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核电核电技术评论正文

日本核能項目失败的原因和教训(中)

2013-11-14 10:30来源:日经BP社关键词:核电安全核电项目日本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上接日本核能项目失败的原因和教训(上),本篇将继续探寻日本核能项目失败的原因。

核能船“陆奥”号(MUTSU)

日本核能委员会在1961年公布的“核能长期使用计划”中指出:鉴于美国和苏联的核能船已经建成,日本要到1970年左右建成第一艘核能船,用来确立核能船建造技术和培训船员*9。

*9当时,美国建成了“萨瓦纳号”(Savannah),苏联建成了“列宁号”。另外,西德也有建造核能船的计划。

据参考文献介绍,日本核能委员会于1963年7月确定了“首艘核能船开发基本计划”,并于1963年8月17日成立了原日本核能船开发事业团*10。原日本核能船开发事业团于1976年4月提交了“反应堆建设许可申请书”。1976年11月获批,从1976年年底开始建设,1971年日本第一艘核能船建成*11。由于以青森县的陆奥湾作为系泊港,因此该船被命名为“陆奥”号。

*10首艘核能船开发基本计划中写明了采用轻水冷却型反应堆以及使用目的(海洋观测和培训船员)。后来,使用目的改成了特殊货船。

*11船体由石川岛播磨重工业公司(现IHI)制造,反应堆由三菱核能工业公司建造。长130米×宽19米×深13.2米,总吨位8241.72吨,航速为16.5海里(30.6km/h)。配备了一个压水反应堆(反应堆热功率为36MW)和两个柜式蒸气发生器。反应堆安全壳的设计压力为12kg/cm2G。

由于当地渔民的反对,陆奥号未能在系泊港内进行提高功率的试验,而是在太平洋上进行的*12。1974年9月1日,达到额定热功率的1.4%时,发生了意外的核泄漏。

*12提高功率的试验是在太平洋上尻屋崎以东约800公里的海上进行的。

后来调查发现,核泄漏发生在反应堆安全壳外上部的屏蔽体部位。原因是放射线一边散射一边透过屏蔽体狭小空间的streaming现象。1978年7月,陆奥号的新系泊港确定在长崎县佐世保市的佐世保港,并在这个海港实施了屏蔽体修复工程和安全总检查等(1982年6月完工)。修复后的1985年3月31日,原日本核能船开发事业团并入了日本核能研究所,后来在太平洋上提高功率的试验及性能试验都是由日本核能研究所实施的。

日本核能研究所的资料中记载,虽然陆奥号配备了具有潜在核辐射危险的反应堆,但其船体采用了跟普通客船、货船及油轮一样的船底结构。可能是参考了美国和苏联的先例,未采用防止触礁和撞船的双重构造,构造存在缺陷。另外,为了方便从反应堆安全壳外的上部更换燃料时拿开屏蔽体、揭开反应堆安全壳盖及揭开反应堆压力容器盖等,对遮蔽体的构造下了一番工夫。

估计设计者优先考虑了设置场所和目的做了最佳设计,但由于当时屏蔽实验和计算存在不确实性,反而事与愿违,导致了屏蔽缺陷。修复后,根据基于放射线传输计算代码的结果,增加了特别重的混凝土屏蔽体*13。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核电安全查看更多>核电项目查看更多>日本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