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中芯国际”相关结果260

      2006-08-17

      华为、中兴、大唐、中芯国际等中国芯片制造大厂都使用着arm的知识产权授权。这几乎是让英特尔都羡慕的数字。   然而,这只是全球芯片产业链的其中一小块。...做代工制作(如中芯国际)需要很大的投入,而我们没有这么大投入。更后端的系统组装公司(例如诺基亚)则需要良好的品牌,这也非arm所长。   记者:arm在中国的业务拓展模式是怎么样的?

      2006-08-14

      中芯国际今天做到全球第三大的规模,量产后连续6个季度巨额亏损。甚至两三年挣不到一分钱都是正常的。”   ...中芯国际资深公关科长张家菱告诉记者:“目前国内只有大约58家的芯片生产厂实现量产,其中8英寸10个厂,12英寸的只有一个厂。大部分生产线只能生产微波炉等低档家电应用的芯片。”

      2006-08-02

      中芯国际为例,在上海的8英寸生产线的开工率几达100%,而位于北京的12英寸生产线的产能利用率也达95%。张汝京称,正是客户对中芯提高产能的要求,驱使其加速了中芯武汉厂的步伐。

      2006-08-02

        6月28日,中芯国际总裁兼总执行长张汝京奔赴武汉,宣布中芯国际武汉厂开工。这是中芯国际运营的第二座12英寸芯片生产线。设立武汉芯片厂,有助于中芯国际在产业横向上扩大规模。

      2006-08-01

      国内的最大晶圆代工厂中芯国际已经成为仅次于台积电、台联电的世界第三代工厂,且已突破了百纳米制造工艺。

      2006-08-01

      中芯国际和台积电为此还产生过纠纷。   “像英特尔这样的全球性大公司的支持,不仅在中国是第一次,在全球也很少见。”蒋守雷说,英特尔的支持成为行业一致看好纳科的理由。   ...业内人士表示,做代工厂,技术来源很重要,目前国内主流芯片代工厂商,均使用国外芯片巨头技术,比如中芯国际技术来源于日本东芝、富士康等,宏力半导体技术来自日本冲电气、美国超捷半导体(sst)等。

      2006-07-31

      据了解,作为国家重点扶植项目——中芯国际目前已经获得了国家贷款超过40亿美元。这离中芯自己的目标100亿美元投资还有着相当大的距离。   ...这种缩减行为可谓是不惜血本,2000年在中国天津耗资19亿美元建成的新8英寸生产线,4年后便以2.6亿美元的股权让给中芯国际。此外,ibm、安捷伦也都在最近出售了部分芯片制造产能。

      2006-07-19

      连2000年在中国天津耗资19亿美元建成的新8英寸生产线,最终以2.6亿美元的股权让给中芯国际。但这9个厂都是佼佼者。   ...申请加入wsc,一方面将有利于中国半导体业与全球半导体业真正融为一体,包括数据统计、ip保护及国际间合作等。另一方面,开始在国际统一口径下办事,对中国半导体业要求更为严格及迫切。

      2006-07-12

      此外,在当天举行的半导体设备材料展览会上,还传出消息称中芯国际一举拿下了三星电子和晶门科技的大单,其中晶门科技是目前全球最大的stn面板驱动芯片设计商。不过中芯国际对此消息予以否认。...  据港台媒体报道,日前在美国半导体设备材料展览会上,国际著名半导体协会semi china专家对外表示,中国大陆建设芯片厂的成功率未过半数,许多企业面临中途夭折。   

      2006-07-11

      -中芯国际   中芯国际在2004年3月于美国及香港两地同时上市,共筹资达18亿美元。不容置疑,中芯国际是中国半导体业的领头羊,也是全球代工业中一匹黑马。...所以亮丽的业绩,促成中芯国际上市取得巨大成功。   但是,中芯国际自上市成功之后的股价一路下跌,从招股价的17美元,至今日的7.6美元。反映国际上对中芯国际的前景信心不足。   

      2006-07-06

      一些本土厂商认为,要具备享受芯片退税政策的资格并不容易,这项政策对中芯国际等主要芯片厂商更为有利。同芯片退税政策类似,中国政府即将出台的替代政策也只面向芯片行业。

      2006-06-19

      市场缺口大   “美国森邦进入中国后,第一个要面对的竞争对手就是中芯国际。”赵亚洲表示。目前中芯国际已经拥有三座芯片代工厂,其中8英寸和一条12英寸厂已经投产。...近日有消息称,中芯国际欲在上海、武汉分别投建一条12英寸生产线。   

      2006-05-24

      在下一阶段开发中,重邮将进一步提高产品集成度,配合中芯国际65纳米工艺开发计划,跨过90纳米设计,直接采用65纳米技术开发。对于重邮而言,细化工作就是要进一步完善芯片方案。   ...我国3g芯片供应商充分诠释联盟的概念,整合基带芯片、射频芯片之后,形成整体套片送交手机终端厂商和方案供应商,用群聚的力量与国际厂商抗衡。   

      2006-05-18

      出席峰会的有多家全球知名半导体企业,包括intel、中芯国际、日月光、星科金朋、飞利浦、安捷伦、爱德万、asm、东京精密等,并表示看好成都的发展前景。

      2006-04-21

      另外北京在2003年中芯国际开始新建的12英寸芯片厂,着实地为北京争足了脸面。如今中芯国际的两条12英寸芯片线己经开始90纳米芯片的量产,表征中国半导体制造业的最高水平。   ...不过fullcomp表示,该公司并不打算象中芯国际那样锁定高端技术晶园代工。   

      2006-04-20

      集成电路芯片制造技术在中国经历了从2000年华虹nec8英寸0.35微米到2005年中芯国际(北京)12英寸0.11微米的迅速发展历程。...中国集成电路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中芯国际和上海华虹nec已分别跃居为全球第3大和全球第7大芯片代工企业。珠海炬力、中星微电子和大唐微电子等若干个集成电路设计企业的年销售收入已超过1亿美元。

      2006-03-27

      中芯国际由2004年的全球第四跻身三甲,市场份额为6.4%,销售额11.7亿美元,较2004年增长20.1%。...  市场研究公司gartner dataquest目前发布了2005年全球晶圆厂商排名,中芯国际超过新加坡特许半导体(chartered semiconductor),一跃进入全球三甲。   

      2006-03-23

      以色列半导体企业因此重又积极开拓中国市场,目前,以色列11家半导体企业正与上海华虹nec电子有限公司和中芯国际公司(smic)洽谈在中国合作生产事宜。

      2006-03-17

        在中芯国际首席执行官张汝京签署投资协议1年半后,投资1亿多美元的中芯国际芯片封装测试项目,今天将在成都出口加工区投入正式运营。这是成都投入运营的又一大型芯片封装测试基地。   ...据透露,作为中国内地8大集成电路制造商之一的中芯国际,本计划招1000人,但实际现在只招到了300多人。

      2006-03-16

      中国市场为“支撑”添力   不可否认,中芯国际对整个产业的带动作用已经没有前几年明显,但中国市场并不是没有机会。...对于今后的市场,各大厂商虽然各执一词,但无论如何,中国市场仍将是这些国际半导体设备厂商的重要战略市场。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