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低温电解液”相关结果322

      来源:中科院大连化物所2022-01-19

      该系统为中低速电动交通工具动力电源、车用启停电源、低温冷启动电源等应用提供了新的技术解决方案。...软包电池用磷酸钒钠正极和低阻、高稳定性电解液均为该团队自主研制。

      来源:中科院青岛能源所2021-12-07

      团队基于固液可逆相变的嵌段共聚物电解质创新地发明了一种无需拆解,通过简单低温静置便可修复电池损伤的方法,专利已授权(zl201611224300.3),并对工艺及核心材料进行了知识产权布局(zl 202111020829.4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1-12-01

      据了解,低温条件下,新能源汽车电池电极材料活性降低,内部电解液导电能力下降,导致续航里程缩水。数据显示,普通锂电池在0℃以下时,容量会减少20%;气温达到-10℃时,容量可能只有一半左右。

      独辟蹊径 镍氢储能、热储能、飞轮+电化学招标中!开创量身定制储能新方向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21-11-26

      ,严重低温冷冻甚至无法工作。...镍氢储能虽属于电池储能的一种,但采用的为无机电解液体系,低温性能极好。而且循环寿命高,无污染,耐过充过放。

      储能行业 碳中和背景下能源转型升级的助推器!

      来源:中关村产业研究院2021-11-01

      超导储能的成本目前很高(材料和低温制冷系统),使得它的应用受到很大限制,未来发展依赖于新材料的诞生,比如石墨烯等,商业化应用还较远。电化学储能:环保与安全性问题仍存。...大规模储能的核心要求主要为安全和全生命周期的经济性,钒电池的安全性能突出且无燃烧风险;从全生命周期的经济性来看,钒电池充放电对容量几乎没有损耗,全生命周期性价比较为突出;此外,钒电池的电解液只需经过简单的点解后就能够重新使用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1-09-08

      国内以高压气态储氢为主,相较于低温液态储氢,高压气态储氢在长距离运输上十分不具有优势,因此大力发展液氢技术和输氢管道等装备具有重要的意义。...电解水制氢是重要的制取绿氢的方法,在充满电解液的电解槽中通入直流电,水分子在电极上发生电化学反应,即可分解成氢气和氧气,整个过程可实现零排放。电解水制氢规模的提升,使电解槽市场迅速增长。

      动力电池产业研究之六氟磷酸锂

      来源:NE时代2021-09-06

      从技术角度来看,新型锂盐lifsi使用进程有加速的趋势,主要用于改善低温、倍率、能量性能,但仍无法替代六氟磷酸锂。...上海钢联数据显示,9月2日磷酸铁锂电解液上涨1000元/吨,均价报9.70万元/吨;三元/常规动力型电解液上涨1000元/吨,均价报10.60万元/吨;三元/圆柱/2600mah电解液上涨1000元/吨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1-08-11

      记者了解到,锂电池内部结构较为复杂,包括有钢壳或者铝壳、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等,在垃圾分类中,通常被归类为“有害垃圾”。...其中,三元电池主要有镍、钴、锰、锂等金属,因其能量密度较高、续航里程较好、低温性能好等优势,在近两年的动力电池市场中占据核心地位,而磷酸铁锂电池则主要有磷、铁、锂等,因其安全性能较高、成本较低的优势在今年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21-06-08

      ,包括低温条件下、高温条件下这样一系列不同的应用场景加以理解之后,设计新的优化方案。...目前结合我们在电池开发一系列的思路,我们通过现有的电化学一系列的模型,对于我们电池从设计端考量它的设计参数和加工参数的有效性,同时结合我们公司在材料端,包括实际的应用电解液方面的使用经验,对不同的应用场景之下

      来源:电池联盟2021-04-28

      通过提高材料自身的导电性、开发抗低温电解液等方式都可以完善汽车汽车低温续航下降的难题。据悉,宁德时代在自加热技术之后,将推出新的技术解决方案,以防止磷酸铁锂电池低温掉电严重。

      来源:高工锂电2021-04-12

      项目计划投资22亿元,宜春赣锋将在宜春金凯盛分期建设高比能固态电池超薄锂负极材料项目,新建金属锂熔盐电解、金属锂低温真空蒸馏提纯、超薄锂带、铝锂合金、锂硼合金等生产线。...第一代混合钴业电解液电池产品已通过第三方安全测试并给多家客户送样测试。第二代固态电池基于高镍三元正极、含金属锂负极材料。目前该产品能量密度超过350wh/kg,循环寿命接近400次。

      来源:河南科技厅2021-02-23

      宇通客车连续承担5项省重大科技专项,正在实施的“高可靠高环境适应性燃料电池客车整车开发及示范”项目,已突破电-电混合动力系统、高安全车载氢系统等关键核心技术,-30℃低温启动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整车氢耗...二、开展动力电池与燃料电池系统技术攻关依托河南省动力电池产业基础优势,支持企业开展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和正极材料、动力电池热管理、燃料电池膜电极及系统等关键技术研发,推动动力电池和燃料电池系统短板技术攻关。

      来源:高工锂电2021-02-01

      在电池材料探索上,业内的实践是,增强动力电池正极材料表面的导电性、改变电解液的成分减小离子在电解液中运动的阻力、增加电池隔膜的孔隙率等方式,改善电池在低温条件下的性能,提高低温环境下的电导率。

      银隆钛酸锂可耐超低温 有效解决新能源车辆冬季运营难题

      来源:银隆新能源2021-01-21

      同时,动力电池的电解液因低温环境变得更加粘稠,锂离子在放电过程中能量消耗增加,导致车辆“跑不动”。...2021年1月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辛国斌主持召开电动汽车低温使用问题研讨会时强调,电动汽车低温使用问题关乎广大消费者的切身利益,要本着“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出发点,高度重视,认真解决;整车和电池企业要加强技术攻关

      王朝阳院士磷酸铁锂电池研究重大突破!充电十分钟续航250公里

      来源:高分子科学前沿2021-01-20

      如图3所示,磷酸铁锂电池在室温下最快可实现20分钟 (3c)充电,而在低温(0℃)下,只能实现80分钟(0.7c)充电。...但是提高温度带来了新的问题,长时间高温充电会让电解液分解,缩短电池寿命。这就需要摸索出一个适当的温度参数和时间参数。图一:锂电快充原理示意图。高温下充电速度会加快,其中金色小球代表锂离子。

      储能观点丨建议把电池针刺试验列入强制性标准!万钢/李立泉/CATL/BYD发言!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21-01-18

      从中长期的角度来看,一方面要持续推进热失控和热扩散的防控大数据安全预警技术等,系统提高电池系统的安全性,同时面向未来,要加强正负极材料、固态电解液,特别是在固态电池当中,解决正负极以及电解液之间的界面问题

      来源:环境工程2021-01-14

      低温条件下,活性碳先将fe2o3还原生成fe3o4,升高温度后fe3o4继续还原为nzvi。...该法合成的nzvi颗粒粒径均匀,抗氧化性优于液相法制备的nzvi,而且可通过控制电流大小、铁盐种类和浓度以及电解液ph来调控nzvi的结构。

      风起 锂电储能钛酸锂新战事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21-01-07

      而三元锂电池组热稳定性较差,不到300℃就会分解出氧分子,遇到电池中可燃的电解液、碳材料后一点就着,由此产生的热量进一步加剧正极分解,导致其在极短的时间内就会爆燃。...钛酸锂材料对金属锂的电位为1.55v,对锂金属的电位更高,即使在充电后期、低温或高倍率充电的情况下,此负极的电位也不会达到锂离子还原成金属锂的电位,避免了电池在过充时生成锂枝晶,安全性更好。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1-01-06

      低温状态下,电池正负极材料活性和内部电解液导电能力下降,内阻增大,工作电流随之变小,对外表现为动力电池可用容量衰减,导致续航里程“打折”。...代康伟进一步表示,从技术的角度来说,动力电池是通过锂离子在电解液中转移和在正负极中嵌入、脱嵌来实现充放电。

      来源:E车汇2020-12-31

      因为温度越低,电池内部的电解液会变得更加粘稠,因此电池活性降低,这就表现出电池可用容量的衰减。因此在低温下,电池本身就很难充满电。...但是这并不是说搭载三元锂电池的车型,不受低温影响。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