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环境保护信息公开”相关结果2710

      来源:中国水网 作者:贡玮2014-04-22

      另外,还将实施政府和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实时公布环境质量自动监测数据,公布企业污染物排放信息,以公开推动监督,以监督推动治理。

      来源:中国环境报 作者:刘潇艺2014-04-22

      环境信息公开和强化监督处罚等将促进环保产业发展。产业和企业还有哪些不足?部分领域存量不小但整体效果较差;投资有限,需要充分利用记者:怎样评价我国环保产业目前的发展?有哪些阶段性特征?...中国环境投资联盟理事长 王世汶机遇:财政投入会大幅增加,或将远超十二五规划环境管理目标将由总量控制向总量+质量控制过渡环境信息公开和强化监督处罚等将促进环保产业发展问题:部分领域存量不小,但整体效果较差环境管控支撑体系尚不健全设施运营能力与需求差距很大运动式治理现象依然严重技术储备不足轻质量重营销的思维普遍存在近年来

      来源:21世纪报道 作者:王尔德2014-04-22

      为此,五家环保组织准备向河北省发出公开信,建议河北省环保部门县县环保局都开通微博,同时有专人管理,随时向公众传递雾霾治理等环境保护信息,随时与公众的举报、投诉进行互动。

      来源:中国广播网2014-04-21

      始终关注环保法修改论证工作的公众环境信息研究中心主任马军表示,做好环境保护信息公开是前提,此前的审议稿对此作出原则规定,四审稿有望进一步细化。

      来源:金融界2014-04-18

      此前,环保部曾以土壤污染数据暂按国家秘密管理拒绝了相关信息公开申请。...面对严峻的土壤环境形势,国家正在或将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土壤环境保护和土壤修复,坚决向土壤污染宣战。据公开资料,全国土壤污染调查早于2010年前即全部完成。

      来源:中国电力报 记者:胡菊芹2014-04-16

      ,甚至只是一种从众行为;二是政府重大项目立项的信息公开和讨论不够,公众缺乏了解项目和表达意见的平台和渠道,且地方政府的应急方式存在问题;三是环境的恶化以及近些年来石化企业不断出现的安全及环境污染事件,影响其社会形象和公众信任度

      来源:环保部网站2014-04-16

      加大环保标准信息公开力度,在报纸或网络上公布标准征求意见稿及编制说明,并在政府网站上全文刊载国家和地方环保标准。重大标准制修订过程中要关注舆情动态,及时进行宣传解读。...环境质量标准是评价环境状况的标尺,其实施应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规划,建立健全环境质量目标责任制与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引导全社会共同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

      来源:中国环境报 作者:周迎久 通讯员 王锦慧2014-04-10

      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将企业的污染物排放情况向社会公布,一方面会给企业造成压力,促使企业规范自己的环境行为,自觉遵守环保法律法规;另一方面会吸引公众关注环境问题,提高公众环境意识,调动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积极性

      来源:中国环境报 作者:陈湘静2014-04-08

      他同时透露,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将进一步推动相关试点,鼓励企业大胆探索,在环境服务的内容、模式、绩效评估、质量控制、信息公开等领域进行创新,总结经验,不断扩大服务市场,提升服务质量。

      来源:中国环境报2014-04-04

      ;在监测信息公开环境监测能力水平建设等方面实现了新突破,建立了污染源监测及信息公开制度,提升了环境监测的影响力。...四是扎实做好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监测、评价与考核工作。五是深入推进污染源监测及信息公开工作。六是进一步加强监测数据质量管理。七是不断强化环境监测基础能力。

      来源:中国环境报 作者:童克难2014-03-31

      推进环境信息公开,强化减排调度与预警通报,严格减排考核问责,全面推进各项减排措施落实到位。...为此,记者采访了环境保护部总量司的相关负责人。

      来源:中国能源报 记者:胡珺2014-03-26

      国际环境保护组织自然资源保护协会(nrdc)高级顾问杨富强认为,我国核电安全在法律监管层面漏洞百出。他举例称,假设在中国发生类似福岛核电站那样的事故,仅就赔偿这一项,就不知道该依据哪条法律进行追偿。

      来源:新华社2014-03-24

      周生贤认为,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要用好环境执法和信息公开两个手段,强化环境执法监管,保持执法检查高压态势,全面推进环境信息公开,及时公开环境质量监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环境违法案件及查处等方面的环境信息

      来源:上海市环保局2014-03-21

      2.加强污染减排监测体系建设依据《国家重点监控企业自行监测及信息公开办法(试行)》(环发〔2013〕81号)的要求,继续规范开展国控企业自行监测及信息公开,确保监测项目、监测频次及开展方式符合管理要求,

      来源:中国环境报 作者:刘晓星 邢飞龙 张梦云2014-03-20

      即政府信息公开保护国家秘密的界定,信息公开保护企业商业秘密的界定,信息公开保护消费者个人隐私权的界定,这将为信用信息的收集和使用带来困难;对于信用服务、信用市场的开发缺乏法律支撑。

      来源:法制日报2014-03-17

      法律中,还要有对信息公开的要求,哪些土壤受到污染,污染到何种程度必须公开透明。据了解,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近期公布的立法规划中,土壤污染防治法被列入第一类立法项目。...环境保护法修订将突出重罚性相对于大气和土壤这样的单项环境保护法,环境保护法修订工作更是备受关注。环境保护法的修改已被列入人大2014年的立法计划。环保法修订草案第四稿最快可于今年4月出台。

      来源:中电投河南电力有限公司平顶山发电分公司2014-03-14

      认真开展自行监测,切实履行信息公开制度,接受社会监督,取得了良好效果。...中电投河南公司平顶山发电作为拥有目前国内最具节能环保优势的百万千瓦煤电机组企业,在各项指标达到国家环保要求的情况下,积极响应河南省蓝天工程计划,不遗余力开展环保技改项目,依靠科技进步促进环境保护,力求最大程度发挥百万机组节能环保优势

      来源:国际环保组织自然资源保护协会2014-03-11

      应尽快制定原子能法与核安全法,赋予核安全监管应有的法律地位和效力,还应在核安全法中建立核安全信息公开、公众参与与核损害赔偿机制。...该报告为国家核安全监管体制的改革提出的建议包括:目前国家核安全局挂牌在国家环境保护部,缺乏独立的人事权、财务权、外事权。

      来源:《能源》闿闻2014-03-11

      同时,信息公开需要有广度污染来源、排污企业信息、执法监督信息和环保评估信息...、水资源保护、土壤重金属污染等重大环境议题全面失控,因此中国政府在未来的决策过程中有必要重新反思如何更好地平衡经济发展、能源安全和环境保护三者之间的关系。

      来源:国际环保组织自然资源保护协会2014-03-10

      应尽快制定原子能法与核安全法,赋予核安全监管应有的法律地位和效力,还应在核安全法中建立核安全信息公开、公众参与与核损害赔偿机制。...该报告为国家核安全监管体制的改革提出的建议包括: 目前国家核安全局挂牌在国家环境保护部,缺乏独立的人事权、财务权、外事权。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