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市场正文

北美油气淘金 中国民企“北美梦”的必要课程

2013-12-12 09:51来源:《能源》 武魏楠 王晓夏关键词:天然气开发美国能源企业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相比长联石油的顺利,美都在美国的收购却经历了漫长的审批程序。北美地区,尽管美加两国投资环境大体相同,但一些细节仍然有很大差异。按照加拿大联邦法律的规定,外国企业对加拿大企业的收购,满3亿加元需要上报加拿大联邦政府审核,3亿加元以下数字的收购,只需省一级政府的批准。在2013年,这条投资“红线”已经放宽到了6亿,未来,加拿大各方甚至预测会到10亿加元。

相比之下,在美国的外资收购“国家安全”成为一道不可忽视的“防火墙”。由此,出台的《埃克森-弗罗里奥法令》成为美国在外资管理方面的一项重要法规,主要用以规范美国对涉及其国家安全的外国投资的审查程序、内容及法律后果等。这一法令下,产生的美国外国投资管理委员会(CFIUS)成为中国民营资本收购路上的一道必须跨越的障碍。

美都在美国收购之路尽管一波三折,但最后的成功结果,说明了相比国家资本,美国当局更容易接受中国民营资本在其石油行业中的介入。

“国有资本在美国收购或者投资的时候,美国认为这是不公平的,认为这违反市场公平竞争的原则的,为什么呢?因为国有背景的,他可能觉得你得到了很多政府的支持,等于得到政府的补贴,相比之下,民营资本更加商业化。”中国能源战略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震向记者说道。

对于民营资本而言,第三条进入北美油气行业的道路似乎有些不痛不痒,那就是参股现成项目。尽管如此,这依然为很多民营资本进军北美提供了一个前期熟悉北美上游市场的准备平台,同时也增加了被参股上游企业的融资渠道。

“很多投资机构都来询问过我们在美国的项目,其中一些也表达了投资意向,我们安排了不少机构去美国的油田实地考察,接待工作让我们美国的同事都有点忙不过来。”在北京顶级写字楼国贸三期的办公室内,美国路凯能源北京办事处行政总监杨丽向记者说道。

这家由美籍华商杨冰清女士创建的石油公司设在中国的公司专职负责融资,从小到五百万起跳的投资移民融资到上亿的项目融资都在其涉猎范围之内。

龚家龙的长联石油也获得了两家国内上市公司的参股,一家是民营油服商恒泰艾普,另一家是宝利沥青。前者长期为三大油提供上游油服业务,有着足够的技术水平和独特的技术实力。正是因为它们在自身的业务板块已经日渐成熟,才诞生了延伸产业链,向利润更加丰厚的上游进军的想法。

尽管企业对上游开发更有经验,不过出于对北美地区成熟的反垄断法规框架的忌惮(在北美上游的作业者如果同时是服务商,会面临法律风险),它们往往不轻易收购整个公司或者是区块,而是以收购部分股权为主要操作方式。这样的操作不仅为长联石油提供了资金,更带来了技术,尤其是中国油服企业普遍拿手的老油田增产改造技术。

后者代表了中国民营石化企业对未来的一种希冀。在原油进口权迟迟未见放开的情况下,民营石化企业的“原材料焦虑症”难以缓解,对上游资源的渴求已经到了极限。宝利沥青对长联的参股,就是希望能够自主掌握资源,保障供应并降低成本,获得新的利润增长点。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天然气开发查看更多>美国查看更多>能源企业查看更多>