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垄断企业”相关结果454

      2006-02-09

      这一以市场倒逼、“胁迫”有关部门和企业接受价格的做法,也算是资源性垄断企业的常规兵器。但电力企业本非市场化的主体,对于这样的胁迫不会过于在意,最终的结果无非是矛盾上交。   

      2006-01-21

      而对于老百姓担心的是:两家垄断企业争执的最终结果会不会将成本转嫁到消费者身上,最后还是老百姓埋了单。   ...只不过要让煤电市场化,不让这些过去垄断惯了、宠爱惯了的国企巨鳄经历经历风雨,摸爬滚打一番,敞开争论一番,又如何才能在市场中成熟起来呢?   

      2006-01-09

      最起码,如有报道所披露的某电网公司扫地的月工资4800元之类的“笑话”,足以证明光靠所谓“竞价上网”而无配套改革跟进,则此类市场化难免沦为垄断企业横征暴敛之伪市场化。...此外,在整个电力价格链条中,即使未来能对发电企业实行市场化,但对电网这类自然垄断同时极具公益性的企业如何削减其超额利润还富于民,更是触及到电力行业合理规划、科学监管以及有效行政等关乎利益再分配的难中之难

      2005-12-29

      当时就有学者指出,后者的目的就是要保留一个垄断企业,“1+6”对于没有完全解决政企分开、又保留了相当一部分发电厂的公司来说,等于...2006年,电力供求将逐渐进入平衡甚至过剩的新周期,这场改革是否会回到垄断起点的争论也随之再次浮出水面。    特高压之惑   “特高压试验示范工程还没有获得通过。”

      2005-04-12

      电煤要实现市场化必须要首先实现电价市场化,但是目前的发电企业属于垄断企业,电价改革的步伐将是很艰难的。...引入竞争机制,赋予煤炭生产企业和消费企业自主选择营销企业的权利,避免价格垄断。   

      2005-03-03

      电监会渴望“大监管”   实际上,中国在电力体制的市场化改革中必然要遇到两个方面的挑战,一是对政府宏观管理部门的行业管理职能的改革;二是对拥有巨额国有资产,集发、输、配、售于一身的国有电力垄断企业的改革...2002年底,国家电监会成立于中国电力体制改革之际,担负着代表政府和消费者,对电力企业和电力市场进行监管和推进电力体制改革的重任。然而两年多来,电监会似乎并无重大举措。   

      2004-11-05

      没必要急于搞厂网分开来打破垄断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当前电力短缺形势下,您认为国电公司是否应分解或厂网分开   丁宁宁:由于这个因素的存在,我认为国电公司作为一个垄断企业没有必要分解,也没有必要在目前情况下立刻搞厂网分开

      2004-07-14

      丁宁宁:由于这个因素的存在,我认为国电公司作为一个垄断企业没有必要分解,也没有必要在目前情况下立刻搞厂网分开。因为中国的电网建设还很不完善,发展的空间和责任很大。...打破垄断,首先要搞清楚垄断环节在哪里,应当监督什么

      2006-12-14

      今年,随着垄断企业的改革和农村地区的发展成为中央政府日程上的重点项目,制止电力行业滥用权力一事再次受到关注。夏天,国家电网公司要求各单位将2006年员工薪金总量限制在2005年的水平。...电力传输与配送的垄断,使得任何一个负责人都很容易投机取巧。

      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2007-11-06

      切不可以为机构初建,工作不多,而克扣经费,造成资金不足,从业人员待遇偏低,使得监管机构的运作需要电力企业的补贴和支持,无法公正、公平的行使监管职能。第五,建立对监管机构和垄断企业的约束机制。

      来源:新华社2007-09-11

      在处理《反垄断法》与垄断行业和垄断企业的关系问题上,《反垄断法》并不反对垄断企业的客观存在,因为垄断企业的问题是历史形成的,反对的是垄断企业利用优势地位推行垄断的行为。

      来源:中国网2007-08-29

      作为国有垄断企业,占据发电市场主导地位,享受着国家政策的诸多优惠和垄断带来的无限好处,难道不需要为国家分忧解愁吗?...其中火力发电企业效益增长明显,增幅为55.4%。  上面的这些数字,无疑表明电力企业大面积大获丰收,成绩非常的“可喜”。然而喜的只是电力企业,到了广大公众哪里,却是只能是五味杂陈。原因何在呢?   

      来源:《IT经理世界》2007-03-12

      本土市场之重   值得关注的是,虽然是一个高耗能的产业,但国外几家硅材料技术垄断企业还是明确拒绝将产业转移到中国。...这样当光伏技术取代常规能源成为主流能源时,国内能源市场只能由外国公司垄断了。   

      2007-02-07

      国家电网公司最后的“救命稻草”   无疑,这是一个垄断企业中的巨无霸,也是电力改革中最后一座难以攻破的堡垒。为了啃下这最后一块“骨头”,国家也下了很大的决心。...如果抛开技术的不确定性,如果国家电网公司不是一个貌似市场化的垄断企业,如果电力垄断乃至电力员工高薪没有遭到社会一致声讨,这个项目的争议或许仍局限在电力行业这个小圈子中,不会被外人所了解。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