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火电火电动态评论正文

电力能源之煤炭的过去与未来

2012-12-12 13:19来源:中国能源报 华炜关键词:煤炭煤化工天然气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在福岛核事故发生后,核电发展经历了一个短暂的停滞。随后将再次发力。中国、印度以及俄罗斯都制定了核电站扩建计划,核电产量在2010至2030年间将快速增长,年均增幅达7.8%。预计核电产量在2020年恢复至福岛核事故前的水平,但是此后增长缓慢。因为核电发展受到原料短缺及核废料处理等一系列问题的制约,目前这些问题均是难以有效解决的。

随着核电、水电开发的日趋饱和,其他非化石燃料地位的提升在2020至2030年间将更为明显。BP预测在这个十年里,更多的发电燃料消费增长都将来自于非化石燃料,煤炭在增量中所占比例很小。这些非化石燃料的发展仍然离不开相关政策的支持,持续的政策支持有助于可再生能源规模的扩大,政府面对迅速增加的政策支持成本所体现的意愿和能力,将是可再生能源普及速度的主要影响因素。但是,在没有革命性技术突破前,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不会有太大的空间。

在未来10年,全球煤炭将受到天然气的剧烈挤压,但在亚太地区由于经济发展的迫切性和资源禀赋的特点,煤炭依然保持较高的增速。2020年后,随着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经济结构持续转变,对煤炭需求的增速将下滑,以天然气为首的其他能源开始部分挤压煤炭的市场份额,但其幅度远小于目前美国的情形。核能与水电基本达到饱和,进一步发展的空间很小。在政府扶持的前提下,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发展迅猛,但一系列技术的瓶颈增加了它们发展的不确定性。煤炭在亚太地区、尤其在中国依然是主体能源,它的统治地位难以被其他能源取代。

我国煤炭替代其他能源的前景广阔

我国贫油少气富煤的资源特点,决定了煤替代油气的发展空间。南非煤制油替代了30%的液体燃料。伴随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的对外依存度日渐提高。2011年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56.5%,天然气对外依存度为21.56%,且有不断扩大趋势。根据最新的化石能源储采比,石油、天然气资源都先于煤炭枯竭。基于国家能源安全性的考虑,我国也的确有煤炭替代油气的需求。在当前煤炭转化技术不断进步、油气价格随着开采难度增加而不断上涨的趋势下,背靠巨大的煤炭储备,面对巨大的消费市场,我国更是对煤炭替代油气的前景充满信心。

在世界范围内,石油取得能源霸主地位,得益于内燃机的广泛使用。我国正处在现代化的上升期,交通运输行业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对石油需求的强劲趋势不改,在我国现有的石油生产与供应格局下,中国的石油价格将长期居高不下。同样,中国对天然气的需求也会快速增长,天然气也比较依赖进口,国内供给远不能满足需求,随着石油价格的走高,我国天然气的终端价格也将继续上行。唯有煤炭的需求增速会随着经济转型而减缓,煤炭价格难以走高。综合考虑这三种能源价格的走势,煤制油、煤制气的经济前景是可以期待的。

煤化工发展将进一步拉动煤炭消费

发达国家,在经济起飞阶段,无不把石油化工作为支柱产业加以发展。大到航空航天,小到吃饭穿衣,化学工业与国民经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目前,发达国家的化学工业占世界化学工业的60%以上,而发展中国家尚不足40%。我国化学工业占世界化学工业的比重还比较小,但随着世界经济重心东移及我国经济结构调整,高附加值化工产业必定在我国有进一步的发展空间。

在油价高位运行的背景下,新型煤化工则是以生产石油替代产品为主的产业。主要包括煤制甲醇、乙二醇、煤制油、煤制烯烃、煤制天然气等产品。煤中含氧较多,也适合生产甲醇、醋酸、乙二醇、丁辛醇等含氧化合物,可以弥补石油化工产品在含氧化合物领域的不足。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