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电解质薄膜”相关结果232

      来源:盖世汽车2019-02-27

      具体来说,empa正在致力于研发固态电解质,生产具有定制电子性能的薄膜以及研发纳米结构阳极材料。...据一份随附新闻稿所说:“此类固态电池无需易燃液体电解质,因而可显著改善运行稳定性。此外,因为不需要太复杂的安全电池外壳,因而其在尺寸和重量上也具有优势。”

      双盐醚<mark>电解质</mark>助力富镍锂金属电池

      来源:材料牛2019-02-12

      锂(li)电池中基线电解质的效率和循环稳定性的改善与初始li成核过程直接相关,正如通过低温聚焦离子束(cryo-fib)所制备的横截面观察到的,沉积在双盐电解质中的li薄膜比来自基线电解质的薄膜明显更薄和更密集

      兰州化物所超级电容器的变形机理研究取得新进展

      来源: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2019-01-21

      超级电容器通过电解质离子在电极/电解质界面上可逆的电化学作用来存储电荷。这种电化学行为已被广泛应用于电能到机械能的转换,该类器件被称为电化学驱动器(ec-actuator)。...通过分析电极的电化学数据和变形过程,发现该双层薄膜的变形和mno2的电荷储存过程有着密切的关系。

      干货|全固态锂电池:中间层在硫代磷酸盐固体电解质/锂界面的影响

      来源:清新电源2019-01-07

      虽然已经进行了大量工作来改善固态电解质(se)材料的li+导电性,但是将它们用于完整电池中仍然存在挑战。...(a)在0.2mv/s下获得的li/lialo/lps/lialo/li电池的循环伏安法(cv)和(b)在相同电池之前(红色空心圆)和cv循环之后的奈奎斯特图另一中间层是由ald形成的lialo薄膜

      一年规划投资2000亿 总理都关注 氢燃料电池车的春天来了?

      来源:车东西2018-12-26

      续航充电吊打纯电动车 但销量尴尬了如今市面上见得着的氢燃料电池汽车,都采用了质子交换膜技术路线,通过一张电解质薄膜将氢气分离为氢离子与电子,氢离子穿过薄膜与氧结合生成水,而电子则绕道形成定向运动,产生电流

      来源:中国新能源网2018-12-21

      标准的锂离子电池含有固体电极材料与液体电解质接触的薄膜。24m的专利创新用锂离子阴极和阳极材料制成的半固态电极取代了这些薄膜,这些电极悬浮在传统的液体电解质中。该公司声称这种设计更容易,制造成本更低。

      来源:动力电池网2018-12-19

      在相同能量下,用固态电解质取代电解液和薄膜,全固态锂离子电池更薄且体积更小,这也有助于提高电池单体能量密度。二是安全性显著提高。...“固态电解质电池将是下一个风口,是新能源电池未来主要趋势。相较于传统锂电池,固态锂电池的差异在于电解质固态化,理论上存在一定的优势。”

      高能电池金属锂负极改性策略的研究进展

      来源: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12-11

      在具有lif涂层的li-rgo作为负极的li-s 电池测试中,在2 c 电流测试条件下,循环稳定性显著高于未处理的电极,证实了lif 薄膜良好的表面钝化性。...lin 等[15]以四氟乙烷为原料在金属锂表面原位生成一层厚度可调控的薄膜。主要是将锂金属暴露于四氟乙烷气体中,调节反应温度和压力,可以得到厚度可控的致密均匀lif 层。

      锂电池技术研究进展及其应用

      来源:控制与电气2018-12-11

      3.电解液:有机溶剂和电解质盐类化合物的混合物常见的有机溶剂是环状碳酸酯如碳酸乙烯酯和碳酸丙烯酯与链状碳酸酯如碳酸二甲酯和碳酸二乙酯的混合物。...4.隔膜技术:由一类聚烯烃材料制备而成的微孔薄膜。隔膜放置在阳极和阴极之间,在允许锂离子通过的前提下,同时防止正负极接触。基于制备方法的不同有:干法单组分体系、湿法双分体系、湿法三分组体系。

      液流电池做动力电池 价格和行驶里程上具有显著优势

      来源:百家号2018-12-03

      但往往使用的电解质成本不高,它们却要侵蚀价格并不便宜的薄膜,这也就大大缩短了电池的寿命。所以研究人员实现目标的最好办法就是直接撤掉薄膜的使用。...液流电池是一种可重复充电电池,两种有着相反电荷(电解质)的液体在那交换离子,然后将化学能转换为电能。之前通常有一层薄膜电解质分开,让他们交换离子的时候两种液体不混合。

      来源:科技日报2018-11-16

      以丰田mirai为例,其使用的是“电解质薄膜”燃料电池技术,即利用氢气跟氧气化学反应过程中的电荷转移来形成电流,除了催化剂使用铂金外,无任何消耗物,铂金本身也不损耗。...据介绍,研究人员在电池的阳极和阴极之间设置了一层薄膜,当电池使用时里面会充满电解液。一旦电池处于待机状态,最靠近铝的一侧会被油冲洗,从而油起到保护铝的作用。当需要再次使用电池时,电解液则取代油。

      来源:电动邦2018-11-13

      ▲ 普通锂离子电池工作原理据了解,普通锂离子电池中含有液体电解质,它位于阳极和阴极之间的,当离子从阳极跑到到阴极时,它通过收集释放的电子来产生能量。在铝-空气电池中,阳极是铝,阴极是空气。...研究人员在电池的阳极和阴极之间设置了一层薄膜,当电池使用的时候两面都充满了电解液,一旦电池停止使用,最靠近铝的一侧则会被油冲洗掉,此时,油起到了保护铝的作用。当需要再次使用电池的时候,电解液将取代油。

      来源:中国聚合物网2018-11-09

      这项电池技术的突破,集中在一种穿上碳纳米薄膜的新型阳极材料上。此前,有实验室借助过凯夫拉纤维来限制晶枝的生长、或者使用全新类型的电解质(携带电荷的化学溶液)。...现在,研究团队更进了一步,将碳纳米薄膜引入其中。它被用于涂覆电池的锂金属阳极,用于更有效地浸没晶枝,类似于拿重物压草坪、以抑制杂草。对比图:右侧为没有碳纳米管薄膜来限制锂晶枝的金属阳极。

      来源:材料科技在线2018-10-29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触须状的树枝可以穿透电池的电解质核心并到达阴极,最终导致电池失效。 这一难题虽阻碍了锂金属在商业市场中的应用,但又鼓励了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员来解决这一问题。...纳米管薄膜附着在锂金属表面上,薄膜会从黑色变为红色,而如果将薄膜反过来时又可以促使了锂离子进行扩散。

      来源:电科技2018-10-29

      聚合物高温性能好,已经有商业化的应用案例;氧化物循环性能良好,适用于薄膜柔性结构;硫化物电导率最高,是未来主要方向。不过,固态电池仍然面临一些技术难题。...电解质材料是全固态锂电池技术的核心,目前固态电解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大类材料:聚合物、氧化物和硫化物。

      传统锂电池5年将达到性能极限  长线布局首选固态锂电池

      来源:商品定价权2018-10-26

      总体来说,聚合物电解质技术最成熟,已经率先实现小规模量产,但是理论能量密度不及其他两类电解质;氧化物电解质性能优于聚合物电解质,但薄膜型氧化物电池容量较小、只能应用于消费类电子领域,非薄膜型氧化物电池技术相对还不够成熟

      深度报告|不燃烧、高容量 固态电池距离我们还有多远

      来源:华创电新研究2018-09-20

      按照电解质材料的选取,固态电池可分为三大类:聚合物体系工艺最成熟,但性能上限制约发展;氧化物体系中薄膜型电池的难题在于容量扩充与规模化生产,而非薄膜型电池综合性能优异,是当前开发的热门;硫化物体系则处于发展空间巨大与技术水平不成熟的两极化局面

      全固态电池中硅负极应用之路——纳米多孔结构改善寿命

      来源:NE时代2018-09-17

      根据太田先生的说法,因为溅射需要太多的时间来形成薄膜所以大规模生产很困难。本次的研究能够表明的是,通过导入上述结构,组合硫化物基固态电解质和si负极制造的全固态电池可以工作。...但是在全固态电池中,si和电解质属于固体颗粒间的接触,因此sei的再生几乎不进行。根据太田先生的说明,在全固态电池应用上,如果仅仅是si粒子处理成纳米级尺寸,依然很难缓解应力。

      动力电池技术发展分析:磷酸铁锂及三元是主流 固态电池成为目前布局重点

      来源: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2018-09-07

      除此之外,固态电池的工作温度范围、电化学稳定窗口宽,并且具备薄膜化、柔性化的潜力。...固态锂电池根据固态电解质分为三条技术路线,分别为聚合物、氧化物与硫化物固态电解质,各科研机构采用的技术路线并不相同。

      深评|固态电池未来发展应用前景解析

      来源:汽车之家2018-09-05

      ●准固态电池将以聚合物复合电解质为主,薄膜固态电池以氧化物复合电解质为主,全固态电池以硫化物复合电解质为主。...聚合物高温性能好,已经有商业化的应用案例;氧化物循环性能良好,适用于薄膜柔性结构;硫化物电导率最高,是未来主要方向。既然固态电池有这么多优点,为什么没有大力推广呢?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