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人物正文

营造学习“场” 催生创造力——记“全国知识型职工标兵”赵高强

2009-02-19 10:45来源:内蒙古电力报关键词:职工标兵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撰稿人: 罗朝云 阮翠萍

    今年44岁的赵高强现任包头供电局党委书记、副局长,22年前大学毕业后,跨入内蒙古电力的大门。无论是获得美国国际东西方工商管理硕士,继续深造华北电力大学企业技术经济管理博士后,还是从电力公司秘书科科长、组织部副部长、办公室主任步步走来,直至担任中国西部供电大局的“舵手”,只要走近他,从他身上感受最鲜明的是一种自内而外的学习力和由此辐射而激活的企业学习“场”,正是这种“场”的存在,不仅使他获得全国知识型职工先进个人、全国企业文化建设优秀管理者、内蒙古自治区模范党务工作者等荣誉称号,同时也使包头供电局,也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企业文化建设优秀单位、全国企业文化示范基地、内蒙古自治区先进基层党组织、内蒙古自治区“创争”活动示范单位等多项殊荣。

学习力激活学习“场”

    “场”是一种结构形态,虽然看不见,但却可以真实地影响人们的行为。就像重力场、电磁场和量子场一样,学习“场”的存在,使学习冲破个体界限,迅速在一个组织间传播、蔓延,形成自我强化作用,增强组织整体的学习力。而企业领导者的主要任务就是发展、鼓励学习的“场”,这也正是企业领导者能真正影响或激励职工的有效方法。

    作为内蒙古电力最大供电企业包头供电局这艘战舰的“舵手”,赵高强始终保持着一份清醒。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不仅需要一个不断学习、不断提高、不断创新的企业管理者,更需要的是拥有一支学习团队。只有将个人学习力转化为学习“场”,企业才会在学习中不断提高整体合力,形成1+1%26gt;2之势,从而使企业获得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赵高强在人才培训工作中常讲到:“随着企业产业结构升级、产能扩大、技术改造、工艺革新等发展需要,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为此,他实施“练基本功工程”,坚持“教”、“学”、“考”、“练”四位一体,有机结合。对技术员工分层次开展了基础型、全面型、适应型和增强型的人才培训。围绕新项目、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新业务和新的工作任务,与设备厂家签订培训协议,建立长效培训基地;根据岗位实际,开展群众性技能竞赛、岗位练兵、拜师学艺等活动;建立内训师队伍,组织多种形式的学习研讨、创新成果发布等,激发员工的创新思维和学习激情;发挥报纸、电视、技术刊物和互联网的作用,使决策层、管理层、操作层有充分的信息交流,互相启发,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为形成学习的内驱力,健全创建学习型企业的长效机制,赵高强率领一班人建立完善了创建学习型企业的组织、制度、激励“三大保障机制”,通过保障机制使员工学习创新的愿望得到尊重,学习创新活动得到支持,学习创新成果得到肯定。

学习力催生创造力

     管理大师彼得·圣吉说:什么是学习型组织,如果用两个字回答,就是创造;如果用四个字回答,就是持续创造。作为企业领导者的一项重大职责就是引导和带领员工将蕴藏的聪明才智转化为创新创效创一流的实践成果,使学习力迅速转化为创新力和生产力。

   “一个企业的自主创新状况如何,与这个企业领导者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息息相关。”赵高强如是说。

    为使学习力转化为创造力,他提出了全力打造责任包供,和谐包供,创新包供的企业理念。他设计并开通了“心灵之窗·与书记同行栏目”,搭建起党组织与党员交流沟通的平台,积极倡导要把保障党员民主权利的要求贯穿到党内民主建设的各个方面,落实到基层党建的各个领域,积极构建领导班子、党内、员工与企业、员工与员工、劳动关系“五种和谐”;全面实现观念、管理、技术、党建“四个创新”的发展战略,用共同愿景使企业的发展目标与员工的追求紧密结合起来,激发了广大员工创业热情。

     为引导和带领员工创新,他以九原电力公司为试点,引入政工管理信息系统,运用现代先进科技使政工系统同业对标工作实现信息化。他组织开展《积极创新党务工作手段,努力适应国企党建要求》的科研课题,获2007年度内蒙古自治区组织工作理论政策研究成果优秀奖。今年,包供被自治区党委组织部确立为党代会常任制试点单位,自治区党委组织部领导高度评价包供党建工作对推动自治区国有大型企业组织制度创新做出了贡献。

     他注重营造尊重创新、鼓励创新的氛围。现在,形式多样的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项目和合理化建议逐年递增,学习型、复合型员工已成为包供职工队伍的主流。几年来员工共提出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项目4327项,采纳389 项;有71项合理化建议、成果获内蒙古电力公司“优秀合理化建议”、“经济技术创新成果”奖。一些职工的发明创造、合理化建议等技术创新活动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和经济效益,实现了“知识→能力→成果→效益”的转化。

    从强化自身的“学习力”,到发展企业的“学习场”,再到催生企业的“创造力”,简单的三步走,锻造出一个成长型、创新型企业的“龙骨”,驱动这艘西部能源战舰乘风破浪、永立潮头。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职工标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