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二氧化碳加绿氢”相关结果63
      阳光电源正式加入中国ESG领导者组织

      来源:阳光电源2022-01-14

      截至2021年6月在全球市场累计实现逆变设备装机超1.82亿千瓦,每年减排二氧化碳超2亿吨,结合碳排核查、绿色运营、绿色设计、节能改造等各项措施的有力推行,持续指导自身零碳良性循环及推动供应链减碳。...连续六年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即将发布的第七本报告将升级为“可持续发展报告”,发布可持续发展宣传片《绿色使命 成就美好》,同时加“码”社会责任,上线官网可持续发展平台,全面科学披露公司的esg管理工作成就

      来源:新华网2021-12-30

      传统“炭冶金”需要先将铁矿石烧结处理,再伴焦炭加入高炉,不仅工艺繁琐,同时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而赛思普的“氢冶金”工艺,由于加入了氢气,取消了烧结和焦化等重污染工序,大幅降低了碳的参与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1-12-15

      对此,绿氢耦合二氧化碳化工是零碳化工产品的重要解决方案,此外,氢冶金也是钢铁产业实现减排的重要方式。...到2030年,绿氢替代灰氢有望迎来高速发展;氢基化工和氢治金,2035年以后有望提速。“除了化工和建筑领域,氢气还可用于季节性存储波动性可再生能源电力。

      来源:UNDP氢能产业大会2021-12-14

      未来碳中和,我们不仅要中和100多亿吨的二氧化碳,还必须去关注甲烷的排放和收集。如果大家关注的话,今年10月份我们国家已经加入了国际甲烷组织,主要关注未来甲烷在温室气体中的作用。...这个题目也是这么要求的,其实我本人做传统化工,但是近几年来随着学校学科的发展和新的需求,尤其是绿电绿氢方面有一些思考,今天这样一个题目供批评。

      来源: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氢能分会2021-11-04

      李琪指出,中国能建浙江院致力于氢能利用全产业链相关的研究工作,研究重点包括制氢系统加容量配置、氢气液化系统集成及工程化应用、氢电耦合支撑新型电力系统等方面。...李琪介绍,氢能作为绿色环保的二次能源,目前已经处在蓬勃发展的阶段,氢能在我国终端能源消费中占比将增长至10%,发展氢能综合利用对于碳减排具有巨大的潜力,到2050年可使全球二氧化碳累计减排600亿吨。

      全国首套液态阳光加氢站应用示范项目发布

      来源:北极星氢能网2021-10-27

      在此基础上设计研发集在线制氢、分离纯化、升压加注及二氧化碳液化回收于一体的液态阳光制氢加氢技术,可日产绿氢50~100公斤,未来制氢产能将提升至吨级。...中集安瑞科副总经理杨葆英表示,该技术能够为国家双碳目标达成以及氢能产业创新跨越发展提供安全可靠、经济高效、绿色低碳的氢能制储运加供给侧关键技术及装备保障。

      来源:中国石化新闻网2021-07-21

      蓝氢也由化石燃料制成,但排放的二氧化碳会被捕获或重新利用。绿氢是由可再生电力制造的,完全不需要碳足迹。目前,灰氢是最便宜的,是工业用途的主要类型。中国生产的氢占世界的三分之一,主要来自褐煤。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1-07-14

      据中国氢能联盟预计,到2050年,中国氢气需求量接近6000万吨,可减排7亿吨二氧化碳。目前,中国氢能产量为2500万吨左右。...氢能,尤其是可实现低碳甚至是零碳的绿氢,作为清洁能源之一,潜力正在释放,我国已有20多个省、46个城市开始制定关于氢产业的战略规划。

      来源:北极星氢能网2021-06-04

      讲到了灰氢、蓝氢、绿氢,从定性的概念来讲,从煤炭或者是化石能源制氢,没有加二氧化碳的捕获和利用,我们称之为灰氢,如果把二氧化碳捕获利用以后,颜色变得好一点,所以是蓝氢。...如果没有任何二氧化碳排放的话就是绿氢,这是国际上最早期的颜色的划分。今年我们国家中国氢能联盟做了一个定量分析,也就是说在制氢过程中排出多少二氧化碳,定性地划定了低碳氢、清洁氢和可再生氢。

      来源:中国环境报2021-05-25

      同时,氢能来自于可再生能源或者天然气,还可以进一步减少煤炭的使用量,从而减少二氧化碳和污染物的排放量。”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特聘教授金放鸣介绍说。...但是从长远看,技术上是可行的,经济性上也有提升的空间,还是应该乐观地看待未来绿氢的发展。”

      光伏制氢的拐点将至

      来源:能源评论·首席能源观2021-05-24

      未来,光伏加储能或许会成为清洁电力的终极解决方案。春江暖,新玩家齐聚春江水暖鸭先知,实际上国内外企业已经纷纷布局光伏制氢了。...其中,化石能源制氢中的煤制氢是目前我国的主流制氢技术,虽然成本低,但其二氧化碳排放大,在目前节能减碳的大环境下是不被认可的路线;化石能源制氢的另外一种技术——天然气制氢是国际主流的制氢技术,虽比煤制氢更清洁

      光伏制氢拐点将至

      来源:能源评论·首席能源观2021-05-24

      未来,光伏加储能或许会成为清洁电力的终极解决方案。春江暖,新玩家齐聚春江水暖鸭先知,实际上国内外企业已经纷纷布局光伏制氢了。...其中,化石能源制氢中的煤制氢是目前我国的主流制氢技术,虽然成本低,但其二氧化碳排放大,在目前节能减碳的大环境下是不被认可的路线;化石能源制氢的另外一种技术——天然气制氢是国际主流的制氢技术,虽比煤制氢更清洁

      关注丨光伏制氢尚需跨过“经济坎”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1-05-12

      为此,学术界提出了一个新的技术思路——“太阳燃料”,即将氢气和二氧化碳相结合,变成甲醇。甲醇可以像汽油一样运输、储存,到了加氢站再把它转化成氢,这样就可以解决氢燃料电池“制、储、运、加”的问题。

      光伏制氢尚需跨过“经济坎”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1-05-12

      为此,学术界提出了一个新的技术思路——“太阳燃料”,即将氢气和二氧化碳相结合,变成甲醇。甲醇可以像汽油一样运输、储存,到了加氢站再把它转化成氢,这样就可以解决氢燃料电池“制、储、运、加”的问题。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1-04-07

      从氢源出发,世界能源理事会将氢能划分为灰氢、蓝氢与绿氢,分别指碳基能源制氢,化石燃料制氢加碳捕集、封存路线,以及利用可再生能源电解制氢的方式。...中国科学院院士包信和指出,“真正的绿氢,一定要通过可再生能源获得。用风、光、核产生的电能,把水电解变成氢的过程只排放氢气,不产生二氧化碳。因此从碳减排角度出发,不建议使用煤炭等化石能源制氢。”

      来源:新华网客户端2021-02-08

      宁夏宁东能源化工基地也正在加快布局光伏发电、电解水制氢、煤化工补氢、加储氢设施、产业和重卡应用等全产业链氢能项目,通过可再生能源制备绿氢耦合煤化工,部分替代煤制灰氢,破解能源资源和环境约束瓶颈。

      来源:新华网客户端2021-02-08

      宁夏宁东能源化工基地也正在加快布局光伏发电、电解水制氢、煤化工补氢、加储氢设施、产业和重卡应用等全产业链氢能项目,通过可再生能源制备绿氢耦合煤化工,部分替代煤制灰氢,破解能源资源和环境约束瓶颈。

      来源:中国石油新闻中心2021-01-06

      “我们正在布局光伏发电、电解水制氢、煤化工补氢、加储氢设施、产业和重卡应用等全产业链氢能项目。”...陶少华说,预计到2025年,绿氢产能将达20万吨,耦合煤化工产业绿氢用量达到7.5万吨,减少煤炭消费总量60万吨,减排利用二氧化碳100万吨以上。宁东基地有发展无碳绿氢得天独厚的条件。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0-12-16

      近日,中国科学院副院长、院士张涛公开表示,利用可再生能源发电制取绿氢,再和二氧化碳结合生成方便氢储运的绿色甲醇,是通向零碳排放的重要路径。...“甲醇储运和汽油储运成本几乎持平,终端应用的加氢价格也能真实反映出整个制、储、运、加环节的成本。”

      国家能源集团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何广利:可再生能源制氢分析!

      来源:北极星风力发电网2020-11-13

      制出来的氢可以给燃料电池汽车用,也可能直接烧掉,所以说大氢能指的是用绿氢或蓝氢替代灰氢的过程以及拓展氢能应用。...所以,日后若二氧化碳的技术有所突破,将成为可再生能源制氢竞争的主要的竞争对手。但可再生能源制氢肯定是一个未来的方向,毋庸置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