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综合正文

提高农电工素质是塑造新农电关键

2008-01-09 14:29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关键词:电工农电农电工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新农电关键要提高农电工素质

      安徽省庐江供电公司总经理汪延德

      没有人的发展、没有农电工素质的根本提高,就不会让供电所管理得到根本改善,塑造新农电建设也必然无法实现。

      随着供电所规范化管理的推进,农村供电所在制度建设、安全生产、市场营销、优质服务方面已经有了较大的变化。而供电所专业化的发展,管理水平的不平衡,员工在思想认识上存在较大的差异,让不少农电工一时间还跟不上农电企业管理的时代要求。可以说,供电所的同业对标实际上就是人员素质的对标,它在塑造新农电过程中起到决定因素。

      如今,农电体制改革让农电队伍走上正规化轨道上,用工问题已被解决,工资福利待遇得到很大的提高,但因长期远离读书年代,一些农电工的阅读意识已近消逝,对于电力科技发展、供电所规范化管理知识乃至文字的理解能力也呈每况愈下之势;同时,一些农电工的业余文化生活,要么困守于电视机前,要么什么上班闲时看看闲杂报纸,借聚堆聊天打发时光。有一种现象耐人寻味,就是越注重农电工知识化进程的供电所,供电所管理水平就越好,职工的素质越高,企业效益也越明显。反之,不重视知识化建设的供电所,不仅管理效果大打折扣,内部问题也比较突出,供电所发展步履艰难,前景令人堪忧。

      塑造新农电,再好的管理方法谁来执行?归根到底还是农村电工们,如果没有他们在新农电建设中担当主力军,即使有再好的管理方法、再多的资金投入,也无法真正让供电所管理水平实现跨越式的提高。然而,目前我国农电工整体素质不容乐观,已成了新农电的主要障碍。

  建设新农村,塑造新农电,最根本、最迫切的是要将更多的培育成有文化、懂技术、会管理的新型农电工,让他们成为供电所规范化的中流砥柱。培育新型农电工的基础是对他们进行业务管理知识、职业道德的综合培训。农电工知识化进程越快,供电所规范化管理的内涵就越丰富,农电企业安全生产活动也就创造出更大的效益,服务新农村水平也就越明显。若没有一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电工队伍,即便我们投入再大的人力、物力与财力,即使我们不遗余力地实施供电所规范化、精细化管理,也不能说塑造新农电工作就建成了,因为这样的“新农电”不能保证实现可持续发展。

      培育新型农电工是缩小城乡用电差距,实行城乡用电一体化的必经之路。农电工素质提高,将推动现代农电企业的快速发展,为更多的农民朋友更好地建设家园服务,真正实现新农村服务“优质”,只有这样,供电所规范化管理水平问题才能向深层次梯进,城乡用电一体化才能得以协调发展。

      由此可见,当务之急要在农村供电所营造知识文化氛围,因地制宜,结合实际,在“知识培训创新”上下功夫,加强职业技能培训、职业道德培训工作,丰富农电工的科学文化生活内涵,增强农电工的发展意识和竞争意识,培育出一支思想好、业务精、技术强的新型农电队伍。

       农电工素质提高了,眼界开阔了,掌握的技能多了,才能提高供电所规范化管理水平,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实现农电企业的二次大跨越,这是塑造新农电的关键所在。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