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时间:2013年10月17日(上午)
地点:国展W201
主持人:沈阳工业大学风能技术研究所教授——姚兴佳
主持人:首先我们请丹麦的BTM咨询公司的赵锋先生做主题讲演。
赵锋:今年的主题是关于技术创新和质量管理,所以我的主题也是风电技术的创新和质量管理。我的主题分三块,一个是先对整个全球的风电技术一个总的回顾。另外针对中国目前市场发展的一些技术创新有一个小结。完了提出目前我们在风电产业里面临的一些质量挑战,这是一个大致的结构。
这是一个技术路线图,关于风电技术发展,其实讨论由来已久,目前行业里新兴的一些技术趋势,包括中速齿轮箱,以及我们的液压传动。整个发展应该是从90年代到2000年,主要以传统风电做主流。从2002年以后,我们看到技术路线图,我们的这些不同的技术开始出现,蓝色的代表传统齿轮箱的风机,红色的是直驱,黄线代表的是我们漂浮式风机。
我们有不同的技术,究竟这些技术发展程度怎么样,成熟度怎么样。
按照整个目前全球累计装机来看,带齿轮箱的风机装机容量占全球第一,技术成熟度相当于直驱和液压传动稳定得多。
2012年整个全球装机里面,传统齿轮箱风机占79%,直驱占21%,如果只看海上风电略有变化,虽然齿轮箱同样占主流,但是我们直驱的份额在海上风电这块要稍微小一点。累计的话其实更小。因为在金风开始在海上风电有装机之前,我们在海上风电这块,在欧洲是没有真正的直驱装机的。随着中国海上风电的发展,我相信我们在海上风电这块,直驱的份额肯定会增长。
按照我们BTM公司预测,随着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海上风电在明年或者后年到了一个高速发展期以后,我们的中速齿轮箱,以及直驱的份额肯定会增长。我们预测到2020年这两种技术合在一起,它的市场份额至少会达到30%。
这个图标告诉我们,目前主机商在推出大兆瓦机型,其实有些企业有样机,更多的企业在早期的研发,我们提到的大兆瓦风机是4兆瓦以上一直到8兆瓦。从目前的研发来看,传统齿轮箱还是占主流。在这么多企业里面,传统齿轮箱以后达到15家,接下来是直驱,然后才是中速,最少的在研发这个领域,应该在液压传动,液压传动目前企业不多,主要是在日本企业,还有一家德国企业在做。
从大兆瓦机型研发它的分布来看,其实真正研发,在推动研发整个过程当中,我们亚洲企业占了很大的比重。上一个论坛里,上海电气提到了,中国在产品推陈出新这块,其实走的步伐比欧洲快2到3倍。这个柱状图里面棕色的这一组图,是代表了整个亚洲企业,中国、韩国、日本,绿色代表是欧洲,蓝色代表是美国,真正在大兆瓦风机研发领域里,活跃得非常积极的还是亚洲企业,尤其是中国企业。齿轮箱这块有8家,中速2家,直驱4家,所以我们相信我们有信心,中国在风电技术这块技术创新上,虽然说和欧洲,甚至比美国要晚得多,但是我们的步伐要快得多。
回顾了主要的四种技术趋势以外,我们看一下风电技术的发展,不只是它的传动技术在发展,相应的其他领域是随之要适应这个主机技术的变革。
这张图可以看到,当大兆瓦风机推出以后,海上风电的机组必须得跟得上去。早期在海上风电刚刚初建的时候,主要是在丹麦,到11年,单状机组超过了全球市场75%,到去年年底数据稍有变动,主要在北海我们有更大的5兆瓦以及5兆瓦以上的风机安装以后,我们的基础要求不一样了,单装会面临一些技术挑战。这个数据就是我们的导管基础装,这里开始在全球的海上风电市场领域里开始应用。
随着海上风机继续向外延伸,这些技术也会面临挑战,欧洲有很多研发项目在进行讨论,尤其是英国,因为海上风机会占超过25%的成本,为降低成本,机组这块是很重要的。当真正遇到深海以后,技术怎么发展呢,必然会走向漂浮式风机。截止2012年,我们有5台漂浮式样机有装机,主要3台在欧洲,意大利,挪威,葡萄牙,这也是在挪威,两台在挪威,这一台是100千瓦的样机在日本。截止到位置,我们又有两台新的漂浮风机安装,一台在美国,小风机,是6兆原性设计的,按照1比8的比例。
回顾了海上风机基础以后,有一个技术趋势提一下,就是两叶片,两叶片不是什么新的技术,也不是全新的革新。因为两叶片技术早在19世纪就已经有了,被运用到陆地风机。但因为考虑到噪音,视觉影响,以及我们的偏航承载的载荷非常重,所以在陆地上它没有得到真正的运用。
但是当我们把技术趋势重心从陆地挪到海上以后,两叶片技术再次获得了一些企业的亲睐。比如就有明阳的3兆瓦,以及他现在有一个样机马上会要下线的6.5兆瓦的。
在物流上面,安装,吊装的话很方便,两个叶片一次组装好,可以一次吊装,就不会像三叶片,不管怎么弄,肯定有一个叶片必须要在海上去装。三个叶片和轮毂装好以后,因为你的形状就是三角形,伸开以后你占的空间特别大,这对于海上安装船来说,你的面积,提供的就会要求特别大,所以安装效率特别低。所以两叶片有它的优势,在安装过程中可以降低成本。
两叶片对于整个海上风电的造价,和三叶片相比降低10%。
2012年我们陆地风机平均规格是1847千瓦,海上相对来说要大得多,已经超过了4兆瓦这样一个门槛。中国相对来说我们平均的功率要低一些,整个风电市场平均规格是1646千瓦,海上目前在2兆瓦,3兆瓦,所以我们平均下来就2620千瓦,在欧洲要高得多,在欧洲有5兆瓦,6兆瓦的风机多一些。
按照我们BTM的预测,到2020年海上风电风机规格要达到5、6兆瓦,陆地考虑到物流,以及现实的挑战因素,可能要相对缓慢一些,但是和目前1847千瓦相比还是有增长,估计应该会在2.5兆瓦这么一个幅度范围内。
叶片的增长的话,从90年代以前的25米,到现在联合动力丹麦的SSP已经给韩国推出了7兆瓦风机,叶片直径是171米,这是最大的。2020年我们叶片能达到多少呢,我们拭目以待。
当然对轮毂高度也会提升,对1.5兆瓦平均轮毂是70到80米,随着低速风机的推出,我们已经超过了120米,最突出的超过了140米。
正是因为轮毂高度的提升,我们风电塔桶就会更高,这样就导致物流的挑战。我们在塔桶制造商也必须考虑到技术创新,如何在基础条件不好的地方装机,因此就有混合型的风塔技术。我9月份去巴西参加大会的时候,我们有西班牙企业,以及德国企业,以及巴西本土企业,他们做的陆地风机的风塔,都是混凝土预制,因为它们都可以拆卸,相当的方便。
我们再回顾一下中国市场的技术趋势。其实中国大致一样的,在中国市场也是,主流风机在中国还是1.5,但是我们可以看到1.5到1.25这个区间,我们的市场份额在增长,从12.5%到去年已经达到31.3%,这个数据是中国风能协会他们提供的数据。
在大风机推出的同时,由于我们北方并网的瓶颈,以及弃风限电,企业不得不把战略调整到其他的区域,比如说南方考虑到低风速区域,以及高海拔,有高温,低温型风机,以及海上风电。在2012年中国75%的装机,风机类型设计是按照IEC三类风机设计的,我们可以看到技术趋势的演变。
在2012年有5家中国企业推出了高原性风机,昨天我在战区转了一圈,发现至少有3到4家推出了高原性风机。在海上风电也一样。
回顾完技术发展以后,我回到另外一个主题,齿轮箱不是真正的老大难问题,从德国风厂和美国风厂的数据显示,真正出问题的不是齿轮箱,而是电极设备,变频器等等这块。如果我们真的企业重视的话,我们可以明显看到改善,我们希望这两组数据可以让我们供应商,主机商,要注意哪些领域是我们需要真正注意的。
最后一张图,做风电质量控制不是主机上的问题,也不是零部件的问题,整个产业链的问题。从风机的研发,到零部件的组装,以及风机安装,到运营,整个环节都不可缺少。
我们一定要考虑到每个细的环节,海上风电质量控制更是不可或缺。因为海上风电会涉及到海上风电安装船,不想陆地,坏了以后租个吊车就可以换。海上你找到船还要看天气,所以成本就会更高。所以在整个供应链里面,我们要一起协调,希望我们共同努力,把风电产业从质量把关上这块做好,让我们风电产业健康发展。
主持人:赵锋先生做了一个很好的讲演,他把我们当前技术方面存在的大家关心的比较敏感的问题,基本上都提到了。比如说我们现在的选择,我们要用三级齿轮增速的,还是要用直驱的,或者用中速的风力发电机,这种选择它的道理在什么地方,为什么你们要做这种产品。
现在基本上是主导地位是三个叶片的风力发电机,现在两个叶片的机组也在不断的涌现。这些问题在技术方面如何做一些更深刻的解释。
随着机组容量的增大,叶片的直径,叶片的长度都在扩大。在这个情况下,它有一个什么科学的规律。
这些方面都是在技术方面给大家做了一个引导,我们今天的主题,应该紧紧围绕大会的主题,大会的主题是关于风电产业的质量与健康。我们今天的技术创新方面的工作,如何来推动风电产业的质量与健康?返回来,风电产业的质量健康,如何来促进我们风电的技术创新,这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更重要的一些问题。把这些问题搞清楚,那么后边一些具体的技术问题,还要进行好多的更深入的进行研究和探讨。
下面有请新疆金风的执行副总裁吴凯先生。维斯塔斯中国区和亚太区技术总监孙立先生。 浙江运达风电公司的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叶杭冶先生。 远景能源江苏有限公司研发总监张锋先生。上海电气风电有限公司的副总经理刘琦先生。南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副总经理李晓光先生。 中材科技风电叶片副总经理陈淳先生。歌美飒中国区技术总监Mikel Butagueno Wreta先生。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王同光教授。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动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品牌是企业的核心资产,是传递价值的无声语言,更是赢得未来的关键力量。多年来,华电科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电科工”)以匠心铸品质,以创新塑特色,让公司品牌在行业浪潮中熠熠生辉,赢得广泛认可与信赖。2025年5月10日是第九个“中国品牌
超声AI扳手助力螺栓的施拧精度从传统力矩扳手的30%提升至3%。风电螺栓施拧工具世界性革命螺栓施拧精度从传统力矩扳手的30%(间接换算轴力反馈)提升至3%(直接轴力反馈)。可节省约三分之二的风电塔筒螺栓和叶根螺栓的运维工作量。从根本上解决由于螺栓紧固一致性差导致的风机螺栓断裂风险。精准的轴力定
5月8日,“2025城市新能源论坛”在大阪世博会中国馆北京活动周期间成功举办。活动期间,来自中日两国的能源领域代表就“绿色智慧能源,安全永续未来”主题进行深入讨论。该论坛由北京市昌平区主办,明阳智能作为唯一一家中国风电企业亮相本次活动。明阳智能业务总裁刘连玉出席论坛,在主题演讲中向全球
5月7日,在甘肃崇信黄寨风电二期5万千瓦项目现场,三一重能、三一重起的建设者携手完成了186米混塔风电机组的吊装工作。三一重能自研风机、自研混塔与自主建设,搭配三一重起自研吊装设备,自成一脉的“三一血统”创造了风电混塔项目建设的“加速度”。项目采用三一重能SI-200455混塔机型,是三一重能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在风电产业蓬勃发展的当下,有这样一家企业,在风电齿轮箱领域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凭借卓越的技术与优质的产品,南高齿在全球风电齿轮箱市场中脱颖而出,市场占有率连续多年稳居榜首。数据显示,从2013年至今,在风电齿轮箱全球细分市场,南高齿占有率已连续11年排名第一,截
近日,兴蓝风电发布严正声明:XE、XD、HE系列风力发电机组(以下简称“该产品”)系湖南兴蓝风电有限公司(曾用名湘电风能有限公司、哈电风能有限公司)独立研发并享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对该产品所涉及的专利技术、软件著作权、技术文档及相关成果拥有完全所有权,受《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
企查查APP显示,4月11日,明阳天成智慧能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张瑞,注册资本500万元,经营范围包含:新兴能源技术研发;新材料技术研发;机械电气设备销售;储能技术服务;风力发电技术服务等。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该公司由明阳智能全资持股。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4月18,辽宁华电丹东东港一期1000兆瓦海上风电项目风电机组及塔架附属设备采购招标项目中标候选人公示,中车株洲所预中标,中标价格为32.26亿元。4月15日,河北建投祥云岛250兆瓦海上风电项目风力发电机组及附属设备(含塔筒)采购项目中标候选人公示,三一重能预中标,中标价格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江西省发改委下达2025年第一批省重点建设项目计划,涉及91个电力能源项目,整理如下:一、建成投产项目江西赣能上高2×1000MW清洁煤电项目国能神华九江电厂2×1000兆瓦二期扩建工程风电、光伏项目(9项)三峡新能源万安弹前01.03风电项目江西省彭泽县棉船风电项目时代绿能奉新县赤田
在中际联合,有着独特的企业哲学。我们的工程师们秉持着“不接受‘差不多’”的文化理念,每一个数据、每一次测试都追求极致。他们深知,自己多付出一分努力,就能为客户多带来一份安全,这是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好的产品首先需要好的设计,但严格的测试同样必不可少。这台被誉为“工业体检仪”的六自由
2025年3月24日,海上风力发电装备与风能高效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海风全重室”)第一届学术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在湖南长沙召开。学术委员会主任夏长亮院士,副主任罗安院士、高翔院士,学术委员会委员欧阳晓平院士、王耀南院士、向锦武院士等19位委员,湖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湖南省
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指引下,中国能源转型取得历史性成就,走出了一条符合国情、顺应全球发展大势、适应时代要求的能源转型之路。如今,中国已傲然矗立于全球能源转型与应对气候变化的潮头,成为引领这场深刻变革的先锋力量与核心引擎。值此风云际会的关键时刻,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山西省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全文近日发布,报告指出,2024年,着力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加快5个在建煤电项目建设,完成煤电机组“三改联动”630万千瓦,加快晋北采煤沉陷区新能源基地建设,积极开发地热能、生物质能,电力总装机达到1.45亿千瓦,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达到47%。开工
10月16日-19日,2023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CWP2023)在北京如约召开。在刚刚落幕的CWP2023上,14位中外头部主机企业和部件企业高层在“企业家论坛上”展开对话,围绕“风电技术前景”“产业布局及供应安全”等话题,直击行业当前痛点,并提出产业主张和实践路径。在“双碳”目标有序推进,以新能
2023年10月16日-19日,2023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CWP2023)在北京如约召开。作为全球风电行业年度最大的盛会之一,这场由百余名演讲嘉宾和数千名国内外参会代表共同参与的风能盛会,再次登陆北京,聚焦中国能源革命的未来。本届大会以“构筑全球稳定供应链共建能源转型新未来”为主题,将历时四天
2023年10月16日-19日,2023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CWP2023)在北京如约召开。作为全球风电行业年度最大的盛会之一,这场由百余名演讲嘉宾和数千名国内外参会代表共同参与的风能盛会,再次登陆北京,聚焦中国能源革命的未来。本届大会以“构筑全球稳定供应链共建能源转型新未来”为主题,将历时四天
2023年10月16日-19日,2023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CWP2023)在北京如约召开。作为全球风电行业年度最大的盛会之一,这场由百余名演讲嘉宾和数千名国内外参会代表共同参与的风能盛会,再次登陆北京,聚焦中国能源革命的未来。本届大会以“构筑全球稳定供应链共建能源转型新未来”为主题,将历时四天
金秋十月,年度行业盛会——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CWP2023)如期举行。作为风电发展的“风向标”和“晴雨表”,今年CWP的参与人次、展览面积、参展企业数量均创历史新高,一如当下风电行业的蓬勃发展势头。追风十六载,CWP已经成为一个思想碰撞和展示新技术与新产品的平台,见证了中国在风电领域从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月4日晚紫金矿业发布公告,控股子公司乌后紫金犯非法采矿罪,被判处没收违法所得4.61亿元,并处罚金1500万元。7名相关人员被判刑并处罚金。据了解,乌后紫金于2013年8月至2020年期间,在已取乌拉特后旗东升庙三贵口北矿段探矿许可证但未取得采矿许可证的情况下,通过以探代采的方式
9月19日至22日,第七届“中国—亚欧博览会”(下称“博览会”)在新疆乌鲁木齐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本届博览会由来自32个国家(地区)的中外嘉宾、专家学者、企业负责人共同参与。金风科技作为博览会的“老朋友”,连续第七次参与博览会,为与会嘉宾勾勒风电产业的发展图景。在博览会新能源装备制造展区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8月2日,紫金矿业董事长陈景河在2022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天津峰会上表示,锂因为特殊性被称为白色石油,最近一年因为供应短缺,价格暴涨了10倍。陈景河称,他对锂的认识犯了经验主义错误,没有认识到锂在能源革命中的重要性,慢了半拍,损失巨大。未来40年,每年中国清洁能源有关的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6月10日,第22届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年会在黑龙江亚布力盛大启幕。11日晚,在黑龙江振兴发展合作交流及龙商总会成立大会上,哈尔滨市政府与华永投资集团共同完成了投资169亿元的源网荷储一体化和集中式共享储能项目的签约仪式。为推动哈尔滨“十四五”期间绿色能源经济循环发展,保
01全国重点实验室召开“学术”、“技术”双委会助推公司发展2024年3月,由湖南兴蓝风电有限公司(原哈电风能有限公司,下称兴蓝风电)牵头(湘潭电机、湖南大学)组建的目前我国风电行业唯一全国重点实验室—海上风力发电装备与风能高效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第一届学术委员会第一次
日前,中船科技旗下中船海装携海上H305-25MW平台和陆上H242-12.5MW平台重磅亮相2024风能展,引发行业瞩目。难能可贵的是,在无论技术还是市场都异常热闹的今年,其并没有步入“功率唯大”发展逻辑中。而是始终以“装备一代、研制一代、预研一代、探索一代”的研发理念,在原有机型上进行迭代升级,稳步
10月16日,“构筑发展新格局践行时代新使命”——2024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CWP2024)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盛大开幕。华锐风电携自主研发的新一代风电整机产品、组串式储能新品等亮相本次大会。践行使命担当维护行业健康发展北京国际风能展是被视为中国风电发展的“风向标”的全球风电行业盛会
10月16日-18日,被誉为中国风电“风向标”的2024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CWP2024)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顺义馆)盛大举办。本届大会以“构筑发展新格局·践行时代新使命”为主题,汇聚全球风电领域近1000家企业盛装亮相,全面展示风电新产品、新技术、新动态。作为风电润滑行业的技术创新标杆
10月16日,2024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CWP2024)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正式拉开帷幕。继9月份闪耀亮相汉堡国际风能展后,中国中车风能“天团”以“碳世界、链未来”为主题,携“风电机组解决方案、风电部件产业链供应解决方案、风光氢储一体化解决方案”三大解决方案和亮点纷呈的技术演讲再次闪耀北京
10月16日,为期三天的2024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在北京#xB7;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顺义馆)盛大开幕。本届展会参展企业800余家,特变电工新能源公司(以下简称:新能源公司)以“光储柔直助力双碳”为主题精彩亮相,向来自全球2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近10万人次专业观众展示了多款明星产品及多项综合智慧能
从2015年中国第一台混塔样机树立以来,不到十年的时间,混凝土塔机风电2023年的风电中标数据统计显示,陆上风电采用混凝土塔架的装机容量接近18GW,按公开中标陆上风电统计数据测算,混塔的风电市场占比高达30%,实属出人意料,2023年陆上风电单机平均容量5.5MW的数据测算,其采用混塔的塔架数量已经突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讯:从国产16MW海上机组主轴轴承挂机,到陆上10MW风电主轴轴承完成装机,再到不久前国内首台18MW海上风机主轴轴承下线。2023年国产风电轴承正在从外资品牌的围剿下实现浴火重生。不可否认的是,在SKF、舍弗勒、铁姆肯等外资轴承龙头占据中国风电轴承领先市场地位的这些年,间接在产业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讯:11月10日,“国之重器”——东方电气18MW直驱海上风电机组重磅下线,距离其在2023年北京国际风能展发布18MW直驱、半直驱两大海上风电大兆瓦“拳头”产品尚不足一个月,步伐之迅速令行业瞩目。“海上风电大型化、平价化是未来发展的趋势,但是这一切都是建立在产品可靠的基础上。”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讯:2023年8月,哈电风能股权结构优化及领导班子调整,成功完成了资源重组和战略调整,集中优势力量谋新篇、开新局,以全新的视角与发展战略谋划风电事业新篇章。“当前风电整机及供应链部件严重内卷,国内外质量问题频发,我们更应保持理性和谨慎,坚决抵制以牺牲产品质量和性能为代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讯:一直以来,风电运营期的降本、提质、增效被认为是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点,而且,在平价乃至低价发展阶段,20年运营期的效益水平也将对风电全生命周期LCOE产生重大的影响。为此,国内多数开发商、整机商、设备供应商致力于以优质产品和服务搭建风电后服务体系,这其中也不乏国际巨头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