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储氢系统”相关结果394

      来源:中国氢燃料电池汽车网2022-02-07

      据悉,这款车的氢燃料电池动力系统,由74kw氢燃料电池和70mpa高压储氢系统组成,可储氢8kg氢气,续航里程可达600公里。

      来源:新华网2022-01-26

      除了“芯片”膜电极,储氢系统也是燃料电池汽车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由“鲲华科技”研发的70mpa高压储氢瓶阀+电子调压阀,将于近日发布。...鲲华科技工作人员介绍,公司研发的高压储氢瓶阀已经顺利通过10余项关键测试,验证了产品设计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且远超国际行业标准需求,为自主车载储氢系统及高端部件研制提供了重要参考经验。

      来源:高工氢电2022-03-02

      目前国内车载储氢系统主要采用基于金属内胆iii型瓶的高压气态储氢,这种储氢瓶重量大而且占用空间,对拉货有很大影响;而70mpa塑料内胆ⅳ型瓶,储氢密度最大,可长时间储存,并且重量要轻。...同时在车载供氢系统的设计上,目前市场上已有企业十堰东峻提出推出侧挂式储氢系统,该系统采用轻量化设计、全系统重量仅1000kg(双侧挂2*2*320l配置),比同类产品离地间隙更高,通过性更好;可使车辆上装节省

      广西新能源汽车“十四五”:建设燃料电池汽车应用示范城市群 开展可再生能源制氢试点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工信厅2022-01-19

      研究储氢系统布置方式,谋划液氢储运体系,布局建设氢能源基础设施。加快实施一批以充电桩、智慧路网设施、加氢站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工程项目。

      来源:高工氢电2021-12-07

      亚普股份在今年半年报中表示,公司自主研发的iii型35mpa车载储氢系统会配合成渝氢走廊项目进行示范运行。...除传统燃油箱业务领域的技术升级外,公司还进一步加快电池包、创新风道、极寒地带空调及电池包辅助加热存储系统、氢燃料电池汽车车载储氢系统及相关协同业务等新技术的研发,并在各领域均取得了阶段性进展。

      燃料电池领域全球专利监控报告(2021年10月)

      来源:燃料电池专利情报2021-12-01

      明天氢能公开专利8件,主要涉及电堆结构设计、气液分离器以及储氢系统等;苏州中车氢能公开专利7件,主要涉及电堆组装、电堆加湿以及储氢材料和车载储氢罐固定装置等;大连锐格、格力电器、武汉中极氢能均公开专利6...其中,亿华通公开专利29件,主要涉及双电堆异步启动方法、吹扫控制、燃料电池发动机测试、空气处理系统以及氢气供给方法等;潍柴动力公开专利18件,主要涉及燃料电池热管理、储氢系统泄漏检测、氢气浓度检测以及系统动态相应控制等

      来源:北极星氢能网2021-11-16

      其开发的纳米储氢系统具有强度高、质量轻、成本低等诸多优势;其低压燃料电池系统具备成熟的产业化技术,产品能够应用于固定式储氢、便携式储氢、车载储氢、加氢站、能源方舱等诸多领域。...据了解中能氢储是从事储氢装置、 氢燃料电池生产与系统总成的专业公司,拥有优秀的技术专家团队,开发的常压纳米储氢系统以及模块化、低压燃料电池系统专利技术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技术。

      来源:重塑未来2021-11-09

      在重塑科技展台,一辆搭载镜星系列产品的49吨燃料电池智能重卡“星索一号”成为此次展出的另一大亮点: 该车搭载了12瓶组70mpa车载储氢系统,在实际运营中,只需加氢10多分钟,即可实现续航里程近1000

      注册资本8亿元!国电投氢能、吉电股份等合资成立氢能公司

      来源:北极星氢能网2021-11-09

      长春绿动氢能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金为8亿元,主营业务包含制、储氢系统技术及设备开发、生产、销售等。

      来源:高成绿能2021-11-02

      巨化集团氢能方舱系统 浙江巨化装备工程集团有限公司的氢能方舱系统是一套集2nm3/h的水电解制氢设备、5kw的燃料电池系统、10kwh的储能电池系统、储氢系统、安防系统、管路仪表系统、控制系统于一体的独立综合能源系统

      来源:福田智蓝新能源2021-09-26

      其采用的多项关键零部件均来自北京属地企业生产,如中国航天六院101所研发的储氢系统、清华大学研发的轮毂电机、亿华通生产的燃料电池发动机等,可有效降低车辆研发及生产周期,加速京津冀地区新能源产业发展。

      来源: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2021-09-24

      一是攻克了车载液氢存储系统核心技术,完成了60kg、100kg大容量车载液氢储氢系统开发,首次将液氢应用于车载燃料电池储氢系统,填补了我国车载液氢燃料电池技术空白,匀速满载续驶里程分别超过700km、1000km

      国家能源集团低碳院自主研发的70MPa加氢机获得国际认证

      来源:北极星氢能网2021-09-18

      图为低碳院70mpa认证测试用加氢机及相关认证报告此次测试包括故障测试、基于氢燃料协议的加注测试(含储氢系统体积测量、加注表选择正确性测试、升压速率控制精确度、非通讯完整加注程序、压力公差范围等)。

      来源:稳力科技2021-09-18

      并且采用高度集成化、模块化设计,内部集成燃料电池系统、动力电池及储氢系统,节省空间、便于维护。

      来源:邢台市人民政府2021-09-16

      支持研发生产70兆帕高压车载储氢系统、大容量高压气态和低温液态氢储运技术、液态有机物储氢技术等氢气储运技术和装备。支持建设运营加氢站等各类氢能基础设施。

      地下储氢技术和具有碳捕获封存的天然气发电厂是价格最低的长时储能技术

      来源:中国储能网2021-09-14

      hunter表示:“尽管具有地下储氢系统和天然气联合循环(ngcc)发电厂系统是支持持续放电时间超过36小时应用场景的成本最低的技术,但也存在一些挑战。

      来源:电池中国2021-09-06

      此外,科技部围绕燃料电池、储氢系统、车载液氢系统颠覆技术等进行重点布局和支持,重点突破高功率、长寿命燃料电池电堆等核心瓶颈技术。

      来源:北极星氢能网2021-08-20

      北京聚焦氢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终端应用,推进氢燃料电池堆和高端整车制造;支持天津发展储氢材料设备、加氢站成套装备等先进装备制造;支持河北发展风能制氢、工业副产氢,加强氢能供给,研发高压车载储氢系统、高压气态和低温液态氢储运技术及管道输氢特种材料

      国内车企布局燃料电池“大幕”开启

      来源:高工氢电2021-08-18

      该车型搭载了大容量储氢系统,结合高效的燃料电池系统与优秀的整车能量管理系统,可实现整车600km长续驶里程。燃料电池系统由东风技术中心前瞻研究中心燃料电池团队研发,额定功率80kw。

      全国首个有机液态储氢及氢储能研究综合性实验室启动 国内外氢储能进展如何?

      来源:北极星氢能网2021-08-17

      ,可同时满足10座500kg加氢站的需求;二期项目预计建设1000mw光伏发电站,占地面积约4万亩,配套建设50mw电解水制氢液态储氢系统,建成后每天制取高纯度的氢气10000kg,可同时满足20座500kg...该项目一期主要建设6×25mw分布式光伏电站、100mw风电电站,接入现云冈热电公司发电送出系统,并配套建设150mw电极锅炉供热系统和10mw电解水制氢高压储氢系统,项目建成后每天制取高纯度的氢气5000kg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