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环境损害”相关结果1595

      来源:新华网 北京青年报2014-06-14

      尽管我国能源发展取得了巨大成绩,但也面临着能源需求压力巨大、能源供给制约较多、能源生产和消费对生态环境损害严重、能源技术水平总体落后等挑战。

      来源:新华网2014-06-11

      从日前召开的贵州省生态文明建设大会上获悉,国家批复贵州建设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要求积极推进制度创新,其中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和自然资源资产领导干部离任审计等方面大胆实践、先行先试。...同时,大幅提高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指标在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中的权重。对限制开发区域和生态脆弱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取消地区生产总值考核,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领导干部考核。

      来源:中国产经新闻报2014-06-09

      我们在公益诉讼中加入了一项环境损害赔偿的诉讼请求,法院要求我们对环境损害进行鉴定,到底造成了多少损失?目前开展这项工作还是有难题的:一是进行...但要涉及到损害赔偿就会比较复杂,据葛枫透露,这也是他们于2011年立案的公益诉讼案件至今尚未结案的原因之一。

      来源:镇江日报2014-06-06

      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2)改革现行政府考核体系,纠正唯gdp的政绩观。...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成为影响发展质量的一大因素,其中,大气污染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环境问题。

      来源:中国广播网2014-05-20

      实行单位第一责任人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制。《条例》规定,省政府应当根据相关规划,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确定生态保护红线区域、自然资源使用上限和环境质量安全底线并向社会公布。...《条例》规定,对禁止开发区域,实行单位第一责任人生态环境保护考核一票否决制;对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责任单位及第一责任人的绩效考核,实行生态环境保护约束性指标完成情况一票否决制度和第一责任人自然资源离任审计制度

      来源:陕西省环保厅2014-05-19

      要加快建立能够反映环境损害成本和修复效应的矿产资源定价机制,进一步完善环境损害赔偿制度,使资源和环境体现出应有的价值。四要推进排污权交易制度,着力破解一些单位减排积极性不高的问题。

      来源:《电力决策与舆情参考》2014-05-13

      由于现行的电价体制没有将化石能源电能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损害成本和资源耗竭成本计入生产成本,使得可再生能源电力在现行的电力市场中缺乏公平竞争环境。...可再生能源电能与化石能源电能的最大区别在于它的生产过程具有环境友好与资源节约属性,因而具有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来源:安徽省环保厅2014-05-08

      7.完善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建立健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和赔偿制度,推进大别山淠史杭灌区生态补偿试点和浍河断面水质目标考核试点。...3.稳步推进危险化学品环境管理和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污染防治工作。实施危险化学品环境管理登记制度,确定重点防控区和重点防控企业,开展环境管理登记证核发和化学品环境风险评估工作。

      来源:中国能源报 作者:凡鹏飞2014-04-23

      npcc成立后,不仅在规划流程中重视征求各利益相关方和公众的意见,还将终端能效视为资源,并且考虑诸如环境损害成本等各类资源在全寿命周期范围内的社会成本。目前,美国西北部的电力规划在全美处于领先地位。...规划主报告和区域投资计划报告分别针对泛欧洲和区域两个层面,对前一期规划报告开展后评价,进而确定投资需要,研究提出具体的投资项目,并从输电充裕性、环境保护、电网灵活性等角度对规划项目进行评估。

      来源:环保部网站2014-04-16

      环境质量标准是评价环境状况的标尺,其实施应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规划,建立健全环境质量目标责任制与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引导全社会共同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

      来源:中国环境报 作者:陈湘静2014-04-08

      包括污染源、环境质量、环评验收、环境治理绩效评估等在内的环境监测服务,环境咨询、规划服务,环境工程监理服务,生态环境修复及绩效评估服务,环境损害鉴定评估、环境健康风险评估服务等。

      来源:经济参考报 作者: 常纪文2014-04-02

      、流域水体污染问题,也无法解决区域生态建设、区域生态补偿和区域环境损害救济问题,因此需要解决法律依据的修订问题。...现行法律无法解决区域大气污染、流域水体污染问题,也无法解决区域生态建设、区域生态补偿和区域环境损害救济问题,《环境保护法》修订应直面区域环境问题。

      来源:金融时报 记者:张兰2014-03-26

      根据最新修订的国际公约规定,核损害的定义由原先的生命丧失或人身伤害、财产损失或损害扩展到包括由损害和损失导致的经济损失、环境损害和相应的恢复措施,环境损害导致的收入损失、预防费用等。

      来源:《南风窗》杂志2014-03-19

      钢铁出口的迅速增长并不是因为我们的技术优势,而是因为扭曲的要素价格,其中就包括几乎被完全忽略的环境成本。出口是增长了,但赚取的微薄利润,可能并不够弥补由此带来的环境损害。...所以,就算是我们狠着心,假装看不见这些部门生产所带来的环境损害,这种发展模式也是气数将尽。需要特别提醒的是,在经济结构转型当中,我们千万不能打着新兴产业的招牌,再去走传统制造业的老路。

      来源:中国环境报 作者:张蕊2014-03-18

      去年末,《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加快自然资源及其产品价格改革,全面反映市场供求、资源稀缺程度、生态环境损害成本和修复效益。这为水、电等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奠定了政策基础。

      来源:中国环境报作者:李军 姚伊乐2014-03-12

      这其中涉及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和实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孙佑海认为,只有将上述制度贯彻到位,才能实现改革的目标,环保也才能从中获得预期的红利。...在制度体系建立方面,孙佑海提出了他的看法:我们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用制度来保护生态环境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曾金2014-03-07

      我国应按照正税清费、循序渐进、合理负担、有利征管的原则,参照国际通行做法,将现行排污收费改为环境保护税,税率设计要综合考虑现行排污费收费标准、实际治理成本、环境损害成本和收费实际情况等因素。

      来源:中电新闻网2014-03-03

      它的建成将有利于缓解南麂岛内用电紧张的情况,减少柴油发电机组增加导致的生态环境损害,改善海岛生产生活条件和旅游投资环境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网2014-02-21

      、奖惩机制;同时,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此外,还应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等各种制度

      来源:中国环境报2014-02-21

      税率设计要综合考虑现行排污费收费标准、实际治理成本、环境损害成本和收费实际情况等因素。现在环境税开征遇到的主要问题是如何真正准确地测算出某种税率对经济、物价、老百姓和消费的影响究竟有多大。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