重大工程顺利收官”。一季度,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认真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扛牢电力保供首要责任,加快电网投资建设,推进大规模设备更新改造,推动各级电网协调发展。截至3月底,电网投资同比增长27.7%,创一
2025年3月共有21个工作日,与去年3月持平。由于春节假期后的各行各业快速转入正常运作,因此2月的产销增长很强,3月逐步进入正常的消费期。3月5日,李强总理在两会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全年5%左右的GDP增速目标,汽车作为国家的支柱性产业,全年销量增长可期。国家以促消费为主要目标,安排了3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