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市场正文

全球LNG市场成形 倒逼“中国气改”

2014-02-17 09:06来源:《能源》关键词:LNG天然气改革天然气市场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倒逼下的“中国气改”?

与同为近邻的日本和韩国相比,中国是国际LNG市场的后来者——2006年,深圳大鹏LNG接收站正式建成投运,中国才接收了第一船进口LNG,但增长迅速。根据统计,2012年,中国LNG进口量达到1480万吨,2013年预计将达到1700万吨,仅次于日本和韩国,全球排名第三。2020年前,中国对国际LNG的需求仍呈增长态势。中国应该把握全球LNG市场趋势,从自身着手,提升天然气供应保障能力,优化能源结构。

放开LNG进口权管制,并针对进口LNG优先开放管网。尽管国家放开LNG曾一度成为热门话题,但迄今为止尚未下发正式通知。而包括新奥、广汇则已经先行一步,分别计划在浙江、江苏开建LNG接收站。与三大国有能源企业不同,民企机制相对灵活,更适应未来现货规模日趋增长的国际LNG市场。

国家应尽快明确民企进口LNG权限,且可以考虑更灵活的机制。如允许民企在国际市场采购的LNG通过中海油、中石油等企业现有LNG接收站进入管网,并参照上海石油交易所业已开展的现货贸易模式,即电子平台上进行LNG贸易,并在长输管网到达的区域进行气态交付,进入全国市场。此举不仅有助于缓解高峰期间全国天然气市场的紧张局面,也可以增加参与主体,促进国内天然气市场发育。

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加大国际合作,拥抱国际规则并参与国际规则的建设。国际合作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拓宽与资源方的合作,增加资源来源的多元化,合同形式的多元化,价格机制的多元化。但凡遵循国际LNG市场的基本规则,中国不应抱有冷战思维,排斥与美、俄在内的任何资源方开展LNG贸易。

同时,应不失时机,抓住国际LNG市场的走势,在进口自中亚(未来预计将包括俄罗斯)的管道气和LNG之间找到合理的平衡;另一方面是加强与LNG进口国的合作。日本已联手印度等LNG进口国组建成立了LNG进口国集团。中国应在多边机制的基础上,联合韩国及我国台湾地区等一道,共同参与,推动国际LNG贸易体系的变革。

加快国内天然气市场乃至能源市场的改革,建立多层次的市场体系。国内天然气市场面临诸多挑战。如环境压力要求加快“煤改气”,但天然气与煤炭等能源的比价关系决定了天然气市场拓展并无明显优势;国内气源不足,国际资源价格高企,进口企业亏损严重,“气荒”成为绕不过去的砍,价格管制使得问题更复杂、更严峻;中国LNG进口量持续攀升,日趋成为国际LNG市场的重要买家,但却是一个被动的价格和市场规则的接受者,等等。

唯有理顺天然气与可替代能源之间的比价关系,逐步放松价格管制,建立包括LNG期货、天然气贸易中心等在内的多层次天然气市场,形成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良性互动,中国的天然气乃至能源供应安全才真正获得保障。

(作者张卫华为天然气行业研究者)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LNG查看更多>天然气改革查看更多>天然气市场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