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当前位置:电力电力新闻热搜词氢液化系统

氢液化系统

北极星电力新闻网为您提供氢液化系统相关内容,帮您快速了解氢液化系统最新动态。了解氢液化系统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北极星电力新闻网。

北极星为您找到“氢液化系统”相关结果33个
绿氢之光:中鉴氢能的荣耀征程

类别:液氢来源:中鉴氢能2025-04-24 13:51:03

中鉴集团自基于液氢储罐技术、液氢液化装备多年研发的基础上,今年开始陆续主编与参编《氢气液化系统技术规范》、《低温液态储氢系统技术规范》、《低温液态储氢保温效率检测方法》、《有机液体储氢安全性能测试方法》

类别:液氢来源:科技丰台2024-10-10 10:31:54

此次正式发布的国产首套氢膨胀5吨/天氢液化系统,攻克了克劳德循环氢液化工艺流程设计、大型高效连续性正仲氢转化换热技术、高速气浮轴承氢气透平膨胀机、大型深低温卧式冷箱分区集成工艺以及变工况自适应一键启停的控制逻辑等五大关键技术

类别:液氢来源:航天氢能科技有限公司2024-08-19 10:52:25

氢克劳德制冷循环氢液化流程是未来大规模氢液化系统的主要工艺路线,此次成功开车标志着我国大规模氢液化技术再次取得重大突破,为我国氢能产业快速发展提供了重大技术和装备保障。

类别:液氢来源:中山低温院2024-06-11 09:27:20

项目团队的研究成果,实现了大型氢液化系统的全国产化,形成了成熟的大型氢液化器的工艺包,建立起我国自主生产氢液化器的技术体系。...(gjb 5405-2005),氢气液化率约5.17吨/天,液化系统能效比12.98 kwh/kg液氢,均优于目前国内引进的最大液化能力系统2.5吨/天氢液化器(文昌发射中心自法国液空公司进口)。

类别:液氢来源:中科院理化所2024-03-11 19:26:46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2024年3月8日,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承担研制的中国科学院先导专项任务——5吨/天级大型氢液化系统在北京通过测试验收。...该装备采用氦制冷循环、正仲氢连续转化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低温透平膨胀机,实现了大型氢液化器全国产化,总体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类别:液氢来源:中国能源报2024-01-26 10:22:48

江苏国富氢能技术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战略总监魏蔚表示,事实上,当前我国液氢核心装备的国产化已实现“从0到1”的突破,液氢阀门、液氢储运容器、氢液化透平膨胀机、氢液化系统冷箱等都已开始国产化进程,目前正在等待更多工程验证

类别:液氢来源:高工氢电2023-12-28 10:07:54

12月8日,航天六院旗下航天氢能自主研制的国产“5吨/天氢液化系统冷箱”在北京成功下线。该产品是首台连续型转化换热器大型氢液化系统核心设备,在智能化、单位能耗等方面均比肩国际先进水平。

类别:保护与控制来源:中山市工业和信息化局2023-12-21 09:48:06

3.氢能装备:重点发展低能耗碱水电解制氢关键部件、清洁能源pem和固体氧化物soec等电解制氢装备,工业副产氢、谷电制氢、甲醇重整低成本制氢及清洁能源制氢等氢源装备,大规模氢液化技术及装备、氢液化系统关键设备

类别:液氢来源: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六院2023-12-11 09:57:51

近年来,101所围绕国家“双碳”发展目标,布局和谋划氢能项目发展,积极开展氢液化装备、液氢储运、加氢站、车载液氢供气系统及氢能装备检测等领域关键技术攻关和产业化应用,成功研制了国产2吨/天氦膨胀制冷氢液化系统

类别:液氢来源:航天氢能2023-12-11 09:45:57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12月8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六院航天氢能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制的国产“5吨/天氢液化系统冷箱”在北京成功下线,该产品是首台连续型转化换热器大型氢液化系统核心设备,标志着我国在液氢高效储运领域实现重大技术突破

类别:蓄电池来源:中山市人民政府2023-10-08 09:34:12

前瞻布局氢储能产业,开发低能耗碱水电解制氢关键部件、清洁能源pem电解制氢装备等电解水制氢装置,重点突破液氢储运容器、大规模氢液化技术及装备、氢液化系统关键设备、液氢加氢站技术及成套装备等低温液态储氢关键技术

类别:发电侧来源:中山市人民政府2023-10-08 08:51:06

前瞻布局氢储能产业,开发低能耗碱水电解制氢关键部件、清洁能源pem电解制氢装备等电解水制氢装置,重点突破液氢储运容器、大规模氢液化技术及装备、氢液化系统关键设备、液氢加氢站技术及成套装备等低温液态储氢关键技术

类别:液氢来源:航天氢能2023-08-01 18:01:34

据了解,中国航天科技集团首套国产氢液化系统于2021年9月9日开车成功,此次开车成功的氢液化系统是中国航天自2020年以来第四套研制开车成功的民用氢液化系统,为大型连续型正仲氢转化换热型氢液化系统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类别:液氢来源:中国航天科技集团2023-08-01 09:48:42

此前,该系统在4月下旬一次性开车成功,稳定产出液氢,包括控制系统、催化剂、连续型换热器在内的核心部件均实现国产。该系统也是中国航天自2020年以来第三套研制开车成功的民用氢液化系统

9项氢能相关!国家能源局公布第三批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名单!

类别:加氢站来源:国家能源局2023-07-28 11:28:32

;航天氢能科技有限公司、浙江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研制的国产2吨/天氦膨胀制冷氢液化系统;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安徽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研制的兆瓦级质子交换膜制氢及发电系统

类别:航空航天来源:航天氢能科技有限公司2023-04-27 09:48:51

年以来第三套研制开车成功的民用氢液化系统。...这是航天氢能继2021年9月9日我国首套国产2吨/天氦膨胀制冷氢液化系统开车成功以来,航天氢能团队锚定目标踔厉奋发,向采用更先进的连续型正仲氢转化换热器的氢液化系统攻关迈进,再一次打破了国外相关技术的垄断封锁

含4项氢能重大技术装备!浙江公布拟申报国家2022年度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名单

类别:加氢站来源:浙江省发展改革委2022-11-15 10:29:05

其中包括:国产2吨/天氦膨胀制冷氢液化系统、加氢站用90mpa储氢瓶式容器组、主动抑爆型智能化模块式加氢站系统、非金属极框式碱性水电解制氢设备。

类别:加氢站来源:能源情报2022-11-10 09:27:45

团队历时400多个日日夜夜,围绕“高效大功率氦膨胀制冷的氢液化技术”攻克多项技术难关,研制的我国首套基于氦膨胀制冷循环的吨级氢液化系统于2021年9月调试成功,填补国内专业空白。

液氢装备国产化“提速”

类别:液氢来源:高工氢电2022-05-05 10:06:04

去年9月,其研制的我国首套自主知识产权的基于氦膨胀制冷循环的氢液化系统调试成功,该套系统包括透平膨胀机、控制系统、压缩机、正仲氢转化器等核心设备在内的90%以上的设备完全国产。

液氢装备国产化“拐点”已至

类别:液氢来源:高工氢电2022-04-20 09:21:31

去年9月,其研制的我国首套自主知识产权的基于氦膨胀制冷循环的氢液化系统调试成功,该套系统包括透平膨胀机、控制系统、压缩机、正仲氢转化器等核心设备在内的90%以上的设备完全国产。

类别:加氢站来源:高工氢电2021-12-07 14:57:06

今年10月,浙能集团与航天101联手申报的浙江省重点研发项目“大型国产氢气液化关键技术和装备研究” 取得阶段性重大突破,其核心技术—基于氦膨胀制冷循环的氢液化系统在北京调试成功,促进了液氢规模化生产。

类别:来源:北京航天试验技术研究所2021-09-13 09:24:17

航天101所已基本完成我国商用市场两个氢液化系统集成建设项目,也是目前我国商用市场仅有的两个已调试成功的氢液化系统项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六院101所研制的我国首套自主知识产权的基于氦膨胀制冷循环的氢液化系统,于2021年9月9日16:18分在航天101所调试成功,产出液氢,仲氢含量97.4%。

类别:来源:北极星氢能网2021-08-03 17:43:28

近日,乌兰察布“源网荷储一体化”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制-储-运-加”氢能综合示范-氢气液化站epc总承包招标公告发布,本项拟建设300 公斤/天氢液化系统工程项目,氢液化系统主要包括:氢液化装置(含氦气系统

类别:来源:势银能链2021-08-03 13:48:56

值得一提的是,航天六院101所在完成上述项目时,成功突破了多项核心或关键技术,包括有——在氢液化系统方面,突破了1m3/h氢液化系统整体工艺流程、控制技术等多项关键技术;在液态储氢加氢站方面,突破了系统总成

沿海地区氢制备路线探究

类别:来源:现代化工2021-07-27 13:48:48

依托 lng 接收站,可利用 lng 气化冷能有效降低氢液化 系统能耗[4]。...大规模制取的氢可直接以气态形式短距离运送至附近需氢用户, 也可输往氢液化基地转换至液态以便进行远距离运 输。类似 lng 接收站,沿海可建造液氢集散中心, 从廉价氢源地进口氢,亦可将氢出口获利。

类别:来源:高工氢电2021-05-31 10:15:49

作为亚洲第一家制造液化天然气lng运输船的公司,川崎重工在十多年前就开始开发包括氢液化系统和储气罐在内的氢供应链,力争2030年前后实现商用化。...weixin-gg-fcev 作者:赵赛楠)此次合作具体内容如下:1、合作共同开发全球首台用于大型船舶的船用氢燃料发动机;2、在2025年前后将各自的氢燃料船用发动机推向市场;3、研发船用氢燃料储存和供应装置,实现氢燃料推进系统系统集成

国内外液氢发展调研

类别:来源:Hydrogen Trend Analysis2021-05-19 10:24:49

5.氦-制冷氢液化系统发现南迪、萨兰吉和巴伦的发现,二次氦气冷箱也可以用来液化氢,但该系统从未用于任何实际的大型工厂,这种循环用氦作为制冷工质,由氦制冷循环提供氢冷凝液化所需的冷量,被称之为“氦-制冷氢液化系统

类别:来源:高工氢电2021-02-02 10:54:03

对此,川崎重工作为亚洲第一家制造液化天然气lng运输船的公司,早在十多年前就开始开发包括氢液化系统和储气罐在内的氢供应链,力争2030年前后实现商用化。...而通过液化氧的运输方式可以将氢燃料压缩到气体体积的800分之一,这将大大提高氢气的运输量。不过,液化氢的储罐温度要求为-253度,而液化天然气(lng)的储罐只有-163度。

干货分享丨液氢为核心的氢燃料供应链

类别:来源:低温与超导2020-12-01 08:55:14

图1 氢膨胀制冷氢液化循环流程图2 氦制冷的氢液化系统为了获得透平膨胀机的大冷量、减少系统复杂性,透平膨胀机需运行在大膨胀比工况,这就意味着透平中的工质流动与能量转换复杂。

类别:加氢站来源:中国能源报2020-08-19 09:00:17

氢液化工厂的建设是浙能集团《大型国产氢气液化系统关键技术和装备研究》科技项目的重要部分,也是2020年度浙江省重点科研项目。...而就在8月3日,浙能集团相关领导和专家专程赴101所检查1m3/h氢液化系统的冷箱集成进展情况,并参观了101所的液氢技术验证站——液氢储氢加氢站。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