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新能源造车企”相关结果252

      来源:汽车头条2019-02-18

      2月16日,多家造车新势力企业和传统新能源车企齐聚北京就2019年新能源汽车质量和技术进行了激烈的讨论。...除了造车新势力之外,传统造车企业中对产品质量也有着自己的见解,广汽新能源副总经理席忠民认为:“造新能源车不能在燃油车的基础上进行改装,必须要完全重新研发。”

      纯电动卡车收官3.4万辆大幅下降  氢燃料电池货车曙光初现?

      来源:第一商用车网2019-02-14

      可以看出,同样都是“翘尾”,但2018年四季度和12月份的纯电动物流车市场,无论车企还是用户都已经有些力不从心。...一位行业从业者2018年曾半开玩笑半认真地告诉第一商用车网,“这年头,如果没有十几亿的国补应收账款,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造新能源车的。”

      来源:建约车评2019-01-24

      历来,车企对威胁到自身供应链安全的事情,都是不能容忍的,看来除了自己制造,别无他途。然而,造电池不是请客吃饭。...中国许多比手工作坊强不到哪去的锂电池厂,开始转型造起了动力电池,大门口排成长龙的货车拉来了白花花的银子。车企们心里清楚市面上能

      来源:第1财经2019-01-22

      例如江淮汽车、北汽新能源车企脚踏两只船,在选择宁德时代的同时也选择了国轩高科作为动力电池供应商,甚至江淮汽车将更多订单交给了后者。而东风汽车既牵手宁德时代,又拥抱国能电池。...与宁德时代在动力电池技术上旗鼓相当的比亚迪,虽然要实现既造新能源车又卖电池这样两条腿走路的模式并不容易,但只要将电池业务单独剥离出去,将依然是宁德时代最强劲的竞争对手之一,并将有可能蚕食宁德时代部分市场份额

      来源:高工锂电网2019-01-18

      再加上地方政府的那一份,补贴金额相当可观,足以吸引一批企业去造高价的氢燃料电池汽车。这极大推动了车企制造燃料电池汽车的步伐。那么,截至目前有哪些企业已成功造出氢燃料电池汽车呢?...据统计,2018年上榜工信部《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的燃料电池汽车共有17家车企,74个有效车型。其中,生产燃料电池客车的车企尤为居多,共有16家车企携55个燃料电池客车竞技上榜。

      <mark>新能源</mark>汽车补贴退坡 到底是好事儿还是坏事儿?

      来源:车动态2019-01-14

      同样的,这也造车了一定程度上的资源浪费,让一些"目的不纯"的车企钻了空子。所以,当我们发现事情在向不好的方向发展时,就要调整补贴的方式。...说实话,至今我也没想明白,从新能源汽车补贴这件事儿上来看,越来越多的车企加入新能源造车大军,这确实有利于整个新能源行业成本的降低。

      来源:第一电动网2019-01-09

      这家亚洲最大的车企拥有至少233项与固态技术相关的专利或申请,彭博分析称,其数量超...韩国三星sdi、sk创新和现代汽车都表态说,正在研究这项技术;开始造电动车的英国戴森公司也把目标瞄准了固态电池。“至于乘用车,我们应该会在2020年代初期看到原型产品。”

      来源:爱卡汽车2018-12-19

      不同的是,北汽新能源的换电主要在城市内进行,而蔚来的换电站主要建在高速公路上,二者对与换电解决的痛点有着不同的思考。第三,巨头车企开始展示出在大功率充电上的技术成果,甚至还有自己去建设的计划。

      315批新车公示分析:福斯特/江苏维科首进电池配套前十 三元电池占比5成

      来源:电池中国网2018-12-19

      图5:第315批新车公示中配套排名前10的电池企业配套车企数据来源:动力电池应用分会研究部另外,车企直接或间接地参与电池配套日益增多,此次东风海博襄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和江苏维科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首次出现在新车公示的配套电池企业中

      来源:中新网2018-12-19

      显然,在政策影响下,国内新能源车企为了生存下去,正在从“能造”向“造好”转变。地方陆续设定推广目标 提质降本任重道远记者注意到,虽然车企面临补贴退坡压力。

      来源:智电汽车2018-12-12

      所以消费者会越来越倾向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车企也会加大力度研发新能源汽车和提高技术水平。所以未来新能源汽车价格会逐渐降低。...在不久的将来新能源汽车技术会随着科技的发展,成本会逐渐降低,汽车也会越造越好,价格肯定会有所下降的。不会像现在这样贵了。期待未来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mark>新能源</mark>汽车产能过剩初显  核心技术仍待突破

      来源:经济参考报2018-11-29

      经梳理可以发现,我国在新能源车上取得的成果称得上丰硕。首先是建立了相对完善的支持产业发展政策体系,培育了全球领先的市场规模。...尤其是在国际传统知名车企发力新能源造车后,技术差距进一步凸显,我国新能源造车下一步该往何方发力值得深思。

      来源:证券日报2018-11-26

      特别地,北汽鹏龙或将入资光华科技全资子公司珠海中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及珠海中力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上述两家子公司分别经营经营电池梯次利用业务和电池材料回收再制造业务,预计成为光华科技动力电池回收板块的主力

      三季度净利润减少近五成  长城汽车的<mark>新能源</mark>梦尚需成果检验

      来源:财联社2018-11-01

      新能源成果尚需检验遇到增长瓶颈的suv车企,远不止是长城汽车一家。安信证券统计了2018年上半年suv销量前十的车型与去年同比的情况,有五款车型六月出现同比大跌。...安信证券认为,suv 的发展或已进入了拐点,呈波动下降趋势;结构的调整将是不可避免的,未来只有高品质的精品suv销量才会维持甚至走高,粗制劣造产品将逐步退出市场。

      来源:上海证券报2018-10-30

      在国家新能源汽车推广目录上,2017年进入新发布目录的燃料电池汽车共有10家车企的22个车型。2017年,我国共销售氢燃料电池汽车1098辆。...多家上市公司在造“氢车”面对巨大的“氢”机,越来越多的汽车企业参与其中。“中国把企业作为创新发展主体,来推动燃料电池汽车逐步走向市场。”

      冰火两重天的宁德时代产业链赚钱越来越难?

      来源:英才杂志2018-09-29

      在宁德时代的下游采购商名单中,国内、国外的整车企业纷至沓来,传统、新势力的造新梯队鲜有缺席。...翻看下游采购车企品牌的名录,有多达62家主机厂。其中国内纯电动车销量龙头北汽新能源、全球汽车产业链龙头车企宝马等车企均与宁德时代牵手。在“强者恒强”的产业格局中,龙头主机厂的追随者势必不在少数。

      来源:中国能源报2018-09-05

      车企们的西迁会对国内市场造成怎样的影响?同为新能源汽车发展繁茂之地,亚欧两地未来将如何划分动力电池市场蛋糕?...返欧为掌握主导权针对外企返欧造电池的现象,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此举是为了掌握核心技术的主导权,以便更好地控制成本和保障品质。企业肯定是希望自己掌握核心技术。

      来源:能源评论2018-08-10

      这些外资电池厂竟然以1元/瓦时的价格亏本将18650电池出货,很快获得中国主流车企的定单。日韩企业也正是这样作死了自己。...24天光速过会,最后一轮私募融资估值千亿,宁德时代是当之无愧的新能源第一股。在它背后,是正在崛起的新能源车市场。

      资本过后一地鸡毛 造车新势力是否成为下一个被洗牌者?

      来源:E车汇2018-07-24

      在补贴潮退去,新能源汽车将以最直接的价格直面消费者,国内车企与国际大厂同台竞技,到那时,新造车势力们造的车也都该上市了,谁在裸泳,一眼便知。...再来看看市场主体们的产能规划,据《新能源汽车蓝皮书(2017)》统计数据,25家传统车企和新进企业新能源汽车产能规划到2020年合计高达609万辆。

      来源:易车号2018-07-16

      新能源汽车取代传统燃油车的大幕刚刚拉开,竞争已经非常激烈。面对这个空白的领域,大家都是摸着石头过河,谁也不知道自己走的路是否一定对,都在不停试错。...结果大家都看到了~以比亚迪为代表的车企用的是铁电池,它的优势是价格、功率密度、性能等各方面均衡,而且造价便宜。但就是太重,而且极端情况下(冬天),电量会掉的很快,但目前仍然是主流电池。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