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公益诉讼”相关结果793

      来源:中国水网 作者:井媛媛2014-05-16

      本次修订对《环保法》做了重大修改,如将保护环境上升至国家基本国策;确定了新的环境保护机制,如信息公开、公益诉讼等。

      来源:经济观察网2014-05-14

      比如公民依然不是环保公益诉讼主体、环保部门执法权依然偏弱。但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解决环境问题难以一蹴而就,持续地将污染的外部性内化到企业成本,环境改善趋势逐渐明朗,这也将遏制工业企业产能无序扩张。

      来源:文汇报 作者:李志青2014-05-13

      要在更大范围内来审视环境公益诉讼的福利效应,就必须对环境公益诉讼的相关利益函数和博弈过程进行深入研究和探索,否则,环境公益诉讼就有可能陷入有法可依,但无法操作的尴尬境地新版环保法新增条款的基本涵义新版《

      来源:中国水网2014-05-08

      傅涛认为,公众责任体现在几个方面,如有义务保护环境、有权利监督排污治污企事业单位、有权利诉讼。新环保法新增专章规定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并扩大了此前草案中屡受质疑的环境公益诉讼提起主体范围。

      来源:雅式橡塑网2014-05-06

      对雾霾等大气污染的治理和应对;明确环境监察机构的法律地位;完善行政强制措施;鼓励和组织环境质量对公众健康影响的研究;排污费和环境保护税的衔接;完善区域限批制度;完善排污许可管理制度;对相关举报人的保护;扩大环境公益诉讼的主体

      来源:经济观察网2014-05-05

      其二是公益诉讼与私益诉讼的关系。此次环保法修订备受赞誉的还有环保公益诉讼主体的放宽。在去年修订案草案二审稿中,环保公益诉讼主体曾被限定为中华环保联合会一家。这种公益垄断遭到了舆论的广泛质疑。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殷泓 王逸吟2014-05-04

      全国人大代表、金杜(广州)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吴青指出,在新环保法出台以前,其实有的法院已经在试点环境公益诉讼,但实际上诉讼量并不多。新法出台后,可能实践中公益诉讼的量会有所增加,但不会大量涌现。

      来源:半月谈网综合 作者:金煜 王硕2014-05-04

      公益诉讼如何通过公益诉讼维权?...行政机制无法解决可诉讼人大法工委行政法室主任袁杰解释,目前环保法中公益诉讼条款主要解决民事问题,其所规定的社会组织应在民政部门登记,根据民政部门关于社会组织登记管理办法和活动规则来进行公益诉讼活动。

      来源:华融证券2014-04-30

      对雾霾等大气污染的治理和应对;明确环境监察机构的法律地位;完善行政强制措施;鼓励和组织环境质量对公众健康影响的研究;排污费和环境保护税的衔接;完善区域限批制度;完善排污许可管理制度;对相关举报人的保护;扩大环境公益诉讼的主体

      来源:中国环境报 作者:王玮2014-04-30

      多家环保ngo也以各种形式表示反对,其主要说法是一审稿大大落后于当前环境形势,有限的修改无实质意义,例如事关环境根本问题的环境公益诉讼、公众参与、生态损害赔偿等均未涉及。...二审恰逢人大换届,修法体现生态文明理念最大变化,环境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写入草案时间:2013年6月法条:59条与一审稿相比,将第五章改为环境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引入环境公益诉讼制度修法理念发生重大变化,

      来源:中国环境报 作者:常纪文2014-04-29

      ●此次《环境保护法》的修订科学借鉴了国际通行的公民诉讼制度,建立起环境公益诉讼制度,通过稿放宽了环境公益诉讼主体的资格条件,强调发挥社会监督政府与企业的作用。...最高人民法院应适时出台环境公益诉讼相关的司法解释,为环境公益诉讼的实施提供制度保障。●虽然此次修订未设置表面上的环境权,却设置了实质的细化的环境权,这将对公民环境权的保障和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来源:中国水网 作者:刘永丽2014-04-28

      薛涛说,法律只是个概念性的东西,具体到执行还需要有很多细节的底层设计,以及落实点的抓手设计,这或许还会通过一些恶性污染事件或环保公益诉讼进一步倒逼实现。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骆建华2014-04-25

      四是确定了一些新的环境保护机制,如信息公开、公益诉讼等。这部法律的颁布正当其时,也有很多亮点。...更重要的一点是,社会高度关注的公益诉讼,这次在诉讼主体上又有新的突破,放宽到市级以上的社会组织均可作为诉讼主体,为强化环境保护的社会监管制度创造了条件。

      来源:华商报2014-04-25

      对此,既有共识,也有分歧,从修法的结果来看,诸如着手加大罚款力度,对污染企业按日计罚,且罚款上不封顶;而且,官员不作为要引咎辞职,等等史上最严措施,可谓期待已久,并无异议,而像污染责任保险未强制、公益诉讼主体未放开等等问题

      来源:21世纪经济报 记者:王烨2014-04-25

      不管怎样,公益诉讼在法律上的平台已搭建起来,渠道已打开。...上述财险人士认为,要求企业消除污染是公益诉讼的一种,一旦诉讼成功,企业需要支付巨额的清理污染、恢复环境的费用。在企业承保时,也可以将清污费用纳入环责险的承保范围。

      来源:21世纪经济报 记者:马晖2014-04-25

      扩大公益诉讼主体环境公益诉讼的主体范围,是环保法修改中另一个颇受关注的焦点。...此前备受关注的公益诉讼主体亦有所拓展。有全程参于立法进程的人士评价,认为取得不少制度性突破,但也有委员认为部分细节还可以加码。

      来源:经济参考报 记者:赵东东2014-04-25

      对此,不少网民认为,水污染及水质问题频发暴露了违法企业受利益驱动无惧作奸犯科、地方有关部门监管缺位处罚不力等一系列问题,应加大对违法企业的处罚,同时进一步完善公益诉讼制度,对水污染的罪魁祸首形成高压之势

      来源:央视网 作者: 沈彬2014-04-25

      新《环境保护法》还是一部开放的立法,将民间力量有序地纳入环境治理的机制中,设立了环保公益诉讼制度。...在修订草案二审时,曾将环保公益诉讼的主体限定为一家国字号环保组织;在之后的几次修订中,法律诉讼主体得到进一步扩大,最终被规定为:依法在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登记,专门从事环境保护公益活动连续五年以上且信誉良好的社会组织

      来源:经济参考报 记者:杨烨 林远2014-04-25

      多位业内专家对记者表示,条件成熟后或许会逐步放开个人诉讼,相比公益诉讼去年上亿索赔零受理的尴尬,修订后的环保法放开了社会组织的诉讼权,新法实施后环保公益诉讼将会迎来一个井喷期。

      来源:中国广播网 作者:侯艳 杜希萌2014-04-25

      如果你不让我监督,不让我参与,我还完全可以通过环境公益诉讼来启动对你的监督,通过司法来约束你的违法行为。能够看出,新环保法对于政府和企业责任做出了不少新的规定。...中华环保联合会诉讼部部长马勇认为,在对社会每个公民都提出要求的同时,这部法律同样赋予了公民参与环保、监督政府和企业的法律抓手。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