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固态电解质”相关结果683

      来源:电池中国网2018-08-13

      在使用固态电解质后,石墨负极可用金属锂替代,使整个电池重量明显减轻。...首先在能量密度方面,目前三元等锂电池所使用的有机电解质电化学窗口有限,难以兼容金属锂负极和新研发的高电势正极材料,但是固态电解质比有机电解液普遍具有更宽的电化学窗口,有利于进一步提升电池的能量密度。

      来源:电池网-北化所2018-08-09

      该研究揭示了固态超级电容器的力学和电学特性对固态电解质填充的依赖关系,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固态电解质填充技术,使固态电解质对多孔电极(如碳纳米管多孔电极,及其导电聚合物的复合电极材料)的有效填充深度达到500m

      来源:钜大LARGE2018-08-03

      固态电解质可分为聚合物类电解质(一般是以peo和锂盐litfsi等的混合物为电解质基材)和无机物电解质(如氧化物和硫化物)两大类。

      来源:钜大LARGE2018-08-03

      聚合物锂电池,从电池内部材料的角度来说,主要是内部电解质是采用聚合物,这里一般是凝胶电解质固态电解质,如果没记错,韩国人曾经发表过以peo-离子液体为电解质的凝胶状电池,不知道galaxyround或者

      来源:中国能源报2018-08-02

      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近日分析指出,到2030年,希望在电解质方面取得突破,全固态电解质会产业化,电池单体比能量有望冲击500wh/kg。2...多道难题待解据记者了解,固态锂电池的关键是固态电解质材料,现有的无机固体电解质和高分子聚合物电解质材料,没有任何一种既有高离子电导率和机械强度,又有良好的加工性能。

      来源:高工锂电2018-07-31

      充电速度的快慢直接决定了消费者对于电动车的使用体验,高能量密度与高倍率兼容成为车企对于动力电池的新命题,如何通过电极、隔膜和电解质材料的突破成为主要路径,包括固态电解质、纳米阴极材料、三维泡沫集流体结构都是眼下材料企业和电池企业的攻关难题

      来源:锂电大数据2018-07-17

      另外一家离子材料,是一家新材料科技公司,该公司研发出了一种特殊的聚合物电解质,能将新型固态电池的安全性和工作性能提高到一个全新的水平。...劲能科技联合东北师范大学动力电池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加拿大、法国科学家成立的全固态锂电池研究院,在第三代全固态产品研发方面已取得突破性进展,合成出了常温耐高电压聚合物全固态电解质

      来源:电池中国网2018-07-16

      固态锂电有望先行应用固态锂电与目前锂电池的最大区别在于固态电解质固态锂电采用固态电解质以后,一方面可以提升电池的电压平台,进一步提升电池的能量密度;另一方面,在固-固反应中减少了气体的排放,提升了电池的安全性能

      来源:中国新能源网2018-07-13

      为解决高电压(4.45 v)钴酸锂/锂金属电池存在的正极固态电解质界面(cei)不稳定,在高电位下界面处容易发生电化学氧化副反应,以及大电流大容量时锂负极存在的锂枝晶等问题,青岛储能院在刚柔并济聚合物电解质设计理念的指引下

      锂电池常用术语

      来源:储能科学与技术2018-07-13

      以上文献中出现的半固态电解质锂蓄电池、准固态电解质锂蓄电池,固态电解质锂蓄电池都属于混合固液电解质锂蓄电池,简称为混合固液电解质锂电池。

      来源:中国科学院2018-07-09

      为解决高电压(4.45 v)钴酸锂/锂金属电池存在的正极固态电解质界面(cei)不稳定,在高电位下界面处容易发生电化学氧化副反应,以及大电流大容量时锂负极存在的锂枝晶等问题,青岛储能院在刚柔并济聚合物电解质设计理念的指引下

      动力电池市场群雄并起 如何逐鹿中原?

      来源:艾意凯咨询2018-07-04

      我们也应该看到,固态锂电池仍然存在制造成本昂贵,固/固界面稳定性不足,电解质电导率偏低等问题,这些问题虽说会逐步得到解决,出现跳跃...例如,聚合物固态电池,本身使用固态电解质,能量密度与安全性突出。从能量密度考虑,液态锂电池的电池极限将会在400-500wh/kg,而固态锂电池的理论能量密度可达到液态锂电池的2.5倍。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18-07-02

      其次,公司产品还通过良好的电池设计及电源管理系统设计,阻燃级别达到市场标准需求,在事故中损坏时不易爆炸或起火;第三,公司电池采用类固态电解质,并通过材料创新、电芯结构研发,从而提高了能量密度,在满足用户续航需求同时降低了电池包重量从而大幅降低了电车成本

      固体<mark>电解质</mark>注入法大幅提高高镍NCM正极材料稳定性

      来源:能源学人2018-06-29

      分析显示,性能增强与固态电解质的晶界改性有关,lpo固态电解质为li+提供了一条快速传输路径的同时也防止了液态电解质穿透进入一次颗粒的边界。

      来源:清新电源2018-06-28

      固态电解质耐受氧化电压进行电压范围...,负极 材料/金属锂扣式电池的电压范围为0.005~1.0 v,特殊高电压正极材料(如高电压钴酸锂、尖晶石镍锰酸 锂、富锂锰基层状氧化物等材料)或其它正极材料(如磷酸铁锂材料)可依据电极材料特性和电解

      来源:电池中国2018-06-26

      国轩高科,2017年11月对外表示,已着手研发固态电池及固态电解质。2018年3月,国轩高科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半固态电池技术已处于实验室向中试转换阶段。

      来源:电缆网2018-06-21

      据悉,该项目斥资100亿日元(约合9000万美元),涉及了23家车企、电池及材料制造商,另有15家大学/公共研究机构参与,旨在应对固态电解质、涂敷有活性材料的电解质涂层、电解质-电极层片状形成等固态锂离子电池量产的技术瓶颈

      来源:盖世汽车2018-06-20

      该项目斥资100亿日元(约合9000万美元),涉及了23家车企、电池及材料制造商,另有15家大学/公共研究机构参与,旨在应对固态电解质、涂敷有活性材料的电解质涂层、电解质-电极层片状形成(sheet formation

      动力锂电池发展前景 预计未来5年年复合增速将达到30%-40%

      来源:中国报告大厅2018-06-06

      未来,随着各类新技术持续进步,包括硅碳复合材料、固态电解质等在内的新型材料有望在锂离子电池上面广泛应用,在可穿戴设备、特殊环境等特定应用领域将有可能出现新的颠覆性锂离子电池产品。

      <mark>固态</mark>电池研发及产业化发展现状

      来源:EVTank2018-06-05

      常见的固态电解质可分为聚合物类电解质和无机物电解质两大类。聚合物固态电解质由于聚氧乙烯(peo)相比于其它聚合物基体具有更强的解离锂盐的能力, 且对锂稳定,因此目前研究热点以peo及其衍生物为主。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