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市场正文

煤价堪比卖白菜 能源局着手救市

2013-05-20 09:36来源:每日经济新闻网关键词:煤炭火电企业火电行业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主事的都在跑销售

5月8日11时,同煤集团运销总公司2层销售大厅,没有上门的顾客,数十名相关人员的工作依然照旧,但看到记者到来,观望的眼神难掩内心忐忑。

“已经很长时间没人买了,我先查查。”以买煤者身份出现的记者,在询问当前5800大卡块煤的报价时,得到上述答复。

在数百平方米的销售大厅内,数十名同煤工作人员的服务对象只有记者一人。

“风水轮流转,今年到我家。”在一位大同当地业内人士看来,原来都是人家求着卖煤,现在(煤炭)不景气了,同煤也该转转态度了。

据记者了解,2012年,同煤集团的销售目标为2亿吨,而实际完成情况仅在1.73亿吨。

就在一个月之前的3月29日,同煤集团召开2013年经营工作会议,“抓销售”更是位居安全生产之前,被列为集团2013年的首要任务。即便如此,同煤的销售状况亦不乐观。“煤炭市场不好,他们都在外面跑销售呢,待在家里哪能卖出东西?”一位同煤集团中层向记者称,现在所有的销售人员都在外面,集团要求主事的都要到外面跑销售。

“同煤主要客户是火电企业,主要销往江浙一带,像浙江的北仑电厂,都是从我们这进煤。”同煤集团新闻处主任李德忠向记者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当下,同煤集团通过大秦铁路转运的下水煤运量,出现了暂时下滑。

5月7日下午,同煤集团煤峪口矿运销科一位工作人员则向记者透露:“最近两天,到秦皇岛的车少,大多是零担用户”。他所说的“这两天”,已经持续至少一周时间,“和大秦线检修关系不大,主要是买煤的少。”

李德忠曾向记者表示,在同煤集团的销售构成中,下水煤居多,同时包括直达电厂的直达煤。

有同煤集团人士表示,今年长协签订量大约为6000万吨以上,下水煤占长协总量的80%,直达电煤占长协总量的20%。

在大同市煤炭贸易商李华看来,大同地区煤炭以优质动力煤为主,发往秦皇岛车辆减少,对于以下水煤占绝对比例的同煤集团而言,有些不寻常,直接反映出进口煤对国内煤企的冲击。

事实上,煤炭作为重要的资源性产品,鼓励进口是中国做出的战略选择,2008年中国取消了煤炭的进口关税,目前仅收取增值税和港口费用。

作为电企代表,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非常鼓励电企使用低价进口煤,其在2月末发布的一份报告中提出,应该“利用好国际市场煤炭相对宽松的环境,进一步扩大煤炭进口,满足东部沿海地区煤炭需求,平抑国内电煤市场价格”。

相关数据显示,国内进口动力煤占沿海煤炭调入量的比重已经从2008年的6.8%增长到2011年的21.7%,去年达到27.8%,今年这个比例更是有望达到33%左右。

“有进口煤挡在面前,现在电煤价格谈判非常困难,一些电厂根本就不急于达成合同,煤炭企业日子相当难过。”中国煤炭运销协会市场观察员李朝林表示。

同煤集团运销总公司进口煤相关负责人向记者称:“从国家层面上讲,也没有打压煤炭进口,说明国家想要企业自我平衡。”“往年是在国家指导下签订合同,签长协合同,原来还是市场煤、计划电,肯定是煤走俏的时候。”上述同煤集团中层人士表示,“市场是来回转的,不是永远不变。”

在李朝林看来,相对于国内当前煤炭市场不景气的现状,同煤等生产企业的困境,亦是煤、电矛盾的一个集中体现。

煤企议价权沦陷

进口煤对我国煤炭市场的冲击,尚未找到解决之道,同时,国内煤企又不得不面对下游用煤企业的 “围剿”。而随着煤电供求关系的逆转,此前一向强势的煤企,却不得不在与用煤企业的谈判中放低姿态。

就在2012年初,电煤合同谈判时还依然是煤企占强势地位,因重点合同煤价格偏低而不愿履约的煤企大有人在。一年后的2013年,是实行电煤合同完全市场化的第一年,此时,电、煤企业在议价能力上却出现了戏剧性的大反转。2013年的电煤谈判,从去年11月即已开始,如今,五大电力集团和各大煤炭集团的谈判却仍未结束。

2012年底谈判初期,同煤集团的谈判基调是,2013年同煤集团拟签订的电煤数量6600万吨,直达电煤原计划在2012年重点合同价每吨546元基础上提价15~20元。

值得注意的是,与往年煤企高高在上的处境不同,动力煤均价的持续下跌,却是今年的电煤谈判无法忽视的重要背景。

记者注意到,自2012年11月7日以来,有煤炭价格风向标之称的环渤海动力煤综合平均价格,截至5月14日,已有了超过20次的小跌。

而在2011年6月,曾有山西焦煤霍州煤电人士向记者透露,当年电煤市场煤价格与合同煤的价差一度超过200元/吨。

李朝林认为,自2012年5月以来,市场煤价持续走低,市场煤与合同煤的价差被不断蚕食,煤炭议价主动权随之松动。

2012年之前,因合同煤价远低于市场煤价,国内煤炭企业纷纷降低合同煤的销售比重。而在当下,市场煤价的低迷已影响到合同煤价格。

4月初,大唐集团某电厂人士向记者表示:集团与同煤达成的2013年中长期合同中,在去年的重点合同煤基础上降价20元/吨。

作为中国煤炭运销协会市场观察员,李朝林对此深有感触,“为保销量,合同煤价格下调是市场趋势不假,但这种局面也是在过去5年中,从没有出现的。”

在一位到大同考察的广州煤炭贸易商看来,同煤集团甚至山西省的合同价,还是高于市场价,而现在连环渤海指数价格也是高于市场实际成交价。

5月10日,一位同煤销售人员向记者表示,5800大卡水洗普通煤块,直达秦皇岛港的报价为900元/吨,去年同期报价则超过1000元/吨。

而截至5月8日,环渤海动力煤平均价格为613元/吨,秦皇岛港发热量5800大卡的动力煤价格为650元/吨,较上期价格下降5元/吨。

据记者了解,同煤集团2012年下水煤重点合同价每吨624.75元,在2013年的电煤谈判中,同煤下水煤拟在环渤海指数基础上每吨降价5-10元。

“按照这个价格签订中长期合同,在煤炭市场不景气的大环境下,无疑对同煤更为有利。”一位接近同煤集团的人士向记者透露,由于价格分歧,长协合同一直未签订。

“如果签订的中长期合同高于市场价格,那么我们就不太愿意履约了。”华电国际一位人士表示,去年出现合同煤和市场煤倒挂的情况,就是直接从市场买煤了。

据媒体报道,3月中旬时,阳泉煤业曾答应给鞍钢降价50元/吨,但是从4月1日起,鞍钢的采购部门直接要求阳泉煤业降价100元/吨,而这基本相当于售价10%左右,而且鞍钢不再给谈判的机会,如果不给合适价格就拒绝接车。

中投顾问能源行业研究员任浩宁向记者表示,不到一年内,煤价整体跌幅已经在20%~30%左右,“今后它会整体往下走,行情会比较低迷”。

“2012年以前,重点合同煤低于市场价的时候,煤企也不会完全兑现重点合同煤合同。”在李朝林看来,资源整合后,煤炭产量的持续增加,是造成煤企议价权沦陷的直接原因。

5月15日下午三点,是大秦铁路检修结束后第三天,秦皇岛海运煤炭交易市场发布2013年第17周煤炭价格指数,环渤海5500大卡动力煤平均价格报收于612元/吨,比上周613元/吨的指数降低1元。

煤炭研究员李芳表示,本次大秦铁路维修没有出现过去常有的价格“波峰”,可以看作是中国煤炭黄金十年正式结束的标志性事件。

记者调查显示,在煤炭价格跌跌不休的背景下,煤炭企业大面积亏损,一些小的煤炭企业逐渐退出了市场,需求以大型煤炭企业和大型电力企业之间的刚需为主,随行就市的煤炭采购活动陷于停顿。在煤、电企业的博弈中,电力企业的话语权增强,采用小船运输的方式,似乎在等待煤炭价格进一步跌落。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煤炭查看更多>火电企业查看更多>火电行业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