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新能源乘用车生产资质”相关结果300
      工信部拟恢复6家企业申报<mark>新能源</mark>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mark>资质</mark>

      来源:工信部2017-04-19

      经现场验收,中机车辆技术服务中心认为6家企业针对行政处罚决定的整改工作到位,企业生产一致性保障能力满足相关规定要求,建议恢复其申报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资质

      来源:证券日报2017-04-10

      但截至目前,也只有包括北汽新能源、长江汽车、前途汽车、万向集团等12家企业获得了纯电动汽车生产资质。业内人士认为,近年来各车企纷纷扩大新能源汽车产能,使得生产集中度和市场占有率有了较大提升。

      来源:全球节能环保网2017-04-05

      新能源汽车企业中除比亚迪拥有生产和回收动力电池技术外,其它企业都是向电池企业采购动力电池,自身并不具有电池生产与回收能力。...据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预测,到2020年前后,我国纯电动(含插电式)乘用车和混合动力乘用车动力电池累计报废量将达到12-17万吨。

      来源:第一电动网2017-03-24

      截止目前,新建纯电动乘用车生产资质目前已经有11家企业成功申请,据第一电动网记者了解,2016年共有12家正式申请,其中北汽新能源、长江汽车、长城华冠、奇瑞新能源、敏安汽车、万向集团、江铃新能源、重庆金康

      来源:第一电动网2017-03-23

      截至目前,先后有北汽新能源、长江汽车、前途汽车、奇瑞新能源、江苏敏安、万向集团、江铃新能源、重庆金康、国能新能源、云度新能源、知豆十一家企业获得了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

      来源:36氪2017-03-17

      2017年1月,nevs在中国获批建造电动汽车工厂的资质,该工厂的汽车产能可达20万辆/年,预计2017年年底投产。...不久以前,宁德时代新能源(catl)与国能电动汽车瑞典有限公司就汽车动力电池供应签署协议的新闻也一度引发关注。可以肯定的是,在汽车产业电气化的大潮下,动力电池行业将迎来新一轮快速发展。

      来源:第一电动网2017-03-14

      新能源乘用车/网约车资质都在申请中如此大规模新能源车锂电池产能投入,主要自用还是他用?答曰,两者皆有。我们目前已经和一些车企达成动力电池供货协议。同时其中还有2000多万颗电芯是供给自己的。

      来源:盖世汽车2017-03-13

      作为专注于打造可持续出行体验的高端电动汽车企业,在国能新能源未获得纯电乘用车生产资质前,就已经获得华信资本管理公司旗下熊猫新能源汽车25万辆的订单,总额780亿,在这25万辆订单中,有15万辆是纯电动乘用车

      来源:E车汇2017-02-10

      而去年,奇瑞新能源获得生产资质,因此,无论在企业还是行业的压力下,奇瑞新能源都将在2017年产品大爆发。...其中新能源乘用车的占比将提升到70%,将逐步改变新能源汽车主要在公共领域推广的格局,最终实现新能源乘用车与商用车的比例达到8:2。

      来源:北京商报2017-02-07

      毫无疑问,新能源汽车骗补事件对市场影响仍未结束,新增生产资质和暂停申报资质的同步展开也意味着新能源汽车的格局面临洗牌。...2月4日,工信部下发行政处罚书,暂停金华青年汽车、上汽唐山客车、重庆力帆乘用车、郑州日产、上海申沃客车、南京特种汽车、重庆恒通客车7家汽车企业申报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的资质

      来源:锂电大数据2017-02-07

      7家整车企业暂停申报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资质。...信号六:新能源整车资质逐渐放开。新春期间,全国投资项目在线审批平台刚颁发给国能新能源汽车有限责任公司、福建省汽车工业集团云度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两家公司第九、第十张新能源资质,可谓是喜讯频频。

      来源:证券日报2017-02-06

      ,取消其相关骗补产品的生产资质;暂停这7家公司申报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的资质;并责成上述企业进行为期2个月的整改。...工信部的处罚决定撤销了上述汽车制造商生产骗补产品,这意味着7家公司相关骗补产品不再具备生产资质,同时暂停了7家公司申报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资质,并责成这些公司进行为期2个月的整改,整改完成后,工信部将对整改情况进行验收

      来源:中国证券网2017-02-04

      日前,第一家拿到纯电动乘用车生产资质的北汽新能源,宣布首次实现年度盈利,2016年实现净利润18688.39万元,并抛出80亿元的增资方案,投后估值达到240亿元,较10个月前增资时的估值增加了193%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17-02-04

      二、暂停你公司申报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资质。三、责成你公司进行为期2个月整改,整改完成后,我部将对整改情况进行验收。...处罚方式包括撤销7家公司问题车型产品《公告》,暂停7家公司申报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资质,责令7家公司进行为期两个月整改,整改完成后,工信部将对整改情况进行验收。

      来源:中国证券网2017-02-04

      年产15000至20000套的动力电池自动化柔性生产线(pack)将陆续投产,目前已与部分主流车厂配合开发及验证;宁波杉杉汽车有限公司四月份获国家专用车生产资质;云杉智慧已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长沙等

      来源:腾讯汽车2017-02-03

      对于低速电动车的管理问题,业内普遍有两种声音,一是按照摩托车类产品进行监管,二是直接列为乘用车产品来管理。两者间最大的区别在于标准及尺度上有着极大差异。...一些专家学者认为,在国家大力提倡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发展低速电动车有着不少好处,首先它能够推动纯电动车的市场化,改变人们对于新能源汽车的消费观念,同时还能逐渐培育起新能源上下游的零部件企业。

      来源:北京日报2017-02-03

      新能源汽车行业大热,纯电动乘用车生产资质是众多造车企业竞相争夺的香饽饽。日前,工信部公布了《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2009年公布的旧版规则同时废止。

      来源:汽车产经网2017-01-26

      据悉,即将出台的低速电动车新国标的管理思路或有重大改变,上路需有资质、标准、牌照、驾照、保险等五项要求,在安全管理方面将与普通乘用车一样。按照现在的思路,90%的企业面临淘汰。...在百人会的现场,一位生产低速电动车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将低速电动车纳入乘用车体系,其高标准的碰撞指标及使用锂电池要求必然引起成本的上升,这将导致低速电动车丧失售价上的优势,原本消费者买低速电动车就是看中便宜的价格

      <mark>资质</mark>攻略—独立<mark>新能源</mark>汽车<mark>资质</mark>是如何得到的?

      来源:易车网2017-01-24

      资质标尺决不可小视的《规定》细节申请新能源资质,是依据发改委和工信部联合签发的2015年第27号令《新建纯电动乘用车企业管理规定》 (以下简称《规定》)来执行的。

      来源:北京商报网2017-01-17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包括蔚来、乐视、万向、长江汽车等14家新进入的造车企业,共计将投资约1160亿元用于新能源生产项目的建设。不过,生产资质仍是这些新进入企业最大的问题。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