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火电火电动态评论正文

电力体制改革:十年磨一剑 电改得与失

2012-06-21 09:52来源:新华08网关键词:电力体制改革电荒电改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当然,业内对改革看法也褒贬不一。在有人认为改革十年是电源、电网、新能源建设辉煌的十年,电力体制改革迈出了历史性的步伐的同时;也有人认为,中国电力体制改革多年止步不前,有些方面甚至倒退了。

电监会原副主席卲秉仁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就表示,我国电力体制改革停滞不前,有些方面反而倒退了。

长沙理工大学副校长叶泽甚至认为,中国电力市场改革没有完成或按时完成“5号文件”中提出的大部分和根本性改革目标和任务,改革确实不成功。这主要表现在:“厂网分开”初步建立了适用于发电市场竞争的产业体制,但却没有建立发电侧市场和引入市场竞争机制。“体”改而没有“制”改,结果是“体”改的成本支出了却没有获得“制”改的效益,这种非计划又非市场的体制与机制状态给电力工业和国民经济造成了难以估量的直接和间接损失。

电改十年,还有哪些不足与遗憾?

不可否认,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之后,中国电力企业的竞争意识与战略意识显著加强,对于市场需求变动以及国家政策导向更加敏感,清洁发展、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中国电力的自觉选择。但电改十年所留给人们的遗憾也是明显的。

“厂网拆分后,实际上也有不同意见。五大电力集团方面都建起大的办公楼,老总们坐的车多了,都按副部级对待,下边司局长也多了。大家都办电,电多了,但花钱也不少。”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原所长周大地对记者说。

他认为,电改成绩是明显的,但一些矛盾也暴露了,电力建设铺的摊子太大,重复建设不可避免,电力公司竞争带有很大盲目性。尤其是在建电厂方面,打得如同“一锅粥”。

“从实践上来看,没有当时设想的那么理想。”周大地说,“我们也试行过在某些地方竞争上网。美国也在加州试过竞争上网,一些电厂趁缺电时报高价,最终搞得加州电网差点破产。纯粹地以为电力供应多,就可以形成市场状态的想法不可行,执行起来不理想。何况我们国家把电价作为宏观调控手段之一了,现在连阶梯电价调整还要听证,难!”

显然,由于电厂建设的失序,使电力发展整体规划能力减弱,电力设备的利用率明显下降。实际上在用大量新增投资,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并非优化的电力投资,来实现供应能力的超快增长。同时,由于电价的管理体制,也使得电力行业经营状况变得恶劣。很多电力公司资产负债率很高,甚至出现亏损,经济效益比较低。

大用户直购试点受阻主要缘于市场化进程缓慢。电力行业专家陈宗法分析指出,目前发电集团卖电无法选择,仍是采用电网统购统销体制,这大大阻止了大用户直购电进程。当初搞大用户直购试点是按输配分开设计的,但现在市场化改革进程缓慢。

而一直伴随着争议前行的特高压逐渐被人们认可。自从2005年国家同意启动特高压工作以来,业内对特高压的质疑不断。大家质疑特高压的经济性、环保性和技术性。更有人认为,欧美、日本等传统发达经济体都没有进行商业化运行,中国为何要当先锋?在这种舆论、理念的影响下,特高压发展阻力大增。而我国电力增长迅速,加之国情需要,我国发展特高压空间很大。

至于输配分开,按当时设想,电网只管远端输电,到城市配电分开。但实际从技术上讲,配电不可能分成很多家。国外有些配电公司只是一个营销公司,设施还是一家,但推销的可以是多家。这相当于一个批发商,多个零售商。大用户可能有点选择,而小用户用不着选择。此外,在目前这种体制下,很多发电公司没有经济效益。上级要求保障电力供应,城乡要求实现同网同价。即使是偏远的农村,哪怕只有十几户人家,也要架电。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电力体制改革查看更多>电荒查看更多>电改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